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记忆:有情有意1990改革开放潮起东方
改革开放的记忆:有情有意1990改革开放潮起东方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关头,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把浦东开发从地方发展构想提升为国家战略,打出了上海这张“王牌”。1990年4月18日,中央向全世界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由此 “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成为上海广大干部群众不懈的追求。改革开放东风浩荡,浦东开始 成为国际国内资本 的 新宠儿 ,“到浦东去”逐渐成为 新时尚 ,全世界开始见证“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上海奇迹、中国奇迹。 这个新的方向,就是浦东开发开放。 1990年前后的中国 ,改革开放在持续多年高歌猛进后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同时我国发展也面临着某些西方国家封锁制裁的严峻挑战,GDP增速一度降到4%以下,通货膨胀率冲到18%的高位,政治经济的双重考验给正在振翅欲飞的中国设置了 重重障碍 ,如何以改革利剑斩断羁绊、突出重围,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1990年前后的上海 ,
原创:牛皮糖
今天,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40年前的1980年,深圳——这个南海边的边陲小镇开始进入了史诗般的改革历程。而10年后的1990年,在东海边的都市上海,也开始书写波澜壮阔的时代新篇。
1990年前后的世界 ,波 诡 云 谲 、动荡不安,苏东剧变引发的“多米诺骨牌”让国际社会主义发展进入 至暗时刻 ,强大的苏联在经历一系列失败的改革后风雨飘摇,横亘在东西方世界的铁幕正快速坍塌,日裔美国教授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一文中认为,西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构成了“历史的终结”。
1990年前后的中国 ,改革开放在持续多年高歌猛进后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同时我国发展也面临着某些西方国家封锁制裁的严峻挑战,GDP增速一度降到4%以下,通货膨胀率冲到18%的高位,政治经济的双重考验给正在振翅欲飞的中国设置了 重重障碍 ,如何以改革利剑斩断羁绊、突出重围,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1990年前后的上海 ,还是改革开放的“后卫”,承担着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自身发展在负重前行中面临诸多困境,城市基础设施欠账累累,住房拥挤、交通拥堵、通讯不畅、生态恶化等种种问题日益突出,就像一部锈迹斑斑的机器,转动越来越吃力。上海将何去何从,迫切需要找寻一个新的方向。
这个新的方向,就是浦东开发开放。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关头,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把浦东开发从地方发展构想提升为国家战略,打出了上海这张“王牌”。1990年4月18日,中央向全世界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由此 “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成为上海广大干部群众不懈的追求。改革开放东风浩荡,浦东开始 成为国际国内资本 的 新宠儿 ,“到浦东去”逐渐成为 新时尚 ,全世界开始见证“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上海奇迹、中国奇迹。
浦东开发开放的意义无疑是持久而深远的。1990年12月21日出版的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选择上海及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为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基地,应当说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成熟及向纵深发展的体现。”如果说,以深圳特区的创办为起点,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座里程碑, 那么从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又一座里程碑。4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沿江沿边全方位推进,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的创造力、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充分彰显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也宣告了所谓“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巧合的是, 1990年的1月19日,上海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建设。正是从这一年起,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又焕发了新的青春气息, 从“后卫”迈向“前锋” ,沿着时代的航标呼啸前行。如今,浦东开发开放也迎来了30周年,而立之年的浦东,已经崛起为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以占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1/80的经济总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并且将以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姿态迎接改革开放的再出发!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