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历史及相关运河图(卫运河2500年沧桑史)
运河历史及相关运河图(卫运河2500年沧桑史)周朝时期的卫河,可见河水(即黄河)已夺取河道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改道,清(卫)水及淇水在宿胥口入黄河。这是黄河发生有史她向东北的流向记载以来的第一次大改道,大致向北流经河南滑县、濮阳,河北馆陶、吴桥,在今黄骅市北注入渤海。这时洹、漳等水仍为黄河支流。 战国时代(前475—前221年)以前,发源于太行山南部黄河以北的山前水流,如泉、溪、渠、河流及山前丘陵,平原地带的地面水,在南部的丹、淇二水之间,水集于吴泽陂(今获嘉县境),而后注入黄河河道。战国后期,兴起于春秋(前722—前481年)形成于战国的那一带先民构筑的人工堤古阳堤形成,从天而降的地面雨水,沿堤东流渐成河流,从而使较大的丹、淇二水间的发源于太行山前的泉、溪、河流和山前倾斜平原地带的地面水汇于新乡的合河,经如今的卫辉市向东北的背河洼地,至卫辉市小河口村与较大的淇水汇合于宿胥口(今河南浚县地壕村)后流入黄河,形成了我国早期
古代先民“依水而居、聚族而存。”在逐渐抬升的华北平原古地质年代,在黄河漩淤、冲击的沙丘、高阜处,馆陶一带就有先民生活在这里,而除去古黄河在这一带流淌泛滥之外,和黄河共生同长的还有华北平原另一条最大的河流,即是至今还流淌在华北平原的卫运河,千百年来她穿境而过馆陶,成为了馆陶的母亲河。
古代卫运河称清水或清河。《战国策》苏秦说齐曰:“西有清河。”说赵曰:“东有清河。”均指此河。“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今河南辉县白鹿山东)”,“其水沥涧飞流,清冷洞观,谓之清水。”古代清河郡馆陶地域曾存在过的清渊县、清泉县(今临清县原址)及今山东临清县、河北清河县,均因临此水而命名。因此清水发源于古卫国,又主要流经卫国,卫国人把清水叫国水,出土于河南的《竹书纪年》载:“晋定公十八年(前494年),淇绝于旧卫(转属晋国),此卫河名之始。”后又叫卫水或泉源,所谓:“淇水在右,泉源在左”(今河南辉县百泉镇西)。
战国时代(前475—前221年)以前,发源于太行山南部黄河以北的山前水流,如泉、溪、渠、河流及山前丘陵,平原地带的地面水,在南部的丹、淇二水之间,水集于吴泽陂(今获嘉县境),而后注入黄河河道。战国后期,兴起于春秋(前722—前481年)形成于战国的那一带先民构筑的人工堤古阳堤形成,从天而降的地面雨水,沿堤东流渐成河流,从而使较大的丹、淇二水间的发源于太行山前的泉、溪、河流和山前倾斜平原地带的地面水汇于新乡的合河,经如今的卫辉市向东北的背河洼地,至卫辉市小河口村与较大的淇水汇合于宿胥口(今河南浚县地壕村)后流入黄河,形成了我国早期的卫河上、中游。由于河水系山泉水组成,河水清澈透明,与浑浊的黄河水形成鲜明的对比,故谓清水或以后的清水河。
古代称卫河为清河或清水还有一个原因,即是与其毗邻的黄河、漳水、滏阳河、滹沱河等相比较,他水皆浊而此水独清得此名,宋朝大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载:“凡大河(黄河)、漳河、滹沱河、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河南《辉县志》载:“苏门山下泉通百道,渊极清澈,须眉可鉴,游鱼虾蟹可数。”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水经注》,《畿辅安澜志》等史书典籍,记载了卫水的名称变更、流经区域、以及黄水夺卫及两河水的流域情况。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改道,清(卫)水及淇水在宿胥口入黄河。这是黄河发生有史她向东北的流向记载以来的第一次大改道,大致向北流经河南滑县、濮阳,河北馆陶、吴桥,在今黄骅市北注入渤海。这时洹、漳等水仍为黄河支流。
周朝时期的卫河,可见河水(即黄河)已夺取河道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黄河北决于馆陶分出屯氏河。(前39年)河决高唐,不久在馆陶又分出屯氏别河。此时卫河同洹、漳等仍为其支流。
西汉末(公元11年)河决魏郡(今河南濮阳市境内),泛清河以东数郡。“黄河南徙,经濮阳,在千乘(今山东利津)入海,此为黄河有记载的第二次改道,因在南部改道,卫水、淇水仍为向南的黄河支流。此时,洹水、漳水脱离黄水,沿黄水故道北流入海。
两汉时期的卫河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取邺城(今临漳县西南)后,在邺城西开长明沟(邺城西门称长明门,也叫白门)引漳水入邺,作为城内用水。正月,曹操北渡黄河,北征袁尚,在卫、淇水入黄何处“遏淇水入白沟,以通(河南)粮道。”修筑了坊头堰及疏浚白沟两大工程。即堵塞宿胥口水流,并遏清(卫)、淇二水流入白沟,大大增加了白沟水量以利漕运军械粮食。此时,卫水随黄河又北流。又过九年,到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定都长住都城邺城后,组织开利漕渠,沟通了漳、卫、黄三河。
三国(魏)时期的卫河
又过近四百年,到隋炀帝大业四年正月,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的隋炀帝为征高丽和游乐:“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万,开永济渠”又“引沁水,南达于河(黄河)。”以通(黄)河南邗沟,至江南扬州。
隋开永济,从洛阳向东北,其渠道走向,基本上是清(卫)水和白沟的位置,但河道东移,即由洛阳经修武、新乡、大名、馆陶、临清(今临西县童村)至天津,转永定河分支,直抵涿州,并赐名御河。
隋永济渠
宋庆历八年(1048年6月)黄河在胡埽(今河南濮阳东北)决口,黄河改道北流并“夺卫”,即全部冲入卫河河道,有的河段又分开。自南乐以北,经馆陶、枣强东至钱宁军(地名)(今河北青县境)合御河入海。北宋政和九年(1111年)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的七十八年间,卫运河在馆陶西北(今冠县北陶镇)又折向东北,东北方向流淌一直到明、清、民国,基本上改为现在的流经位置。
因水源等原因,元开海运,也利用漕运,元代自临清起,往东南开会通河以利漕运。当时将会通河称漕河,将御河称卫河,以后的年月沿用这一称谓。1946年3月1日,解放区冀南卫运河河务局成立。当时卫运河指漳河、卫河在馆陶徐万仓汇流后,至德州四女寺枢纽这一段河道,长157公里。在馆陶属馆陶内河长近50公里,如今为冀、鲁界河长40.5公里。
元朝时的卫运河(卫河)、会通河
本文文字部分节选自《卫运河沧桑》一书,作者刘清月,文化学者。
本文古代地图部分(彩色)均来自于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