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师襄子原文:至圣先师的故国
孔子师襄子原文:至圣先师的故国但世家的利益终究是当前的,孔子为相开始“堕三都”时,因为利益存在交叉点所以还能勉强接受(三都的家臣权利膨胀,已经威胁到“三桓”的地位),但孔子一旦触碰到他们的自身利益时,就开始不乐意了,最终在内外压力的共同作用下,逼走了孔子。当时的当权者,对孔子的学识应该也是佩服的,孔子十七岁时,鲁大夫孟釐子就预言了他以后的学术成就,到三十岁时,更有远道而来的齐景公向他询问秦国的前景。只不过由于鲁国国家孱弱,效仿韩、赵、魏分家,分裂成三个小国后处于大国夹缝中极易被灭;“三桓”互相制衡,效仿田氏篡齐又没有条件,所以才勉强支撑到最后而已。数遍古今中外,伟大理论的开创者,往往超越时代,难以在当世推行,佛陀的故国迦毗罗卫国没能成为佛国,古希腊也没有等到哲学王掌权的一天,中东到如今也依然流行的不是基督的教化,所以孔子的故国也没能受到儒家的教化也是合乎天道的。因为《史记》中还有一篇《孔子世家》,因而在“国史”《鲁周公
按照我的设想,作为至圣先师的故乡,“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的周公封国,鲁国应该是周代礼制的楷模,毕竟两个圣人都对周礼推崇备至,讲究的就是“尊尊亲亲”。
孔子像
周公定周礼
谁知道,大致浏览一下《鲁周公世家》,让人大跌眼镜,“弑君”、“篡位”、“废长立幼”、君主不顾身份向大国称臣等等乱事,一点也不比齐晋、齐、郑等国少,“三桓”的大夫专权也一点不弱于晋国的韩赵魏智、齐国的田氏。
只不过由于鲁国国家孱弱,效仿韩、赵、魏分家,分裂成三个小国后处于大国夹缝中极易被灭;“三桓”互相制衡,效仿田氏篡齐又没有条件,所以才勉强支撑到最后而已。
数遍古今中外,伟大理论的开创者,往往超越时代,难以在当世推行,佛陀的故国迦毗罗卫国没能成为佛国,古希腊也没有等到哲学王掌权的一天,中东到如今也依然流行的不是基督的教化,所以孔子的故国也没能受到儒家的教化也是合乎天道的。
因为《史记》中还有一篇《孔子世家》,因而在“国史”《鲁周公世家》中孔子出场不多,也就短短一百多字,夹杂在公族争权、家臣叛变的文字中显得分为悲凉。
当时的当权者,对孔子的学识应该也是佩服的,孔子十七岁时,鲁大夫孟釐子就预言了他以后的学术成就,到三十岁时,更有远道而来的齐景公向他询问秦国的前景。
但世家的利益终究是当前的,孔子为相开始“堕三都”时,因为利益存在交叉点所以还能勉强接受(三都的家臣权利膨胀,已经威胁到“三桓”的地位),但孔子一旦触碰到他们的自身利益时,就开始不乐意了,最终在内外压力的共同作用下,逼走了孔子。
实话说,当时鲁国经历了庄公时期短暂的辉煌后,经过庆父之难、公卿争权后本就已经风雨飘摇,孔子即便长期为相也不一定能扶大厦于将倾,孔子的思想也不一定适合当时的天下大势。但话说回来,孔子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他若为相,想必会结合当时的形势做出调整, 即便不能挽救鲁国,也能更好展现他治国的理念,只可惜历史没有给我们这个机会。
四书
在孔子周游列国以及晚年回国著书立说之时,鲁国迅速江河日下,先是三桓赶走哀公,立了悼公,国君势力“如小侯”;又是穆公收回权力,“三桓”中的季氏独立为费国,最后在楚人的攻击下亡国。
从周公被封在鲁,直到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一共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历时795年。除了周公以及开国的鲁公伯禽外,明君不过庄公、名臣不过季平子,猛将不过曹沫,亮色实在不多。
但鲁国出了孔子这位圣人,更有其弟子贤人七十二,他的思想、著作影响后世中国几千年,就连那段历史能够流传也依赖于孔子所著《春秋》,这就足以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以鲁为荣了,所以直到今天山东依然称“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