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书九剑八侠:烛火摇曳传承不息
大鼓书九剑八侠:烛火摇曳传承不息“这灯架是我自己设计制作的,在一次次演出中,我会不断摸索经验,一步步改良灯架。”杨云说,她自己设计好灯架样子,画好图纸,邀请专业师傅“量身定制”出如今的灯架。观众颇为“买账”的含灯大鼓,其重点就在这灯架之上。仔细观摩杨云口中所含灯架,制作得颇为精细,灯架中间是一支较细竹棍,前面烛台之上还缀有四朵绢制的花朵。表演的时候,演员口含竹签,支撑起燃烧着红烛的灯架。开始接触含灯大鼓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含灯大鼓在北京特别盛行,我想自己应学习和掌握这门演唱艺术。”杨云说。杨云在表演梅花大鼓。新华社记者张宇琪 摄登台演出含灯大鼓后,杨云收获了一大票曲艺迷,其中不少是来自海内外的观众。“他们觉得梅花大鼓的表演形式新颖,观赏性强,很有中国味道。”杨云说。因为蜡烛燃烧时间短,含灯大鼓通常选择短小精悍的表演曲目,极易吸引人。
杨云在表演含灯大鼓。新华社记者张宇琪 摄
新华社天津6月22日电(记者张宇琪)“一轮明月照西厢,二八佳人莺莺红娘……”六十岁的杨云身着一袭玄青色旗袍,抑扬顿挫唱起了梅花大鼓的经典曲目《十字西厢》。与普通大鼓表演不同的是,她口中含着横长近尺的灯架,架上花团锦簇,竖着三支点燃的红烛。
这种特殊的表演叫作“含灯大鼓”,是中国传统曲艺梅花大鼓的一种表演形式,在中国曾几近失传。演唱者在表演时左手持檀板,右手击鼓,牙咬灯架还要气息均匀,吐字清晰,保证灯架上蜡不倒,灯不灭,表演难度高。
一曲唱罢,杨云将自己与含灯大鼓的情缘娓娓道来。“我从小就喜爱曲艺,虽对唱词里面的故事一知半解,却对曲艺的婉转唱腔深深着迷。”杨云说,她1988年拜花派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花五宝为师,然后进入天津市曲艺团,成为一名专业的梅花大鼓演员。
开始接触含灯大鼓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含灯大鼓在北京特别盛行,我想自己应学习和掌握这门演唱艺术。”杨云说。
杨云在表演梅花大鼓。新华社记者张宇琪 摄
登台演出含灯大鼓后,杨云收获了一大票曲艺迷,其中不少是来自海内外的观众。“他们觉得梅花大鼓的表演形式新颖,观赏性强,很有中国味道。”杨云说。因为蜡烛燃烧时间短,含灯大鼓通常选择短小精悍的表演曲目,极易吸引人。
观众颇为“买账”的含灯大鼓,其重点就在这灯架之上。仔细观摩杨云口中所含灯架,制作得颇为精细,灯架中间是一支较细竹棍,前面烛台之上还缀有四朵绢制的花朵。表演的时候,演员口含竹签,支撑起燃烧着红烛的灯架。
“这灯架是我自己设计制作的,在一次次演出中,我会不断摸索经验,一步步改良灯架。”杨云说,她自己设计好灯架样子,画好图纸,邀请专业师傅“量身定制”出如今的灯架。
杨云在表演含灯大鼓。新华社记者张宇琪 摄
如今能够在台上表演含灯大鼓时气定神闲,姿态雍容,吐字清晰而烛火不灭,杨云在台下下足了功夫。
“灯架子沉,牙齿要有足够的力量叼住,舌头还要能灵活的动,我经常在家练得腮帮子酸疼。”杨云说。
表演含灯大鼓,最怕的就是在吐字时候吹灭烛火。“其实适合含灯大鼓的梅花曲调不多,唱词儿里面所有带吹气的音都要注意。遇到这样的字,就要反复练习,找到吐字归音的技巧。”杨云说,整首曲目的唱词都要烂熟于心,牢记哪段唱词忌讳哪个字儿。
为让下一代人了解和传承梅花大鼓和含灯大鼓,去年9月份,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小学和回龙观中心小学邀请杨云教授曲艺课程。有时候,杨云还会表演一段含灯大鼓《十字西厢》,培养孩子们的曲艺兴趣。
杨云和孩子们一起表演梅花大鼓。受访者供图
在曲目唱词上,杨云会借鉴京剧等剧种的艺术,结合到梅花唱词之中,创作人们喜闻乐见的曲目,她的《梨花颂》便是新曲目之一。
近年来,杨云带着她的灯架走向了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将含灯大鼓这门古老的曲艺艺术带到了海外。
“听老师和家长们说,很多孩子学完回家之后,会拿着鼓板,像模像样咿咿呀呀地给家人唱一段。”杨云说,不少家长反馈,他们很乐意看到这么小的孩子能接受并喜爱传统的曲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