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正定南城门当时城内西南、东南、东北部分还有大量的农田、菜地,城内还存留大量的开发空间,因此南城墙、西城墙南段、东城墙、北城墙东段,破坏较少,得以幸存,但除了城门附近有城砖留存以外(城门是出入正定城的通道,安全起见,城砖得以幸存),其他段留下的都是夯土城墙。因此,大家在看到,一段土山似的夯土墙,不要惊讶,那是明代之前的夯土城墙,这些城墙更古老,更具有历史价值,它的年代或许是元、明,或许是唐、宋,甚至是两汉、魏晋。在上世纪那个疯狂的年代,人们扒掉城砖铺路、盖房、垒猪圈,城墙夯土阻碍了城市的建设,也相继推倒铲平了,慢慢全国各地的城墙绝大多数都消失了,留下来的也是残垣断壁,伤痕累累的土墙,扒掉了明代的“皮”(城砖),露出了汉唐宋元的“筋骨”(夯土墙)。正定城墙大部分能够幸存下来,是因为正定城广大,周长有24里,面积相当于6—8平方公里左右,城内有广阔的开发空间。而正定火车站在城外的西北方向,车站周

城墙形制简说,正定城墙保存下来的原因
  • 城墙形制简说
  • 说起城墙,在人们的印象里就是平遥古城、西安城墙、南京城墙的样子,其实大家看到的砌砖的城墙大多数是明代及以后的城墙。

    明代之前的城墙,除了京城和少数几个重镇外,都是就地取材修建而成,有夯土城墙、石头城墙、夯土外包石头城墙等,砌砖的城墙在一般的府城、州城、县城基本是看不到的。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明之前造砖工艺还不成熟,砖的制造成本很高,所以一般的城墙是没有砖的。明代以后,制砖工艺日臻完善,走向成熟,在明初国策“高筑墙”的引领下,全国各地的府州县城开始在夯土城墙外包砖,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砖城墙。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1)

    正定南城门

    因此,大家在看到,一段土山似的夯土墙,不要惊讶,那是明代之前的夯土城墙,这些城墙更古老,更具有历史价值,它的年代或许是元、明,或许是唐、宋,甚至是两汉、魏晋。

    在上世纪那个疯狂的年代,人们扒掉城砖铺路、盖房、垒猪圈,城墙夯土阻碍了城市的建设,也相继推倒铲平了,慢慢全国各地的城墙绝大多数都消失了,留下来的也是残垣断壁,伤痕累累的土墙,扒掉了明代的“皮”(城砖),露出了汉唐宋元的“筋骨”(夯土墙)。

  • 正定城墙保存下来的原因
  • 正定城墙大部分能够幸存下来,是因为正定城广大,周长有24里,面积相当于6—8平方公里左右,城内有广阔的开发空间。而正定火车站在城外的西北方向,车站周边是正定城市开发的重点地区,因此西城墙北段与北城墙西段破坏最为严重。

    当时城内西南、东南、东北部分还有大量的农田、菜地,城内还存留大量的开发空间,因此南城墙、西城墙南段、东城墙、北城墙东段,破坏较少,得以幸存,但除了城门附近有城砖留存以外(城门是出入正定城的通道,安全起见,城砖得以幸存),其他段留下的都是夯土城墙。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2)

    正定南城门

    正定城墙历史

    正定城墙,最早建于北周,时为石筑城墙。

    唐762年因正定城南滹沱河发大水,城墙被毁,成德节度使李宝臣进行拓建,城周20余里。

    明1449年,城墙扩建为周长24里的土城

    1571年,真定知县顾授始将土城改为砖城,后任知县周应中申请动用府库银6万余两,征用真定府辖各县民夫,分段兴工,于1576年竣工。

    4城门东曰迎旭(清改环翠),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并均附有月城和瓮城。

    正定城墙是1993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3)

    正定南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城门匾额释义

    南城门内城门上嵌有“三关雄镇”的匾额,瓮城门题有“迎薰”匾额,月城门有“九省通衢”的匾额。

    三关雄镇:

    关于“三关雄镇”,我有一篇文章进行过专门的阐述,不多赘述。“三关”指: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雄镇:真定在宋、金为河北西路的治所,元真定路,明成化8年后为巡抚驻地,辖:真定、保定、河间、顺德、广平、大名6府,历代为河朔重镇。因此,万历4年,砖墙竣工后,南门镶嵌“三关雄镇”之匾额。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4)

    南门主城门“三关雄镇”

    迎薰:

    “薰”指带有香气的草。过去在护城河及滹沱河之间,种植有大面积的莲花、芦苇、艾草等植物,盛夏时节,香气扑鼻。“迎薰”由此而来。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5)

    而月城门(一说瓮城门)上建有看花楼,楼上有匾,题曰“襟山带河”。“迎薰”在瓮城门,“看花楼”似乎也应在瓮城上,以呼应“迎薰”。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6)

    南门瓮城内,由西向东看瓮城门

    九省通衢

    正定既有沟通南北的官道,也是“燕晋通衢”,是沟通北京与西北、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清代诗人容丕华《正定府》中说道:起伏沙岗一郡环,唐藩成德汉常山。西抱恒岳千峰峭,南截滹沱百道弯。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地当河朔称雄镇,虎踞龙盘燕赵间。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7)

    南门内云居湖公园内,题有诗词的墙壁

    许多人认为“九省通衢”的“九”是虚指,表示很多的意思。但有的城市有“四省通衢”、“五省通衢”、“七省通衢”的说法,这些又作何解释?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8)

    复建的南门月城门,“九省通衢”

    有学者根据明代黄汴撰写的《一统路程图记》的“北京至十三省边路图”得出明代经过真定的9省是: 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广西,贵州,云南和北直隶 。这应该才是正定“九省通衢”的来历。

    但到了清代,由于部分省份地域广大,为了便于管理(统治的需要),将湖广省拆分为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分出甘肃省等,“九”这个数字也渐渐由实指变成了虚指,不是9个省而是指很多了。

    修缮前的南城门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9)

    2001年之前,未修缮的南城门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10)

    修缮前的南门瓮城门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11)

    20世纪40年代,正定南城门平面图

    正定南城门在2001年的时候修缮过一次,用征集来的旧城砖,在城门两侧各修了50米,并复建了城楼。

    修缮之前的南门,也是4门里面保存最好的一个。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12)

    修缮之前的,南门瓮城墙南段部分

    南门内城门外还有一个残破斑驳的半圆形的瓮城土墙,瓮城门段有砖。瓮城墙南段也残存一段砖墙,墙上有一个锈迹斑驳的铁门(很好奇里面有什么),门上有类似城门的拱券,铁门东边开2个小窗,不知昰何用途,如上图所示。

    瓮城墙西边、南边有豁口,可供车辆通行,槐树、酸枣树、杂草掩映土墙之上,瓮城西段夯土墙在雨水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之下,坍塌变矮了很多,这一段也是最容易攀爬的一段,有许多小路可以上去,摄足其上,登高望远,畅怀古今,也是一桩幸事

    南门瓮城里面,先是广植树木、冬青、草地等绿化为一个小游园,后来又改建为广场,逢年过节广场经常有“常山战鼓”的演出活动,广场南边放置了几个石制的战鼓,可供游人休憩,也彰显宣传了正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战鼓”。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13)

    修缮之前的南门瓮城墙,西段夯土城墙,石制战鼓

    瓮城门的西面一侧,当时用现代的旧砖堵上了,瓮城门东侧成了羊圈,杂草丛生,常有羊群在这里游荡。夕阳西下,破败的城墙,稀疏的羊群,交织在一起,顿时有一种荒凉、沧桑之感。

    当年的雄郡重镇,颜杲卿父子、郭子仪、李光弼,与安禄山、史思明激战常山郡。耿炳文、平安与燕王朱棣征战真定府。

    如今金戈铁马早已不在,刀光剑影已经暗淡,鼓角峥嵘也已远去,只留下这萧瑟、斑驳的城墙在记录着那一段段过往的历史,令人感叹唏嘘…

    清人朱佩莲过正定府,曾作诗:

    “九达京华路,真称北镇雄。波惊陡骇侧,云压太行东。门管三重固,谯楼四角崇。古来争霸地,时泰尽成空。”

    如今的正定南城门

    站在正定南门瓮城墙西段,由西向东看,远处是瓮城门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14)

    站在正定南门瓮城墙西段,由西向东看,远处是瓮城门

    正定南门瓮城门门洞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15)

    南门瓮城门门洞

    正定南门内,西边的马道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16)

    正定南门内,西边的马道

    南门瓮城墙和月城墙之间,狭长的过道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17)

    南门瓮城墙和月城墙之间

    正定南门外南城墙,由西向东看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18)

    正定南门外南城墙

    正定南门外,护城河,也称周汉河,由西向东看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19)

    正定南门外,护城河

    正定南门外,护城河上石桥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20)

    正定南门外,护城河上石桥

    正定南门城墙之上,有个仿制的大炮,由东向西看

    正定城墙对比图:正定城墙是新建的(21)

    正定南门城墙之上,有个仿制的大炮

    (本想把4个城门都写了,无奈篇幅有限,后面再续写西城门、北城门、东城门)


    谢谢观看!喜欢的朋友请帮忙关注,转发,评论,不时更新!(如有错误之处,还请指正!)

    关注@斌哥谈历史,带您走进不一样的历史世界!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