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18届青岛国际时装周闭幕,答记者问青岛时装周将进一步促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18届青岛国际时装周闭幕,答记者问青岛时装周将进一步促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民生新闻网记者:青岛时装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越来越大,请问如何进一步突出时装周在本土化、国际化和全城时尚方面的新举措和新格局?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20年了,我有时候打一个比方,一个姑娘成长到20岁已经进入了待嫁的年龄,亭亭玉立,时装周经过20年的成长也在不断的丰满、不断的长大,所以从我们整个组织形式、内在运行机制也好,也愈来愈成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我们今年也有这个自信,我们今年就简称青岛时装周,上海时装周一直叫上海时装周,但是上海时装周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从这一届开始我们就把这两个字眼去掉了,谢谢大家!冯伟答:青岛时装周已走过20个年头,我们在座的很多媒体朋友都是时装周的老朋友,一直是跟踪时装周,青岛时装周从第一届开始,它的名称就是“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在初创时期青岛的服装产业特别是时装产业应该还是比较稚嫩,第一届青岛时装周我们做了一个盘点,整个青岛市没有一个女装品牌

12月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东方时尚季·2021青岛时装周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冯 伟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级领导干部

18届青岛国际时装周闭幕,答记者问青岛时装周将进一步促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1)

18届青岛国际时装周闭幕,答记者问青岛时装周将进一步促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2)

中国新闻社记者:以前时装周的名称是“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今年时装周改为“青岛时装周”,请问组委会对时装周改名有何考量?

18届青岛国际时装周闭幕,答记者问青岛时装周将进一步促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3)

冯伟答:青岛时装周已走过20个年头,我们在座的很多媒体朋友都是时装周的老朋友,一直是跟踪时装周,青岛时装周从第一届开始,它的名称就是“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在初创时期青岛的服装产业特别是时装产业应该还是比较稚嫩,第一届青岛时装周我们做了一个盘点,整个青岛市没有一个女装品牌,我们当时服装工业也是蛮发达的,但是大部分都是男装和针织服装,比如耳熟能详的即发、红领、巴龙等等这些都是做西装的,女装基本上是没有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青岛时装业已经在逐渐地成长、壮大,我们青岛已经拥有了一批时装品牌和时装设计师队伍。像前几届时装周大家都知道,包括一华正红的张一华是中国十佳,另外包括陈闻老师是中国金鼎设计师,我们现在在中国十佳设计师阵容里面我们也有好几个了,另外我们自己也培育了一批大大小小的时装品牌,在行业内小有影响,另外这几年我们包括东方时尚中心、纺织谷一些中国金鼎设计师逐渐开始入驻,这是从设计师队伍。另外是品牌队伍,我们有一批这样的品牌。另外我们整个时装周经过20年的发展,一些国际上知名的设计大师也曾经在青岛国际时装周进行发布,比如扎伊采夫、安德烈·金、古川云雪在国际时装界都是非常有名望、有影响的一些设计师,经过这20年的发展,青岛时装周已经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小有影响,在国内特别是行业内有比较大影响的一个时装周。如果按照规模来讲,按照时间我们青岛时装周在全国是排第二,北京时装周排第一,我们从2001年开始,上海时装周、深圳时装周起步比较晚一些。从规模来讲,我们排第四,特别是去年因为受疫情影响,深圳、上海等很多活动都移到网上,线下规模也是很大的,所以在排序上在国内也是排在前面的。

经过这些年发展,特别是产业推动也越来越发挥作用,特别是国外东南亚、日韩的设计师逐渐看好青岛时装周,像去年在时装周发布会上,第一次做发布的EXR是韩国知名品牌,当天晚上在时装周卖货300多万,卖断货了,时装周的魅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强,这是从时装周的发展来讲,我们现在已经自己比较成熟了。

第二,作为一个时装周,我们坚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青岛时装周一是在成长,第二我们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国际认可度越来越高,国内认可度更高,我们也有这个自信,巴黎时装周是没有冠以法国和国际字眼,一样可以被国际认可,青岛的设计师有一些在巴黎时装周上发布,想进入它的官方目录也是很难的,全世界都在聚焦它,没有“法国”或者是“国际”这些字眼,当然它的时间比较长,包括巴黎时装周包括伦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都没有国际、英国、意大利等这些字眼,所以作为一个成熟的和有影响力的时装周都没有这些字眼,我们今年去掉这两个字眼,第一是标志着青岛时装周在成长,我们的服装产业在成长;第二,也是我们对这项工作的一项自信。

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20年了,我有时候打一个比方,一个姑娘成长到20岁已经进入了待嫁的年龄,亭亭玉立,时装周经过20年的成长也在不断的丰满、不断的长大,所以从我们整个组织形式、内在运行机制也好,也愈来愈成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我们今年也有这个自信,我们今年就简称青岛时装周,上海时装周一直叫上海时装周,但是上海时装周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从这一届开始我们就把这两个字眼去掉了,谢谢大家!

18届青岛国际时装周闭幕,答记者问青岛时装周将进一步促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4)

中国民生新闻网记者:青岛时装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越来越大,请问如何进一步突出时装周在本土化、国际化和全城时尚方面的新举措和新格局?

冯伟答:青岛时装周转型以来,我们定位就是“三个贴近”,第一是贴近企业,第二是贴近行业,第三是贴近市场。一个有影响、有生命力的时装周如果离开了市场、离开了企业、离开了行业,行业包括国内行业、国际行业,包括买手、销售、设计师,如果离开了他们,这个时装周是没有生命力的,也办不下去,我们之所以能够持续20年,就是因为我们不断地在探索、在改变、在转型。所以青岛时装周坚持本土化这个原则,这也是我们近几年在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前面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

时装周如果我们本土的设计师、本土的企业不参与,这个时装周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我们单纯为了打造一个平台,我们本土的设计师、本土的企业不参与,政府打造这么一个平台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我们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我们就是为青岛企业、青岛行业、青岛产业、青岛经济发展服务,所以这是第一个。

第二,我们也是根据刚才我说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也是这样的,比如巴黎时装周,如果没有迪奥、没有香奈尔等品牌的支撑,巴黎时装周是没有生命力的。去年在那么疫情严峻的形势下迪奥投资1000万欧元打造线上时装周参与的作品,在巴黎时装周期间进行发布。当然大家褒贬不一,做得非常炫,非常能体现出一个国际奢侈品牌的风度和风采,同时作为时装周这个活动大家又有一些觉得挺遗憾的,因为时装周第一大家是作为一种仪式来参与,在线下看时装周发布秀,男士要穿正装,女士要穿盛装,但是在线上在电视上看,就可以穿着很随意的家居服看电视就可以了,大家普遍反映缺少一种仪式感,第二是缺少线上感。每一场发布秀都是声、光、电和线上感的一个结合,除了有非常靓丽的时装作品以外,还要有非常靓丽的时装模特,怎么样去体现这种线上感呢?通过光,光都是很专业的,声就是现场的音乐,给大家一种感觉,所以搬到线上以后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一些影响。

刚才说的这些问题,作为巴黎时装周体现的是本土的品牌,首先是为本土打造。刚才我说了,因为巴黎时装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很多的设计师都是属于比较高端的设计师趋之若鹜,但是巴黎时装周想参与一次是不容易的,收费是非常贵的,大约青岛设计师在巴黎时装周做的发布,是不是官方目录的我现在搞不准,但是就这样也要花几百万,基本上是二三百万人民币以上,如果进官方的发布也要五百万以上,为什么呢?因为你是外地的,不是本土的,所以是纯商业的。青岛时装周也是这样的,作为米兰时装周也是一样的,米兰时装周也是为自己的品牌,首先服务于自己本土的品牌。像米兰时装周、巴黎时装周,都是本土品牌在支撑着,青岛时装周也是这样,我们打造未来时装周就是为青岛本土的设计师、本土的企业、本土的产品打造这么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不是封闭的,我们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是首先面向日韩市场、面向东南亚市场,然后兼顾“一带一路”,将来我们时装周也会走出去做这种推广,让大家都知道,都来参加。

通过这个时装周的举办,我们将来可以把国外的一些好的设计也引进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当然我们不是为了把他们引进来单纯是为了占领我们的市场,我们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引进来加强我们这种行业的交流,这样就达到我们举办时装周的目的,为企业、产品、设计师打造一个高端的展示、交流、交易、学习的平台,促进我们青岛本土企业的发展,促进本土设计师的成长。谢谢。

18届青岛国际时装周闭幕,答记者问青岛时装周将进一步促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5)

大众网记者:青岛时装周一路走来,在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请问本届时装周如何进一步发挥促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冯伟答:青岛时装周和产业的结合,我们也是在努力的尝试,能够通过我们的工作让它结合得越来越紧,市委市政府对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去年专门下发了推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而且在去年疫情比较紧、财政经费比较紧的状况下拿出1千多万作为鼓励传统制造业发展的措施,在传统制造业里面首当其冲的青岛市有两大产业,一是食品,二是纺织服装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是青岛的基础产业,也是我们青岛的母亲产业,大家都知道原来老青岛家里面七大姑八大姨里面肯定有一个是干纺织的,纺织产业当时是1-10厂,还有其他的毛巾厂、针织厂等,但是基本上涉及到每一个领域包括生活当中是方方面面,所以我们的亲戚朋友基本上都有干纺织的,足见纺织工业对青岛市经济的渗透和影响。

到今天为止,我们纺织工业经过前几年的发展,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萎缩,原来比较常项的梭织剩下即发的10万纱锭,最近即发又得再上10万高端纺纱的纱锭,无非就是20万纱锭。整个的纺织服装经过二十年的培育仍然在起步、发展,我们的品牌还不够多,企业还不够强,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大,包括我们设计师队伍也不够强大。

纺织服装这个工业怎么发展?对我们确实是一种挑战或者是压力,青岛国际时装周恰恰又是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一个平台和引擎,大家知道时装周首先体现的是时尚,市委市政府把时尚城建设以前是作为城市的产业发展很重要的方面,离开了时尚,时尚城可能就缺点东西,我有时候开玩笑说,巴黎作为重要的国际时尚城,如果没有巴黎时装周,估计巴黎就撑不起时尚城的位置,米兰也是这样,伦敦也是这样,纽约也是这样,包括上海也是这样,上海市政府对时装周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也是以时装周为载体,除了推崇时尚的发布,更重要就是交易和展示,包括技术的交易,去年我参加上海时装周,上海时装周搞了一个新材料展,看了以后让人耳目一新,很多新的材料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比如糖纤维,大家现在耳熟能详的就是莫代尔、海藻纤维,海藻纤维是青岛的特色,像类似于莫代尔大家耳熟能详的虽然属于新材料,但是时间比较长了,还有天丝,在行业内叫再生纤维素纤维,我去看了以后有很多新的材料,像美国合作开发的糖纤维,就是有点类似于海藻纤维一样,从吃的糖里面提炼出来的,然后做成面料、做成服装,非常棒。糖是可以吃的东西,穿在身上第一是亲肤,和皮肤的接触很舒服;第二可以抑菌、透气、吸水,这个材料非常好,类似这样的材料很多,然后这几年上海市的车用纤维全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可能大家都开车,搞不好就是车内饰的座椅套、棚子上面的布,甚至座椅里面的防震层都有可能是他们出的这种车用纤维。我看了一下奔驰等大牌车用布都是他们来供的,所以现在通过时装周来促进了产业的交流,促进了产业相互之间的新思维的碰撞,也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

青岛国际时装周实际上一直在致力于做这些工作,这些年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其中我们做的买手节、网红包括线下的展示、论坛等活动,都是和整个产业结合在一起的,应该说大家目前整个行业内对这一块还是给予认可的。

另外,我们也根据省委的要求,这些年我们致力于打造半岛一体化,包括烟台、威海我们都亲自去,一起形成一种共识,去年时装周我们发布了一个白皮书,整个半岛企业来协同推进,这都是青岛国际时装周作为推动产业能够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尝试性的内容,另外在时装周期间举办了一些展示活动,一些新材料、新设计甚至推新人,今年我们青岛国际时装周期间有青岛服装设计师协会将举办2021年度青岛新锐十佳时装设计师评选,搞了这么一个大赛,其目的就是推新人、推新品,聚力提升青岛原创设计水平,进一步补齐纺织服装在产业链方面人才的不足,让大家通过大赛,一些优秀的人才不断的涌出,成为我们青岛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一个后备力量。

另外,今年还有一些发布、论坛、展销等主题活动,刚才我在发布词里面已经给大家做了汇报,通过“即秀即购”等方式,采取“线上直播”“网红带货”等模式全方位放大青岛国际时装周平台交易的叠加效应,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一些,整个疫情的防控是要放在前面的,因为青岛国际时装周大家知道,原来我们是定在8月份,还差一个星期就要开幕了,因为疫情,青岛两个啤酒节全部停办,时装周也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停了,现在疫情缓和,我们想也及时地把它启动起来,我们想第一是不断线,第二是这个活动也作为青岛市全市纺织服装行业发展重要的一个平台和节点,我们要把它坚持下来。

刚才这位媒体提的关于高质量的内容,我们还有很多内涵性的东西,通过时装周不光是搭建一个平台,更重要的是对城市影响力的一种推广,对我们产业影响力的推广,对我们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一种推广,所以我们想通过这些推广来放大我们青岛纺织服装工业的影响力,重上“上青天”我们不敢讲这个话,而且也上不去了,天津几乎是快没有了,但是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努力,能重现“上青天”的辉煌,把纺织工业再推上新的台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