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刘永忠挑战不可能的

:刘永忠挑战不可能的“因为山在那里。”这是很多登山者不断攀登的信念格言。但在刘永忠看来,那更代表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以及不断探寻生命的无限可能。 今年7月26日,刘永忠和两名向导组成的2016迦舒布鲁姆登山队,先后登上迦舒布鲁姆Ⅱ峰和世界第十一高峰——迦舒布鲁姆Ⅰ峰,一举将自己攀登的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数量上升到了8座,也让他离征服14座海拔8000米以上世界高峰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今日起,本报将定期刊出“梦想与力量——感动龙岗人物候选人事迹巡展”,记录龙岗人奋斗成长、奉献社会、追求幸福、传承美德的缩影,展示龙岗人锐意创新、团结友爱、真情大爱、催人奋进的正能量。 22个小时,不足一昼夜的时间,可以干什么?48岁的刘永忠给出的答案是:登顶世界第十三高峰——迦舒布鲁姆Ⅱ峰。

:刘永忠挑战不可能的(1)

:刘永忠挑战不可能的(2)

刘永忠在家里展示他和队友攀登珠峰时的合影。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开栏语

传播中华美德,用“正能量”感动龙岗。

继龙岗区文明办联合《南方日报》成功举办四届“梦想与力量——感动龙岗人物”评选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后,日前,龙岗再次启动第五届“梦想与力量——感动龙岗人物”评选,为龙岗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榜样。

今日起,本报将定期刊出“梦想与力量——感动龙岗人物候选人事迹巡展”,记录龙岗人奋斗成长、奉献社会、追求幸福、传承美德的缩影,展示龙岗人锐意创新、团结友爱、真情大爱、催人奋进的正能量。

22个小时,不足一昼夜的时间,可以干什么?

48岁的刘永忠给出的答案是:登顶世界第十三高峰——迦舒布鲁姆Ⅱ峰。

今年7月26日,刘永忠和两名向导组成的2016迦舒布鲁姆登山队,先后登上迦舒布鲁姆Ⅱ峰和世界第十一高峰——迦舒布鲁姆Ⅰ峰,一举将自己攀登的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数量上升到了8座,也让他离征服14座海拔8000米以上世界高峰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因为山在那里。”这是很多登山者不断攀登的信念格言。但在刘永忠看来,那更代表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以及不断探寻生命的无限可能。

心里没底,但不放弃

上世纪90年代初,刘永忠是深圳市卫生防疫站(现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名普通的检验检疫员。

1992年,他辞职下海经商。

刘永忠从小的梦想是“游遍全国”。2002年,在事业稳定及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刘永忠开着一辆吉普车、带着一台相机开始全国游走。

“2004年,我上网看到有高海拔攀登活动,便准备尝试攀登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第一次尝试高海拔攀登的刘永忠,形容自己是“凑热闹”,但严重的高原反应,一度让刘永忠后怕。

然而,好了伤疤忘了疼。2007年,他重归雪线之上,登顶海拔7509米的慕士塔格峰。此后,他便决定向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挑战。

2009年,有山友叫刘永忠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在他们看来,刘永忠体能好速度快、背负能力大,是登山的好手。

刘永忠决定冒险挑战自己。

2009年5月16日,刘永忠等登山人员到达珠穆朗玛峰海拔8300米的营地,尽管心里没底,但他没有放弃。

5月17日1时许,在夏尔巴(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之一,过去几乎与世隔绝,后因给攀登珠峰的登山队当向导或背夫而闻名)的带领下,刘永忠和队员们再次向顶峰发起冲刺。17日10时,刘永忠第一个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从这次开始,刘永忠的登山梦一发不可收拾。

雪线之上的别离

今年7月25日,刘永忠向迦舒布鲁姆Ⅱ峰和Ⅰ峰发起挑战。

晚上11时,刘永忠和队员们从海拔7100米的3号营地出发冲顶。尽管路绳不够,还超出预期时间,刘永忠还是经过22个小时的攀登,于26日下午3时30分登上海拔8035米的Ⅱ峰顶峰,成为今年第一支成功登顶该峰的团队。

登顶后,刘永忠下到海拔5100米的登山大本营休息了一天,30日清晨又开始攀登海拔8068米的Ⅰ峰,并于8月4日下午2时45分全队登顶。

登顶Ⅰ峰这一天刚好是刘永忠儿子的生日。在山顶上,他给儿子打电话说:“生日快乐!”儿子说:“你在山顶打来的啊,要注意安全。”

“注意安全”这四个字,在如今的刘永忠眼里,分量已变得尤其重。他至今忘不了,今年的一次别离。

5月中旬,刘永忠前往尼泊尔攀登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不料,从4号营地冲顶时,在前方修路的一名夏尔巴踢了一下路上的登山者遗体,导致身体失去平衡,滑坠身亡。

“夏尔巴每天都会面对死亡。”尽管素不相识,但刘永忠仍感触颇深。

“在海拔6000米以上的地区,几乎看不到动物,只能看到人的尸体。”经历的别离多了,刘永忠对生命的看法也有了改变。“登山有更多机会和死亡进一步接触,我现在对人生更淡定和坦荡,不会追究太多名利和物质。”

梦想以特殊方式延续

“他每次登山我们都很担心,甚至睡不着。”刘永忠的爱人陈女士说。

但刘永忠从未想过放弃。

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张梁已成功登顶12座8000米以上海拔山峰,并曾徒步南北两极。在他看来,高海拔攀登有一定危险性,“我不赞成全民登雪山,因为雪崩、塌方等危险状况无法预知和判断。”张梁说,除了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个人心理素质,包括意志力、心态、人生阅历都十分重要,要有遇事不乱、处变不惊的能力。

“我几乎不主动叫别人和我一起爬山。”刘永忠说,缺氧、高反的环境下,登山者心理容易变形,甚至性格也会发生变化,特殊情况更需心态沉稳来应对。

如今,他正让自己的梦想以特殊的方式延续。

他会拉上别人一块踩自行车、跑步,努力让更多人感受运动带来的积极和正能量。已举办四届的平湖自行车公开赛、平湖铁人三项比赛,以及每年5月中旬举办的环深圳250公里自行车骑行活动都离不开刘永忠的努力。

南方日报记者 杜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