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王孙过庭书谱,KnowArt韦声波
成亲王孙过庭书谱,KnowArt韦声波是知伯子之息流波,蓋有由矣。夫蔡邕不謬賞,孫罕議峯(峰)端之失。猶惠侯之好偽,似葉公之懼真。翻被嗟賞。既昧所見,尤喻所聞。或以年職自高,輕致凌誚。余乃假之以湘縹,題之以古目,則賢者改觀,愚夫繼聲,競賞豪(毫)末之奇,
何必刻鶴圖龍,竟慙(慚)真體;得魚獲兔,猶
恡(吝)筌蹄。聞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論於淑媛;有龍泉之利,然後議於斷
割。語過其分,實累樞機。吾嘗盡思作書,謂為甚合,時
稱識者,輒以引示。其中巧麗,曾不留目;或有誤失,
翻被嗟賞。既昧所見,尤喻所聞。或以年職自高,輕
致凌誚。余乃假之以湘縹,題
之以古目,則賢者改觀,愚夫繼聲,競賞豪(毫)末之奇,
罕議峯(峰)端之失。猶惠侯之好偽,似葉公之懼真。
是知伯子之息流波,蓋有由矣。夫蔡邕不謬賞,孫
陽不妄顧者,以其玄鑒精通,故不滯於耳目也。
《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况書之為妙,近取諸身。假令運用未周,尚虧工于秘奧;而波瀾之際,已濬發於靈臺。必能傍通點畫之情,博究始終之理,鎔鑄蟲、篆,陶均草、隸。體五材之並用,儀形不極;象八音之迭起,感會無方。
简体版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已浚发于灵台。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镕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
【以化成天下】此句出自《易·贲象》:“刚柔交错,天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孙过庭引此用以说明书法当师造化,师自然,从周围万事万物中汲取灵感。
【已濬發於靈臺】濬 jùn 同“浚”。浚 jùn 疏通,挖深;掘取,榨取。
【体五材之并用】五材:又作“五才”,即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又指五种德行。《公韬·龙韬》:“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
【八音之迭起】八音:金、石、竹、丝、土、革、木、匏 páo。泛指音乐。
至若數畫並施,其形各異;衆點齊列,為體互乖。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准。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遲,遣不恒疾;帶燥方潤,將濃遂枯;泯規矩於方圓,遁鉤繩之曲直;乍顯乍晦,若行若藏;窮變態於豪(毫)端,合情調於紙上。無間心手,忘懷楷則,自可背羲、獻而無失,違鍾、張而尚工。譬夫絳樹、青琴,殊姿共豔;隨(隋)珠、和璧,異質同妍。
简体版
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譬夫绛树、青琴,殊姿共艳;隋珠、和璧,异质同妍。
【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说明书法创作当于变化中求统一,不可为了求统一而放弃多样性。
【绛树青琴】皆为中国古代美女和传说中的女神。
【隋珠和璧】指隋侯之珠和和氏之璧。后泛指珍宝。
何必刻鶴圖龍,竟慙(慚)真體;得魚獲兔,猶恡(吝)筌蹄。聞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論於淑媛;有龍泉之利,然後議於斷割。語過其分,實累樞機。吾嘗盡思作書,謂為甚合,時稱識者,輒以引示。其中巧麗,曾不留目;或有誤失,翻被嗟賞。既昧所見,尤喻所聞。或以年職自高,輕致凌誚。余乃假之以湘縹,題之以古目,則賢者改觀,愚夫繼聲,競賞豪(毫)末之奇,罕議峯(峰)端之失。猶惠侯之好偽,似葉公之懼真。是知伯子之息流波,蓋有由矣。夫蔡邕不謬賞,孫陽不妄顧者,以其玄鑒精通,故不滯於耳目也。
简体版
何必刻鹤图龙,竟惭真体;得鱼获兔,犹吝筌蹄。闻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有龙泉之利,然后议于断割。语过其分,实累枢机。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既昧所见,尤喻所闻。或以年职自高,轻致凌诮。余乃假之以湘缥,题之以古目,则贤者改观,愚夫继声,竞赏毫末之奇,罕议峰端之失。犹惠侯之好伪,似叶公之惧真。是知伯子之息流波,盖有由矣。夫蔡邕不谬赏,孙阳不妄顾者,以其玄鉴精通,故不滞于耳目也。
【家有南威之客】南威指春秋时晋国的美女。
【龙泉之利】龙泉指“龙渊”,唐人因避唐高祖李渊之讳而为“泉”。宝剑名,后泛指剑。
【实累枢机】枢机 shūjī 比喻事物的关键。
【猶恡筌蹄】恡 lìn 同“吝”。筌蹄 quán tí 比喻為達某種目的所使用的工具。意谓守规则而不为规则所囿,到一定的时候就要敢于突破规则,抛弃法度。
【假之以湘縹】湘縹:原指浅黄色和浅青色,因古人常以此二色布泉装裱书画,后借以指待书卷。
【似葉公之懼真】语出《新序 杂事》:“叶公子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饰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叶公见之,失其魂魄,是叶公非好龙也。”
【伯子之息流波】谓知音难觅。
【蔡邕不谬赏】典出《后汉书 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栽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孙阳不妄顾者】孙阳:秦穆公时人,善相马,世称伯乐。
韦声波 1960年生,河北保定人。2015年12月份进入味古方室学习班学习书法,开始临书谱。2017年6月份入展新疆第十七届临帖展。
“知道”平台特约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