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卑的人的一些建议,关于自卑的那些事
给自卑的人的一些建议,关于自卑的那些事如果我们是自卑的,已经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的人也是自卑的,那自卑这件事还有尽头吗?到底什么样的人才不会自卑呢?都说自卑是因为自己不够好,真的有觉得已经够好的人吗?那会不会反而失去提升、改善和超越的动力呢?所以一直以来我对自卑这件事是困惑的:作者考上复旦这样的名校,站到了被很多人羡慕的位置,还是自卑,而她所羡慕的学霸室友也在自卑。她发起了一个征集叫“你在复旦为什么自卑”,结果发现哪怕在复旦这样的名校里,很多人依然非常焦躁,非常自卑,因为出身于城乡结合部而自卑,因为容貌平庸而自卑,因为泯然于优秀而自卑,因为恐惧社交而自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卑。作为非985、非211毕业的人,我很想说他们矫情,可是人家就是真情实感地自卑。
原创 | 李小墨
【本文原创首发于个人读书公众号:深夜书桌(ID: shenyeshuzhuo)】
你自卑过吗?
我到现在还记得,2016年的时候有一篇刷屏文章叫《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或者也不能这么说》,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是“我是在很久以后才意识到原来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人心里也是自卑的”。
作者考上复旦这样的名校,站到了被很多人羡慕的位置,还是自卑,而她所羡慕的学霸室友也在自卑。
她发起了一个征集叫“你在复旦为什么自卑”,结果发现哪怕在复旦这样的名校里,很多人依然非常焦躁,非常自卑,因为出身于城乡结合部而自卑,因为容貌平庸而自卑,因为泯然于优秀而自卑,因为恐惧社交而自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卑。
作为非985、非211毕业的人,我很想说他们矫情,可是人家就是真情实感地自卑。
所以一直以来我对自卑这件事是困惑的:
如果我们是自卑的,已经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的人也是自卑的,那自卑这件事还有尽头吗?到底什么样的人才不会自卑呢?都说自卑是因为自己不够好,真的有觉得已经够好的人吗?那会不会反而失去提升、改善和超越的动力呢?
但这次看《被讨厌的勇气》,我好像终于把关于自卑的事情想透了。
01
劣等感其实都是主观臆造的
很多人不知道,第一次使用“自卑感”这个词并深入研究自卑心理的人,就是心理学家阿德勒。
他有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自卑与超越》。
可能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一路自卑过来的吧,所以对这个主题特别感兴趣。他小时候个子小、驼背、学习成绩也不好,和又高又帅的哥哥比,总是自惭形秽。但后来一路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一个心理学大家。
什么是自卑呢?
自卑是一种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是一种“自己没有价值或者价值低”之类的感觉。
但其实劣等感是主观臆造的。
书里有一个身高的例子非常典型。
哲人曾经因为身高而自卑,只有155的他觉得如果能高20厘米,哪怕10厘米,一切就会不同,就会拥有更加愉快的人生。可是有一天朋友告诉他:“长高干什么呢,你有让人感觉轻松的本事啊”。
他突然意识到高大强壮的男性固然可以给人一种威慑感,矮小的人却可以让大家放松。他马上就不再因为身高而自卑了,因为他的劣等感、低价值感消失了。
身高高与矮,与其说是优劣,不如说是不同呢。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体会,我个子很小,从小到大就没离开过第一桌,高中的时候有一个个子非常高的女生跟我说:“我好羡慕你啊,小鸟依人的,一看就让人很有保护欲”。
然后我意识到,我确实从小因为个子小,得到很多照顾,读书时期班上无论是女生和男生,大多都把我当成一个小妹妹来看待。上大学的时候,明明比我小1岁的女同学,竟然跟我说,我跟你走在一起,好像一个妈妈带着一个娃娃呀,然后像个大姐姐一样处处照顾我。
个子矮并没有给我劣等感。
所以其实困扰我们的并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主观判断和解释。
否则为什么同样是个子矮,有的人自卑,有的人并不自卑呢。
那为什么我们会在主观上产生一种劣等感呢?
说到底都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
我记得有一本科幻小说里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一个星球里一共只有几十个人,这些人每个人划一块领地,除非是有事关星球全体的事情要商量,否则这些领主老死不相往来。这些人不会生育,只能通过克隆继承人的方式来承继,他们会在自己死亡之前,让机器人培养好继承人。
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人际关系,没有人际比较,就不会产生劣等感和优越感。
那怎么样才不会产生劣等感呢?
那就是建立一种“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观念。
我们的性别、年龄、知识、经验、外貌、收入、学历等各方面都不同,但这种不同是差异,我们依然是平等的。
我是单眼皮,我和双眼皮比起来只是不同,而不代表我是劣等公民,我们是平等的。
我月收入只有5000块,我和月收入5万的人从事的工作以及生活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不代表我是劣等公民,我们依然是平等的。
我刚进公司里,是经验最少、工资最低的员工,我和领导是不同的,我们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但不代表我是低他一等的,我们职级不同,但我们依然是平等的。
以这样的自我观自处,心灵便无劣等感滋长的土壤。
02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
那一定是他有自卑感
那和自卑感相对应的优越感呢?
经常有人说“一个人越是缺什么,就越喜欢炫耀什么”,阿德勒有一句相对应的话:“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他有自卑感”。
我以前不太理解这句话,因为我是一路自卑过来的,所以没怎么体会过优越感,我没办法用自己的经验来验证这句话的真伪。
但是这回我终于理解了。
无论是优越感还是劣等感,都是比较来的,而且有劣等感和优越感的人都深信一套优劣等级,可是这个世界上顶配的人又有几个呢,你如果向下比较觉得有优越感,那你向上比较必定觉得自卑。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当年天涯的“周公子大战易烨卿”。
易烨卿充满优越感,自称是“高贵的上海人”,再三宣扬“人是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的”,然后撰文表达对外地人、农民、农民工的鄙夷。每次都引来围攻,但是批驳、谩骂都没办法让她认怂,她依然以高收入、高档次、高品位自居。
这个时候“周公子”从天而降,他的人设是充满格调但低调的上流社会、老钱、老贵族,然后通过各种生活细节证明易烨卿只是自以为是“上流社会”的暴发户。
他向易提出9个生活方式的问题,其中一个是: 你的财务顾问和律师每年为你报多少税?
易烨卿认为没有必要养私人律师和财务顾问,如果周公子的钱是自己赚的,就应该能理解她想省钱的意图。就此周公子断言:“看来你请不起私人律师和财务顾问!”
易的嚣张气焰明显被掐灭。周“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消失在互联网。据说后来有人辗转找到这个“周公子”,他并不是什么老贵族,真上流,而是一个逻辑严谨、知识储量大的男博士,普通中产。我觉得这已经不重要了。
有人说,这个叫做“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简直不能更同意。一个充斥优越感的人骨子里一定是自卑的,周公子就是牢牢地抓住易烨卿的这个心理死穴。她在比她收入低的人面前有优越感,在比她更富有更有品味和格调的人群面前,必然就是自卑的。
自卑的破解之道不是想办法获得某种优越感,而是:
第一,建立“我们不同但是平等”的生活观念,并且深刻地理解这个观点,真诚地相信这样的思想。
第二,健康的自卑和自我超越,是通过与“理想的自我”比较,而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不是来自他者竞争。
我们的人生说到底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旅途,充实的感觉来自不断地超越现在的自我,接近理想中的自我。
03
健康的自卑不是坏事
我自卑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好,我还想要更好,这样行不行呢?
当然可以,健康的自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阿德勒也承认自卑人人都有,自卑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上的,我们天生想要摆脱这种无力感。我们无论是学习知识、练习能力、积累财富,说到底都是为了摆脱这种无力感,增加对周围环境的掌控感。为了摆脱无力状态,人都有“追求优越性”的需求。
整个人类史的科学进步,都是这种需求的产物。
所以作为一个人,我们都希望进步,都想要接近自己的理想状态,我们都会树立某些理想或者目标并且为之奋斗。当无法达成理想的状态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越是有远大志向的人,越会产生“我还不够好”、“我还可以更好的”的自卑感。
所以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因为我们会通过不断改善现状,来克服自己的自卑感。
我学生时期,字是属于好看的那群人。
后来我升学了,发现班上有一个字写得比我更好看的同学,我的字和他比起来简直不能看,我就产生自卑感,觉得我不够好,我还可以更好,于是我就开始拼命练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写的字好看程度上升了一个等级,和他的字摆在一起好像也没那么差了。
后来我文理分班,我又遇到了一个同学,他的字更有灵气,和他的比起来,我的字看起来有点呆滞,于是我又产生了自卑感,这次我开始研究怎么样才能摆脱那种呆滞感。经过努力,我写的字好看程度又上升了一个等级,虽然和他的比还是差点意思,但我自己写完一看,常常觉得十分满意。
这样的自卑,是带来成长动力的自卑,是健康的自卑。
04
“自卑情结”才是有问题的
那什么样的自卑才有问题呢?
阿德勒把那种让人变得非常消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自卑心理,称为“自卑情结”。
具体的区别在哪里呢?
健康的自卑,会成为促进努力和实现进步的契机,而自卑情结则是把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来使用的状态。
比如同样是因为学历低而自卑。
健康的自卑是:我是二本毕业的,没有学历优势,所以我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得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行。
自卑情结是:“因为我是二本毕业的,我是不可能成功的。”
类似的还有,“因为我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我长得矮,所以我找不到女朋友”。
像这样总是宣扬“因为A,所以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就是自卑情结。
健康的自卑带来进步的动力,而自卑情结变成不改变的借口。
关于自卑,需要知道的,大概就是这些。
真高兴,关于自卑的那些事情,这次我终于想透了。
【本文原创首发于个人读书公众号:深夜书桌(ID: shenyeshuzhuo)】
书还是亲自读的好,别人的终究是二手的
- The End-
作者简介:
李小墨
前海南特区报记者,职业读书人,已出版畅销书《请停止无效社交》。
个人读书公众号: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
个人日记公众号:李小墨的日记(ID:lxmmovie)
我相信,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
每看完一本书就写一篇深度解读文章 每个月一份高质量书单。不卖劣质鸡汤,不说正确的废话,欢迎关注、星标和置顶。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