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的青年人物事迹:他们的名字叫建国
建国后的青年人物事迹:他们的名字叫建国在和平区南六经街上,“哲成书画苑”远近闻名。61岁的著名书法家万建国和同样在书法界小有名气、现任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夫人李玉芳,是书画苑的共同经营者。万建国书法作品:《我们的名字叫建国》 1948年10月,戚建国出生于河北省滦南县一农户家。爷爷是村里有名的木匠,叔叔是县里制作茶杯的模具师傅,小时候戚建国便耳濡目染长辈精雕细琢的精湛技艺和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说起自己的名字,戚建国说,“7岁上学那年,学堂里的老先生给我起了大名叫‘建国’。至于为什么叫建国我没有多问,我想应该是老先生的一种爱国情怀和厚重期许吧。” 1965年,初中毕业的戚建国放弃升入高中的学习机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沈阳新光机械厂成为半工半读的学徒。进厂后戚建国被分配到第35车间,跟老师傅学习车工。从刚独立操作时又脏又累的扒毛料(粗加工),到打磨飞行器发动机上零部件的精加工,戚建国凭着一腔热忱和对航天事业的热爱,继承了父辈手艺
伟大祖国的70华诞即将来临。作为献礼国庆的重要一环,本报特别寻找了沈阳名字叫“建国”的社会各界人士,讲述他们在新社会、新时代的建设发展中,所见证的重要时刻、亲历的从小家到大家的巨大变化,以此献礼国庆。
采访中,每位“建国”的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有的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建国”,有的是后来改名叫“建国”, 他们的经历都值得回忆和珍藏。
戚建国
省级劳模戚建国: 将青春和汗水奉献航天事业两鬓斑白、高挑清瘦、鼻翼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虽已年过七旬,但戚建国比同龄人看上去多了一丝匠人独有的风骨。而这份独有的情怀,在童年时期便在戚建国心里落了根。
1948年10月,戚建国出生于河北省滦南县一农户家。爷爷是村里有名的木匠,叔叔是县里制作茶杯的模具师傅,小时候戚建国便耳濡目染长辈精雕细琢的精湛技艺和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说起自己的名字,戚建国说,“7岁上学那年,学堂里的老先生给我起了大名叫‘建国’。至于为什么叫建国我没有多问,我想应该是老先生的一种爱国情怀和厚重期许吧。”
1965年,初中毕业的戚建国放弃升入高中的学习机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沈阳新光机械厂成为半工半读的学徒。进厂后戚建国被分配到第35车间,跟老师傅学习车工。从刚独立操作时又脏又累的扒毛料(粗加工),到打磨飞行器发动机上零部件的精加工,戚建国凭着一腔热忱和对航天事业的热爱,继承了父辈手艺人的匠人精神,在车工岗位上一干就是四十年,更创造了数十年无废品的工业传奇。
1978年,他获评辽宁省国防系统质量标兵。而后他年年获评厂先进工作者,又先后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2001年,戚建国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万建国书法作品:《我们的名字叫建国》
书法名家万建国:书法传家训 翰墨绘家风在和平区南六经街上,“哲成书画苑”远近闻名。61岁的著名书法家万建国和同样在书法界小有名气、现任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夫人李玉芳,是书画苑的共同经营者。
“哥哥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举国上下都在搞生产、促发展,故起名为建生;我出生于1958年的12月底,马上就盼到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1959年了,因而叫建国;而妹妹建华,应该是建设中华的意思。父母应该是希望我和兄妹长大后能够像自己的名字那样,为国家建设多作贡献。”据万建国回忆,父母从他们兄妹懂事时起就一再叮嘱要“爱国、爱党”。这份浓厚的爱国情怀,在幼时起便深深植根于万建国兄妹的心间。
1980年,沈阳市文联成立了书法班,邀请著名书法家授课。对书法痴迷的万建国听到信儿后,立即报了名,并拜在书法名家姚哲成门下。一年过去,完成了市文联组织的书法初级班和中级班课程后,万建国来到恩师姚哲成家中,跟随他继续学习书法。1988年后,30多岁的万建国在书法界已小有名气,作品先后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大型书法展览,并被吸收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而他在书法上的进步,还获得沈延毅先生的称赞,并为其题词“凤毛麟角”。
近年来,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期待持续高涨。万建国便以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投身公益,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力量。此时,埋藏在他心底的家国情怀和对发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一一点燃和释放。十年间,他不间断地跟随队伍走进城市大街小巷,为百姓送去墨香浓浓的新春祝福。万建国说,他希望自己在传播书法技法的同时,能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在传播和传承的过程中,万建国的书法作品被注入新的使命,成为沈城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许建国
退休工人许建国:这是爸妈爱国的一种表达现年60岁的国企退休职工许建国,原名叫“许万国”。在他10岁那年,父母为其改名叫建国。提起“建国”这个名字,许建国说,因父母已过世多年,不太清楚当初父母为其改名的缘由。但他曾听姐姐许雅菊说起,这当中确实有父母爱国的情怀。
“按照家谱,我这代男孩属‘万’字辈,名字中间要有一个‘万’字,女孩名字中要有‘雅’字。但家里兄弟姊妹四人,只有我一个人的名字没有按家谱来。”许建国说,“在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家长都给孩子起名或者改名叫‘建国’,赋予建设国家的美好寓意。我父母虽然只是普通的工厂工人,但他们思想挺‘进步’。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也给我改名叫‘建国’,这应该是他们抒发爱国情怀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能以“建国”为名,许建国表示“很自豪”。
1979年,下乡返城的许建国接父亲的班,成为东北制药六厂的一名制药工人,负责在原料车间加工制造感冒药。“原料车间需要工人在高温的状态下,将药品原材料融合在一起。”虽然常年的高温作业很辛苦,但许建国恰如父母冀盼他建设国家的美好期待那样,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其间,因工作突出,许建国还被评为了车间的先进工作者。“当时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厂里贴红榜。”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榜上时,许建国心里特高兴。而在红榜上,他还看到了其他车间一同获嘉奖也叫建国的工友。“虽然大家不在一个车间,彼此不认识,但都叫建国,都是先进,不仅亲切而且特别骄傲。”许建国如是说。许建国说,能讲述、分享自己的故事,多亏当年改名叫“建国”!
刘建国
私企老板刘建国:人随名走,为国家建设作贡献54岁的刘建国,是一家私企的老板。说起自己的名字,刘建国说,其实“建国”是后改的名字。
刘建国的父亲祖籍河北,曾是一名军人,后转业到沈阳工作。1964年,刘建国出生在沈阳。在刚出生那会儿,刘父按照家谱,给刘建国取名为“刘甲庆”。1968年,在“刘甲庆”4岁时,刘父为儿子改名为刘建国。
“我父亲经历过苦难的旧社会,又有当兵的经历,他对国家怀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刘建国说,正是父亲受这份爱国情怀的激发,才给他改了名。刘建国觉得,与原名“刘甲庆”相比,“刘建国”这个名字充满阳刚之气,他超级喜欢,并一直很为自己的名字自豪。
大学毕业后,学习材料专业的刘建国在一家化工企业工作。后刘建国自主创业,在浑南区成立了一家研发新型材料的科技公司。“我们这代人,见证了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国家的感情很深。”如今,刘建国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像自己的名字那样,为国家建设作贡献。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 关彤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编辑 王沛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