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bmx公园资格赛亮点:从街头走向奥运

bmx公园资格赛亮点:从街头走向奥运就这样,小轮车的“粉丝”也渐渐多了起来。在那里,小轮车甚至比滑板跳得更高,过程也变得更加刺激。由于当时车型较少,爱好者大多在泥地里进行竞速比赛,人们称之为“bicycle motocross”。几年之后,一个叫Bob Haro的年轻人,为了用这辆轻便的小车子玩出更多花样,于是便想了个办法:他在前后车轮的两旁,共安装了四根金属管,让车身有了新的支撑点。当小轮车可以玩出各种新的花式动作的时候,小轮车的场地也开始从泥地搬到了滑板场地。

bmx公园资格赛亮点:从街头走向奥运(1)

2019年9月5日,澳大利亚黄金海岸,BMX 选手洛根·马丁正在进行表演。( 图/ 视觉中国)

许多小轮车爱好者或许都有这样的印象:在美国经典电影《E.T.外星人》里,小男孩艾里奥特带着他的外星人好朋友骑着小轮车飞上天空。

电影在1982年上映之后,那一幕唯美的画面留在了经典海报里,而海报中的小轮车,也成为了风靡于欧美青少年群体的潮流单品。

小轮车学名为BMX。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BMX就已经开始在美国流行。

由于当时车型较少,爱好者大多在泥地里进行竞速比赛,人们称之为“bicycle motocross”。

几年之后,一个叫Bob Haro的年轻人,为了用这辆轻便的小车子玩出更多花样,于是便想了个办法:他在前后车轮的两旁,共安装了四根金属管,让车身有了新的支撑点。

当小轮车可以玩出各种新的花式动作的时候,小轮车的场地也开始从泥地搬到了滑板场地。

在那里,小轮车甚至比滑板跳得更高,过程也变得更加刺激。

就这样,小轮车的“粉丝”也渐渐多了起来。

1995年,ESPN推出了名为Extreme Games(X Games)的电视比赛,在这段时间里,一群被称为“格林维尔车手”的传奇车手一直主导着BMX的比赛,并将这项运动推向了新的技术高度。

X Games一经播出,BMX再一次被推向了人气高峰,全世界爱好极限运动的年轻人,都开始对这个“像滑板,但是自行车”的运动投来跃跃欲试的目光。

中国人知道BMX大约是在上世纪的最后10年,梁文清便是最早一批在北京玩小轮车的人之一,如今,已经是BMX自由式国家级裁判的他,见证了BMX的“成长”。

他起先和大多数BMX爱好者一样,都是受X Games启蒙而热血沸腾地玩起小轮车。

然而,令他们都想不到的是,2004年夏天,国际奥委会的一个重要决定从此改变了BMX的命运。

曾经被当成街头杂耍的小轮车,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要“酷”就要酷到极致

第一辆BMX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加州南部,据说是自行车爱好者在家里用手工焊出来的。

很多人都以为BMX运动只是越野摩托车的中场表演项目,实际上,BMX自从诞生后,就如野火一样,从加州烧遍了美国,甚至烧到了全世界。

有越来越多的场地专门为BMX而搭建,一到比赛,赛场上便挤满了人,疯狂的观众就好像在开嘉年华。

和其他以街头为场地的极限运动一样,BMX从头到脚都散发着“酷”的味道。

bmx公园资格赛亮点:从街头走向奥运(2)

随着B M X 运动的普及,专业的B M X 运动场地也变得越来越多。(图/ 由被访者提供)

这就使得这样一项运动,成为了年轻人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

在街头或小型广场上,他们苦练技术,摔倒了再爬起来,车友们三五聚集,切磋、交流技艺。

这逐渐成为了街头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街头确实是BMX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BMX进入中国之后的主要玩法。

梁文清介绍说,国内最早出现BMX的城市,是北京、广州、深圳。

1997年,北京的自行车店引进了小轮车,人们才有机会开始玩,加上看了X Games的转播后,人们普遍都有这样的认识:这是一项既具有观赏性、挑战性,同时又可以竞技的运动。

1999年,国内首届极限运动大会在浙江湖州举行,各地的BMX爱好者似乎突然就有了目标。

为了练习车技,他们甚至托人从香港买来教学的录像带,刻录成VCD,反复地学习。

在BMX准备正式入奥之前,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BMX都一直以街头的方式存在。

然而,作为一种自行车运动,BMX在国外流行的40多年时间里,已经分出了竞速、平花和街式三种。

直到2008年,当BMX首次出现在奥运赛场上时,BMX的街头爱好者普遍都产生了这样的疑惑——进入奥运的泥地竞速项目,比的是速度,以及谁先到达终点,但是这样真的能将BMX的“酷”展现到极致吗?

实际上,入奥运的泥地竞速项目,只是BMX几个分支中的一种,而且恰恰是国内小轮车爱好者玩得最少的。“

因为竞速需要特殊的场地,一般是在坎坷的泥地上进行的,然而这跟街头的BMX相比较,区别还是很大的。”梁文清说。

2016年9月,当BMX自由式项目被宣布正式纳入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后,人们才真正开始欣赏起BMX来,原来“平花”和“街式”,才是BMX被称为“极限运动”的依据。

“这是个非常好的运动,因为它永无止境”

梁文清除了活跃在街心公园,还拿了不少国内的BMX自由式比赛的佳绩。

现在,担任北京自由式小轮车队教练的他,培养了许多很有竞争力的专业选手。

据梁文清介绍,BMX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一个技术环节出错,就会影响整个比赛的发挥。

此外,小轮车也是需要体能的。在BMX还没有入奥运之前,爱好者们都没有把体能看得太重,以为水平的差距只是技术的原因。

自从组建了小轮车队后,专业运动员的长期正规训练才开始注重体能的提升,甚至对身体的某些特定肌肉群进行锻炼——这显然是一项运动专业化过程中必须要去经历的。

在BMX玩家还没有接触比赛的年代,衡量一个好车手,主要看谁车子掌控得好、会的动作多、腾空的幅度高,或者是对新场地的适应能力强。

但是BMX专业化之后,就有了创意风格、场地运动、路线编排、流畅程度、车辆控制等10项评判标准。

“早年作为裁判参与民间赛事的时候,非常清晰地就能分辨出车手水平的优劣,并不需要太复杂的评判过程。现在就不一样了,评判的过程变得非常严谨,因为选手的水平越来越高了。”梁文清说。

在BMX自由式比赛的评判中,通常会有好几个打分裁判,他们根据选手在整个轮次中的表现,对比复盘前几位水平相近的运动员的轮次表现,才能够给出对应的分数。

甚至对第一个出场的运动员的“起评分”,都要非常慎重地对待,因为这关系到整场比赛分数的上下区间,而BMX赛事中是不允许重分和并列的。

实际上,自从BMX入奥运以来,国内的小轮车专业运动员的水平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

由于小轮车在国内起步的时间较国外晚了将近40年,男子组明显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但是与国外起步时间相差不过10年的女子组,却在以往的比赛中表现得令人非常惊喜,甚至已经接近世界的一流水平。

在梁文清看来,BMX之所以能够成为奥运项目,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技术面之广。

比如2020年东京奥运会公园赛项目中,考验的只是“大绝招”动作里的“弧面转体”,但是如果换成偏向线路风格的场地或者考验平衡技术的场地,有些专业的运动员甚至还不如一些民间的车手。

“BMX是一种非常向上的极限运动,全世界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的技术练到了头,因为我们永远在给自己制订目标和训练计划,永远在给自己寻找训练方式、总结训练心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因为它永无止境。”梁文清说。

bmx公园资格赛亮点:从街头走向奥运(3)

2019年10月1日,北京。70周年国庆游行上,梁文清和另外10多名队员作为BMX运动的代表,参加了体育强国方阵的游行表演。(图/由被访者提供)

要想走得更远,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

与冲浪、滑板和滑雪等许多其他极限运动一样,BMX也被称为“生活方式运动”,因为它具有个人自由和艺术的精神表达方式,彰显了年轻人对自由的向往,为青春中洋溢着的个性与叛逆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实际上,国内的民间社会,曾经一直对围绕极限运动产生的街头文化存在着一些不由分说的误解——一群无所事事的青年人,成天在街上四处“破坏”公共场地。

然而,之所以会有这些微妙的“负面”影响,其实是因为极限运动是需要在专业的场地中进行的。

很多人会找一些“类似的地形”,原因无非在于可供练习的专业场地实在是少之又少,尤其是早年大家刚开始玩小轮车的时候。

在梁文清看来,极限运动场地街区化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BMX的普及。

此外,极限运动本身就有“一半是运动,一半是文化”的特性,一项运动要想深入民心,尤其得益于与民众之间的“近距离”。

“有自己文化属性的运动,才能在众多文化中表现出自己的风格,而风格是不能拿某一项技术指标和参数来衡量的。”梁文清说,在BMX自由式比赛的分数评定中,风格其实也占了1/10的比重。

让大家接受极限运动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或许并非一日之功。

北京市极限运动协会秘书长刘垒占告诉记者:“如果说2008年BMX的入奥运,让小轮车加速走向了专业化,那么2019年的70周年国庆游行,则是使得BMX真正得到了社会认知层面的肯定。”

在协会的争取之下,35岁的梁文清和另外10多名队员终于有机会作为体育强国方阵的排面,骑着小轮车在长安街上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

BMX能够作为极限运动的代表,首次在全国电视机上直播亮相,这是玩了20年小轮车的梁文清此前怎么也想象不到的。

那天表演结束之后,梁文清收到了其他城市许多“同好”发来的“慰问”:“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没叫上我们?”

更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从那之后,BMX便在国内掀起了一波热潮,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加入到BMX的训练当中。

刘垒占介绍,每年的北京市体育大会,协会都会举办夜间赛和BMX精英擂台赛,对小轮车不遗余力地推广和宣传,使得更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加入到了小轮车的运动中。

“今年8月在Kappa首钢极限公园完成的比赛中,由于中途下起了大雨,露天的场里湿滑一片,但那些报名来参赛的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甚至都不愿意走。”

为了使得北京的BMX氛围更加浓厚,协会小轮车部还专门设立了“北京BMX日”。

每到这天,北京甚至周边一些地方的小轮车爱好者都齐聚在一起,他们在临时搭建的场地里切磋车技、交流心得。

一群热爱BMX的人,似乎又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为了尽可能地让大家都有时间参加,协会还特意将这一天挑在了“五一”黄金周的第二天。5月2日,意思是“我爱BMX”。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