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五月端午杏儿黄,七月杏儿黄平衡

五月端午杏儿黄,七月杏儿黄平衡因为想念,我想动手画一幅杏园采摘的画。去年我们在自己院子里还摘了百十斤的杏呢。不过,根据想象,自己傻画出来的杏还是缺少了点色彩和味道。有些小众的农产品真的是很神奇,很多优质的农产品并不是很有名气,并不广为人知,可是很好吃,只有本地人知道。那是因为很多水果因为产量不大,再加上运输的问题,只是在比较近的地方就消化了。我以前也不知道这个品种的杏,吃了以后真的是惊讶,酸酸甜甜,杏味儿十足,口感好,我自制的杏酱搭配酸奶,那真的是一绝。七月初是小院杏子成熟的季节。可是公司的出京政策到现在也没有放松,还是去不了。那边的朋友一直在焦急地千呼万唤,邀我们前去采摘。到了杏成熟的季节,雨越多,杏就熟得越快。看来今年我们只能是在这100公里外的京城想念一下,思杏兴叹,然后任由它们落得满地都是了。小院的杏是石片黄杏,也称怀来黄杏。怀来是从北京出了八达岭,通往西北关口张家口的第一个重镇。石片黄杏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为

进入七月,几场颇具规模的大雨把个京城淋得湿漉漉的。早上起来就雾腾腾的,一出门,你会觉得身上立刻裹上湿湿的一层小水珠,也不知是汗水还是空气中的水汽。口罩后面的鼻头上汗珠不断,默默地自吹自干,即便是穿着真丝的衣服,你也会觉得面料软哒哒的直往身上贴。

我很喜欢下雨。每天早上闺蜜群里三个人都会从各自所在地的天气预报开始,在对南北雨水分布严重不均的吐槽中开启一早的问候。每次听到福州的同学抱怨总下雨,潮湿到要不停地烘干衣服的时候,我都会羡慕地脑补着滴滴答答的雨声以及雨中湿润的画面。一到北京下雨,我就兴奋地在群里大喊,她们都笑我“你是属鱼的吗”。

不过每当我们被这坏天气整得即将到达恼怒边缘的时候,群里远在温哥华的好友就会不紧不慢地发来一些天高云淡、不冷不热的图片,低于20度觉得冷,高于25度就嚷嚷又热了。这让我们在向往中又达成了一种新的平衡,以后也选一个这样的地方呆着。

最近已经连着下了七八天雨了,天儿也凉快了一些,心里想着这天儿就怕天晴,大太阳要是一出来,那就会一下子开启蒸锅模式,上烤下蒸,那滋味儿也很难受。不过现在得凉快且凉快会儿吧,别管那么多了。

七月初是小院杏子成熟的季节。可是公司的出京政策到现在也没有放松,还是去不了。那边的朋友一直在焦急地千呼万唤,邀我们前去采摘。到了杏成熟的季节,雨越多,杏就熟得越快。看来今年我们只能是在这100公里外的京城想念一下,思杏兴叹,然后任由它们落得满地都是了。

小院的杏是石片黄杏,也称怀来黄杏。怀来是从北京出了八达岭,通往西北关口张家口的第一个重镇。石片黄杏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为杏中上品,素有“石片杏,不用问”之誉。此杏为清朝康熙御用贡品,毛主席曾用这里的杏接待过美国总统尼克松呢。

怀来这个地方比较干旱,日照强烈,盛产黄杏、海棠和葡萄等水果。石片黄杏绝不是浪得虚名,我说黄杏的成熟季节是在7月初,肯定有很多人觉得诧异,因为一般杏都是在5、6月就成熟了。中原地区杏子是在麦收的季节成熟,可是怀来这里是关外,气温低,所以成熟晚,它就比别的杏享受了更多更强烈的阳光。黄杏将这天地日月之精华都集于色泽黄亮的果子上了,果大核小,肉厚汁多,质地细腻,粗纤维少,并且杏肉离核,杏果香味浓厚,酸甜适度,营养丰富。

有些小众的农产品真的是很神奇,很多优质的农产品并不是很有名气,并不广为人知,可是很好吃,只有本地人知道。那是因为很多水果因为产量不大,再加上运输的问题,只是在比较近的地方就消化了。我以前也不知道这个品种的杏,吃了以后真的是惊讶,酸酸甜甜,杏味儿十足,口感好,我自制的杏酱搭配酸奶,那真的是一绝。

因为想念,我想动手画一幅杏园采摘的画。去年我们在自己院子里还摘了百十斤的杏呢。不过,根据想象,自己傻画出来的杏还是缺少了点色彩和味道。

五月端午杏儿黄,七月杏儿黄平衡(1)

雨还在下,刚下午4点多,天儿就灰蒙蒙的一幅傍晚的模样。路旁高大的槐树叶子非常茂密,树荫浓合,米黄的槐树花被雨打落了一地。淌着马路上的一汪一汪的水,我在想是不是应该买双雨鞋。

新闻报道北京郊区延庆又出现了几例阳性,这该死的病毒,我一边恨恨地骂着,一边迅速做了一个决定,赶紧趁着电影院还开放去看场电影吧,别过两天又不能出去了。

我和老公去看了最近好评如潮的电影《人生大事》。这部电影的确还不错,同悲万古尘,最暖世间情。影片用浓浓的市井烟火气息,啼笑皆非的混乱场面,竟然将观众带入到对死亡这么一个严肃话题的思考之中,最后传递出了“人生除死无大事”的哲理。

看这部电影不是悲伤,是一种感动,笑泪横飞的感觉,不过也足以让我这样泪点低又没带纸巾的观影者十分尴尬。

我注意到了这部电影里的绘画元素,心想,电影里那个小文长大了一定可以当个画家。先说说她的形象,一开始出场时,扎着两个丸子头,左边脸上下眼睑的外侧有一抹绿色的油彩,活脱脱的一个小哪吒。那抹绿不啦叽又有点红色的油彩就像是小姑娘画画时不小心抹脏了脸似的,但是扮相自然,效果极佳。

五月端午杏儿黄,七月杏儿黄平衡(2)

小文在得知粉色的骨灰盒是为一个小姑娘准备的,她怕那个烧成灰的小姑娘孤单,在粉色的骨灰盒上画满了星星为小姑娘作伴。这让朱一龙饰演的莫三妹以为又搞砸了这单生意吓坏了,没想到却收到小姑娘父母深深的鞠躬,因为死去的小姑娘也喜欢画画。

还有,后来莫三妹在小文走后,看到她画的“爸爸是种星星的人”一幅画痛哭流涕。整部电影里充满了市井气息,那几幅画特别打动人心,仿佛一下子点燃了人间温情,让人穿越了沉重的黑暗空间,最后让人生得以像烟花盛开般绚烂。

后来看报道才知道,电影里的画以及海报还真是演小文的小演员自己画的,很多观众都被那几幅画稚嫩的笔触可爱到了,为之感动并从中收获治愈。

我又听了一节画静物花卉的课。这节课一开始,卜卜老师讲了构图,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的知识点,以前我画画,都是根据画面大小比例,照着原画临摹,人家在什么位置画山,我也在那画山,人家画多大的花朵,我也画多大的,我还从来没有主动地去考虑为什么要这么画。

我试着理解一下卜卜老师讲的重点,一幅画的布局最重要的是平衡,整体和局部的平衡,动态和静态的平衡。画家要根据自己的视角,合理去安排画面各个细节之间的态势关系,维系好整体画面间的平衡关系。油画作品的布局是否平衡是整个油画作画过程的首要前提和基础,这一点是开始画一幅画时最先要考虑的。

画面的平衡感是源自于生活的视觉心理,是一种形式感受。我理解呢,就是有时候你看到一幅画,会觉得不舒服,那是因为你体验到了一种不平衡,会觉得别扭,觉得怪怪的;而另外一些时候,看到另外一些画,你会觉得很舒服,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

五月端午杏儿黄,七月杏儿黄平衡(3)

卜卜老师说,画画时可以通过布局、搭配的手段形成一种心理感受平衡感,你看,这花瓶左边有把手,花束也偏向左边,那么右边就要搭配在窗台上的一支花,这样平衡感就有了。花朵的位置也要错落有致,人们一般不会让两朵花排排坐,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不会整整齐齐地排列。

卜卜老师说插花也是同样的道理,学会了油画自然就会插花。我一听又高兴了,等回头我能实现野花自由了,我也试一试。

还有就是色彩,卜卜老师强调了色彩,要在调色时做到色彩融合,要让画面上的花、叶子、花瓶以及背景各个元素之间的色彩和谐,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点我之前也一点不懂,我之前画的荷花是调了特别干净的粉色和灰色,我自己还觉得蛮好看的。

五月端午杏儿黄,七月杏儿黄平衡(4)

不过卜卜老师说,如果有时候颜色调不好,画上去会有一种“生”的感觉,这个我倒是有体会,有时候一个特白或者特蓝的颜色画上去,会立显突兀,产生一种很不和谐的感觉。如果这样就需要把颜色和画面上的其它颜色再进行融合。

我总结一下,这节课最重要的是讲平衡和和谐两个词,如果把这两个词再统一一下,就是和谐,那我觉得一幅画最需要的就是和谐。《论语》里孔子的一句话“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纵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意思是“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时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时,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翕如”就是声音繁美和谐的意思。

看来绘画和音乐在这里也完美相遇了,而平衡、和谐这两个词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说身体,所谓的健康,就是追求人体平衡、中和、通达能力的最佳化,只要生命的形态、气态以及神态都处于平衡稳定、恒动和谐、通顺有序的态势,就能维护好自己的健康。

还有就是人们在处理工作、家庭以及生活的关系,如果一个人过度投入工作,照顾不了家庭,他的生活就会缺乏平衡,他就可能会不快乐。罗素在《幸福之路》一书中就指出,倘若为了生活中的某一种要素,而牺牲了其它的许多,是万万不应当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增加生活的元素是平衡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多培养一些爱好,工作时专注工作,给自己留出生活的空间,让生活丰富起来,张弛有道,生活自然就会趋于平衡。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平衡的过程。其实这两个字可能就是平日里挂在嘴边的两个字,太熟悉不过了,但是因为一节画画的课联想到了这个还是挺新鲜的。既然平衡之道无时无刻、无处不在,那就让我们小心掌握好各种砝码,在人生的天平上不停地调整,保持平衡。

五月端午杏儿黄,七月杏儿黄平衡(5)

最近有点忙,新买的画布还没送到,我画画没有那么高频了,只是偶尔随手画几个彩铅小画,聊以解闷。

我写这些文字是要把自己学画画这件事的经历记录下来,是以一个年纪大的小白的视角。有的人是大家,大家多数是天才,或者说成为大家太久,自然不会理解小白的心理;也有的是年龄小的小白,刚学画的孩子,又缺少对生活的领悟,会画不会说。我想我这样的角度也是比较独特的,我很清楚不会画是什么感觉,还能立刻捕捉到刚学会的每一个细节,最重要的是还能融会贯通。哈哈,没准儿也能为一些人解解惑呢。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一般来说,小暑到了,意味着我们要迎来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了,然后热力又会慢慢褪去,春夏秋冬是季节的平衡;人与自然也是这样,不断地调整适应,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平衡状态 。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