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压缩空气储能市场化,压缩空气送绿电

压缩空气储能市场化,压缩空气送绿电*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于中国能源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国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在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CEO纪律看来,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并不是新技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德国和美国就分别建有了百兆瓦级以上大规模商业级电站,但这都属于传统压缩空气储能,来自燃气轮机的一项技术,存在需要寻找大型储气洞穴、对化石燃料有依赖、转化效率比较低三项主要技术瓶颈,推广遭遇困难。“预将阅读全文,请订阅《能源高质量发展》杂志,订阅电话15910626987”

【精品能源内容,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压缩空气储能市场化,压缩空气送绿电(1)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与新能源发展紧密相关的储能技术和产业也备受关注。

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指出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今年以来,各省市也加快推进储能项目落地,已有超过20个省份明确了配套储能设备的配储比例。

现有储能方式中,最稳定可靠的抽水蓄能在选址上存在先天限制;电化学储能发展迅猛但在安全、寿命等方面还有待加强。要想建立坚实可靠的新型电力系统,还需要更多新型储能技术的加入,这当中,压缩气体储能凭借其寿命长、成本低、安全环保的特性,被认为是继抽水储能之后第二大适合吉瓦级大规模电力储能的技术。

我国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在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CEO纪律看来,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并不是新技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德国和美国就分别建有了百兆瓦级以上大规模商业级电站,但这都属于传统压缩空气储能,来自燃气轮机的一项技术,存在需要寻找大型储气洞穴、对化石燃料有依赖、转化效率比较低三项主要技术瓶颈,推广遭遇困难。

“预将阅读全文,请订阅《能源高质量发展》杂志,订阅电话15910626987”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于中国能源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