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太郎日本第一:桃太郎为什么是
桃太郎日本第一:桃太郎为什么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得追溯到中国神话。在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说: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其根须盘曲绵延三千里,在其东北的树枝之间,有一座鬼门,万鬼从这里来到人间。这是关于桃树和鬼的关系的最早记载,但是古人的神经回路不知道在哪里接错了,竟然因此认为桃木具有驱鬼的作用。试问,如果鬼真的害怕桃木的话,那么怎么可能穿过坐落在桃树树枝间的鬼门呢?《论衡》反映出这种自相矛盾的观念最晚在汉代已经被普遍接受了。不过研究神话关注的是神话里的观念是如何产生和被人接受的,而不是关注那些观念到底是对是错。总而言之直到后世,桃木能够驱邪这个观念始终深深的烙印古人的思想里。首先,桃太郎是从河里飘来的桃子中诞生的,属于典型的漂流婴神话的母题,这个母题百鬼爷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有过详细的分析,不再深议,本文关注的是为什么桃太郎是从桃子里出生的,而不是其它水果里面出生的?比如西瓜——那样就叫“西瓜”太郎了
桃太郎的故事
从前,在某个偏僻的小村庄里住着一对老爷爷和老婆婆,他们膝下没有子女,过着清贫但也很幸福的日子。有一天老婆婆到河边洗衣服时,看见河里飘来一颗巨大的桃子,老婆婆一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大的桃子,足足有半个人那么高。于是她把桃子从河里捞上来,带回家打算和老爷爷一起分享。可是当两个人切开大桃子时,却发现里面藏着一个可爱的胖娃娃。两个人商量后,决定收养这个孩子,并给他取名叫做“桃太郎”。
在老爷爷和老婆婆的照顾下,桃太郎很快的成长为一个勇敢强壮的男孩。有一天,桃太郎听说在海外有一座岛上居住满了鬼,这些鬼会经常来到人类居住的世界骚扰居民,搞得百姓哀声哉道。小小年纪的桃太郎遂决定要打败鬼岛上的鬼为民除害。桃太郎出发前,老婆婆给桃太郎准备了一些黄面团子,让他在路上吃。
桃太郎孤身一人前往鬼岛,在路上他首先遇到了一只白色的小狗。小狗问桃太郎前往何处。桃太郎回答他要到鬼岛消灭恶鬼。小狗说:“我闻到了你身上带着好吃的黄面团子,只要你给我一个,我跟随你一起到鬼岛上打败恶鬼。”桃太郎听到小狗愿意助他一臂之力,当然高兴的答应了,给小狗吃了一个黄面团子。后来桃太郎又接连遇到了猴子和鸡,都经过了相同的对话,它们也加入到了桃太郎的队伍里。
桃太郎一行到达了海边,乘船驶向鬼岛。到了岛上,桃太郎先吃下一个黄面团子,立刻变得力气百倍,和群鬼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小狗、猴子和鸡也加入了这场战斗。最后,群鬼被桃太郎一行打败,桃太郎要求他们发誓再也不到海对岸去袭击百姓了,同时鬼王还将平时劫掠过来的财宝献给了桃太郎,桃太郎和他的三位伙伴坐着装满金银财宝船驶会了家乡。
以上这个传说就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桃太郎的故事”。这个故事看起来虽然很简单,其中却隐藏着诸多秘密。
为什么是“桃”太郎
首先,桃太郎是从河里飘来的桃子中诞生的,属于典型的漂流婴神话的母题,这个母题百鬼爷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有过详细的分析,不再深议,本文关注的是为什么桃太郎是从桃子里出生的,而不是其它水果里面出生的?比如西瓜——那样就叫“西瓜”太郎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得追溯到中国神话。在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说: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其根须盘曲绵延三千里,在其东北的树枝之间,有一座鬼门,万鬼从这里来到人间。这是关于桃树和鬼的关系的最早记载,但是古人的神经回路不知道在哪里接错了,竟然因此认为桃木具有驱鬼的作用。试问,如果鬼真的害怕桃木的话,那么怎么可能穿过坐落在桃树树枝间的鬼门呢?《论衡》反映出这种自相矛盾的观念最晚在汉代已经被普遍接受了。不过研究神话关注的是神话里的观念是如何产生和被人接受的,而不是关注那些观念到底是对是错。总而言之直到后世,桃木能够驱邪这个观念始终深深的烙印古人的思想里。
从桃子里生出来的桃太郎具有制服恶鬼的能力正是由桃木可以驱邪的观念而来的。需要指出的是日本人说的鬼指的不是人死后变成的幽灵,而是一种头上长角的人形妖怪。这点并无损我们得出的结论,虽然桃木最初只和鬼联系在一起,后来却变成万能的驱邪利器,对包括鬼在内的任何邪魔妖怪都起作用。在电影中可以看到道士们无论驱逐的对象是鬼、狐妖或者僵尸,都一律挥舞着桃木剑。
另外,在五行理论中桃属金,《黄帝内经·素问》把金和桃对应到了一起,桃子是金果,金是至刚之物,主刑杀。所以从五行理论讲,桃太郎金气鼎盛,当然身强力壮、骁勇善战。
为什么是猴、鸡和狗
接下来的问题,在故事中协助桃太郎作战的动物分别是狗、猴子和鸡,为什么偏偏是这三种动物?以常识看来这三种动物没有多大的战斗力,为什么故事里安排的不是狮子、老虎这类更加凶猛的野兽呢?这同样可以从五行理论中找到答案。
猴子、鸡和狗都是十二生肖里的动物,分别对应地支中的申、酉、戌,也就是农历七月、八月、九月,正值四季中的秋季,汉代董仲舒将四季与五行对应到了一起,木主春气,火主夏气,秋主金气,水主冬气,土兼五行四时。(《春秋繁露·五行之义》)所以说猴、鸡和狗三种动物五行属金,和桃太郎同象。
此外还有一种天干、月份与五行的对应法则是从每个季节最后一个月划出十八天纳入土用(指季节之间的过度期)。秋季的最后一个月戌月(九月)便为土用,从这种分类法来看,狗便属土的。但根据五行相生理论,土生金,狗虽然不属金象,却反而能够为金象助长威力。
黄面团子的力量
日本学者吉野裕子还特别关注到了黄面团子的作用,桃太郎以黄面团子作为交换,获得了三只动物的助力,到达鬼岛上之后,吃下黄面团子的桃太郎又力气倍增,使他成功的打败了众鬼,显然黄面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道具。吉野裕子也是从五行角度来阐释黄面团的作用的。黄色正是对应土的颜色,因此黄面团是土气的象征,桃太郎和三只动物吃下黄面团,金气的力量得到土气力量的助长,故而打起仗来如虎添翼。然而桃太郎的故事在日本流传着众多的版本,并不一定每个版本里都强调了黄色这个属性,所以从色彩角度入手分析缺乏严谨。其实无论是黄面团子,还是其它什么团子,总之桃太郎带的食物都是由谷物做成食物,而不是肉食或果蔬之类的。谷物本来就是从土壤里面长出来的,且谷物和植物、水果、肉类不同,它的形状为细小的颗粒状,近似于沙土的形状,因此说谷物五行属土也是说得通的,还能够与吉野裕子的理论接轨的。
正是因为桃太郎先天便具备了桃的金气和克制鬼怪的力量,后天又得到了相同、相辅元素的加成,才使得他在征服鬼岛的战役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