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救灾常识:专家观点救灾后消防员有哪些应激反应
消防员救灾常识:专家观点救灾后消防员有哪些应激反应(二)心理上的反应2.食欲降低:很多消防员连续几天没怎么进食,水米不沾,觉得不饿,不想吃。一、救灾后消防员常见的应激反应(一)生理上的反应1.睡眠障碍:大多数消防员反映,身体很累,但就是睡不着,大脑一直处于亢奋状态;还有人表示,自己怎么躺都不舒服,有时候感觉连呼吸都困难,“要是白天让我睡觉还比较安心,但晚上必须找个东西,比如看看手机,否则一直躺着只会越想越深,睡不着。
救灾后消防员常见的急性应激反应及应对策略
西南科技大学 张富洪
当我们面临或察觉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就会产生应激反应。虽然每个人对应激反应可能不同 但是其基本反应是相似的,一般都会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产生应激反应。当这个应激反应持续时间过长或者强度过大就会产生急性应激障碍(ASD),这些症状往往在24-48小时后开始减轻,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如果症状存在时间超过4周,则可能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影响有可能会持续几十年,这会给消防员的身体和心理带来难以康复的创伤后果。
消防职业的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决定消防员是极易产生急性应激障碍的人群。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31名扑火人员不幸牺牲,包括27名森林消防员和4名地方扑火人员。从灾害发生到随后的一周内,消防员身上出现典型的应激反应,对消防员的身心健康及职业生涯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救灾后消防员常见的应激反应
(一)生理上的反应
1.睡眠障碍:大多数消防员反映,身体很累,但就是睡不着,大脑一直处于亢奋状态;还有人表示,自己怎么躺都不舒服,有时候感觉连呼吸都困难,“要是白天让我睡觉还比较安心,但晚上必须找个东西,比如看看手机,否则一直躺着只会越想越深,睡不着。
2.食欲降低:很多消防员连续几天没怎么进食,水米不沾,觉得不饿,不想吃。
(二)心理上的反应
1.压抑悲伤:整个西昌城市的氛围都弥漫着悲伤,但在人前,并未见哪个消防员放声大哭,只是在提及打火话题的时候眼里泛着泪花,他们都将悲伤压抑在心里。即使在接待和陪同遇难消防员家属的时候,他们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陪着他们,家属哭的死去活来,而他们只能在旁边安慰家属。有消防员反映,真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憋不住了,就崩溃了。
2.麻木:当问及消防员现在心情如何。很多反映,没啥感觉。没有痛苦,没有悲伤,感觉自己麻木了。
3.莫名的愤怒:当情绪被压抑无处宣泄的时候,很容易表现出愤怒的情绪。有消防员反映不知不觉就觉得自己的脾气变了,说话也比从前大声,不客气,经常感觉内心有一股无名火,很容易跟人发生争吵;
4.疏离感:在进行筛查心理访谈的时候,刚开始我们采取自愿的原则来找心理专家访谈,但来的人很少。据反映,很多消防员都觉得自己不得劲,但又不想跟人说,就想一个人静静的呆着,什么也不做,不想说话,也不想见人。
5.自责:幸存的消防员回来后并没有死里逃生的庆幸,而是表现出深深的自责。有个幸存的班长后参与山上搜救,看到被烧焦的遗体,双手向上,仿佛在喊:“兄弟,拉我一把。”或许当初如果能在身边,给兄弟拉一把,他就能回来。而那个消防员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就睡在同一屋,他的床位的对面。还有一个班只有两个消防员幸存,副班和指导员都牺牲了,班长因事请假未参与打火;他觉得自己有愧,很多天都在想,为什么要请假,为什么不跟他们一起上山打火,为什么不跟他们一起去了;感觉还有很多话要对队友说,觉得没有保护好他们,有愧。
6.闪回:晚上睡觉,突然惊醒,觉得遇难的战友回来了,打火的片段在脑子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放。参与搜救的消防员脑海里经常闪现被烧焦遗体的场景。
7.恐惧:几乎所有参加打火幸存的消防员都表现出恐惧的情绪,有些消防员是从火场下来的,有些是后来参与搜救,护送遗体的。大家都觉得,以前参加过的很多次救火,都在可控范围内,但从来没想到过这次打火会这么危险,30多个参与救火的人员说没就没了。有消防员说:现在很害怕,当时参加天津搜救时也经手了很多遇难遗体,那时没有怕的感觉,但这次,现在我往这一坐,就老想这事,而且越想越怕。后面分享的消防员表示“我很恐惧,但是我如果表现出来会很丢脸,但是每天晚上去站岗,总觉得遇难战友就在自己身边,非常害怕”;在进行团体辅导的时候,他们还表示以后上山“打火”(就是灭火)会犯怵,很可能不敢再去,会影响正常工作。
8.幻觉:好几个消防员到晚上的时候感觉遇难的战友回来了,或是站在旁边叫他;还有个消防员开车的时候老是觉得车前有人影在晃,停车后仔细看又没有。还有的消防员晚上站岗,总觉得遇难战友就在自己身边,非常害怕。有个消防员说了两个经历,第一个是从灭火现场回来的路上坐在车上,路过一些阴暗的地方会看见战友在那里。第二个是他同寝室的战友也遇难了,他晚上睡觉除了会梦到他们以外,晚上翻身醒来会看见战友还躺在他原来的床上,然后他会惊吓并坐起身来,这个情况导致他休息的非常不好。
二、救灾后消防员急性应激反应的应对方式
1. 通过宣传理解应激反应是在非常情况下的正常反应
可以印发有关灾后应激反应的宣传材料,让他们了解大部分的人承受应激的压力后都会有一些情绪和心理耗竭的表现。这些反应包括创伤后应激反应及哀伤反应,这是一种在异常或非正常状况下可能出现的正常情况。这些反映经常是短暂的,不是严重的心理困扰或心理疾病。如果它持续太久、停滞,超过了可以忍受的范围,或者明显影响了日常的功能,可以进一步求助专业的心理辅导。
2. 举行告别仪式
朝夕相处的如亲人般的战友突然去世,伤痛是刻骨铭心的。还没来得及告别就已经离去,那曾经熟悉的一幕一幕不曾回想就经常在脑海里清晰再现,因此必须在跟他们之间有一个深刻的告别:参加追悼会;到坟前去哀悼;用笔写下你们的过往;对着空椅子,就想象着他就坐在对面,然后述说你们的友情。方式很多,但这份告别必不可少。
3. 安排休息,调整作息
在救火出事后一周时间里,消防员都没有哪一天好好休息过,很多同志每天睡眠没超过2小时,饭也吃不下,生活作息完全打乱,身心俱疲。这时候,给他们放个假,好好休息比什么治疗都重要。休息恢复体力过后,就要尽快使生活日常正常化,恢复正常作息。
4. 环境调整
在基本恢复后的第一阶段,为了减轻或消除应激环境中不良刺激的影响,可暂时脱离或调整当时的诱发应激的环境,消除消防员新的创伤体验,这对加快症状缓解、巩固疗效有积极作用。如这次对西昌和木里的消防员进行集体休假就是一个很合理的安排。
5. 恢复自信,获取自我效能感
对消防员进行心理干预的最终目的是让消防员获得自助、自救技能,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而不能完全依靠心理专家提供灵丹妙药。有些有严重应激反应的消防员,内心里还没有真正做好应对外界的准备,没有自信。所以他们往往会出现惧怕再回到应激事件发生时的现场,惧怕接触与应激事件相关的人和事,不敢谈及与事件有关的细节。这时候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鼓励消防员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而非躲避现实。
6. 合理的情绪宣泄
可以借助心理宣泄的器材,找一个安全隐私的环境进行情绪宣泄。根据后期的安排,在西昌消防支队专门筹建心理宣泄室,给消防员提供一个情绪宣泄的场所。除此以外,还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7. 谋求社会支持
应激发生后谋求社会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健康、友好、协调的关系,在需要时能相互帮助和支持。可以广泛发动亲友和社会各界关心相关人员,因为来自于亲人、亲友和社会各方面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理解和照顾,可以帮助他们稳定情绪,改变应激情境下消极情绪状态、不良行为和自我认知评价降低等现象。
8. 配合药物治疗
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的,但在急性期也是采取的措施之一。适当的药物可以较快地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等症状,便于心理治疗的开展和奏效。
9. 引导他们学会感激
3.30森林火灾让消防员的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但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和英雄的呐喊让我们没有理由整日还沉浸在暗无天日的悲痛和恐惧之中。要引导他们以感恩的心完成遇难消防员没有完成的英雄使命,感激地对待生活和工作,开心快乐地过好往后的每一天。
(作者系“中科院心理所心理援助凉山州工作站 专家”“西南科技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编辑: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庞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