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赵晏彪拥抱文学的几十年间,用体育精神不断激励自己。“我当了运动员以后,教练就说,‘运动员必须要有不服输的劲儿——我今天输了你,明天我就要赢你。”赵晏彪说,“所以作为一个男人、一个作家,就应该有这种精神,这股劲儿,应用到自己的事业当中。”这段运动员经历不仅锻炼了赵晏彪的体魄,还锤炼了他的心性,使他始终保持着顽强坚韧的心态去应对生活与写作中的挑战。直到今天,赵晏彪还会在清早出门锻炼,保持“奔跑”的状态。赵晏彪读小学时,体育学校的教练去他们学校里挑学生,先喊孩子们到操场上跑跑看。赵晏彪一马当先,跑得飞快,体能和爆发力明显超出同龄的孩子,当场就被教练挑到了麾下。那时的中小学课业不算繁重,赵晏彪每天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和周末去体校,练习400米与800米中长跑。赵晏彪的父母工作很忙,他的生活由祖父母照管。虽然田径运动训练非常辛苦,但祖父教育他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少年时的赵晏彪经过刻

文/杨玄澈

见到赵晏彪先生是在一个冬日的下午,寒风未歇时,他面带微笑地落座,便开始了有趣的谈话。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1)

赵晏彪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作家,不仅在纸面上,也在言谈间,平淡小事总能从他口中开出精妙的花来,令人聊着聊着就忍不住倾身过去,全神贯注地聆听。他的言辞并不夸张,音调也不高昂,讲述时甚至没有过多的手势,却能令听者好似看了场剧情紧凑、运镜高明的电影,精彩而不惊险,落幕意犹未尽,直到谈话结束后的回味中,才意识到自己方才经历了怎样一场愉快的交流。

赵晏彪祖辈都生活在北京,但他的口音却并不如影视剧里典型的“老北京”那样有明显的京腔京调,而是温润如泉,清楚明白,听上去有着专业主持人般的谈话风格。因为他的语风是平稳的,节奏是随和的,态度是真诚的,叙述是自然的,不疾不徐,明朗干净,同他的文章一样,于宁山静水中引人入胜,在流丽词句下荡气回肠。

起始:以文入道,毅志澄明怀赤子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2)

赵晏彪读小学时,体育学校的教练去他们学校里挑学生,先喊孩子们到操场上跑跑看。赵晏彪一马当先,跑得飞快,体能和爆发力明显超出同龄的孩子,当场就被教练挑到了麾下。那时的中小学课业不算繁重,赵晏彪每天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和周末去体校,练习400米与800米中长跑。

赵晏彪的父母工作很忙,他的生活由祖父母照管。虽然田径运动训练非常辛苦,但祖父教育他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少年时的赵晏彪经过刻苦训练,成绩很快就出来了——几次比赛中,赵晏彪不仅获得了北京市东城区的400米冠军,还拿了市里的前三名,成为一时风头无两的体育明星,在学校里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如同对待英雄一般的尊重与喜爱。

让教练没有想到的,自己的弟子居然会成为作家,而有一位作家会从田径场上诞生。许多年后,曾一起备战比赛的同学基本上都做了运动员和教练,而赵晏彪是其中唯一的作家,教练还就此跟他开过玩笑:“在我这些学生里,属你四肢并不发达(当时赵晏彪比较瘦弱,不属于强壮那一类,只是爆发力好,有运动天赋),头脑却不简单,居然搞上上层建筑了。”

这段运动员经历不仅锻炼了赵晏彪的体魄,还锤炼了他的心性,使他始终保持着顽强坚韧的心态去应对生活与写作中的挑战。直到今天,赵晏彪还会在清早出门锻炼,保持“奔跑”的状态。

赵晏彪拥抱文学的几十年间,用体育精神不断激励自己。“我当了运动员以后,教练就说,‘运动员必须要有不服输的劲儿——我今天输了你,明天我就要赢你。”赵晏彪说,“所以作为一个男人、一个作家,就应该有这种精神,这股劲儿,应用到自己的事业当中。”

赵晏彪参加工作不久,凭着文学才华获得了一份自己喜爱的编辑工作。这之前他利用工作之余写作,遇到了很多困难,母亲坚定地支持他:“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妈等着在报纸上看到你的文章。”就这样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让赵晏彪更加发愤,一篇篇文章相继在全国的报刊发表,使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竞技体育锻造出的顽强,与天生温醇的性格相呼相应,构成了赵晏彪独特的柔韧文风:既不过分锋利,也不流于纤弱,而是莽如长帆大河,亮如夤夜星斗,不争辉,却难掩澄辉;不求胜,而独有形胜;始终保持着一股生生不息的拼搏力量。

“住小屋建大庙,做小事立大志,写小文传大意。”这是赵晏彪的人生目标与写作追求。他说:“我曾在巴马县溶洞中看到几千年才形成的晶体 很美丽 很壮观。文学亦贵在坚持不懈 坚持下来就会像晶体一样出现奇迹。我不知道将来会怎样 我的文字会留下多少 但一定是一种生命不息、创作不息、创新不息的状态。”

几十年来,他的创作地图广开纷繁支线,尤其散文、小说(中篇小说和小小说)、报告文学这三条主线最引人瞩目。他对自己的创作是这样要求的:写自己得失,写生活苦甜,写众生善恶。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3)

散文:质纯唯是,直追性灵赋水流

早在赵晏彪开始写作时,他拿着一篇散文向一位文学前辈请教,没有想到,这位前辈却说“写散文?”。没想到这位前辈十分诧异地说:“哎呀,你可不要白费工夫了。散文都是什么人都可以写的呀?是老先生,是有生活阅历的人才能写好的。你看你这样年轻,根本写不出有分量的作品。”

文学前辈这番话如一盆冷水,劈头盖脸浇下来,奇怪的是,非但没有令他沮丧反而让他斗志更坚了,这或许与他运动员出身有关吧,遇强不弱,遇难迎风而上。这缘于他的祖母的教诲,要想人前显贵,背后就要受罪,这种骨子里不服输的血性是他做运动员和当作家的最好的基因。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偏爱散文这种文体,并且投入了愈发勤奋的努力:“你越说我写不好,我还偏要写给看看。”

当时,著名作家老舍的儿子舒乙开了一间叫“幽州书屋”的书店。有一天,赵晏彪去那儿买书,恰逢舒乙在店里,大家就聊了一阵子。回去后赵晏彪将这次巧遇写成散文《幽州书屋一瞥》,顺利地登到了《北京日报》的副刊上,也就是那位文学前辈所供职的报社。当那位前辈看到赵晏彪的文章后,大赞地说:“写得好,半文半白,有文采,有意境,有文化内涵,是篇好散文。”这就是赵晏彪发表的第一篇散文,从此他与那位前辈竟然成了莫逆之交。

谈到此经历,赵晏彪说,坚持与忍耐一旦融入你的血液,成功就会向你起来。

“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打击和轻视?最好的办法是沉默、努力,坚持与忍耐一旦融入你的血液,成功就会向你起来。”赵晏彪的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士大夫常见的厚德载物之气,他熟读古文,也擅写古文,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滋养了他的襟怀、文采,开阔了他的格局。

明朝文学大家袁宏道在《识张幼于箴铭后》中说:“性之所安,殆不可强,率性而行,是谓真人”,提出了散文创作求真为上的看法,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中国的文化传统自古追求文以载道,有“身无半亩 心忧天下”的积极入世精神,也有“上善若水任方圆”的高洁隐逸风流。在赵晏彪的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这种情怀:既怀洒脱,又蕴真情,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情趣。令人联想到李叔同、丰子恺一般善于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的文艺家。

丰子恺在《沙坪小屋的鹅》中这样描述过自己栖息的陋室:“孤零零的,毫无依蔽;远远望来,正像一个亭子。我长年坐守其中,就好比一个亭长。”境遇虽苦,写法却令人忍俊不禁,字里行间流露的积极乐观极富感染力。无独有偶,赵晏彪的文章中也常常得见极其相似的人生志趣。

好静的赵晏彪不爱饲养宠物,但是有一年,一位亲戚给他的儿子送来一只蝈蝈儿,儿子欢天喜地的把“冬虫”养在了家里。这小生灵来了之后每日引吭高歌,声遏行云,赵晏彪烦扰不堪,只能关紧房门躲进屋里写作。然而随之孩子开学,照养蝈蝈儿的任务避无可避地需要他这位父亲承担。

本不喜欢养宠物的赵晏彪很快转换了视野,在蝈蝈儿的身上读到了许多值得喜爱的优点,如鸣声清亮,生命顽强,热爱阳光……他将往昔困扰转变为生活情趣,从不适的感受中抽身而出,接受孩子的喜好,逐渐发自内心地尊重、保护蝈蝈儿这个来自大自然的歌唱小生灵。

“我后来在写作的时候,有了蝈蝈儿的歌唱心情舒畅起来,下笔时情韵悠悠,进入了神思飞扬的状态,特别是在冬天,我写作时还把蝈蝈儿放在我的怀里,因为温度正合适,它叫得特别欢!”数千枚饱含诗情画意的文字宛如星辰,将原本黯淡烦躁的心态点亮,在流水般的生活中,作家收获了与孩子的亲情,接纳了改变后的生活。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4)

赵晏彪向大家展示广西省原副书记潘琦同志赠民族文学的书法作品

这段经历被赵晏彪记录在了《冬天的乐手》一文中,文内还以深入的观察插叙了一位循循善诱的教师——儿子的语文老师。赵晏彪的儿子因为调皮而偷偷带蝈蝈儿去上学,结果它在课堂上鸣叫。老师发现后并没有一味地批评,而是因势利导,要孩子为全班讲解一下蝈蝈儿的习性和饲养方式,告知同学们:爱小动物是好的,爱玩也是好的,但要在玩中成长,不能玩物丧志。最后,语文老师给全班布置了一道作文题:“我喜爱的小动物”,巧妙地为这个课堂小插曲画上了句号。

帮儿子饲养蝈蝈儿,从最初的烦不胜烦,到“渐渐地习惯成自然”,最后竟然“喜欢上它歌唱了”。对于优秀作家而言,没有任何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是没有意义的,赵晏彪不仅能在喜悦中记录美好,也能在忧愁中发掘真谛,温和而善良地去面对一切,润物无声地将乐观态度传递给每一位读者。

赵晏彪采访“短篇圣手”林斤澜先生时,先生对他说:“我的东西写的不多,我一直就是拿古人来要求自己。古人一生留下28个字,不就一首诗吗?我留下一句话就可以了。”这段话对赵晏彪的触动非常大,他1999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真水无香》便因此而来。

“真水,自然界中最为纯净的水,观之无色,品之无味,代表为文之纯;无香,即水无任何杂质,嗅之无香,代表为人之正。”在赵晏彪心中,真水无香这句话,既代表一种平静、自然、清澈的心态,又有一种淡漠无痕、旷野无边的志向,是他为文做人的心境与态度。作品集《与波光水流的对话》中,他也这样写道:“二十年,时光如水。世间万物,有水则灵,无水乃荒。如水,其流必遗印记,故二十年笔耕不辍,不拒细流……”

赵晏彪散文的一大特色便是如水一般流溢其间的温情与良善。他不爱用激烈的言辞去抨击他人,不爱用直白的词汇去鞭笞负面,而会通过诗意语言与思想中的美与善,含蓄地表达对丑恶的抵触和摒弃,行善若泉,体恤人情冷暖始终是赵晏彪散文的灵魂。

《贵州三记》,赵晏彪记录了游览贵州山水时的经历和感受。当他来到织金洞景点时,因气压太低胸闷难忍,就痛苦地跑出洞,颓坐在大石头上站不起来。

这时,一名路过的苗族老妪往他手中递了一块热腾腾的红薯,又放了一枚黄橙橙的果子。他第一感觉是老人在兜售当地特产,没想到老人家好心地告诉他说,“你是‘晕洞’,吃点黄橙和红薯就好多了。”望着老人离去的背影,赵晏彪为自己之前的误解感到内疚,并在无法消散的回忆中写下了以“贵州老妪”这一记。淡淡果香里,读者与作家一同体会着人间善意、人性的美好。

正如季羡林所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很容易发现,那些动人的散文名篇,大都是从写身边琐事开始的。赵晏彪的散文不仅描述着作家本人与其所见所闻和生活志趣,更蕴含着无数人间情意,仿佛至善之水、蒲苇之丝,柔韧而不绝。远至偶然相遇的人,近到自己祖母为他泡花茶的故事,没有一句直白的抒情,却能令人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

在赵晏彪看来,写作最快乐的时候不在发表,而在作品刚刚完成初稿,故事与文字初具雏形那一刻。此时,自己的故事仿佛刚被发掘的奇珍,散发美妙光晕。

赵晏彪在谈到《玉兰花瓣》的创作过程一时说:“我把那个雏形写出来的时候,一看,是篇好散文,开心得无以言表。”赵晏彪敏锐而热烈的心,会从未完成而即将完成的事物上获知更多讯息。某些不完整却曾经完整的事物里藏着无数秘密,总令人心驰神往。

1999年以后,赵晏彪的散文登上了一座高峰,他的散文几乎每年一篇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著名作家、人民日报编辑石英先生对赵晏彪的散文极为推崇,他说:“晏彪的散文是很抒情的。他的抒情特点多半不是那种黄钟大吕的激越,而是柔婉中的韧劲,清徐中的强奋,常常透着浓郁的诗意韵。无论是夕照中的南朝皇陵,还是不忍舍弃而又不能不惜别的故园,抑或是缕缕余绪如见其人的《草原之夜》,都有诗,都是无意成诗而诗意自铸的真正美文。”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5)

左1叶梅,左2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左3委员长夫人,左四赵晏彪

赵晏彪曾在某次旅游中见到一个令人难忘的马车轴,“我当时看到它,就特别激动,我要花钱把它买下来……”赵晏彪道,“通过马车这个轴,我想到了马车,我想到了马,我想到了以前的岁月,我想到了路,我想到很多很多。”

恰如赵晏彪在一篇散文中的感悟:“莲花,始终默然着驱污去浊,独醒独笑。”我望着眼前的池水自语着,幻想着莲花朵朵盛开的样子,“一泓潋滟绝尘埃,夹岸亭台倒影来。”荷是美艳的,但有谁知道莲花的脚下却是污泥片片?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又有谁知莲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出朵朵美艳之荷呢?

作家的这种感觉十分奇妙,像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精神状态,使其沉浸在“难与君说”的心灵盛筵之中。而作家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十分敏感,十分易被触动,并能将此种敏感的触觉阐述出来,升华成扣人心弦的文字。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6)

小说:见微知著,尘世温良书百味

赵晏彪开始将全部精力投入创作后,著名作家赵大年与《北京晚报》的编辑魏铮建议他试着创作小小说,引导赵晏彪走上了小说写作的道路。

小小说在当时的文坛是一种新兴文体,全国范围内报纸杂志的小小说栏目方兴未艾。“可以说当年《北京晚报》的‘一分钟小说’是每天晚上老百姓争相抢阅的内容,晚了就买不到当天的晚报了。”赵晏彪说。

时任《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编辑的魏铮组织“北京作家‘一分钟小说’笔会”,参加者既有王蒙、刘绍棠、刘心武、赵大年等名家,也有赵晏彪、吴金良这样的年轻作者,他们在会上进行热烈交流,为推动小小说的繁荣发展激动地描画着蓝图。

赵晏彪经过边创作边研究写作技巧,逐渐在小小说领域写出了名声,与吴金良、袁一强、星竹齐名,成为北京小小说领域中颇为知名的年轻作家,常被大家一并提起。他们四人奋力创作,不断开拓,几乎一周就发表一篇小小说,为北京小小说的发展做出了难得贡献,也收获了读者们的欢迎与喜爱。

1990年,赵晏彪的小小说《孝顺》在《北京晚报》的征文活动中获奖,之后又被《新华文摘》选载,同时选入了当年的中学生语文教材。赵晏彪在主编《中国化工报﹒文化周刊》的八年中,不管版面怎么变动,赵晏彪都会给“小小说”栏目留一个位置。这不仅基于他本人对小小说的喜爱,更是尊重读者的选择,也是编辑工作的经验使然。

“我的小小说大都是在飞机上写的,或者是等飞机的时候坐在候机厅里写的。只要有30分钟,我就能写一篇小小说。”赵晏彪说,“因要写的题材在脑子里都思考了很久,创作时就能一挥而就。”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7)

赵晏彪的小小说题材向来贴近日常生活,如直指“霸占车位”现象的《豪横》;呼吁保护自然、不食用野生动物的《告示》等,在短小精悍的篇幅里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

《梦想》的主人公朴万成,是一个在生活中屡屡遭到失败的人。他因工作能力差常被嘲讽,蹉跎半生后,终于在视频主播这个新工作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通过新媒体,向世界介绍北京的山山水水,讲诉北京的大小故事,发挥了自己能说会道的长处,也获得了自己最渴求的东西——家人和社会的认同与尊敬。并不花哨的故事,讲诉了一个朴实的人生道理:只要积极向上,总会获得回报,适合自己的事业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父亲的决定》是赵晏彪同题材作品中个人特色较为凸显的一篇,小说随着林岚和林凯这对姐弟互相询问的微信语音对话,以一个充满疑问的开场引出了主人公,他们的父亲林书杰。

林书杰是个退休老干部,得知邻居家退休老教师因家境变迁,不得不捡垃圾糊口,脸色阴沉了一天。他特地打电话喊林岚和林凯来召开家庭会议,激动地说:“你妈妈也是老师,老师要有尊严。我们总在说尊师重教,一个退休的高级老师却在拾破烂,成何体统?你妈妈也是老师呀。”重复了两遍的口语化细节,使角色形象显得真实可触。

经过一番讨论,父亲林书杰决定把自己能给的报纸杂志都给李老师,再写些字,让李老师在早市上摆个摊:“总比他拾破烂挣得多些,也不失体面”。他还要求子女们和自己一样,把纸箱和书都拿来,“衣服要是不穿,新一些的一起拿来,别人送你的烟酒什么的礼品也都拿来,咱们帮帮李老师。”寥寥几句,主人公的善良品质与惯做领导指挥的霸道性格特点纤毫毕现,文气十分流畅。

眼看故事将以喜剧形式圆满收尾,作者安排林书杰的老伴王老师出场,一句话就峰回路转:“我说领导呀,你这决定告诉过李老师吗?人家会不会接受?”一时间,大家都被问住了。林书杰思考半天,说他明天去问问李老师,便怀着心事踱进了屋子。故事随家庭会议的结束而结束,文尾悬念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思。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8)

小说一层层的疑问与反转,使文本的可读性极强,而主要人物各具特色的性格与语言则彰显了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品读全文,文辞与格调温暖向上,宣扬了乐观生活、友爱互助的向善精神,给人以积极的引导,充满了赵晏彪的个人特色,是典型“以小看大”的小小说佳作。

青年评论家邱振刚说:“微型小说读得多了,我深感这一文体的特点是形制虽小却必须神完气足,要在讲述一个精彩故事的同时,展示各式人物的命运,引发读者对社会万象的思考,呈现出作者的思想与情怀。赵晏彪的微型小说就是这样,会引导你看到社会这个复杂多面体的更多棱面,你一定可以在他的小说看到你熟悉的人,甚至,看到你自己。”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9)

赵晏彪新书《平常心 心常平——林常平传》分享会在雄安北京城建集团举办。

除小小说之外,赵晏彪在中长篇小说领域也力作频出,重点着眼于民族文学与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如讲诉了日军侵华战争时期,蒙古族男女战士们感人事迹的《蒙古营》;描写了哈尼族狱警普飞燕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扶贫、缉毒故事的《哈尼飞燕》等,民族色彩浓厚,刻画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生活细节与节日风俗。

而长篇小说《中国创造》则是他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写下的一部记叙体史诗,以真实故事为蓝本,结合亲身经历过的工厂与企业改革生活和对橡胶产业和制鞋业所做功课,完整写出了一个民族鞋业从濒临倒闭到起死回生、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为中国创造者而讴歌,为中国文坛留下一部抒写中国创造者奋斗历程的工业题材作品,为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程留下一部工业企业改革史。”赵晏彪说。

本书的主人公汪海洋是一个退伍老兵,在国胶一厂生死存亡的时刻临危受命,完成国企改革。在与旧习惯、旧势力、旧体制斗争的过程中,汪海洋得罪了省里的领导,不仅得不到上级的支持,还被家人认为是闯祸者。随着斗争的不断升级,他不仅卷入各种“丑闻”,自己和亲人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著名作家陈应松评论道:“这些起伏跌宕、惊险万端的故事,就是中国改革历史进程中企业家必然遭遇到的命运。”

“文学不反应当下的人民生活,不反应这个时代的善良与丑恶,不反应作为人的人性,不能预见未来,讴歌美好的,抨击假的,伪的,那你的作品将是无力的,不会被时间留下。”赵晏彪如是说。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10)

报告文学:赤诚以求,文章每作慎思之

“晏彪对追寻人群里的优秀者,做出了超常的努力。” 作家关圣力说。以描述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为目标的报告文学题材,是赵晏彪的创作主攻方向之一,几乎占据他近些年作品的半壁江山。

文学理论家雷内·韦勒克曾总结道:“好的文学作品必然具有丰富和广泛的审美价值,必然在自己的审美结构中包含一种或多种给当代和后世以高度满足的东西。”新闻的求真态度与文学的求美视角是赵晏彪报告文学的行文的主要元素,相较许多报告文学“空有报告,缺乏文学”的弊端,他在语言的艺术化与故事的可读性上,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描写雕刻工人的报告文学《北方长歌》中,赵晏彪以这样一句话做题记:“历史正以时间为金,铸造最新的英雄勋章。”人性大爱和崇高精神永远是文学作品乐于描绘的光辉对象,报告文学不仅要反映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叙事,也要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微小乐章。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是报告文学作家们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11)

赵晏彪在参观作家丁玲故居时留影。

赵晏彪以报告文学这种文体描写了上百个优秀典型人物,有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院院士,也有坚守在教学一线的小学教师;有光彩照人的艺术家,也有沉默付出的公安干警;有支撑了中国丰厚历史内涵与勤劳聪敏美德的工人、农民,也有将智慧汇入中国经济这条大河的许多国企和民营企业家。

人与人平等,心与心相通,高尚的灵魂并无区分。这些流溢光辉精英人物身上,或有尘埃,或有伤痛,却无不存蓄振奋人心的力量。读者从他们身上可以汲取进步的勇气,聆听时代的感召,见证中国的发展,明晰中华民族何以绵延至今,何以坚忍博大。这也是作家为之落笔的时代意义。

为了纪念化学工业部成立40周年,李寿生向当时的化学工业部顾秀莲部长建议,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写一本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化学工业创业发展的史书。得到肯定与支持之后,他们当即成立了编写委员会,组织行业内15位文学骨干,开始这份光荣而艰苦的文学创作。赵晏彪就在当时那15位文学骨干之列。

组织者安排给赵晏彪的内容是,“第十七章,插上腾飞的翅膀”,作家钱玉贵与他一起工作。由于该书是献礼之作,有明确的时限要求,研讨会过后,来不及做过多的停留,赵晏彪和钱玉贵背上行囊,告别家人,乘火车离开了北京。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12)

前方就是险峻巍峨的山城重庆,这里坐落着西南化工研究院、化工部第七建设工程公司、川化集团等需要收集化工史素材的重点单位,是此次采风计划是重要的一站。两人在高低错落的山城中来往奔波,跑断了腿,磨短了笔,顾不上沿途风景,完成采访后立即打理行装,踏上了赶赴岳阳的渡轮,准备下一站的采访工作。

随身带的采访笔记本一天天饱满起来,文字在纸面上鼓起一条条强韧筋脉,宛如两位作家坚韧的意志。20年后,主编李寿生在《中国化工风云录》再版序言中回忆道:“这个团队以极其认真、攻坚克难的拼命精神,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这部近50万字的报告文学书稿。”深切赞扬了这批作家不畏艰辛,顽强拼搏的精神。

《中国化工风云录》作为报告文学在化工行业的一次有力尝试,是行业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事业。出版后不仅在行业内获得热烈反响,还得到了文学界领导与专家的高度评价。

创作过程中,赵晏彪与其他作家一起废寝忘食地讨论研究、奋笔疾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借着该书出版的契机,中国化工作家协会也应运而生。协会将关注着化工行业的作家们团结了起来,凝聚了力量,为化工文学的发展壮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8年3月10日,化工部撤销了,这部书稿因此成为时代背景下不可复制的珍贵史料,为人们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早期艰苦创业的诸多历史事件,追寻化工行业380万干部职工顽强奋斗的坚实脚步,提供了一部大气磅礴、真实可读的经典记载。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13)

赵晏彪参加手机版电影发布会

如此的家国情怀,在赵晏彪的报告文学作品中俯拾皆是。他与作家叶梅合著的《追梦中国》,记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科技、高速铁路、超级运算、大飞机制造、海洋深潜等高科技发展的关键点。翔实故事中感人的细节,全景呈现着中国科学家和中国人民追逐梦想、智慧创造的精神风貌,让读者在振奋之中领略到中国高度、民族风骨、时代精神。

作为一名满族作家,赵晏彪对少数民族独特的历史、习俗与价值观的观察和思考。他创作的中短篇小说,有多篇是关于少数民族的故事。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在评论文章中曾谈到:“赵晏彪的《北京往事》,由六部中篇小说组成……作者若没有长期对各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是写不出来的。”

2007年,赵晏彪调入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工作,为了使《民族文学》能在少数民族文学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杂志好读、好看,赵晏彪从内容、编辑素质、稿件质量三个方面加强了工作力度,同时将目光投向了五大自治区以及少数民族分布较多地区,与各地政府部门以及省市自治区作协、文联搞联谊活动,创办民族文学创作基地,带领多民族作家去少数民族地区采访,扩大《民族文学》的知名度:举办少民族作家研讨班、改稿班;还有一系列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青年作家作品研讨会;在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后,创办了《民族文学》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三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为他们题词以鼓励:“办好民族文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14)

在谈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字版创刊过程时赵晏彪说:“发展民族文学,对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字、记载少数民族独有的珍贵的民族文化,加强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融合,丰富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不遗余力去支持、扶持、培养少数民族文学专业人才。”他提倡民族作家追求大格局、大视野,书写大题材。身为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的秘书长,赵晏彪在延边大学文学讲座上,针对朝鲜族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过如下分析:“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繁荣,除了需要好的母语创作,还要有好的双向翻译。如果少数民族作家只用母语创作,作品很少翻译出去,或者翻译的不够精准,更多的读者看不到他们的好作品,不了解他们,又何谈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呢?”

为此,赵晏彪在十几年间不断组织少数民族作家文化交流活动,以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作为桥梁,让更多作家、编辑、评论家走进各个少数民族栖息地,也让更多少数民族作家通过文学讲座获得更大收获,推动他们的文学作品走出本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15)

民族文学2009年走进西藏,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云南省委副书记、作家丹增(中间者)与大家合影。

其中,赵晏彪身体力行主编了《汉蒙汉藏汉维汉哈汉朝双语读本丛书》《中韩著名作家优秀小说选》(中译出版公司)、《(蒙汉、藏汉、维汉、哈汉、朝汉6卷本)双语经典文本》等书,曾获得“2017年中华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奖、2017年百种民族优秀图书奖。

忙碌的生活对赵晏彪来说是一种常态,《中华儿女》杂志社记者王碧清曾在文章中写道:“约赵晏彪主编是件难事,他每个月平均出差两三次,几番打电话约他都在外地。”讲课、笔会、研讨会等活动,无不耗费着他的大量精力。而他总是精神抖擞,每天晨练晚读,和年少跑田径时一样劲头满满。

200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科学院成立60周年,中国科学院和江西高校出版社组织出版我国首部《国家荣誉——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报告文学》文集,展现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光辉形象。赵晏彪采访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在赵晏彪接到邀请之前,丛书主编郭曰方已经找了几位作家对闵恩泽院士做了采访,但是对于稿子的写作都十分为难。无奈之下,主编跑去找到了赵晏彪,请他在已经排满的工作表上再给这篇报告文学留个位子,赵晏彪欣然应允。

赵晏彪见到闵老本人后,便知道了之前几位铩羽的原因。闵老埋头做了一辈子的化工研究工作,性格十分单纯,谈起专业话题滔滔不绝,谈起自己却不知说些什么好了,与赵晏彪的沟通中,他总爱跑题到自己熟悉的专业技术领域,很难说出作家需要的素材。

明白了问题所在,赵晏彪并不急躁,而是愈发耐心巧妙地引导谈话,帮助闵老跟随自己的思路讲出工作中的结点,在最舒适的谈话氛围中启发他抒发内心最真挚的情感。经过两人的共同努力,终于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岁月,捋出了一条清晰的主线大纲与众多闵老自己都没太在意的珍贵回忆。

采访记录一页一页地记下了闵老的生命足迹,成功将他进入国立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出国留学,再与妻子陆婉珍一起排除万难回到祖国,报效国家的人生经历详尽收在文稿中。赵晏彪以感人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闵老在科研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艰辛过程,尤其是严谨认真的科研作风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为历史记载下了这个杰出科学家的真实形象。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16)

在历史博物馆,赵晏彪向季羡林先生介绍画家王瑞林、沈鹏(正举沈鹏)。

以心换心,以情动情,不仅是采访的技巧,也是创作的艺术。作为著名作家,赵晏彪经常带队参加一些文学采风活动,他经常跟队里的作家们说一句话:“我带大家出来(采风创作),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走向一个擂台。无论是得茅奖、鲁奖、冰心奖的……这个擂台上,你交出的文章是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你的过往不重要,你得过什么奖都不重要。但是这一次,你在擂台上是不是成功最重要。”

作家深沉的笔锋易得,冲和底蕴却很难求。赵晏彪的文笔多经洗炼,自散文、小说、杂文、评论至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留有清晰的跋涉痕迹。他以运动员出身,进入化工行业做技术工人,再入报社撰文编辑,继而任报刊主编,组织中外作家、少数民族作家交流,参与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建设,讲座授课,编书策展……循着时代的安排逐渐深入,不断转换。

最近两年,赵晏彪的两篇最新采风文章由《人民日报》发表,说到采风文章,他对自己也是对作家们说,采风就是一个竞争的擂台,作家们在这个擂台上竞争,无论你得过什么奖,无论你是什么名头,在这个擂台上展示的才是自己当下的水平。

报告文学新著《平常心 心常平——林常平传》由人民出版社选中出版,记录河北雄安新区发展的采风也正在进行中。人世间最平凡而生动的悲喜哀乐都在纸上,随国家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赵晏彪始终在沉心摹画他眼中的时代缩影,求索、叩问、专注创作。

修身而后成文,曾子在《论语•泰伯章》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赵晏彪对自己的写作提过如下三点要求:“其一,书要好读。好读的标准很简单,不掉书袋,不云山雾罩,不说假大空的道理,字美意简;其二,故事要有意思,作者的心愿能够与读者的心愿产生共鸣,有情趣,有趣味;其三,要能够给读者以启发,让读者从中学到知识,并能从主人公身上获取积极向上的动力,从而发愤图强,其功大焉。”除了这三点,赵晏彪还强调作品向着河流看齐,力争流传千古。当然,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作家必需拥有这样的创作心态,因为只有时间和读者才是最好的评委。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17)

赵晏彪带领民族文学的编辑们走进诸多寺庙,宣传民族文学。

“我的文章,不在乎任何有色的眼睛观看,也不在乎任何眼睛去窥看我的心是什么颜色;我只在乎民心,在乎读我文字之人的感受,是否从我带着体温的文字里、从我的滴血的文字里,感受到真诚与快乐,善良与开悟,这才是我最为在乎的。”赵晏彪的话让肃然起敬,想起两句诗: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世间真正不朽的宝藏,它的力量足以跨越空间和时间。无论家国大事,抑或悲欣交集、感动沉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永远不缺值得落笔的故事、值得书写的人生。我们需要赵晏彪这样的作家,也呼唤更多和他一样紧扣时代脉搏,书写时代变迁,以一颗不被磨损的赤子之心,为不朽的人民事业而歌。

当代作家文化底蕴:名家专访作家赵晏彪(18)

赵晏彪在西单图书大厦召开《汪海三十年》新闻发布会

赵晏彪,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当代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开创型策划人。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民族文学》原副主编,中外作家交流营组委会主席,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领导小组成员,《中作鼎坚网》主编。

“中外作家交流营”、“中国文学对话诺贝尔文学论坛”、“全国土家族文学奖”创始人。“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本遴选活动”、“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电影展少数民族剧本征集”发起人。

鲁迅文学院、辽宁文学院、巴金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解放军艺术文学、商丘师范学院、嘉兴文学院等授课专家。

参与策划的电影《随风飘散》在今年2021年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大获全胜。一举夺得四项大奖:小成本故事片提名奖,最佳编剧提名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奖和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任总监制的电影《永远的绿盖头》,2017年1月18日,在首届南美洲拉巴斯国际电影节荣获2016年度最佳故事片奖,同时,也是中国电影首次登陆南美洲并荣获大奖。2017年4月获北京电影节民族电影展特别贡献奖,第26届金鸡百花奖电影节民族电影展特别展影奖。

任总策划的电影《漂着金子的河》,入选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获中加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提名(由表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维民族团结真实故事改编,受到中央领导和自治区领导的首肯)。

任总策划的电影《半条被子》获得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电影展剧本征集优秀剧本奖、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电影展开幕式影片,获得北京民族电影展组委会特别推荐该片为“红石榴·红色传承优秀影片”。

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组织评选的图书电影类作品中,电影《半条被子》荣获2016—2020年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优秀科研成果“影视音像作品类三等奖”。

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人民出版社等报刊社发表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出版著作十二部。作品多被初高中语文课本收录,并译成英、韩、阿、俄等多种语言出版。

(原载于《中国文艺家》第四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