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黄沙古渡月牙湖的传说,江畔何人初见月

黄沙古渡月牙湖的传说,江畔何人初见月可能是地域原因,也可能是巴蜀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我从初中开始就比较热爱古蜀文明历史,甚至在写一本相关的小说,《太阳鸟》。之前我了解的古蜀历史也仅仅是三星堆时期和金沙时期,大致时间在同期的夏朝以后。戴渝教授的著作对我影响比较大,比较热衷于思考古蜀文明在南丝绸之路上的思考。最近,常常假设,这两个璀璨夺目的文明会不会在四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交集,甚至从八千年前文明的开端就已经血水。 (二)古蜀文明早期与三皇五帝的联系假设 这些人的判断也影响至今,我清楚的记得我们大学历史老师说中国历史没那么长,夏朝是否存在都值得商榷。老师是对的,我们要恢复文化自信就是要以事实为根据,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自己说得天花乱坠也是心虚的。可今天,我们惊奇地发现传说居然都是真的。五帝可以确定了,三皇也一定不是空穴来风。我现在有种冲动,想读一下《三字经》、《历代蒙求》、《幼学琼林》、《鉴略》,看一看古代启蒙教材对三皇五帝的态度

(一)古圣和先贤,在这里建家园

近日,在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了河洛古国遗址,众多学者猜测这很可能是黄帝时期的都邑所在,引起了众多考古爱好者的讨论。看到这个消息我也是激动的,作为一个伪文青,第一时间查找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相关的遗址,支离破碎的阅读记忆全在这一刻喷涌而出。近代以来的“疑古”把三皇五帝从国民的记忆里抹去,他们变成了传说,他们走进了神秘。最早的中国啊,从三皇五帝蜕变到“三王五霸”。此刻,我们似乎可以大声告诉全世界,是我的祖先最早走出了森林,是我的祖先最早开始了耕耘,我泱泱中华之文明,何止五千年啊!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高中的时候很不明白这首诗怎么就冠绝大唐了呢,直到这一刻我自然而然想到这一句才知道它的文化意义。我们考古不一定是要向别人炫耀我们的历史又多么多么悠久,我们考古不一定是要去可以回答那些否定我们历史的人群,我们考古仅仅是因为我们谦逊的基因。中华民族正一步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正如我们祖先那样,从山地走向平原,又翻山越岭,走向未知。我们慎终思远,我们梳理记忆,我们在断壁残垣中寻找过去,我们又低调的记录现在,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把智慧一点点积累下来。

黄沙古渡月牙湖的传说,江畔何人初见月(1)

河洛古国遗址、陶寺遗址等等都证明了五帝的存在。三皇五帝作为“再次”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篇,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小时候读《五帝本纪》有些吃力,不太明白太史公为什么要把它放在那里,作为一个史学家他一定有严谨的职业素养,怎么会把这“传说”放进去。现在我很喜欢读《史记》,文章写得好,道理也说得好,也许就是祖先发生过的事情吧,读起来才那么亲切。当历史进入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顾颉刚、胡适、钱玄同等人倡导的疑古思潮在的兴起,三皇五帝的信史地位遭到了动摇,甚至有“东周以上无信史”的论断。

这些人的判断也影响至今,我清楚的记得我们大学历史老师说中国历史没那么长,夏朝是否存在都值得商榷。老师是对的,我们要恢复文化自信就是要以事实为根据,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自己说得天花乱坠也是心虚的。可今天,我们惊奇地发现传说居然都是真的。五帝可以确定了,三皇也一定不是空穴来风。我现在有种冲动,想读一下《三字经》、《历代蒙求》、《幼学琼林》、《鉴略》,看一看古代启蒙教材对三皇五帝的态度。

我似乎听到了伏羲兄妹在甘肃高山上像上苍祈祷;我似乎看见了燧人氏在火中将一个个陶瓷炼造;我似乎看到了黄帝与蚩尤的战争,我似乎看到了此刻黄帝的河洛都邑中,左右大监,监于万国的磅礴气势;我似乎看到了帝喾向他的子民宣告上苍的旨意,宗教信仰在这里被注入了国家机器;我似乎看到了上古的尧舜,他们的贤德让四海宾服,唐尧、虞舜,不免让人想起竹书纪年里写的阴谋揣测、刀光剑影。还有大禹治水,嵩山的石头啊,你肯定记得这么一个有能力的君主,把这万国的子民,四方的诸侯整编成华夏族,一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开山凿河。

黄沙古渡月牙湖的传说,江畔何人初见月(2)

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这几千公里的土地,从伏羲到大禹走了近四千年。三皇时期所处的仰韶文化阶段为这个古老的千年万年之国的诞生作了充分的准备,五帝时期这个古老的国家正式形成,在众多方面都表现不凡,最开始便有了万国之中,中土上国的凝聚力。从考古意义上讲,二里头文明算不上最早的王国,河洛古国遗址将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王国,永远地写进史册。

(二)古蜀文明早期与三皇五帝的联系假设

可能是地域原因,也可能是巴蜀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我从初中开始就比较热爱古蜀文明历史,甚至在写一本相关的小说,《太阳鸟》。之前我了解的古蜀历史也仅仅是三星堆时期和金沙时期,大致时间在同期的夏朝以后。戴渝教授的著作对我影响比较大,比较热衷于思考古蜀文明在南丝绸之路上的思考。最近,常常假设,这两个璀璨夺目的文明会不会在四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交集,甚至从八千年前文明的开端就已经血水。

现已知的考古遗址如岷江遗址和早期古蜀文明有关,我也看过相关的研究,如我国道教神话与古蜀文明的联系、羌人先祖与古蜀文明、濮人部落与古蜀文明、甚至凉山盐源与古蜀文明、石头崇拜与古蜀文明等等。在众多的学说面前,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三皇五帝时代中原早期文明与早期古蜀文明的交集。

不过还是有部分像《山海经》之类的典籍说了五帝时期与古蜀的联系。《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啄、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日阿女,生帝颛项。成书稍晚的《世本》也有相同的记载,内容略有出入:黄帝居轩辕之邱,娶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泯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浊山氏。昌意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而《山海经》中的若水我们通常认为是雅砻江,《世本》中的岷水我们通常是岷江。这些都在今天四川的西部,也是古蜀文明早期的兴起之地。

无独有偶,在《五帝本纪》等古籍记载中,颛顼时期经常用神鬼天意来处理政务,具有宗教的性质,而古蜀文明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都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有人说古蜀的先民是黄帝的后裔高阳氏,而颛顼恰恰就是高阳氏。

在这里,有一个历史观点,五帝时期并不是五个帝王治理阶段,而应该是长达一千多年的五个阶段,可以理解为五个朝代。

今天在缅甸北部有一个民族叫景颇族,景颇族传说其祖先在蜀山,这个民族有一个古老而令人毛骨悚然的风俗,送魂,现在景颇族有好几个分支,送魂的路线大致与《山海经》中的《海内经》所描述的古蜀蜀山山脉一直,一直延伸到昆仑山。景颇族的发音和昌意相似。

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猜想: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为什么如此璀璨夺目,西到身毒,即今天的印度,北到中亚,东至鄱阳湖。如此广泛的影响,如此强大的文明会不会和这个民族早期的起源有莫大的关系。我们一定要突破盛唐诗人李白《蜀道难》的诗歌记载。蜀地千里,道路众多,生活在这里的先民早就突破在地理的阻隔。你能想象在商朝的时候古蜀人就和商人在米仓山干仗吗,你能相信古蜀人参加伐纣之战或许就是为了彰显武力积极扩张吗,在西周以前应该说巴蜀文明已经在华夏大地蔓延开来,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

黄沙古渡月牙湖的传说,江畔何人初见月(3)

那么在夏朝以前呢。会不会在仰韶文化时期,有一个不断扩张且不断包容在先东前景的同时也向西南和西北进发。西北由于条件恶劣,可能也有过探索,但我相信西南方向也有过。到了黄帝时期,一方面加大了已知部落的征服与控制,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未知地域的探索与开发。

古国传说毁于地震,从考古来看,也的确如此。会不会黄帝部落的一支高阳氏整体搬迁到古蜀地区呢。也有这种可能。

还可能,这种流落到古蜀的先民也许仅仅就是被流放到这里,一直被流放到中原文明影响不到的地方。然后在岷江的流域开始繁衍生息,开始创立于中原文明一样璀璨夺目的文明。

到了商周时期,两地的交织就更多了。连西岐王族很多都来到巴蜀,这是很难理解的。也许商周时期的疆域面积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瞎掰这么多。确实,地域与种族的历史关联是很重要的。今天的越南我看他们很多国民都觊觎南中国的很多领土。实际上,古蜀国的最后的王子在国家灭亡的时候跑到了河内地区建了一个国,后来逐渐成为越南的主体民族。为什么这个王子要跑到越南呢,因为有记载古蜀国的疆域可能到了今天的广西。如果越南熟读先秦历史,熟读中国历史,还会有这么多误解吗,南疆烽火还会再起吗。哈哈。

总之,三皇五帝不是一个传说,我们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众多遗址中抽丝剥茧,揭开那神秘的面纱。中华民族从开始就是一个整体,中华民族从来都在阔步向前,我们拾起先祖的记忆,我们踏上历史的征程,我们以从未有过的信心昂首挺胸,我们不再怀疑和否定曾经的荣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