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库门走到天安门:从石库门到天安门
从石库门走到天安门: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但是这样想的话,也就意味着最外面的那道门(也就是库门)指的不是单独一幢房子的前门而是指由几排房子组成的那个里弄的人口。既然典型的里弄式建筑都是建在一个有围墙围起来的弄堂内,弄堂入口为一道石砌框架的大门,所以我认为“库门”一词最初更有可能指的是一条弄堂的入口。既然里弄房子的正门都有石头框架,那么这样的解释倒是颇有启发性。石库门是里弄房子中出现最早也是最普通的一种,“石库门”描述的是这种房子的大门式样。这个词的起源比较模糊,有必要在这里解释一下。 虽然二十世纪的每个上海人都知道“石库门”这个词,但很少有人说得出它的具体含义以及起源。从字面上看,它的意思是“石头仓库的门”,让人不明所以。石库门房子的大门实际上是由两块黑色的厚木板合并而成,每块门板正中安着一只青铜门环。大门四周是石结构的框架,因此“石库门”的意思是“有石头框架的木门”。学者罗苏文在她近期的关于上海里弄的研究中,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解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难民潮中一哄而上建造的那些成排的楼房都是木结构的,所以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不少都已经损坏了。而且,一旦发生火灾,成排的木结构房屋就会非常危险。
因此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新建的楼房都是砖、木和水泥混合结构的。新建的房子仍然成行排列,隔几排就在四周建起围墙形成一个住宅小区。
出于通行、采光和通风的需要,小区内每两排楼房中间都铺设出一条小巷。这种成排楼房中间有通道隔开的住宅形式从此被称作“里弄房子”或者“弄堂房子”。后来,里弄房子发展成许多不同的式样,但是上海人仍然将各种各样有小巷隔开的楼房统称作“里弄”或“弄堂”。
1、弄堂的房子为何叫“石库门”?石库门是里弄房子中出现最早也是最普通的一种,“石库门”描述的是这种房子的大门式样。这个词的起源比较模糊,有必要在这里解释一下。
虽然二十世纪的每个上海人都知道“石库门”这个词,但很少有人说得出它的具体含义以及起源。从字面上看,它的意思是“石头仓库的门”,让人不明所以。石库门房子的大门实际上是由两块黑色的厚木板合并而成,每块门板正中安着一只青铜门环。大门四周是石结构的框架,因此“石库门”的意思是“有石头框架的木门”。
学者罗苏文在她近期的关于上海里弄的研究中,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解释了“石库门”一词的含义。她认为这个词的由来与古代中国宫殿的大门有关。在古代,皇宫正门的标准设计是由五道大门组成,诸侯宫殿的正门为三道。每道门都各有其名,但是不论是帝王的宫殿还是诸侯的宫殿,最外面的一道门都称为“库门”。因此“石库门”也可以解释为是“石头的库门”。
既然里弄房子的正门都有石头框架,那么这样的解释倒是颇有启发性。
但是这样想的话,也就意味着最外面的那道门(也就是库门)指的不是单独一幢房子的前门而是指由几排房子组成的那个里弄的人口。既然典型的里弄式建筑都是建在一个有围墙围起来的弄堂内,弄堂入口为一道石砌框架的大门,所以我认为“库门”一词最初更有可能指的是一条弄堂的入口。
早期的有关里弄房子的资料中有一份报纸广告确证了我的想法。广告宣传的是石库门房子,它的广告词上写这房子是“在石库门内”,说明了“石库门”指的是一个小区,也就是一条里弄的大门。
对“石库门”一词的考证并非咬文嚼字,这个词的含义实际上反映了十九世纪下半叶上海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变化。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战乱结束后,新建的里弄房子已经成了新移民们永久性的家,而不再仅仅是难民们的临时居所。中外双方的种族隔离消除了二十几年以后,上海的外国租界渐渐赢得了东亚“模范租界”的称号,中国人也开始把租界看作他们的“乐土”。
把房子的大门叫作“石库门”意味着人们形容这种在租界里建造的新式房子舒适如宫殿。一开始这或许只是商业广告,也是中国人爱用夸张而具有文学性的词语来表述他们所喜好之物的一个例子。
2、弄堂的命名为每一个里弄小区的命名进一步表明了中国人的恋家之情。所有名字都含有“里”字或含义相近的“坊”字,这两个字在古代代表城市里最基本的一个居住区域,一个“里”或“坊”中居住着25到100个家庭不等。
这样的命名意味着住在外国租界里的中国人开始将里弄视作他们稳定的家,而不再是临时居所。里弄小区的名称中“里”字用得非常之多,以至于到了二十世纪,“里”就成了里弄房子的代名词。
典型的里弄名字一般都称为“某某里”或者“某某坊”。名字的选择五花八门。有的以里弄主人的名字命名,有的与里弄主人有关(比如他的故乡),有的名字说明了当地的特点(比如那里原有一棵老树),还有的名字是某种对于主人来说意义重大的东西,等等。不过最常见的还是用一些寓意吉祥的字来给里弄命名。其中最常用的有福、宝、富、贵、庆、荣、安、长、吉、善、德、和、康、兴、祥等等。有时候用永、恒、久、长(都是永恒、长久的意思)这些字组成一个吉祥词来表达“永远幸福”的美好祝愿。例如常见的里弄名字“永兴里”意思是“永远兴旺的地方”。
调查发现有230条里弄名字以“德”开头,279条以“福”开头,以“永”开头的多达365条。用含有道德寓意的词语,通常摘自儒家经典,来给里弄命名也很常见。
例如《大学》中的“明德”一词,全市共有17条弄堂以此命名。类似的词语还有“爱仁”、“恒德”、“怀德”、“怀仁”、“仁德”等等给弄堂起一个好的名字可以使弄堂变得富有情趣,让新家充满祝福,也等于为弄堂树立了一个永久的广告牌。
刻有弄堂名字的石块被安装在拱形的弄堂大门之上,与地面平行,有些还将字漆成红色。名称是由有点名气的书法家写的,字体为楷体。每个字都有两英尺见方,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弄堂的名字也是邮政服务所必需的。一条弄堂里的每幢房子都有门牌号码,但弄堂却没有门牌。弄堂名称代替了门牌成为地址的一部分。
1949年以前标准的上海地址按照顺序是这样写的:路名、弄堂名、门牌号码。弄堂名称的这种行政用途进一步强化了弄堂作为一种居住单位或者居住社区的地位。
3、石库门的变迁也许有人认为,一个有围墙的里弄小区,又有个优雅的名字刻在入口处,住在里面的居民会产生一种它是自己社区的归属感。如果弄堂里的居民稳定,居民们的社会背景或者故乡都差不多,这种归属感或认同感也许极容易产生。但是历史并没有给予弄堂居民太多时间来建立这样的感情。二十世纪上半叶,老式的石库门房子经历了不少变革。
这种变革主要就是为了适应弄堂居民来源日渐多元化的需要。各种新形式的里弄设计出现了;这些新的里弄没有取代石库门里弄的地位,但却使老式石库门明显地过时了。
虽然上海里弄房子的总体布局风格——也就是说房子都是成行排列地建造——是受到西方的影响,但是就房子的内部结构来看,明显是源自于四合院这种传统的中式住宅。
里弄房子的主体结构有两层,包括底楼的客堂间和二楼的主卧室,主体两边有厢房。这样结构的两层楼房子可以还算舒适地安顿下一个大家庭(父母和已婚的子女)。两侧厢房之间,在客堂间的正前方,是围墙围着的铺地砖的天井,供户外活动之用。楼房后面有一排平房,厨房、佣人房以及其他房间都在那里。在厨房或者佣人房顶上是屋顶平台,四周围以木栅栏,用来晾晒衣物。在前面的楼房和后面的平房之间有一狭长的后天井隔开,这样前后两边的房子就都有点隐私感。
大部分的多开间、“U”型石库门房子都建于十九世纪晚期,只有少数建于二十世纪早期。1872年建造的兴仁里位于宁波路,和南京路隔一条马路,和外滩也只隔开两条马路,这一带是英租界的中心。它是最早的石库门里弄之一,一直保存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整条弄堂占地约3.3英亩。
弄堂里的房子保养得不太好,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建造新的建筑,整条弄堂都被拆掉了。每一个对上海历史感兴趣的人都会对这些最老的里弄房子的消失感到遗憾,然而由于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这种老式弄堂确实已不合时宜了。
石库门房子的基本布局,即成行排列,外有围墙,都保留了下来。但是因为住房紧张,外国租界以及邻近地区的土地又有限,房子的具体式样作了不少改变。“U”式房型因为占地较多,越来越不适应上海拥挤的人口和昂贵的地租,在二十世纪早期被逐渐淘汰。
取而代之的是小型的石库门房子。要减少房子的占地面积,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去一侧厢房。为了与老式房子区别开来,这种只有一侧厢房的里弄房子被称作“两间一厢”,而“U”型、两侧都有厢房的则称为“三间两厢”,如果有三层楼,也可以称为“三上三下”。
新式房子里,主楼和厨房等所在的附楼之间的后天井没有了。厨房与主楼的后部直接相连,称为“披间”或者“灶披间”;在今口的上海方言里,“灶披间”仍然是厨房的意思。从1920年开始,许多新建的房子于脆去掉了厢房,原来老式房子的主体成了一个独立的单元,称为“单开间”,因为多数房子都有两层楼,所以又称为“一上一下”。从那时起,上海新建的里弄房子基本上都是这种式样。
不仅如此,与“U”型石库门相比,单开间房子的总体尺寸也要小得多。
一幢普通的“一上一下”房子占地面积约为13×46平方英尺(4×14平方米)。每层楼高约13英尺(4米)。但是不少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建造的里弄房子还不到这个尺寸。有的占地仅为11.5×21平方英尺(3.5X6.5平方米),而且还省略了前天井。底楼的层高缩到10.8英尺(3.3米),二楼层高9.8英尺(3米)。
这种矮小的没有天井的里弄房子被称作“日式房子”,这样的称呼显然出自中国人的“矮东洋”的模式化印象。同时这种房型实际上也是在上海的日本人最喜欢的。此类房子不少都建在上海的日本人聚居区——虹口。
4、石库门的变通所有的石库门房子都设计成适合一户人家居住的样式。这种房子,哪怕只是单开间的,对于一对夫妻带着没有成家的子女这样的家庭来说已经十分舒适了。通常是父母睡二楼的卧室,小孩住亭子间。如果是三层楼的房子,则小孩睡三楼的卧室。单开间房型没有餐厅,全家人吃饭通常是在厨房或者客堂间。
然而,因为上海房屋紧缺,里弄房子的居住方式常常与设计者的初衷相反,一幢房子里住了不止一户人家。为适应房客的需要,许多房子经过改造,增加了房间和楼层。新增加的房间都有独特的名字,只要是上海市民几乎人人都知道。
下列是石库门房子最常见的改造结果:
1.客堂间向前扩展,占据了原先的天井。
2.客堂间分成前客堂和后客堂两间。
3.后客堂天花板高度降低,在后客堂的顶上和二楼的卧室之间多出一间房间,称为“二层阁”。
4.和客堂间一样,二楼的卧室也分成前房和后房。
5.二楼的天花板高度降低,腾出的空间称作“假三层”或者“三层阁”。
经过这番改造后,单开间石库门的楼层面积扩大了百分之五十,一幢原来只能住最多八九人一家子的房子现在可以容纳15到20人,或者4到9户人家。
石库门房子的拥挤和狭小成了艺术作品经常表现的题材。著名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表现了房客们在石库门房子里的生活状态。这出戏广受欢迎,“七十二家房客”也成为描述上海石库门房子拥挤程度的同义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晚期出品的一些经典电影如《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等,也取材于拥挤的石库门生活。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