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航空港实验区规划,航空港区启新程

航空港实验区规划,航空港区启新程2中小学项目建设加快,教学设施与育人水平同步提升与此同时,航空港区绿苑幼儿园在2020年省级示范园验收中位列第一,河南省实验幼儿园、航南幼儿园等优质公办幼儿园在区办园,各类民办幼儿园也在健康有序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协同并进为孩子们的学前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幼儿园和中小学是教育的基础,其设施和品质是民生所系,也是一个地方繁荣与文明所依。“十三五”时期,航空港区累计建成投用各类学校29所、新增学位近3万个,群众受教育条件得到显著提升。1大批幼儿园建成投用,学前教育普及与发展进入新阶段2020年7月,河东安置区首批配套幼儿园项目顺利交付。交付幼儿园为河东第五、第七、第九等已交付安置区5所配套幼儿园,提供学位1800个。航空港实验区所有新建安置房项目均规划建设有配套幼儿园,投用后广大回迁居民子女可就近入园,安置区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将大大改善。

前不久,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条例》,授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省辖市权限,标志着航空港区即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惊喜远不止这一个。近来,郑州航空港区发展利好不断:机场全年货运规模挺进前六,生物医药、光电显示产业项目进展迅速,联合国工发组织项目北方协同中心落户……小编从交通、产业、生活等几方面分别进行梳理,今日推出第三篇《航空港区启新程——科教环境再升级》。

航空港实验区规划,航空港区启新程(1)

教育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基础支撑,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经过了“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航空港实验区已进入“十年立新城”的关键时期。随着区内常驻人口的不断增多,航空港实验区在加快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基础教育全面发力,高等教育逐渐引入,研究机构纷纷落位,一套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教体系正加速形成。

强基固本 全力办好基础教育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幼儿园和中小学是教育的基础,其设施和品质是民生所系,也是一个地方繁荣与文明所依。“十三五”时期,航空港区累计建成投用各类学校29所、新增学位近3万个,群众受教育条件得到显著提升。

1大批幼儿园建成投用,学前教育普及与发展进入新阶段

2020年7月,河东安置区首批配套幼儿园项目顺利交付。交付幼儿园为河东第五、第七、第九等已交付安置区5所配套幼儿园,提供学位1800个。航空港实验区所有新建安置房项目均规划建设有配套幼儿园,投用后广大回迁居民子女可就近入园,安置区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将大大改善。

航空港实验区规划,航空港区启新程(2)

与此同时,航空港区绿苑幼儿园在2020年省级示范园验收中位列第一,河南省实验幼儿园、航南幼儿园等优质公办幼儿园在区办园,各类民办幼儿园也在健康有序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协同并进为孩子们的学前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航空港实验区规划,航空港区启新程(3)

2中小学项目建设加快,教学设施与育人水平同步提升

截至目前,航空港区新建、改建各类中小学已投用16所,其中九年一贯制1所,高中1所,初中5所,小学9所。积极引进郑州一中、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回民中学等省市优质教育资源;近几年新建的安置房项目均配套建设中小学项目,满足适龄学子就近入学需求。

航空港实验区规划,航空港区启新程(4)

与此同时,已投用的中小学呈现出良好的成长态势,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和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被评为郑州市首批新优质初中,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中招成绩已位居郑州市公办初中前列,航空港区实验小学、领航学校等区属学校办学规模和水平持续提高,多所学校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河南省实验学校裕鸿国际学校、航空港区英迪国际学校、育人国际学校等民办学校,也为全区教育增添了国际范儿。

航空港实验区规划,航空港区启新程(5)

3做好基础教育规划,筑牢航空港区发展的重要基石

2019年11月,航空港实验区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修编(2018-2035)批前公示发布,未来15年的时间,全区将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填补高中教育缺失。至2035年,航空港实验区将规划小学119所,提供学位数20.87万个,规划初中68所,提供学位数13.02万个,规划高中29所,提供学位数7.77万个。另外,还将打造出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大批学校项目的规划、修建,不仅能为孩子提供完善的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有关教育的民生热点痛点问题,也有利于筑牢基础教育这一航空港区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石。

培养人才 逐步引入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建设水平影响着一座城市的知识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让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落地一直是实验区发展建设的重点之一。自2017年以来,已有包括中国民航大学郑州校区、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港区校区、郑州财经学院等在内的多所高校入驻航空港区。

航空港实验区规划,航空港区启新程(6)

2019年11月,河南省教育厅公布《关于调整郑州财经学院航空港校区在校生规模的批复》,同意郑州财经学院航空港校区2025年在校生规模调整为25000人”。该校位于航空港实验区东北部国际科教创新区内,面积约85万㎡。

2020年8月,据《中国民航报》,民航局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充分考虑河南民航发展需要,全力支持河南民航专业人才培养。中国民航大学拟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设立郑州校区,为河南民航发展提供专业人才和科技支撑。

2020年10月,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新校区迎来第一批新生2500余人。该校位于航空港实验区双鹤湖片区,总建筑面积约31万㎡,2021年10月份计划入驻总人数6500余人。

航空港实验区规划,航空港区启新程(7)

2020年12月,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新校区设计招标公告发布,拟建于航空港实验区高教园区,按照在校生20000人规模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48.5万㎡,估算投资约27.38亿元。

2020年12月,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航空港校区开工建设。新校区位于航空港实验区东北部高教园区,总投资额约3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62万㎡,设计规模在校生为25000人,预计3年完成项目建设。

航空港实验区规划,航空港区启新程(8)

2017年,郑州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提出设立100亿元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规划建设郑州合作办学高教园区。《意见》明确表示,用5年左右的时间,引进5-7个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优先入驻高教园区。这些高校的入驻及招生,将为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学以“智”用 多家研究机构落地港区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处于上升期的航空港区,对卓越人才的渴求更加强烈,而对人才的吸引,教育配套和科创环境是重要因素。

“十三五”期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航空港辐射区正式获批,航空港实验区首只创投基金设立,建成“双创”综合体超过300万平方米,省、市级研发平台累计达到103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5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2家。引智试验区建设再获突破,引进院士4名、国家级专家8名、“智汇郑州”聚才计划人才86名,设立院士工作站3个。

1郑州航空港大都市研究院投入运转

2016年,由世界航空经济理论创始人、“全球航空经济第一人”“国际航空城大会之父”约翰·卡萨达教授领衔的郑州航空港大都市研究院投入运转,不仅为航空港实验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还充分利用其个人在业界的影响力宣传推介郑州航空港区,广泛聚集了一批世界各地临空经济领域的国际组织代表、著名科研机构学者、知名企业高管及行业精英。

航空港实验区规划,航空港区启新程(9)

2郑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在航空港实验区成立

2019年6月,中科院院士郑志明团队与航空港实验区签署协议,成立郑州人工智能研究院,也意味着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推进政产学研金合作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拟在区内落地“三个研究中心、两个实验室分室、两个工作站、一个孵化器和一个大讲堂”,发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用于支持优质成熟项目和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计划五年内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20项,孵化科技企业50家,引进高端人才50名以上,打造成为航空港实验区乃至全市、全省重要的政产学研金示范平台,为区内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20年12月,省人社厅举办2020年河南省博士后工作座谈会,举行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仪式,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为航空港实验区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新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强劲助力。航空港实验区后续将建立健全博士后工作机制,推进人才(项目)技术转移和开放合作,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在专业知识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引领带头作用,真正做到“引进一个,影响一批,带动一片”,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