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这里是一个关中的小村庄(远去的山村别了)

这里是一个关中的小村庄(远去的山村别了)

渭南青年网头条号(www.wnyouth.cn特约撰稿/彭辉)在陕西富平县东北隅明月山(频山)东麓,赵老峪口顺阳河(古称频水)拐弯的地方,有一处绝壁高崖台坪,上面座落着一个古老的村落,名叫“王家堡”,因住户姓氏而得名。又因堡子正好位于赵老峪口内,故而明清时人称“峪里堡”。

这里是一个关中的小村庄(远去的山村别了)(1)

去年五月盛夏,笔者慕名寻访王家堡。驻车顺阳河南岸王马村村部,徒步走在干涸的河床上,迎面是数丈高的悬崖峭壁,数孔老窑洞镶嵌在顺阳河北岸的半山腰间,高不可攀,我的内心便平添了些许对先民的敬畏。沿着一条狭窄陡坡小道盘旋而上,路旁崖畔一株三把粗的柿子树挺拔苍翠,再前行约十余米,眼前豁然开朗。高崖巅之台坪,西依明月山,东临赵老峪,宽阔舒展。古老的村落,绿树蔽荫,沧桑的厦子房,错落有致。西眺明月山苍翠碧绿,东望顺阳河曲折蜿蜒。纵观王家堡之形态,群山拱抱,居高临下,前水后山,座满朝空,真乃绝佳之风水宝地也!

王家堡西山坡谓之“灵坡”,有明代王公墓在焉,或因此而得名。顺阳河南岸店头“王公祠”内,有清乾隆三十七年“始祖处士王公碑”一通。据此碑文和史书考证,明洪武九年(1376),太祖朱元璋诏令:“迁山西汾、平、泽、潞之民于河西(陕西)任土垦田,世业其家。”山西人王处士述祖公夫妇携子女随“洪洞移民”一路颠簸,落籍陕西省富平县明月山东麓赵老峪,在峪口东坡崖畔掘窑洞暂栖身,以垦荒种地为生,耕读传家,十多年后家道渐丰,又择峪西悬崖峭壁之上台坪筑屋而居。王公逝于洪武末年,葬堡西北隅灵坡。王公之后瓜瓞绵绵,分屋别居,逐渐形成村落。明嘉靖年间,为防匪患骚扰,始筑土城,城门朝东,谓之“峪里堡”。一条从河底攀援而上的斜坡小路,是通往堡子唯一的通道。遥想当年,顺阳河之水洪淼渊然,数丈悬崖高不可攀,峪里堡城墙高耸,壁垒森严,天然屏障,易守难攻,若有蟊贼兵匪,岂不望而却步?据当地老人说,古时峪口虽系匪贼出没要道,但该堡数百年来从未遭受过匪患袭扰。

这里是一个关中的小村庄(远去的山村别了)(2)

据碑文记载,明正统年间(1436-1449),边境防务吃紧,陕西行都司在富平北部山区,招募彪悍山民猎户充军。峪里堡王氏族人应募从军,分别去了甘肃镇(军事机构)靖虏卫、河北保定府安州、陕西延安府保安县和湖广柳州。明代“募兵”为军户制,从军者可携带家眷,平时屯垦兵田,战时提刀参战。应募靖虏卫、安州、保安从军的峪里堡王姓军户,后来定居当地。“土木堡事变”之后,皇帝更迭,军务松弛,南方各卫所“军户”逃离事件时有发生,应募柳州的王姓军户,趁机又返回了原籍富平,移居薛镇武家坡、张家庄和土木坊。

这里是一个关中的小村庄(远去的山村别了)(3)

自洪武之初王公落籍富平赵老峪,迄今已639年,其后裔家族庞大,人口众多,仅赵老峪王家堡王姓家族就有700多人。据王家堡的老人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全村有五六十户住家,三条巷道住的满满的。王姓基本住在堡子里面,为人忠厚勤劳,家庭都比较富裕。河南、商州等地的外来户都住在城外。”可以想象,昔日王家堡是多么的兴盛!昔时,村口崖畔上,曾有一株古槐,盘根错节宛若龙爪,树冠参天翘首河谷,盛夏时村里人常在树荫下纳凉。东城门外有一池塘,池边一圈高大的垂柳,夏日波光粼粼,垂柳青青。村东南崖畔原有一座关公庙,青砖灰瓦,大殿雕梁画栋,气势宏伟,昔时香火很旺,解放后改作小学校。村里另外还有两座庙,一座早在一九六六年拆除,一座做了生产队的库房,古庙今俱已拆毁。新建“关公庙”位于河南岸村部场院,仅有拱脊房一间。堡北石崖下,是有一汪水的,名曰“凉水泉”,据说自王公定居河西,堡子的人们就饮用此泉水,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末,今已坍塌。在王家堡西北灵坡山顶,荒草荆棘中一片青石板上,有三四个深深地马蹄印和一个状如女人外阴的小坑。传说古时有一位金婆婆,驾着一辆金马车,从赵老峪东岸的车辐峪飞奔而出,不料被激流汹涌的顺阳河挡住了去路,情急之下,金婆婆在马屁股上连抽三鞭,金马受惊,发出马跃檀溪之怒吼,一跃而过,落在河西灵坡山顶,马蹄嵌进青石板,留下了这深深地印痕。金婆婆从金车上颠下,一屁股坐在石板上,留下了标志性别的深坑。车辐峪沟底的石板上,留有清晰的车辙印迹。

这里是一个关中的小村庄(远去的山村别了)(4)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近二十余年来,王家堡住户因交通不便,陆续迁往顺阳河南岸店子,逐渐形成了有七八十户住家的大村落。店子其名源于峪口驮道的一处客栈,东山崖下有两面坍塌的老窑洞,烟熏火燎的痕迹,印证了昔时过往驮炭客的喧嚣。而昔日鼎盛红火的王家堡,日渐萧条冷落,全村仅剩下六七家住户了。笔者探访所见,偌大的古村落,寂静荒芜,绿树遮掩着的关中特色民居,土墙斑驳,院门紧锁,遍地蒿草丛生,人迹依稀。走遍三条巷道,偶遇三位古稀老人。村西头的两位老婶正在屋里做针线活,瞧见陌生人来访,盘问方知是北京来的乡党,便极热情将我让进屋内,连忙烧水沏茶,满脸洋溢着纯朴善良宽厚的亲情。老婶说:“村里原先的住户,几乎都搬到河南岸去了,年轻人出去打工了,村里就剩下几个老婆老汉了。”村北巷老饲养室窑前,一位老者指着村东南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说:“兀哒些(那儿)原先都是住房,人搬走了,房拆了。”老人眼里分明流露着无奈的伤感。

出了王家堡,从顺阳河沟底攀上河南岸,回首凝望,青山苍翠,山村依稀,古老的顺阳河仿佛诉说着往日的沧桑。笔者深为原居峪里堡者弃风水宝地而南迁感到惋惜!古老的峪里堡,是王公后裔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根基,正因为有这块风水宝地的滋养,王氏家族才得以枝繁叶茂,人才辈出!

别了,峪里堡!远去的山村,给人们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