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溺水逃生方法:已有3人不慎落水
人员溺水逃生方法:已有3人不慎落水让张先生疑惑的是,河道两岸均有陡坡,但对岸却设有近1.2米高的护栏。“难道同一段河道还有两种防护标准?我们这一侧为什么不安装护栏呢?”△河水上涨,矮木桩被淹没,基本没有防护作用。6月28日晚的落水事件就发生在龙湖春江天玺小区旁的这段河道。7月15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河道和小区之间设置有一条绿化步道,种有草木竹树等供行人观赏,风景宜人。到了傍晚,不少居民都带着小朋友、宠物来河道边散步。其中,靠近河道一侧的绿道被设计成了坡面形式,与水体相衔接,坡度近30度,因为能“滑草”、能玩水,成了小朋友的“心头好”。△金碧路东河滨水平台有绿化设计,无护栏,有明显斜坡。不过,居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每次来这边散步都会牵牢小朋友,尽量靠里面走。”原来,坡面上只是简单铺设了一层草皮,周边并无可抓挟之物。小朋友一旦踩空,将沿着坡面直直地滑进水里。尽管河道内有一排矮木桩阻隔,可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水位高时,矮木
6月28日傍晚,奉贤区金汇镇金碧路东河边,3位市民在乘凉时不慎失足落水。幸好,河道距离小区不远,呼救声很快便被附近居民听到,最终成功获救。回想起当天的场景,参与救援的陈女士还心有余悸:“警察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但因为周边没有救援工具,花了很长时间。最后是拔了河边的竹竿,探出去让落水者抓住,才把人拉上岸。”
正逢盛夏,河边等亲水平台成了市民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可与此同时,人员落水及溺亡的事件也频频发生。除了加强普及教育,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是否还有别的办法减少类似意外的发生?对此,陈女士向“解放热线·夏令行动”建议道:希望能够在人流量较大的河道边增设护栏,或者配备救生绳索、游泳圈、救生杆等救生设备。
一旦踩空将直直滑进水里
金碧路东河位于龙湖春江天玺小区西侧,长约600米,河面宽12米左右,呈南北走向,河道北部自汇二路口向东变更流向。地图上显示,河道恰好将5个小区及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圈”了起来。
6月28日晚的落水事件就发生在龙湖春江天玺小区旁的这段河道。7月15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河道和小区之间设置有一条绿化步道,种有草木竹树等供行人观赏,风景宜人。到了傍晚,不少居民都带着小朋友、宠物来河道边散步。其中,靠近河道一侧的绿道被设计成了坡面形式,与水体相衔接,坡度近30度,因为能“滑草”、能玩水,成了小朋友的“心头好”。
△金碧路东河滨水平台有绿化设计,无护栏,有明显斜坡。
不过,居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每次来这边散步都会牵牢小朋友,尽量靠里面走。”原来,坡面上只是简单铺设了一层草皮,周边并无可抓挟之物。小朋友一旦踩空,将沿着坡面直直地滑进水里。尽管河道内有一排矮木桩阻隔,可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水位高时,矮木桩早已被河水淹没,“防护”效果也几近为零。
△河水上涨,矮木桩被淹没,基本没有防护作用。
让张先生疑惑的是,河道两岸均有陡坡,但对岸却设有近1.2米高的护栏。“难道同一段河道还有两种防护标准?我们这一侧为什么不安装护栏呢?”
△河道两岸均有陡坡,靠近居民区的一岸却没有护栏。
实际上,没有护栏的亲水平台并不少见。距离金碧路东河不到两公里的沿港河也是同样的设计:平台铺设草皮,种植绿化,沿河设有斜坡,没有护栏。相比前者,沿港河的流域更长,水面更宽。据了解,该河紧邻周边几个大型拆迁安置小区,居民中老人、小孩众多,带娃散步,或是坐在斜坡上垂钓的居民不在少数。采访中,有市民对此颇为担忧,“老人年纪这么大,动作颤颤巍巍的,水边又这么滑,有的时候我真担心他们会摔到水里去。”他们同样呼吁,是否可以在河道旁加装护栏,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保障“亲水”安全需多措并举
对此,记者致电奉贤区金汇镇水务所了解详情。工作人员介绍,沿河护栏并非必要条件,加装与否主要取决于是否适配于河道周边景观,通常由设计单位来决定。
夏日炎炎,清凉的河滨步道日益受欢迎。河道护栏缺失,河岸平台又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保证周边居民的亲水安全呢?
亲水安全,固然要靠居民个体的防范意识。但有些亲水平台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在浦东新区后滩湿地公园,木板铺陈的步道在水面上蜿蜒,步道两侧荷花、芦苇等植被更是平添了几分野趣,时不时可见游客在平台边驻足观赏。不过,在靠近步道的区域,肉眼可见水下有“人工”的痕迹:距离水面40厘米处,有水泥砌的平台,就算游客不慎失足,也不至于溺水。
位于普陀区的苏州河华政段与金碧路东河一样,沿岸居民区分布密集,其西岸贯穿大华清水湾、华府樟园等大型小区。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滨水平台的护栏外,沿岸的救生圈与警示牌十分密集,几乎以相邻50米的间隔系在护栏上,格外显眼。此外,苏州河大华清水湾段滨水步道还有保安进行24小时的轮班巡逻,确保居民的亲水安全。出于实际考虑,郊区的河道数量众多,分支较密,有时地理位置也过于偏僻,若以市区的标准配备保卫巡逻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也没有必要。然而,在一些小区密集,人流较多的区域,有效的救生设备及醒目的警示标志,还是必不可少的。
△苏州河大华清水湾亲水平台,沿岸救生圈与警示牌分布密集。
人民建议:救生设备应成“标配”
陈女士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在沿河的桥上绑上救生圈,配备救生绳索,或者在河道边每隔50米安装救生杆。“落水救人是一件很讲究效率的事,如果等着警察或者消防员来救,很可能就晚了。但是如果好心人下水去救,没有安全设备,也会有危险。最好可以配备一些操作简易、可站在河岸上救人的设备。”她建议,“可以统计周边相同事件发生的频次,根据数据来决定救生设备安装位置。”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教授黄丽则建议,可以在河道周边设置警示装置,如水深、流速的提醒,告知市民河流的客观危险性。同时,如果河道位于大型居民社区附近,并非野外无人问津的野河,应在明确不允许下水的河道安装醒目的警示牌,防止居民出于侥幸心理下河戏水游玩。
栏目主编:毛锦伟
来源:作者:沈思怡 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