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师支教,八旬退休教师20年公益助学路
退休老师支教,八旬退休教师20年公益助学路师范毕业后,他便被分到安溪一所小学担任校长。那个年代村民大多不愿送孩子去学堂,认为读书无用,深知文化知识重要性的他,时常劝说家长把孩子送入学堂学习知识,劝说无果的情况下他甚至自掏腰包,让上不了学的穷孩子进学堂。进学堂的孩子多了起来,但很快他又发现了问题,来学校的基本上是男孩子,由于社会时代的约束,女孩子则只能在家扶持家务,这让他感到十分痛心,若是永远秉承“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那未来发展十分堪忧。为了也能让女孩子们上学,他又办起了夜校。 当时唯一的学校在镇上,他们一家又住得偏远,所以胡云豹每天都要走10多公里才能到校学习,风雨兼程,从未断过。因为刻苦好学,他的成绩在班上也一直名列前茅。 而他也只是村里唯一可以去上学的人,其他同村的小朋友因为家境贫寒加上父母封建的思想,所以从未上过学。从小朋友渴望的眼神中,他读懂了一个讯息,也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他要让上不起学的人都能上学!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爱心犹如那抹清泉,润物细无声;爱心亦如那丝阳光,温暖明媚。爱心可以化解千年冰川,可以跨越洪流,也可以战胜未知。只要人人都传递一点爱,那星星之火便能汇聚巨大力量,让身处困境的人获得机会,绝处逢生。胡云豹便是传递星星之火的一位普通人,没有雄途伟业的他在八旬高龄还能为莘莘学子争取到千万助学金,他无疑是崇高而伟岸的!
胡云豹生于1936年,长于菲律宾,4岁跟随父母回到中国,对于菲律宾的记忆,他只停留在了那个时刻,众多的孩子因为贫穷上不了学。回到祖国的他随着父母定居于安溪,由于他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对于胡云豹的学业也抓得很严,十分看重。但他们家兄弟姐妹众多,靠着父亲的工资也只能勉强养活一家人,所以母亲还会给别人家缝补衣物补贴家用。但是对于教育,他们从未放松过。
当时唯一的学校在镇上,他们一家又住得偏远,所以胡云豹每天都要走10多公里才能到校学习,风雨兼程,从未断过。因为刻苦好学,他的成绩在班上也一直名列前茅。 而他也只是村里唯一可以去上学的人,其他同村的小朋友因为家境贫寒加上父母封建的思想,所以从未上过学。从小朋友渴望的眼神中,他读懂了一个讯息,也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他要让上不起学的人都能上学!
师范毕业后,他便被分到安溪一所小学担任校长。那个年代村民大多不愿送孩子去学堂,认为读书无用,深知文化知识重要性的他,时常劝说家长把孩子送入学堂学习知识,劝说无果的情况下他甚至自掏腰包,让上不了学的穷孩子进学堂。进学堂的孩子多了起来,但很快他又发现了问题,来学校的基本上是男孩子,由于社会时代的约束,女孩子则只能在家扶持家务,这让他感到十分痛心,若是永远秉承“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那未来发展十分堪忧。为了也能让女孩子们上学,他又办起了夜校。
1991年,胡云豹退休。但教育的脚步并未停止,爱心的传递也还在继续。当时泉州市正在开展助学活动,他硬是一家家上门核实资料,为那些贫困生带去助学金。孩子们因为能上得了学了,脸上都挂满了真诚的笑容,而这也是他的动力所在。很快,胡老先生的善举被传开了,人们感动的同时也纷纷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有经济条件的人都开始联系他,愿意捐献助学资金。受他的影响,不少人士开始了自己的助学路,残疾人李双连更是从2000年开始资助贫困孩子,并且已经捐献了超出10万的资金了。20年的公益助学路,这些传递爱心的人已经累计捐款达到了上千万,给6190名寒门学子筹到了1798万,给贫困学子带去了希望,让他们获得机会读书。
结语
风雨兼程,胡云豹也未停止自己的爱,每当看到孩子们能够重新站在教室,仿若重获新生般的生命力让他十分动容,这条教育扶持路虽然艰辛,但是值得!不管外界如何看待他,他始终保持初心,为贫困孩子们带去希望,创造更多的价值。如今84岁的高龄了,他亦未停下,因为爱永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