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记录魏晋名士,世说新语第三篇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记录魏晋名士,世说新语第三篇《郭泰别传》里记了这么一段:薛恭祖问之,泰曰:“奉高之器,譬诸泛滥,虽清易挹(yì)也。”就是说薛勤(前文书说过他,问陈蕃为啥不打扫卫生的那位)问郭泰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对老袁,多伤老袁的心哦。郭泰说:老袁这个人吧,比如一小池子水,虽然清澈,但是很容易舀完。可见老袁至少很清啊,在那混沌乱世,这点就很不容易。另外老袁应该是个直肠子,没那么多弯弯绕,做官很随和,做长辈应该也没有什么威严,《世说新语》里以后还有几篇跟他有关的段子,我们讲到了再说。今天主要说跟黄宪有关的几件事。先说说文中的龙套演员袁奉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为了带出来黄叔度这朵大红花,只好委屈老袁做了绿叶。那这老袁就如此不堪吗?当然不是,老袁若不高,怎么能显得黄叔度更高呢?你比小四高是理所当然的,你比姚明高那才能让人仰视嘛。原文很短,却很丰富,用了很高明的写作技巧和几种修辞手法,很值得我们写作的时候借鉴。首先郭林宗去拜访袁奉高的时

【原文】
郭林宗①至汝南②,造袁奉高③,车不停轨,鸾(luán)不辍轭(è)④;诣(yì)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⑤。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bēi)⑥,澄(dèng)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注释】
①郭林宗:郭泰(128—169),字林宗,太原郡介休县人。东汉名士,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
②汝南:东汉的汝南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
③造:到……去,造访。袁奉高:名阆(làng),字奉高,和黄叔度同为汝南郡慎阳(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人,在当地颇有名望。
④轨:车辙,这里指车轮。鸾:同“銮”,装饰在车上的铃子,这里指车子。辍:停止。轭: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
⑤弥:终日,整天。弥:满。信宿:连宿两夜。
⑥汪汪:水面宽广的样子。陂:池塘、水泽。

【翻译】
郭林宗到了汝南郡,去拜访袁阆,几乎没有在那里停留,之后去拜访黄宪,却留了两天两夜。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黄宪犹如万顷的水泽,澄不清澈也搅不浑浊,他的器度渊深广博,不可估量。”

【赏析】

原文很短,却很丰富,用了很高明的写作技巧和几种修辞手法,很值得我们写作的时候借鉴。首先郭林宗去拜访袁奉高的时候,“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轨”借代车轮子,“鸾”借代车子。这个描写是个很生动的画面,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袁阆已经拱手在门前等着郭林宗了,而郭林宗的车子到了跟前,甚至都没有停下来,车上的铃铛犹自叮叮当当响着,郭林宗在车上向袁阆拱拱手道:“哥,我来了。”袁阆准备说:“请到寒舍一叙。”嘴巴刚张开,那边郭林宗直接摆摆手:“哥,我走了,拜拜。”袁阆脸上几道黑线,心说老子酒肉都准备好了,你特么不是玩我吗?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记录魏晋名士,世说新语第三篇(1)

描写这么一段,完全就是铺垫,只为了衬托郭林宗到黄叔度那里留宿两宿的行为。你想啊,此事一出,江湖上立马传开了,说大名士郭林宗到大名士袁奉高家都没有进门,直接跑到黄叔度家住了两天。哦,那黄叔度肯定是高人啊,那么他有多高呢?然后就通过有人问郭林宗,郭林宗作答,描述了黄叔度的高明之处。其实也没有正面描写,还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叔度比作万顷的大湖,又大又深,深不可测。黄叔度牛X的印象,直接就印在读者的脑子里了,这写作手法,高!

【开始胡扯】

先说说文中的龙套演员袁奉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为了带出来黄叔度这朵大红花,只好委屈老袁做了绿叶。那这老袁就如此不堪吗?当然不是,老袁若不高,怎么能显得黄叔度更高呢?你比小四高是理所当然的,你比姚明高那才能让人仰视嘛。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记录魏晋名士,世说新语第三篇(2)

《郭泰别传》里记了这么一段:薛恭祖问之,泰曰:“奉高之器,譬诸泛滥,虽清易挹(yì)也。”就是说薛勤(前文书说过他,问陈蕃为啥不打扫卫生的那位)问郭泰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对老袁,多伤老袁的心哦。郭泰说:老袁这个人吧,比如一小池子水,虽然清澈,但是很容易舀完。可见老袁至少很清啊,在那混沌乱世,这点就很不容易。另外老袁应该是个直肠子,没那么多弯弯绕,做官很随和,做长辈应该也没有什么威严,《世说新语》里以后还有几篇跟他有关的段子,我们讲到了再说。今天主要说跟黄宪有关的几件事。

袁阆,字奉高,汝南郡慎阳县人,跟黄宪是老乡,《汝南先贤传》说他“友黄叔度于童齿,荐陈仲举于家巷。辟太尉掾,卒。”就是说他跟尚是儿童的黄叔度结交,并且举荐了陈蕃陈仲举。《后汉书*王龚传》里记载,公元122年,王龚做汝南太守时,袁阆在郡里做功曹,也就是太守府的属官,他应该是在这时给王太守推荐了黄宪和陈蕃。黄宪不应征,陈蕃二十郎当岁,到太守府以后,因为王龚没有能立即召见,便来了个“爷不伺候了”,打道回府了。王太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时就要把陈蕃的名字从荐书里划掉,还是袁阆出来劝阻,两头做工作,这事儿才了结。

大名士荀淑(荀彧的爷爷)到慎阳的时候,在客店里遇到十四岁的黄宪,与他一番交谈,大为折服,老爷子(当时荀淑四十多岁)拉着黄宪的手说:“你是我的老师啊。”等到荀淑见到袁阆,就对袁阆说:“你知道吗?你们这里有个颜回一样的人物。”袁阆笑着回答:“啊,你见到我们叔度了吧。”

说完袁阆,再说说男二号郭泰,这货是东汉末的人物品评大师,意见领袖,超级网红,放到现在绝对是带货能手,一年至少缴一百亿税。那个年代不兴带货,他带的是人,史称弟子数千,其中“英彦”六十多,有点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意思。因为他的巨大影响力,被他褒奖过的人物,立马身价百倍,在江湖上就有名号了;他贬损过的人,就像浑身涂了大便,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这货的段子在《世说新语》里很多,今天主角不是他,我们以后再开发他。

那么主角登场,高光闪亮。一群记者们拿着话筒请主角黄宪讲两句。黄宪端坐,背后霞光万道,却默然不语,记者们却都热泪盈眶,感慨黄宪太伟大了,真的是圣人啊。有人说,你这不扯淡吗,黄宪啥都没说啊,伟大个毛?

史书上对黄宪的记载,只介绍他家世代贫贱,他父亲是个牛医。记载的事情,只有他被选拔为孝廉(这里说的应该是上文中周子居那一批,不是陈蕃这一批),后又被公府征召,到了京师旅游一圈就回来了,并未做官。史书中没有记载黄宪有什么功德,或者留下什么著作,甚至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反而都是别人夸他怎么怎么好。就像上一篇周子居夸他,本篇的郭林宗夸他。刚才讲了荀淑和袁阆联合夸他,陈蕃做了太尉后感慨说:要是黄叔度还活着,我可不敢做这个官。——陈仲举夸他。夸他是什么颜回啊、万顷之陂啊,都是毛毛雨。花式夸的最高境界,昨天我们已经讲过了,就是做对比。说,慎阳县有个名士叫戴良,为人才高倨傲,别人问他自认为能与天下谁人相比,戴良嗤之以鼻:当今天下?我好比是东鲁的孔子,西羌的大禹,老子独步天下,谁能跟我比。

你看这小子多狂,自比孔子、大禹,认为当世天下无敌。但是,他见到黄宪以后,就跟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不拉几的。他妈问他:“你这是从牛医儿那里回来的吧。”(从此,“牛医儿”就成了出身贫贱,而有声望之人的代称。)戴良感慨道:“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良之师也。”这是引用了颜回赞扬孔子的话,戴良的意思大概也是感叹黄宪高深莫测,自愧不如。自比孔子的人,到了黄宪面前就自惭形秽,反倒夸黄宪是孔子,这是指数级增长的夸法啊。当然了,跟袁奉高一样,戴良肯定也不是无名小卒,他作为当时的大名士(汝南郡是人才的蓝翔啊),以孝道著称,他妈爱听驴叫,戴良就深入到驴群中间,学得一嘴好叫法,用逼真的驴叫声哄老妈开心。后来估计是受了黄宪的影响,也是不应朝廷的征召,干脆躲到了江夏的山沟里,过起了隐居生活。

人人都夸黄宪,黄宪有那么强的人格魅力和那么高的声望,官府自然屡次征召,但黄宪宁肯老死田间也没有出仕。那么黄宪为什么不做官呢?郭林宗传里讲到,郭林宗的朋友劝他做官,郭林宗说:“我夜观天象,白天观察社会百态,乱局是天注定的,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了。”跟郭林宗能聊上两天两夜的黄叔度,恐怕也是这种想法。世道昏暗,奸佞当道,我当官也施展不了抱负,不能为百姓谋福,还不如不当官,安贫乐道,独善其身,以自己的节操去影响社会,传播点正能量。也是,立志澄清天下的陈仲举等人,想要力挽狂澜,结果怎样?最后结束乱世的,靠的是杀伐决断、阴谋诡计之徒,又哪里是道德楷模,清白的名士呢?

黄宪以一介平民,入了正史《后汉书》,范晔也纳闷,说没听说过黄宪有何名言警句、风格旨趣,但是士君子见到他,都被他的深渊广博感化,去掉庸俗之心。莫非是他大道周备,性格健全,德高而不能名说吗?一千多年来,黄叔度都是士人心目中的一座丰碑,不断有人在文学作品中继续夸他,到汝南寻访黄叔度留下的遗迹,谒拜他的坟茔,涤荡自己的心灵。颜真卿就曾专门到黄宪墓前,留下“汉黄叔度墓”的颜体大字,镌刻成碑,至今保存完好。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记录魏晋名士,世说新语第三篇(3)

以前玩《塞尔达传说》,很奇怪林克从不说话,而NPC也都能跟他顺利的交流,后来宫本茂解释说林克就是玩家您自己啊,您的感受就是林克的感受。在史书中从来没说过一句话的黄宪黄叔度,在士人心目中是不是就是自己最完美的代表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