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代反坦克火箭筒排行:反装甲工事神器
第3代反坦克火箭筒排行:反装甲工事神器性能特点:M1与M1A1巴祖卡火箭筒的研制要追溯到一战末期,由于坦克的投入使用,专门对付这种钢铁家伙的武器得以诞生,如反坦克枪,反坦克手雷等,但是过于笨重和交战距离近等局限性,使得这些武器都不能让人满意,1918年夏天,美军下达研制单兵火箭筒项目,由罗伯特·戈达德博士主导,不过由于一战的结束,新式武器并没有派上用场,项目搁浅。1940年时任陆军上尉的“巴祖卡”之父莱斯利·斯金纳将采用了空心装药技术的M10反坦克榴弹改进为火箭发动机推进并运用到自己所发明的火箭筒上,反装甲神器由此诞生。美军手中的巴祖卡火箭筒武器研制成功了,但是必须要得到军方的肯定。在一场M10反坦克榴弹的射击演示会上,莱斯利·斯金纳抓住机会,抢先试射了自己的武器,并且全部命中。在座观看的军方高层对这款武器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并且亲自体验,结果很是满意,1942年5月军方与通用电器公司签订了5000具发射筒的订单,并运往北非
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对坦克的大规模使用,使得反坦克武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到反坦克歼击车,小到反坦克步枪等等,各式各样的反坦克武器层出不穷,其中诞生的反坦克火箭筒使用至今已超过70年,凭借操作简单,适用性强,造价低廉等特点成为了反坦克,反工事的明星武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最早出现的反坦克火箭筒,美国“巴祖卡”火箭筒。
巴祖卡M1A1火箭筒
首先来说说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火箭筒由发射筒,和装有火箭发动机与战斗部结合的火箭弹构成。因此德国“铁拳”属于预装无后坐力炮。
研制背景:
巴祖卡火箭筒的研制要追溯到一战末期,由于坦克的投入使用,专门对付这种钢铁家伙的武器得以诞生,如反坦克枪,反坦克手雷等,但是过于笨重和交战距离近等局限性,使得这些武器都不能让人满意,1918年夏天,美军下达研制单兵火箭筒项目,由罗伯特·戈达德博士主导,不过由于一战的结束,新式武器并没有派上用场,项目搁浅。1940年时任陆军上尉的“巴祖卡”之父莱斯利·斯金纳将采用了空心装药技术的M10反坦克榴弹改进为火箭发动机推进并运用到自己所发明的火箭筒上,反装甲神器由此诞生。
美军手中的巴祖卡火箭筒
武器研制成功了,但是必须要得到军方的肯定。在一场M10反坦克榴弹的射击演示会上,莱斯利·斯金纳抓住机会,抢先试射了自己的武器,并且全部命中。在座观看的军方高层对这款武器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并且亲自体验,结果很是满意,1942年5月军方与通用电器公司签订了5000具发射筒的订单,并运往北非参与作战。
M1与M1A1
性能特点:
巴祖卡火箭筒由于外形神似美喜剧演员鲍勃·彭斯所使用的乐器,因此而得名。巴祖卡M1发射筒全重6公斤,采用1.38米的无缝钢管,配有简易瞄具,下方装有木制握把和木制拖肩,发射M6系列60mm火箭弹,有效射程200米,最大射程600米。其中M6系列火箭弹重1.5公斤,长550mm,从前到后由战斗部,引信,火箭发动,尾翼稳定部组成,破甲厚度为112mm。
巴祖卡火箭筒
改进型号:
自巴祖卡火箭筒诞生以来,发展出了M1 M9和超级巴祖卡系列。M1系列包括M1与M1A1,相较于前者,改进了电池,取消前握把,在筒口加装挡焰板并且增加手动保险等。
M9系列从外观来看更加简洁,为了伞兵使用M9A1可以分为两端携带,并且将电池更换为小型发电机。
由于采用60mm口径火箭弹,较小的威力等缺点暴露而出,因此超级巴祖卡应运而生,从外观上看来M20超级巴祖卡可以说是M9A1的放大版,由发射60mm的M6系列火箭弹增加到发射M28系列88.9mm火箭弹。
值得一提的是二战期间德国著名的“坦克杀手”Panzerschreck,这种88mm火箭筒是根据德军缴获巴祖卡火箭筒所仿制而出,并且迅速成为前线反装甲武器投入使用。
M20超级巴祖卡
反坦克火箭筒作为反坦克神器,从二战诞生至今仍然活跃,其操作简单,造价低廉等特点成为了前线士兵所喜欢的神器,让单人对抗坦克这种庞然大物成为可能,并且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反坦克火箭筒在战场中的地位。
二战盟军装甲梦魇,德国“铁拳”反坦克火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