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训练是艰苦的,这里有很多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便开始接触杂技,稚气未脱的孩子,每天要早起练功,做早课,这些是城市里的孩子无法想象的,看着训练中的孩子,有的家长忍不住落下了眼泪。不同的境遇带来不同的经历,大树看着这些“小树”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图书,送给那些眼中闪烁着求知欲的孩子们,他们是东北庄的未来,拥有着无限的潜能。表演的孩子们“龙”代表着濮阳厚重的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濮阳有了更多的符号与代表。在这块土地上,有一个名叫“东北庄”的地方,它是中国杂技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乍一看上去,这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殊不知,这里的人们各个身怀绝技,家家自有绝招。2008年,这里的杂技更是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东北庄杂技在大树的带领下,小朋友们来到濮阳市岳村乡东北庄的杂技学校,入门第一眼,便是那些刻苦训练的小小身影,他们步伐整齐,稚嫩的脸上全然一副坚韧的模样。“台上一分钟

“五一”小长假,惠风和畅,适宜出行。素闻咱们河南有一个“杂技之乡”,但却迟迟未见其真容,这次,大树便带上伙伴们一同前往,一探究竟!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1)

濮阳龙文化博物馆

除了“杂技”,濮阳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华第一龙”遗址所在地。汉代王充在《论衡•龙虚篇》中有言:“雷龙同类,感气相致。”闻一多先生也在《伏羲考》中谈到:“龙族的诸夏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本位文化,所以数千年来我们自称‘华夏’。历代帝王都说是龙的化身,而以龙为其符应,他们的旗章、宫室、舆服、器用,一切都刻着龙文。总之,龙是我们立国的象征。”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2)

参观遗址

“龙”代表着濮阳厚重的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濮阳有了更多的符号与代表。在这块土地上,有一个名叫“东北庄”的地方,它是中国杂技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乍一看上去,这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殊不知,这里的人们各个身怀绝技,家家自有绝招。2008年,这里的杂技更是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3)

国家级非遗--东北庄杂技

在大树的带领下,小朋友们来到濮阳市岳村乡东北庄的杂技学校,入门第一眼,便是那些刻苦训练的小小身影,他们步伐整齐,稚嫩的脸上全然一副坚韧的模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有的汗水都是为了舞台上的那几分钟精彩,那些令人惊叹的复杂动作,在他们手中显得容易非常,如囊中取物一般。空手翻、倒立……这些吸引了不少的小家伙围观,有些小朋友情不自禁地惊叹道,这样艰苦的条件,却培养出了这么出色的杂技小将,真是厉害!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4)

表演的孩子们

训练是艰苦的,这里有很多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便开始接触杂技,稚气未脱的孩子,每天要早起练功,做早课,这些是城市里的孩子无法想象的,看着训练中的孩子,有的家长忍不住落下了眼泪。不同的境遇带来不同的经历,大树看着这些“小树”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图书,送给那些眼中闪烁着求知欲的孩子们,他们是东北庄的未来,拥有着无限的潜能。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5)

捐赠书籍

次日,大伙一同去了水秀国际大剧院,身临其境,近距离感受视觉震撼。一台融杂技、魔术、舞蹈、体育、特效为一体的杂技情景剧《水秀》在大剧院里如期进行,这是濮阳的现在,现代化的技术将技艺与科技相结合,光怪陆离之间,开杂技之别样生面。多维度的视角,反而能够激发杂技“与众不同”的魅力,众人被深深吸引,这一场大秀让在场的各位大饱眼福,时时流连。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6)

水秀表演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7)

水秀表演

是否濮阳的现在就只有“杂技秀场”?并非如此,当代濮阳还是中国重要的石油产地。40年前这里本是一片蛮荒的芦苇荡,随着中原油田的驻扎,这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孩子们走进石油生产现场,终于见识了石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8)

参观中原油田

石油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这并不代表它就机械、冰冷。那些奋斗在一线的石油工人,他们的心中也充满着激情与热望。冯文孝先生便是这样一位中原油田职工,他在石油开采地为孩子们带来了题为《这样长大》的精彩讲座。冯文孝先生以一个父亲的视角,记录了女儿从1988年出生到2011年大学毕业的全部过程,前后持续二十三年,最后再结集成书送给她。这样的举动倒是令人想起了周国平先生,人说“父爱如山”便是这样的感觉,细微之处见情真,令人动容。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9)

读书会

当然,行走的路上怎能少了手工,若是不一展身手,岂不可惜!

你应该知道很多的绘画流派,也见过不少名家珍品,然而,你走访过山涧湖海,踏寻过乡野田间么?你是否知道,麦子收割之后,被焚烧的麦秆,可以浴火重生,成为精美的艺术品!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10)

河南非遗--濮阳麦秆画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11)

河南非遗--濮阳麦秆画

在王华平眼里,这一切都可以,麦秆经蒸、煮、浸、剖、刮、碾、贴、剪、烫、粘贴、组合等十几道工序制作,在辅以匠人的精雕细琢,最终得以呈现。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12)

非遗大师--王华平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13)

王老师给孩子们介绍

大树带上可爱的孩子们,在王华平老师的指导下,用来自土地的东西描绘土地上的生命与风景。小心翼翼地,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做着自己的麦秆画,他们深怕一个不小心,前功尽弃。这个时候,哪怕有一丝风吹来,都是恼人的,他们需要平心静气,更要十分耐心认真。孩子们真是很有毅力,他们没有成年人的焦躁,有的是对喜爱的事物的专注。没有华丽的色彩,也没有经纶卓绝的手法,有的是一颗童心的想象,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了自己的麦秆画,可爱,质朴,真实!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14)

王老师教授孩子们制作麦秆画

过去,现在,未来,濮阳在时间的维度中串联人类智慧,它们相互作用,最终催化濮阳,三者呈现出三维形态,实现“三位一体”,借着三角形的稳定性,为濮阳打造最新的名片,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河南杂技之乡新乡:杂技之乡的过去与现在(15)

孩子们的作品-麦秆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