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优秀电视剧百日作品展播,先锋智慧剧场重装亮相
青岛优秀电视剧百日作品展播,先锋智慧剧场重装亮相首演仪式上展示了由中央美术学院费俊教授设计的中国国家话剧院创建80周年、正式成立20周年的视觉装置——以青砖为元素的数字80/20,装置上的每一块青砖都刻有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的剧目和首演时间,剧院将代表着历史和传承的青砖传递到青年导演的手中,待各自剧目演出结束后,剧目名称和首演时间也将镌刻在砖面,嵌入80/20的数字里,记录在国家话剧院的创作历史上。剧院希望以“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抛砖引玉,守护每一份热爱,吸引更多有志于戏剧创作的青年人,树立青年艺术家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生活的认知,运用戏剧艺术自觉讲述中国故事。杨慕辞导演的《潘式人生》撷取原著中潘金莲、潘巧云的故事为素材,进行对比与合并,作出全新解构与解读。杨慕辞说:“我以女性的视角来关注’水浒’里的女性角色,’二潘’既是人物本身,又超越人物,上达某种意识层面。她们有着双重身份,一重是故事中的具体形象,另一重则是带有一定自我意识的灵
国家级剧院为青年创作者提供舞台,需要的是胸怀与担当。7月31日晚,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立项资助、中国国家话剧院主办的“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的首场演出,在沉寂两年装修一新的先锋剧场内上演。
如今,先锋剧场的招牌已经改换“先锋智慧剧场”,以全新面貌焕彩亮相。未来这里将努力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的新路径,一楼大厅和四楼咖啡厅P2高清LED屏、电梯间两侧画屏播放着此次“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VCR,剧场内多机位高清拍摄已准备就绪……
此次参与“扶持计划”的12位青年戏剧导演,运用“文戏 武戏”的导演训练方法,将古典文学“现代化转译”。12部应运而生的小剧场话剧,将在六个周末接连上演,观众将会参与和见证一次青年导演的技术训练、感受这场 “文武”之旅。伴随“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的开启,国话先锋智慧剧场以“咖啡厅内的剧场”为主题,展开青年戏剧人的“创意沙龙”,开幕演出季期间,每一位看戏的观众都可在剧场四楼咖啡厅免费品尝一杯咖啡。
首演仪式上,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巩保江表示,“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立足中华文明传承,凝聚中国文艺力量,集结青年戏剧人才,搭建国话展示平台,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和青春之力激活经典。而重装亮相的先锋智慧剧场也将打造成为首都特别是王府井地区的文化新地标。”
情之所至,且看牡丹;义之所聚,尽在水浒。首演当晚,青年导演庄一、杨慕辞、温琦、张肖、罗兰、曾涌麟、高蕾蕾、 赵以、查文渊、张丛、郭蔡雪和丁⼀滕携手亮相,进行了颇具新意的自我介绍,为热爱发声。他们将分别带来作品《四海之内皆兄弟》《潘式人生》《假行者》《蓟州疑云》《星宿,白马,一场梦》《念》《三生路》《梦中人》《不在梅边在柳边》《模仿爱人》《回生》和《O》。
为了保障青年导演们有专业的舞台施展才华,国家话剧院派出了优秀舞台美术设计师徐海东和李杨分别担任各组舞美设计,邀请王琦、谭华和杨浩分别担任各组灯光指导,为青年剧组保驾护航,构建了“一文一武”两座梦幻舞台。巨石、松树、屏风、牡丹、拱门、花窗,舞台上的中国元素自由写意,精致多变,雅致纯美间凸显着流动的诗意,构建出“戏中有你我,古今同一梦”的舞台意象。
据悉,首演登场的剧目《四海之内皆兄弟》以及《潘式人生》部分依据《水浒传》的1-10回、24-26回进行改编创作,两部作品古典中有现代,故事里道人生。庄一导演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出自赛珍珠所译《水浒传》的英文书名《All Men are Brothers》。北京人艺话剧演员罗熙、开心麻花音乐剧演员帕赛、“杀马特教主”罗福兴分别扮演林冲、鲁达和史进,他们和戏中的其他演员重新演绎水浒故事,也讲述自己的真实人生。“我希望把水浒的文本和当代生活放在一起,就像看镜子一样,现实侵入了经典文本,经典文本也浸润大家的生活”,庄一表示。
杨慕辞导演的《潘式人生》撷取原著中潘金莲、潘巧云的故事为素材,进行对比与合并,作出全新解构与解读。杨慕辞说:“我以女性的视角来关注’水浒’里的女性角色,’二潘’既是人物本身,又超越人物,上达某种意识层面。她们有着双重身份,一重是故事中的具体形象,另一重则是带有一定自我意识的灵魂。两位女性在舞台上互为倒影,表达一种在历史长河中女性命运的同一性议题。”
首演仪式上展示了由中央美术学院费俊教授设计的中国国家话剧院创建80周年、正式成立20周年的视觉装置——以青砖为元素的数字80/20,装置上的每一块青砖都刻有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的剧目和首演时间,剧院将代表着历史和传承的青砖传递到青年导演的手中,待各自剧目演出结束后,剧目名称和首演时间也将镌刻在砖面,嵌入80/20的数字里,记录在国家话剧院的创作历史上。剧院希望以“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抛砖引玉,守护每一份热爱,吸引更多有志于戏剧创作的青年人,树立青年艺术家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生活的认知,运用戏剧艺术自觉讲述中国故事。
摄影/王昊宸 段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