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三月风景:一袭粉黛倾天下
丽江三月风景:一袭粉黛倾天下蔷薇盛开在铺满刺头的枝条上,花瓣不如玫瑰紧实,但肆意长开,若聚若离的姿态,伴着春风,花朵变得更加妩媚。蔷薇,又名墙蘼、刺蘼等,其花瓣柔软,气味芳香,满身的小刺,却又让人不敢靠近,像极了爱情。但说起柔情,谁也比不过4月古城,粉嫩的花瓣儿给青瓦白墙的城墙施上了粉黛。除了院落,爱好的丽江人连房前屋后都不会放过,于是一棵棵院外小门前小桥边的蔷薇,在风雨中矗立百年。置身于丽江古城,小桥、流水、人家,仿佛在读一首怡情别致的山水诗,而4月的蔷薇季,让这首山水诗多了几分柔情和缠绵。
最美人间四月天。散落在丽江古城各个角落的百年蔷薇不觉间又到了盛放的季节,横跨小桥流水、缠绕杨柳青条、爬满木头藤架、开满木楞窗头,或从院内飞出几支粉色,落于白墙青瓦上,或在溪流中随风飘零。
每每行走于古城的4月天,转角处那一袭不知从哪泄下的粉色,会一下击中心头。蔷薇的姿态,在丽江古城展示出了最美的柔情。
丽江古城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澈的泉水穿街过户,道路随水渠曲直分布,房屋依山建造,高低错落,顺着沿河的五花石板走去,宛若来到古韵十足的水乡,门前即渠,水声潺潺,河边垂柳,相应成趣。
古城居民喜在庭院培植花木,每天都有各色花儿盛开在四合院内、大街小巷。
但说起柔情,谁也比不过4月古城,粉嫩的花瓣儿给青瓦白墙的城墙施上了粉黛。
除了院落,爱好的丽江人连房前屋后都不会放过,于是一棵棵院外小门前小桥边的蔷薇,在风雨中矗立百年。
置身于丽江古城,小桥、流水、人家,仿佛在读一首怡情别致的山水诗,而4月的蔷薇季,让这首山水诗多了几分柔情和缠绵。
蔷薇,又名墙蘼、刺蘼等,其花瓣柔软,气味芳香,满身的小刺,却又让人不敢靠近,像极了爱情。
蔷薇盛开在铺满刺头的枝条上,花瓣不如玫瑰紧实,但肆意长开,若聚若离的姿态,伴着春风,花朵变得更加妩媚。
花瀑、花桥、花条、花树、花伞,蔷薇花利用生长环境,利用古城内的房屋、小桥、垂柳,变换着姿态。
生长在主河边的蔷薇,没有花架,粗壮的树干撑起硕大的枝条,长得越长的枝条,垂得越美,朵朵粉色的蔷薇,间或挂满枝条,犹如天上的繁星、圣诞的彩灯,一条两条……十条,多不胜数,于是在河水间,盛开了美丽的花瀑;还有攀延在小桥上生长开的,成了横卧河水的花桥;那些缠绕着柳树生长,年年岁岁早已分不出你我的蔷薇,开在柳树的绿叶间,相依相偎成了独特的花伞。
从院落里探头而出的蔷薇,最是别致,几支绿条,几朵繁花,就这样挂在瓦上,垂在墙间,开在门前灯笼下,这一树花,也闹春。
丽江古城的蔷薇,都有故事,每每和朋友提起哪棵蔷薇开得正好,是去拍照的好时候时,总会有人说,这是谁谁谁家的树,说祖辈就种上了,至于多少年了谁也说不清。
也会在寻找花树时,碰到它的主人,纳西奶奶会和你讲,自打她嫁进来时,这棵门前的蔷薇已开花,如今儿孙满堂的她和爱人,仍然住在古城,4月蔷薇花开的季节,是这里最美的时候,长在门前路旁的蔷薇花树成了大大的遮阳伞,带着香气,奶奶坐在树下,望向巷口。“拍照可以,不要摘,摘下来就不好看了,还有刺。”奶奶用带着浓浓乡音的普通话,提醒着过往的人们。
东大街、酒吧街、忠义巷、饮玉巷、大石桥、百岁桥、万子桥、激沙沙、卖草场等地,都能在4月的丽江古城邂逅粉色蔷薇。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木晓雯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