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儿子被绑架10万赎金(16岁少年绑架生父)

儿子被绑架10万赎金(16岁少年绑架生父)一旁哭泣的中年女人是王某的妻子林某。丈夫被绑架她是第一个知道的,绑匪当时给她打电话时要求她不准报警,若报警被他们发现了,那么就会“撕票”,随即绑匪要求她准备现金42万元,只要按照他们所提的要求将钱放在指定位置,丈夫的安全和自由都会得到保障。“当时我不知道他们把我绑去济宁了,他们向我提出要42万。”面对民警的询问,王某仍显得心有余悸:“我只能听见他们的声音,应该年龄都不是很大。我按照他们的要求,给我爱人打了电话,我爱人吓坏了,按照他们的要求支付了赎金42万。”挟持人身自由,巨额赎金。一个个字眼让值班民警的心立刻紧张起来。在问清报案人的地址后,值班民警迅速安排出警。在济南市一个高档的住宅小区中,民警见到了报案的男子。男子自称姓王,在济南市某公司担任总经理职位,昨天凌晨2点钟,他独自在家睡觉时,6名蒙面男子不知如何进入家中,在他酣睡之际,用刀挟持他出门,开车将他绑架至济宁。由于对方人多势众,并且

2005年9月8日晚。

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白马山派出所的电话响起。值班的民警随手接起电话,电话里响起了一个中年男人略显急促颤抖的声音:

警察同志,我要报警,我刚刚被人绑架了…对方勒索我42万!

儿子被绑架10万赎金(16岁少年绑架生父)(1)

绑架!42万!

挟持人身自由,巨额赎金。一个个字眼让值班民警的心立刻紧张起来。在问清报案人的地址后,值班民警迅速安排出警。

在济南市一个高档的住宅小区中,民警见到了报案的男子。男子自称姓王,在济南市某公司担任总经理职位,昨天凌晨2点钟,他独自在家睡觉时,6名蒙面男子不知如何进入家中,在他酣睡之际,用刀挟持他出门,开车将他绑架至济宁。

由于对方人多势众,并且携带了绳索、胶带和刀具,王某不敢进行反抗。

“当时我不知道他们把我绑去济宁了,他们向我提出要42万。”面对民警的询问,王某仍显得心有余悸:“我只能听见他们的声音,应该年龄都不是很大。我按照他们的要求,给我爱人打了电话,我爱人吓坏了,按照他们的要求支付了赎金42万。

一旁哭泣的中年女人是王某的妻子林某。丈夫被绑架她是第一个知道的,绑匪当时给她打电话时要求她不准报警,若报警被他们发现了,那么就会“撕票”,随即绑匪要求她准备现金42万元,只要按照他们所提的要求将钱放在指定位置,丈夫的安全和自由都会得到保障。

担心丈夫安危的林女士按照绑匪要求,从银行里取出42万元现金,听从绑匪的指挥将钱放在指定位置。经历一天一夜后,丈夫才从济宁回到了济南家中。

儿子被绑架10万赎金(16岁少年绑架生父)(2)

夫妻两人害怕:接下来的日子,绑匪还会使用别的手段来勒索财物,自家的生活将再无宁日。中国人有句俚语: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试想一下,这次绑匪从自家拿到了42万元现金,尝到了甜头;若是他们隔三差五来上这么一次,自己的财富再多也无济于事。

两名民警互相对视了一下,心里似乎都有了些想法:住在高档的住宅小区,家中的装潢豪华,那么绑匪主要目的应该是劫财,并且早已经摸清楚了情况,恐怕是熟人作案。

你具体是做些什么的?”民警继续摸排情况。“我经营一家陶瓷公司,做些对外贸易方面的生意。”王某叹了一口气。“那你平日里有没有和别人结怨?”民警拿着本子,记载着可能有用的线索:“或者说有经济纠纷、发生口角之类的都算。”

王某摇了摇头:“应该没有,你也知道我们做生意的都奉行‘以和为贵’,客户和合作伙伴都是当成财神爷供的,哪里会惹上那些没必要的麻烦?”

……

民警询问了半晌,都没有得到有利的线索,反而使这个案件布满了疑云。如果不是熟人作案,那么犯罪嫌疑人是如何深更半夜进入到他的家中,又是如何打开高档防盗门,悄无声息地将王某绑架呢?

既然从王某口中得不到有用的线索,那么只能从技术和刑侦的角度进行调查了。由于此次案件情况恶劣,涉及金额巨大,引起了济南警方的高度重视。民警了解完基本情况后,成立了9·8绑架案专案组,集中了20多名刑警骨干,立刻进行刑事侦查和摸排。

儿子被绑架10万赎金(16岁少年绑架生父)(3)

根据王某的信息,警方立即调集了9月7日凌晨时分,济南前往济宁方向各主要路口的交通监控,并且在王某被绑架的附近进行调查取证。与此同时,对王某身边社会关系的摸排行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很快,通过分析调查监控录像,案件很快有了进展。警方很快将目光投向四个青年,都是些问题青年,没有正经工作,每天在外面厮混,其中最大的也才22岁,身上却劣迹斑斑。

9月9日中午,根据便衣的情报,四名青年结伴出现在了一家电子商贸城中,看样子是要去购买电子产品。得知这个消息,警方觉得已经十拿九稳。这几个社会青年平日里经济一向拮据,今天却一反常态前去购买电子产品,十有八九是他们从王某手上拿到的高额赎金。

既然已经锁定嫌疑人,警方立即组织了抓捕行动,迅速抵达现场,在一家电子产品店中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抓捕时,四人正在挑选昂贵的新款手机。

王先生,犯罪嫌疑人已经抓捕归案,请您来现场指认一下。”抓捕成功后第一时间,警方电话通知了王某,请他协助警方指认犯罪嫌疑人。证据确凿下,这起影响恶劣的绑架勒索案很快就结案。警方的效率出乎王某意料,当即感谢警方,随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公安局。

横生枝节

审讯室外,王某透过单向玻璃望着里面被警方抓获的嫌疑人神情复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负责办案的警官向王某确认:“王先生,麻烦仔细辨认一下里面的人,是不是绑架你的那几个人,确认无误后您在笔录上签个字就可以回去了,到时候案情再有进展我们会联系您。”

儿子被绑架10万赎金(16岁少年绑架生父)(4)

让在场所有警察没想到的是,王某竟然矢口否认:“他们不是绑架我的人,我不认识他们。

“你再仔细看看他们的体态和脸,千万别认错了。”

王某凑近玻璃,眯着眼睛再次观察里面几个小青年,半晌后才摇头道:“警察同志,这几个真的不是绑架我的人,我认得很清楚。”随即,向警方致谢后托辞公务繁忙先行离开了警局。

难道他们这次真的抓错了人?警方面面相觑,看着审讯室里的四名嫌疑人,分明和监控摄像头里的一模一样。

在场的都是刑警中的骨干,经验丰富的他们一眼就看出王某神色不大自然,语气生硬,似乎在隐瞒什么事情。莫非嫌疑人中有谁与王某关系匪浅?或者王某事先并不知情,否则他也不至于会报警。

既然有了思路,警方很快兵分两路:一边从王某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摸排,看看有什么人与嫌疑人吻合;另一边将几名嫌疑人分开审讯。

真相大白

经过摸排后,连见多识广的警方都震惊了: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男孩名叫小虎(化名),今年刚满16周岁,可他却是本次绑架案的主谋。而王某正是小虎的亲生父亲。

这也不难解释,为何王某看见几个犯罪嫌疑人会神情古怪并矢口否认。可是,这个年纪的少年不是在学校学习的年纪吗?怎么会摇身一变成为绑架亲生父亲的绑匪,并且索要42万的天价赎金呢?

儿子被绑架10万赎金(16岁少年绑架生父)(5)

得知这个消息后,警方即刻对几名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几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向警方供述了他们绑架王某的全过程和动机。

原来王某经营着一家陶瓷公司,家境优渥,膝下有一子一女,在外人眼中是幸福的一家,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据小虎交代,王某脾气暴躁,经常因为应酬在外饮酒,和母亲的感情也很差,经常吵架,夫妻感情濒临破碎。

不仅如此,王某在醉酒后经常在家中大发脾气,时常殴打妻子、女儿和儿子。妻女苦不堪言却无力反抗,倒是16岁的小虎处于叛逆期,看不惯王某的所作所为,多次顶撞王某。在家中说一不二的王某无法忍受地位受到儿子的挑衅,经常用言语辱骂,拳脚殴打等方式“教训”他。

长时间的殴打使小虎对父亲的粗暴行径恨之入骨。2005年5月的一天,又一次遭到父亲暴打的小虎不堪忍受毒打,选择离家出走,一连几个月没有回家,就连学业也荒废了。

儿子被绑架10万赎金(16岁少年绑架生父)(6)

小虎在外一直混迹于网吧、酒吧等禁止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并在其中结识了社会闲散人员李某等人。没出一个月的功夫,小虎身上的钱财被消耗一空,没有收入的他找母亲索取了现金两万元。

两万元看似丰厚,但也经不住挥霍。2005年9月,再次将钱财花费一空的小虎便牟发了绑架父亲,向母亲索要赎金的想法。他们认为绑架的是小虎的父亲,哪怕事后被追究责任也会大事化小。几个同伙一拍即合,9月7日凌晨,几人准备好绳索、胶带、刀具等物品,并准备了车辆,在小虎的带领下进入王某家中,随后将其绑架。

控制好王某后,几人驱车带着王某前往济宁市,并打电话通知林某准备赎金42万元,威胁其不准报警,拿取赎金后将王某放回。获取的42万赎金,小虎和李某一人分得10万元,其余四人每人分得5万元;剩余的两万元扣除路费后由6人平分。

至此,9·8绑架案被警方破获,6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大的22周岁,最小的16周岁。警方根据犯罪嫌疑人李某交代的线索,很快组织警力赶赴北京、济宁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刘某抓获。直到王某报案的那一刻都没有想过,谋划绑架自己并索要钱财的竟是亲生儿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公民年满十六周岁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尽管小虎的父母王某、林某都表示不予追究,但等待他们的依旧是法律的制裁。

记者访谈

此事被报道后,“16岁少年绑架亲生父亲”的新闻很快引起了社会媒体的关注。在看守所中,前来采访的记者与小虎进行了一场对话。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小虎并不是如他想象中那样:满脸戾气、说话粗声粗气、一股社会不良习气的模样。相反小虎皮肤白皙、身体清瘦、说起话来轻声细语,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若不是身上的囚服和光头,任谁也想不到这个少年竟是绑架亲生父亲的嫌犯。

儿子被绑架10万赎金(16岁少年绑架生父)(7)

带着好奇,记者对小虎进行了提问。“你为什么要绑架自己的亲生父亲?”小虎毫不犹豫地答道:“因为我恨他,家里人都恨他。他总是喝酒,喝醉了就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对我们大打出手,我8岁就想把他办了!

办了?记者一时没反应过来,不禁追问小虎:“办了是什么意思?”“办了就是弄死他。”小虎直勾勾地瞪着眼珠子,丝毫不掩饰自己眼里的怒意,斩钉截铁地回道。

“可他毕竟是你的亲生父亲,俗话不是说吗?虎毒不食子,你为什么这么恨他,甚至不惜把他‘办了’呢?”记者再度发问。

小虎的情绪有些激动,在记者的安抚下,冷静了下来。也许是想到自己如今的境遇,回答道:“我想回家,弄死他我就能回家了。要不然我回去每天都要遭受他的毒打,我受不了。”

照顾到小虎的情绪,记者主动换了个话题:“那你这几个月都是怎么生活的呢?”

“我整天泡在网吧里,中途没钱了就去他(王某)店里拿了两万块钱。”

“那你是怎么认识这些朋友的?又为什么不上学?”

小虎耸耸肩,声音中似乎有些无奈:“你觉得我这样的家庭,我怎么去上学?他但凡能正常一点,我也不至于逃学、退学。那些朋友是在网吧认识的,很讲义气,我们有钱一起用,有天一起聊,比在家里自在得多。”

儿子被绑架10万赎金(16岁少年绑架生父)(8)

小虎的直言不讳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他发现这个少年其实心里什么都清楚,这并不是一起冲动犯罪。换个说法就是,小虎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并且将会付出什么代价。记者决定继续一探究竟,看看少年内心的真正想法。

“你这个家庭条件很好啊!你知道有很多人都很羡慕你这样的家庭条件吗?”

听到记者提出这个问题,小虎很明显愣了一下,随即回答道:“那又怎么样?没错,我不能否认,在物质方面他(王某)没有任何亏待我的地方,但那真的是我想要的吗?这个家庭是多么冰冷,没有一点感情。”

眼见小虎有些松动,记者忙问道:“难道你对你的父亲没有一点感情吗?你们毕竟是亲生父子啊!”

小虎瘪了瘪嘴,并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问题,而是平静地说:“他脾气暴躁,在我的记忆里他只会对我拳脚相对;有时候在外面喝得酩酊大醉,还会对我妈、我姐姐动手。”

没等记者继续提问,他又继续补充道:

我觉得没有他,这个家庭会更像一个家,会更加和谐。

儿子被绑架10万赎金(16岁少年绑架生父)(9)

记者哑然,面前这个少年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走上歧途并不是单方面的错误。为了继续了解小虎的情况,记者硬着头皮继续问:“你被父亲打过多少次?第一次打你是什么时候?”

小虎的眼眶有些红了,似乎是想起了从小到大一直被疼痛和恐惧攫着的记忆,他深呼了好几口气,等待自己的气息稳定后才开口说话。

“第一次我已经记不清了,还是我很小的时候吧,记得是幼儿园,大概五岁左右。”他有些不确定自己的记忆,但还是很有礼貌,继续回答记者:“总之他一生气就打我,没有理由就找个理由打我。”

“所以你有没有想过复仇?”记者语气放低了一些,小心翼翼地问道。

小虎低头思索了大概二十多秒,对着记者惨然笑道:“不瞒您说,我8岁就想杀死他。有时候做梦都想被他毒打一顿,然后报仇的场景。

“那你有没有理想的家庭生活呢?”

“住在小区里,每天一放学回家就能看到父母。晚上一起看电视、娱乐,和姐姐一起写作业,写完作业爸爸妈妈会检查我们的功课做得好不好…”小虎的眼中闪过一丝憧憬,三两句就把他心中曾经勾勒过的场景描绘出来。

“钱对你来说重要吗?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小虎摇了摇头,又学着大人的样子叹了口气:“钱不重要,真的够用就行了,我最需要的是和普通人一样,理解、尊重,还有交流和关爱……”

儿子被绑架10万赎金(16岁少年绑架生父)(10)

这个16岁的少年和普通孩子没有什么分别,反而想法更加深沉和通透。探视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记者向他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小虎起身,转身向铁门走去,在那儿早已经有两名狱警等着他。正当记者以为他拒绝回答这个听起来有些“尖锐”的问题,而有些自责时,小虎的声音响起了:

我现在挺后悔的,等出来之后我应该会好好学习,考取个好学校,工作后带着妈妈和姐姐一起住…至于他(王某),如果实在忍受不了他,我就和他分开,等他老了找个地方养着就好了。”小虎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懊悔,也带着一些明悟,结束了这场采访。

结语:

采访小虎的报道发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原本一个有着大好前程的青年,因为家庭暴力而与父母之间产生了无法弥补的隔阂,使得许多人都开始了深思: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为何在近些年来越发畸形,甚至引发了许多惨剧发生?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十分注重子女的教育方面,自古流传的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虽然古人讲究的观念与现在的普世观念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其中的言传身教的意义始终存在。

孟母三迁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说的是孟子的母亲曾经带着幼年的孟子屡次搬家:起初他们居住在墓地旁,耳濡目染下孟子便天天与伙伴以治丧哭坟为游戏,孟母见了很不满意,于是带着孟子搬迁到了集市周围。

儿子被绑架10万赎金(16岁少年绑架生父)(11)

搬迁到集市后,周围尽是些商贾、屠户之辈,孟子又开始学着与伙伴讨价还价,学着屠户屠宰猪羊为乐。孟母仍不满意,直到他们搬迁到学宫附近,在朗朗书声中,孟子学着过往的读书人变得讲礼貌、懂廉耻、读诗书,这才在此定居下来。

而造成小虎今日之困境的罪魁祸首莫过于他的亲生父亲。虽说他家财万贯,能够给予家庭一个优越的生活条件,却从小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暴力的种子。以至于到后来造成父子反目成仇,恩断义绝的下场。

人之初,性本善。子不教,父之过。”这是《三字经》中的第一句,作为中国几千年来儿童必读的启蒙读物,它的道理朗朗上口却又深刻。

孩子的成长除却遗传、社会影响外,最大的影响因素还是在父母身上。一个健康的人格,一个正确的三观对于孩子的影响,将会是孩子成长到走上社会最宝贵的礼物。

而一些父母在孩子面前,往往表现出一副自以为是的模样;用暴力、粗浅的方式管教孩子,还沾沾自喜地标榜着:棍棒之下出孝子。

殊不知,真正需要接受教育的往往就是这些父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