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简单的心境对待人生,简单主义人生态度

简单的心境对待人生,简单主义人生态度是对贪婪物欲的有力回击简单主义人生两千年前苏格拉底曾站在雅典集市上感慨:“这儿有多少东西是我们不需要的。”令人深思,发人深省。简单,即是复杂、繁冗的对立面。知名的奥卡姆剃刀理论认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正如其名一样冷峻尖锐,现实中很多东西,若严重过度超载,则将酿成巨大的麻烦。简单主义人生态度,即要简单为人,简单做事,简单生活,摒弃冗余的奢求贪欲与妄想,卸掉一切面具伪装与外衣。这并非意味着活成苦行僧般的生活姿态,而是对复杂纷繁的人生价值的提炼与升华,是对多元社会生活的打磨与创造。由此一来,我们将收获一种轻松自如的生活方式,一种朴素简洁充满灵性的生命体验。

简单的心境对待人生,简单主义人生态度(1)

文丨李相敏

简单的心境对待人生,简单主义人生态度(2)

我们生活的时代,物质丰富程度远远超越以往任何时期,然而似乎人们的幸福感却并未与物质发达程度成正比。近些年,随着“断舍离”呼声响起,简单主义人生态度,成为当下的一股生活思潮。

这种人生态度,旨在让生活回归“简单”二字,为生活做减法,为心灵卸载桎梏,寻求精神的复归,回归本真的自我,从而找寻生命最真实的快乐。

简单的心境对待人生,简单主义人生态度(3)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启迪多元思维

两千年前苏格拉底曾站在雅典集市上感慨:“这儿有多少东西是我们不需要的。”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简单,即是复杂、繁冗的对立面。知名的奥卡姆剃刀理论认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正如其名一样冷峻尖锐,现实中很多东西,若严重过度超载,则将酿成巨大的麻烦。

简单主义人生态度,即要简单为人,简单做事,简单生活,摒弃冗余的奢求贪欲与妄想,卸掉一切面具伪装与外衣。这并非意味着活成苦行僧般的生活姿态,而是对复杂纷繁的人生价值的提炼与升华,是对多元社会生活的打磨与创造。由此一来,我们将收获一种轻松自如的生活方式,一种朴素简洁充满灵性的生命体验。

简单主义人生

是对贪婪物欲的有力回击

老子说,人的内心是一个容器。负载过重,心灵便会窒息。

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为了钱权名利苦心钻营,在物欲的攀比与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一厢情愿地认为只有拥有更多才更快乐。殊不知在打开欲望“潘多拉”魔盒的同时,也就背负上了宿命的十字架,在无休止的追寻与斗争中,让身心遭受难以承受的负重,渐渐迷失人生的本味。

这样的生活状态,如同柳宗元笔下的蝜蝂小虫一样,总是见到东西就背在身上,即使劳累不堪也不停止,终究付出生命的惨痛代价。柳宗元对此愤恨不已,批判那些“思高位、大其路,贪取滋甚又不知戒”的人,其实心智便如同这小虫般,实属可悲。

人生旅途看似漫长无边,实则如白驹过隙,无论是风驰电掣,或是缓步徐行,过重的负荷难免令身心疲惫,是走向快乐终点的阻碍。佛家云:“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迁之人,虽贫而富。”欲望无止境,九九终归一,不妨为灵魂卸重清零,为心灵释放空间,不为外物奴役,不为金钱所累,找回自己的真面目与真性情。

简单的心境对待人生,简单主义人生态度(4)

简单主义人生

是对生命能量的维护

禅宗有言:饥来吃饭倦来眠。这一最平白无奇的俗语,同时也蕴含了深远的禅意。简单不一定最美,但最美的一定简单。我们当于简单主义人生中,发掘蕴含于心的自性,以此来激发生命的机趣,呵护生命的能量火种。

简单主义人生,意味着凡事有度,保持生命的动态平衡。中庸之道是儒家流传千百年的智慧。凡事物盛极则衰,事张极必弛,不偏不倚即通达,适可而止则明朗。简单任性、淡泊和静,生命元气自然旺盛不衰。

简单主义人生,意味着有所舍弃,维护心力的消耗支出。行走江湖,为人处世,远离推杯换盏、虚伪做作的人情维护,是一种心灵的宁静;远离是非曲是,享受情有独钟的生活状态,是一种精神的超脱;远离权力争夺、尔虞我诈的算计,是一种淡然的活法。

平静地接纳生活的馈赠或是剥夺,不为膨胀的虚浮冲动所累,坦然自若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真实,做到宠亦泰然,辱亦淡然,让内心拭去浮沉,毫无滞塞,生命的能量才能始终乐活自存。

正心正举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我们究竟该如何拥抱简单主义生活方式,游走于身与心的自由之境?

保持空明之心

复归简单,便需保持一颗无染无垢、清明空灵之心。

“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空,是一种无上境界。王阳明讲“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佛家也感叹因世人只执着于“有”,而忽视了“空”的无穷妙用。人们总是被外在的、有形的东西所迷惑,而忽视了内在的、无形的本性,殊不知后者才是上苍馈赠予我们的无尽宝藏。

保持空明之心,绝不意味着一无所有的空无,而是达到以无我境界照见万物的状态。与其用钱权名利等梦幻泡影让内心负累,不如索性全部放下,将心腾空,拂去积尘,让心灵复归自由和解脱。

体悟生活真趣

复归简单,便需回归生命真实,发掘生命真趣。

正如《菜根谭》所言,家常便饭、素味风光才是生活的本真,是生命最好的安乐归宿。正像白水解渴、清茶不腻一样,生活中最真实、平凡的事情,往往更让人回味无穷。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与四位弟子谈论理想的故事。弟子曾皙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蓝图:“在春意盎然的暮春时节,穿着春衫,和几位好友与孩童到沂水中游泳,在舞雩台吹风,哼着歌儿回家。“俨然一副人间真趣图,连孔子都不由得赞叹:“我同意曾皙的想法。”

明末清初,文人追求“性灵”文化,用简洁的笔调与机趣横生的语言,表达对世界与生命的妙悟。张岱《湖心亭看雪》中这样说道:“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大雪纷飞之日,与好友于湖心亭围炉喝酒,意境堪比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旷远悠长,生命之至味就在这自然、简单之间跃然眼前。

大道至简,大象无形,乾坤自在,乐享天然。于至简生活中感悟人生真趣,这将是无比恬然纯净,空灵超脱的大境界。

怀揣心定之态

复归简单,便需保持澄净安然的心定状态。

古人云“风吹云动心不动,见到境界不动心。”不动心,在佛家看来,参透了清净空寂的真如本性,纵有三千烦恼丝缠身、丝竹弦歌乱耳,亦能自如无虑,岿然不动。

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人心亦然。心定,是思想意志的顶梁柱,是战胜心魔的利器,是直达清净如来境界的关键。一颗安定淡泊之心,才是寄寓灵魂之所。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心定,人就会坚定生活的方向,不会随意为外界扰攘。任凭世间万事熙熙攘攘纷至沓来,也能随遇而安不受束缚,自享一片光风霁月的内心景致,留得心中一片清明,得到真正超然物外的洒脱,达到阳明心学所崇尚的“致良知”之道。

西方艺术史上曾有这样的故事记载,曾有人请教米开朗琪罗是如何雕刻出伟大的大卫像的。米开朗琪罗回答说,他只是一次去了采石场,看到一块巨大的大理石,从中看到了大卫。而他所做的,只是凿去多余的石头而已。延伸至人生亦如此,剔除多余的部分,才见得其盎然真趣。

笔者很欣赏作家刘心武讲过的一句话:“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应该记住这样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复归简单主义生活态度,是超越世俗的清醒智慧,是删繁就简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如此,我们才能找寻心平如镜、不染尘埃的坦然心境,收获轻松自如、畅快无忧的人生快感。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文章版权归本平台所有 转载请联系“正心正举”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