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重庆吉利力帆重组:重庆国资与吉利

重庆吉利力帆重组:重庆国资与吉利吉利正式浮出水面受上述消息影响,10月9日,*ST力帆开盘涨停,收盘价为5.85元。公告指出,在意向重整投资人确定后,管理人将结合重整工作进展,加快与意向重整投资人、债权人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协商沟通工作。值得关注的是,确认参与力帆重整的两江基金和迈捷投资,分别代表了重庆两江新区政府和吉利控股集团。启信宝信息显示,两江基金由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背靠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而迈捷投资成立于2015年10月2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实业投资、服务、投资咨询(除证券、期货)、受托企业资产管理等,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99%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债务风波后,昔日A股首家民营车企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T力帆,601777.SH,以下简称“力帆股份”)仍在努力求生。

在8月26日正式发布面向市场进行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的公告不到两个月后,力帆股份已经确定了意向重整投资人。

10月9日,*ST力帆对外发布了关于招募重整投资人的进展公告:2020年9月14日,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江基金”)、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捷投资”)以联合体身份,按招募公告的规定向管理人提交了意向重整投资人报名材料。

针对报名材料,管理人进行了严格审查,在管理人指定期限内,两江基金、迈捷投资缴纳保证金并签署保密协议。经管理人确认,两江基金、迈捷投资报名有效,现作为意向重整投资人参与公司重整工作。

公告指出,在意向重整投资人确定后,管理人将结合重整工作进展,加快与意向重整投资人、债权人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协商沟通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确认参与力帆重整的两江基金和迈捷投资,分别代表了重庆两江新区政府和吉利控股集团。

启信宝信息显示,两江基金由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背靠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而迈捷投资成立于2015年10月2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实业投资、服务、投资咨询(除证券、期货)、受托企业资产管理等,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99%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受上述消息影响,10月9日,*ST力帆开盘涨停,收盘价为5.85元。

吉利正式浮出水面

事实上,今年6月,吉利控股就曾多次被传出收购力帆股份的消息。而针对传闻,吉利控股集团新闻发言人杨学良也果断否认,称“没有此事”。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旗下拥有吉利汽车、领克汽车、沃尔沃汽车、Polestar、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太力飞行汽车、曹操专车、荷马、盛宝银行、铭泰等众多品牌。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迈捷投资与两江基金作为意向重整投资人参与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一方面意味着吉利或将接手和收购力帆股份;另一方面也是吉利牵手两江新区、入驻重庆“千亿汽车城”的信号。

早在2018年,李书福就曾公开表示,正寻找机会积极筹备项目落地重庆。

而今年以来,吉利与两江新区合作密集落地,吉利控股集团的盛宝(中国)金融科技项目、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车(重庆)生产基地项目、吉利科技智能换电站陆续落地两江新区。有消息称,吉利汽车整车项目就是在力帆鸳鸯工厂的基地上建设而成。

重庆吉利力帆重组:重庆国资与吉利(1)

正在拆除的力帆汽车鸳鸯工厂

9月29日,浙江吉利控股还与重庆两江新区签约,将在两江新区投资建设“吉利工业互联网全球总部项目”。

同时,力帆控股作为上市公司壳资源、土地资产、金融牌照也是重整的关键资源。

资料显示,力帆实业于1997年12月1日成立,于2010年11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注册资本13.07亿元,主要从事乘用车(含新能源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通用汽油机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含出口)及投资金融,其中乘用车产品涵盖轿车、SUV及多功能乘用车(MPV)三大类别。

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力帆股份在过去几年里已斥资超过30亿元分别在河南和重庆两江新区建立了两大新能源基地,仅河南工厂总产能就达到10万辆。

但目前重整的方案依然处于保密阶段,未来迈捷投资如何参与重整,重整之后吉利又将以怎样的身份来重新整合力帆股份现有的乘用车业务等关键信息,目前依然是未知数。

此外,从目前的公告消息看,迈捷投资与两江基金仅仅是提交了报名材料并获得了认可,具体的实施细则以及最终的结果还没有结论。重整投资人退出重整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因此,即使是吉利迈捷与两江基金成为了力帆重整投资人,力帆股份的前途也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力帆重获新生?

“如果还想要在汽车行业生存,那么大概率是被别人收购,或者说变成了别的汽车企业的一部分,才有可能继续存在下去。”今年早些时候,汽车分析师钟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力帆在汽车业基本已经出局了,但如果能把摩托车做好也是有可能翻身的。”

根据力帆股份2020年上半年财报,其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仅为15.8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跌69.42%,净利润为-25.95亿元,同比大跌173.99%。总资产约为169.6亿,净资产仅剩1.06亿人民币,同比大跌96.12%,负债高达167.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高达98.87%。

此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力帆实业曾于8月24日发布《关于累计设计诉讼(仲裁)事项的公告》,公告显示,目前公司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其中,截至2020年6月18日,公司(含子公司)近12个月内涉及诉讼(仲裁)事项的金额合计人民币29.06亿元。

在此之前,力帆股份就曾多次因债务逾期问题成为被告并败诉。对于已经无法正常偿还的多笔债务,力帆股份曾明确表示,公司目前存在持续亏损、负债较高、乘用车业务下降较大、大额债务逾期、大额资产被冻结、涉及诉讼(仲裁)较多、控股股东流动性短缺、募集资金无法归还等经营方面的风险,且上述风险尚未形成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

8月6日,力帆股份的控股股东力帆实业就以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重庆市第五中级法院申请进行司法重整,并在8月11日获法院裁定受理。

8月21日,重庆破产法庭宣布裁定受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22家力帆系企业的破产重整申请。

而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查明,力帆股份已经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当前货币资金4300万元,到期债务11.96亿元,其他财产流动性差、无法变现,依法应予认定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在企业深陷债务危机的同时,力帆股份的产销数据也并不理想。

根据9月14日力帆股份发布的2020年8月产销快报,其传统乘用车生产23辆,同比下降91.81%,销售15辆,同比下降92.39%;新能源汽车生产57辆,同比下降73.85%,销售49辆,同比下降78.79%。

这也意味着,力帆股份在汽车业务方面已经基本停滞。在业内人士看来,从摩托车行业切入汽车行业,无论是在传统乘用车,还是新能源车,抑或是大热的共享汽车领域,力帆并未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力。

力帆股份也曾在公告中指出,公司乘用车业务虽涉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热点概念,但因公司资金链紧张,面临严重的流动性风险,目前公司乘用车业务实际经营面临停滞,乘用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业务下滑显著,国内市场基本丧失,仅有少量出口订单,技术研发项目进展缓慢,乘用车品牌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

徘徊在破产边缘,力帆股份也曾尝试进行过多次自救。2017年1月份,为了节省开支,力帆将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90%的股权出售给了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2月,力帆又将其乘用车生产资质以6.5亿元的价格出售给理想汽车,并将位于两江新区的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出售。

然而,从力帆股份当前经营状况来看,力帆汽车并未走出困局。即使吉利迈捷与两江基金参与力帆的重整事宜,力帆股份也并不一定就此脱困。

力帆股份希望通过重整投资人的参与,全面优化债务人的资产结构、债务结构和股本结构,维护全体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有效整合产业资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最终打造股权结构优化、治理结构完善、资产质量优良、具备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公司。

但若因管理人与意向重整投资人未能就与重整投资相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等原因,导致最终未能招募到合格的重整投资人时,管理人将根据本次招募开展情况再行确定后续重整投资人招募推进工作。

更为关键的是,本次重整投资人招募仍具有不确定性,虽然在报名期招募到了意向重整投资人,但仍存在因管理人与意向重整投资人未能就与重整投资相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等原因而重整投资人退出重整的可能。

此外,即使公司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但公司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如果不符合《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监管法规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