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小径静静长亭:巍巍太行幽幽庭院
幽幽小径静静长亭:巍巍太行幽幽庭院DAY 2问道五老峰大红灯笼高高挂张艺谋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把这深宅大院和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深深刻在了很多人的脑海里。而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又再一次勾起了人们对这座清代民宅的回忆。乔家大院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这里是一座无与伦比的中华艺术宝库。鹳雀楼夜景
路线:永济-沁水-阳城-陵川-长治-平遥-祁县-太原-大同
【印象】
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将山西的鹳雀楼名扬天下、声播四海。立晋望秦,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优越的地理位置,高耸的塔楼,让这里游客络绎不绝。
大红灯笼高高挂
张艺谋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把这深宅大院和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深深刻在了很多人的脑海里。而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又再一次勾起了人们对这座清代民宅的回忆。乔家大院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这里是一座无与伦比的中华艺术宝库。
鹳雀楼夜景
DAY 2问道五老峰
在山西素来有“晋北拜佛五台山,晋南问道五老峰”的说法,可见五老峰在道教的地位。五老峰是道教支系之一全真派的发祥地,道家“天下第七十二福地”之一,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道教文化名山。
到达五老峰山脚可以选择搭乘缆车上山,也可选择沿着人工修建的石阶徒步登山,还有不少人会选择沿着溪边小路上山,听当地人说这样上山更加省力还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但考虑到时间原因和体力问题我们选择了搭乘缆车,舒舒服服的上山。
搭乘缆车并非到达五老峰的峰顶,而是会到达山上的灵峰观。五老峰如其名所述确实有五座山峰,而灵峰观处于五峰之一的太乙峰,站在道观门前,眺望对面同样古寺林立的棋盘峰;披翠挂绿、郁郁葱葱的东西锦屏峰;还有在四峰中央如同众星捧月般直冲云霄的玉柱峰。
踏上渐渐没于树林中层层叠叠的石阶,不一会就发觉自己已经置身于一片浓浓的秋色当中,此时秋意正浓,秋叶正红,满山披彩、层林尽燃染,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夺目耀眼。
从五老峰下来,到山脚下的农家乐吃过午饭,稍作休息,然后开车大概2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沁水的柳氏故居。走过一座横跨于小河之上的拱桥,拾阶而上便进入了被高墙包围着的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是城堡式的建筑,虽然历经五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仍然屹立不倒,甚至显见裂痕。柳氏在当年有名的书香世家,故而在岁月积累下,留存下很多名家豪客的诗作丹青,还有惟妙惟肖的壁画,雕梁画栋的古屋……欣赏时常会在感叹之余还不自觉的丰富了历史和文艺知识。
在柳氏故居吃过晚饭,我们便开车回到了沁水城区,在沁水的磊鑫旅馆办理的入住手续,放下行李,休息了一下。我们便到旅馆旁边的碧峰公园里瞎逛。但即使是晚上,公园里面也有很多大人带着小孩来玩耍,还有一些大妈随着热闹的歌舞跳广场舞……,离开公园,边走边欣赏沁水城区夜景,大概晚上九点,我们便回旅馆休息,养精蓄锐准备明天的旅程。
普救寺
DAY 3幻影王莽岭
从沁水城区的旅馆出发,走晋阳高速和晋候高速大概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位于阳城的皇城相府,皇城相府是康熙朝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郏。
建筑依山势而建,又随着地形变化,将近800多间楼院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其中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物,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外敌侵扰而建的防御性建筑物,始建于明代崇祯五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物。楼分为七层,楼内有楼道相通,可容千余人避难,三层以上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堞楼。底层深入地下,挖有水井,备有碾、磨等生活设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以备战时只需。下过雨后,被灰尘黄土覆盖而显得灰蒙蒙的相府,被雨水冲刷过后,碧瓦朱檐慢慢显出他原本的颜色。走在被雨水打湿的石板路,空气中夹带着泥土的清香,雨雾中的相府显得更有意境。
在这里,还有一种美食必需提及,那就是香辣虾火锅。一锅金黄色香喷喷的大虾摆在桌上,色香味俱全。吃进嘴里外脆里嫩还有些许辛辣。因为虾提前煎煮过,虾皮又软又酥,甚至不用剥皮就很好吃,鲜香可口,回味无穷。吃完了虾,直接往锅里兑上汤水,用来涮牛羊肉和蔬菜,一锅两吃,好吃又实惠。
吃过午饭,我们又驱车前往位于陵川的王莽岭,王莽岭属于太行山山脉的一部分,景区内有高低错落50余座山峰,主要海拨1665米,诸峰千姿百态,嵯峨峥嵘。因其险峰幻叠,云海浩翰,瞬息万变被之为“云山幻影”。所以也有人感叹“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
另外王莽岭还有一处绝壁特别漂亮,像是从前从天而降一把巨大的刀,一下把山削去一块。王莽岭上经常下雨,我们去的上午就刚下过雨,但正是由于刚下过雨,山间湿气重,远处的山峰像是被藏在雨雾之中,时隐时现。但到了中午下午时段,太阳出来,气温升高后,水汽渐渐散去,阳光透过一片片树叶之间的空隙倾泻到地面,铺撒出一个个斑驳的光圈,走在被一个个光圈和落叶铺满的路上,好不惬意。
皇城相府
王莽岭
DAY 3相思红豆 护城石墙
早上7点出发,大约9点就到达了长治市的红豆峡。陡壁绝崖,奇松翠柏,还有成片的珍稀树种——红豆杉,红豆峡由此得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王维的《相思》可能是这里被称为中国第一情峡,最重要的原因吧。
多少情侣在这里捡上一支红豆杉枝条(文明出游,请勿随意折枝),买上一串红豆手串,手牵手走过绝壁上的栈道,体会生死与共的壮烈。据导游介绍,这里每年七月初七都会有情人节特别节目,情侣们会在这里亲手种下一棵红豆杉苗,共同许下相守终生的的诺言,而那棵小树苗也将与他们的爱情一同成长,直至开花结果。
到了峡谷底部,潺潺溪流倒映着奇石怪松,河道两侧怪石峥嵘,河床底下铺满各色圆润可爱的鹅卵石。沿着河岸往前走三步一泉,五步一溪,十步一潭,清泉流淌,喷珠溅玉,时而急湍而下,时而微流细浪,时而平静如湖。还有那从山顶上流下来的瀑布,就像一群四蹄生风的白马如潮水般从天而降。而那些从山腰间流下来的瀑布,又像是一批雪白剔透的绸缎,飘然而至。走近瀑布,一层密密麻麻的水珠迎面扑来,给人带来阵阵凉意。
边走边看,伴着两旁的峭壁清溪,我们到了崇云寺,从古至今山林深处总少不了有一座寺庙,而来到寺庙,烧香磕头,祈福还愿总会是一道必做项。庙里香火鼎盛,沉香醉人,游客或是俯首跪拜或是吟语低喃,一秉虔诚。
离开红豆峡,需要4个小时才能到达平遥古城,到达平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虽然有点晚但是也免去了正午太阳的暴晒和拥挤的人流。平遥素有“小北京”之称,因其有保存的十分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明清时期,这里的商家荟萃,人民生活颇为富庶,住宅建筑也就颇为讲究。
平遥民居多为四合院式,大门前有宽宽的石阶,富裕人家的门前还有一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子;门楣上除了厚实的匾额外,还有精美的石刻砖雕,无处不体现着明清建筑风格与山西民俗文化的协调统一。
进到古城内,首先看到的是平遥古县衙,无论从建筑的布局、风格还是职能设置,平遥古县衙都可堪称皇宫的缩影。像许多电视剧里展现的那样,县衙门前竖着一个大鼓,在古时候供有冤之人击鼓鸣冤。再进去就是一条长长的砖路,一路通到古时升堂的地方。往左走很大一块区域是监狱,监狱里还设有各式各样的刑具,什么烙铁、鞭子、绳子……可以想像当年刑罚设施十分残忍恐怖。
从古县衙里出来继续往前走就是明清一条街,在这条不过400余米长的古街上,竟然紧密连缀着78处古店铺,包括票号、钱庄、当铺、药铺等,走在临街的店铺前真有时光倒溯之感。
其中街旁有一间日升昌票号,它是中国第一家票号,而平遥就是它当年的总庄(还有一个分庄在北京的崇文门外),清嘉庆末年,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埠际间货币流通量大增,而过去的起镖运营很不安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这种随地任意存取的票号应势而生。高墙、厚木、排门、柜台、账房、横匾古色古香又设计精巧、布局经凑。还有房梁上系着的铁丝网和网上的响铃,仿佛还能看到当年票号里熙熙攘攘、顾客盈门的样子。
明清一条街继续往前是平遥的古城墙,“襟带古城护城河拒敌荒郊野外”,由于历史与环境的变化,护城河以几尽干涸,没有了当年守城护院的壮气。但是如同襟带般缠绕住古城的古城墙仍然傲然挺立,历经沧桑风雨仍未倒下。登上城墙,可以俯瞰平遥古城的全貌,城外车水马龙,城内人头攒动,楼阁台榭连甍接栋、鳞次栉比。
红豆峡
平遥古城街道
DAY 4大红灯笼高高挂
从平遥古城出发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祁县的乔家大院,因为不是节假日所以游客不是很多,但听说在旺季这里总是人满为患,想要拍张没人的照片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将这座大宅和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都深深刻在了很多人的脑海里。而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又再一次勾起了人们对这座清代民宅的回忆。与其满院的红灯笼,气派辉煌的院落不同,仔细观赏乔家大院的摆设、字画,能深刻的感受晋商勤勤恳恳,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即使乔家当年身家能抵上大清国国库的七分之一,乔家人也没有奢靡无度、挥金如土。
在乔家大院内随处可看见他们的家训、家规,其中将克己律身作为家规最重要的内容,还有教育为先、不攀权贵、不贪功名等。还有很多蕴藏着美好的祝愿或警示语的木雕、砖雕、石雕。精美之余却不显奢华,让人不禁感叹建造者的良苦用心。即使是一家之主的卧室,也就只有几件摆设。站在“汇通天下”的牌匾下,看着那张标注全国票号的大清地图(东到库页岛,西边都画到黑海了),有种豪气万丈,指点江山的感觉。
中午在美食街上简单吃了点小吃,再大约40分钟的车程就可以到太原的晋祠。有句话叫“不到晋祠就不算来过太原”, 因为晋祠历经千年,随着朝代时间更替不断翻修、加建,所以在晋祠可以看到多种风格建筑的融合。
晋祠里面景点众多,如献殿,圣母殿,还有晋祠三绝难老泉、周柏唐槐、宋代彩塑等等,其中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是为了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极具艺术价值。大殿檐柱侧角升起,给人以稳重之感。殿堂结构为单槽式,即有一排内柱,殿四周除前廊外,均为深一间的回廊,构成下檐。殿内外采用“减柱法”,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梁架,节省木料的同时还扩大了殿内空间。
还有晋祠三绝之一的难老泉,难老泉泉水出自于悬瓮山断岩层,早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就有记载“悬瓮之水,晋水出焉”。难老泉泉水清澈见底,长流不息,北齐时撷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命名为“难老泉”。晋水源头特有长生萍,浓翠如玉,四季常青。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赞叹:“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
最后是同处三绝之一的周柏唐槐,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至今都还茂盛葱郁。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了。周柏距今已有2800多年,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在当地人眼中,这株古柏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唐槐位于水镜台前,虽不是晋祠古槐中年代最久远的,但却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
乔家大院
晋祠
DAY 6悬空古寺 嵌石古窟
一大早从晋祠宾馆出发,要差不多3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才能到达大同的悬空寺。李白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说的便是声望在外的悬空寺。这座建于半山腰的悬空寺,以其险闻名于世,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经了1500多年的风雨、地震等灾害侵袭,依然巍峨不倒。
为保护文物以及保障参观者的安全,规定悬空寺上同时登临人数不能超过80人。即使之前已经查阅过不少关于悬空寺的资料,但惟有亲临此地,才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其结构之精巧。借助于力学原理,悬空寺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其上载危崖,下临深谷,楼阁悬空,脚踏木质楼梯,甚至微有晃动之感。于岩下睹其全貌,更觉壮观,只能感叹古代能工巧匠之巧思胜于天工。悬空寺的精奇亦深深震撼了诗仙,寺下岩石上的“壮观”二字,便是李太白的墨宝。
吃过午饭,大约一个半小时车程,我们到了这次旅途的最后一站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是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也只有这样不断的由一代代、一批批能工巧匠的不断接力,才能创造出这样一座如同奇迹般的佛国圣殿。
移步换景,从第一窟开始就已不断被震撼。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唯有仰观才得以览佛像全貌,立于此,心中顿生敬畏之感。第五、六窟为双窟,窟内壁画精美绝伦,四壁满雕佛龛、佛像。而至今依然保存着鲜艳颜色的第九至十三窟,在一片石刻中又显得格外的亮眼。另外很值得一提的是,第十二窟,即有名的“音乐窟”,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五彩斑斓,飞壁对面,一排排乐伎,手持排箫、琵琶、横笛、束腰鼓等乐器,正尽情地演奏着这场已经开了将近1500年的音乐盛会。
继续游览,第十六至二十窟为云冈石窟是最早开凿的五个洞窟。而第二十窟则为露天造像,据传早年窟顶坍塌,但是佛像丝毫未毁。大佛挺拔健硕的身躯,气势雄浑的神情,突出表现了鲜卑游牧民族的强大,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与象征。下午时分游览云冈石窟,阳光的角度刚刚好,二十个洞窟似乎皆沐于圣光中,有一种和谐美,一种宗教的神圣美,一种历史的沧桑美。
悬空寺
云冈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