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图:早秋丸文:希和在一个扁扁的小匣子里,住着七个好朋友,他们每天都快乐地在一起玩耍。可是有一天,调皮自大的小一和小二,赶走了老实的大一和大二……二、绘本信息书名:七个好朋友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574号

“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七个好朋友》精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一、内容简介

在一个扁扁的小匣子里,住着七个好朋友,他们每天都快乐地在一起玩耍。可是有一天,调皮自大的小一和小二,赶走了老实的大一和大二……

二、绘本信息

书名:七个好朋友

文:希和

图:早秋丸

适读年龄:3-6岁 (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8月

三、绘本精读

【封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1)

解析:

封面干净明亮,蓝天白云之下,一幢幢楼宇前,一辆汽车的造型在黄绿交织清新的坡路上奔驰,尾部还挂着一串气球,楼里楼顶的一个个笑脸,一个个羡慕的眼神望着他们。

这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益智玩具七巧板的原创绘本,书中将7个小木块化身为7个小精灵,每块板赋予了不同颜色的图案和笑脸,还让他们有了各自的名字和情感,演绎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纸上舞台剧,展现了千变万化的奇妙创意,也阐述了友谊的真谛。故事生动而有趣,故事背后潜藏的七巧板构建教学体系又能锻炼孩子们的构建思维。

书名《七个好朋友》镂空的底纹也是七个小精灵的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当传统与现代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有趣的火花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事吧!

【前环衬】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2)

解析:

前环衬页上是由七巧板拼的寓言故事,有拔萝卜、农夫与蛇、龟兔赛跑和乌鸦喝水,这也是教学体系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或许是小精灵主人的杰作,而由七巧板化身小精灵的出现是否也演化为另外一个故事呢?

七个小精灵组合一起与小朋友拔萝卜,另外每一个小精灵也与七巧板色块组合在一起,从七巧板中化身为本书的故事,让七巧板演化为一个个小精灵,演化为这个由七巧板小精灵引发的故事。故事发展的过程也是七巧板构建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的延展,故事的正文、封面,甚至环衬都是这一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图是七巧板色块组成的寓言故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3)

七巧板由七块板组成,完整图案为一正方形,将一块正方形的板按图所示分割成七块,就成了七巧板。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形三角形、一块中形三角形和两块大形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这七块板可拼成1600种以上图形,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孩子玩七巧板,最基础的是认识到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几种形状,通过拼玩,还可以接触到长方形、梯形等形状。七巧板中有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通过对比,孩子可以很轻松地掌握三角形木板的大小和边的长短,建立初步的”量”的概念。

【扉页】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4)

解析:

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朋友的家中。这“七个好朋友”每天都在一起玩,当然是他们的小主人每天打开他们不停地在拼图,让他们不停地变换组合的方式,搭建出一个个形似的造型。故事内页中那些曾经的跳舞、开车、飞翔和游泳的造型就是从他们的记忆中被唤醒的。

但这些都是在主人的安排下做出的,可是他们也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一下啊!这不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他们终于耐不住性子,悄悄打开盒子,两双眼睛从打开的缝隙中扫视着外面的世界“外面一切正常!”,一只大手打着OK的手势。他们想出来玩玩吗?他们在盒子中很憋闷吗?这两双眼睛又是谁呢?是那两个调皮的小一和小二吗?卷起的说明书暗示他们要出来吗?一出热闹的舞台剧就要开启了吗?

蓝色的文字与画面,与他们在晚上偷偷探出头来,都是极好的应景与配合。黄色卷起的说明书,是在查看外面的安全状况。他们看外面的世界,可小读者却看到了他们蠢蠢欲动的行动。

一个圆形的图案,聚焦的镜头,往往是故事的开始。

这本绘本是如何“出生”的呢?作者希和与她的宝宝3岁时机缘巧合的接触到七巧板,觉得很有意思,于是每周都会跟孩子一起研究七巧板。在某天清晨醒来,看着宝宝熟睡的脸庞,希和回忆起了和孩子一起玩七巧板的点点滴滴,于是拿出纸和笔,创作出了《七个好朋友》。

这本书深入浅出,书中各种情节的推动也是通过七巧板不同的摆放拼搭方式来实现的,就算是两岁多的孩子,也会听地津津有味。

【第1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5)

原文:在一个扁扁的小盒子里,有七个扁扁的小木块儿。

解析:

这七个扁扁的小木块儿像是在盒子中憋了许久,盒子一打开就非常高兴地迫不及待地跳将出来,小木块儿穿上漂亮的衣服,作者都为他们赋予一个个小精灵的造型。

这个工作台作为道具频繁出现,这或许是未出现的主人公的手工桌,或许是作者的操作台,或许是七巧板活动的平台,却成了他们出发和玩耍的地方。

白色的背景,浅灰色的桌面,隐去不必要的背景和褪去原有的色调,凸显着七个小精灵的存在。只是黄色尺子,蓝色的笔筒、手铃和橙色的台灯在旁边欢迎着他们的登场。

虽然舍弃了繁杂的背景,但还是“藏”了很多小彩蛋,相信它们能给小读者带来很多发现的乐趣。

【第2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6)

原文:这是大一和大二,这是小大和小二,他们是两对双胞胎。这是方方,还有中尖儿和四边儿。

解析:

七块小板子有着各自的名字:大一、大二、中尖儿、方方、小一、小二和四边儿,并赋予他们鲜活的性格。为了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在装帧设计上也有很特别之处。

两个小三角形的“小一”和“小二”特别活泼调皮可爱,小一打着跟头,小二和读者打着招呼,他们身着一红一绿的服饰,且主色和辅色分别采用了一红一绿的撞色设计,身上都用圆点进行装饰;红色小三角形“小一”戴着绿色的蝴蝶领结,绿色小三角形“小二”则戴上同款红色领结,这是他们作为一对小双胞胎的默契。

两个大三角形“大一”和“大二”的设计中也有这样的呼应,衣服下摆并采用了花边处理。

中号三角形“中尖儿”,身穿黄色盘扣唐装,颇有喜庆感,小帽子看起来呆萌。

蓝色平行四边形“四边儿”,歪着脑袋和身子,穿着笔挺的中式立领,双脚并在一起大有卓别林喜剧的味道。

正方形“方方”是一只有着放射状花纹的粉色小狮子,他跑得飞快,活泼好动。

七块小板子调皮又任性、爱玩儿……这不就是可爱的孩子们吗!

【第3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7)

原文:七个小伙伴天天住在一块儿。一块儿吃饭,一块儿睡觉,一块儿读故事……

解析:

清晨,故事开始了。一个小房子的拼图,轻柔浅淡的房间里衬托出七个鲜艳的小伙伴,他们天天住在一起,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他们都脱掉鞋子,进入到他们共同的房子中。为什么只有六双鞋子呢?

不同拼图造型呈现出他们日常的活动,吃饭、睡觉和讲故事。作者这里弱化了一切不必要的细节元素,场景也是淡淡的灰色,因为七个主角的形象设计本身已经非常丰富了,如果再把他们放至复杂、精致的场景中,无疑会削弱主角的魅力。如果背景采用的颜色饱和度高,也会导致画面本身最想突出的内容不能清晰地被小读者接收到。

看到三个生活中七巧板的组合造型,并增加了辅助的动作或道具,每一个造型突出了一个整体行为,这样有着人的轮廓和肢体动作,并没有让七个好朋友的头部全部出现,而是有选择性的渲染整体的印象,以表现他们的此时的精神状态,更好的诠释情景。如吃饭的环节,就画出了一只手端着食物,而作为四方儿的头部小精灵就突出出来,而关键环节也表现出小精灵的面部,来辅助完成相应的动作,这在七巧板的板块中是无法完成的。还有吃饭的手部小一,睡觉中的小二、腿部的大一,吃饭翘着二郎腿,睡觉双手抱头,以及蓝色四边儿读故事,其他围在两边时而喊出声,都有唯妙唯俏之感。

【第4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8)

原文:他们天天玩在一块儿。一块儿奔跑,一块儿跳跃,一块儿做游戏……

解析:

这个风车很形象,由小精灵组成大小、形状、重量相匹配的叶轮,只有这样才能玩一起。“风车”的杆则是一支铅笔,而背景却是蓝天白云,被风吹拂高速旋转起来。他们高兴地直呼“呀呼”,玩的很嗨,个个笑逐颜开,堆满笑容。

他们还一起拉着气球奔跑,一起跳着跳小房子游戏,坐着跷跷板。七个好朋友一起玩耍的“跷跷板”,可是用拱形小积木和尺子组成的,那气球由什么组成的呢?

《七个好朋友》没有采用我们平时常见的图谱形式去完成七巧板的各种构图,而是把大量构建的知识点悄悄地藏在了故事情节里,不经意间将七个图形整体与局部的多种逻辑关系巧妙地串联并精确、完整地呈现出来。还有出现的一些道具,如风车的铅笔、奔跑的气球、跳跃的房子和游戏的秋千等,这样把他们的活动融合进情节中,而且拼合的造型也是可以用七巧板块模拟的。

【第5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9)

原文:七个小木块儿中,小一和小二最调皮!他俩肚皮贴肚皮,扮个假方方,吓跑了真方方。

解析:

这是一个有趣的翻翻页,和后面连着的两页,都突出了小一和小二调皮的秉性。

翻翻页为一个单页的对折页,翻动可以看到另一个半页,就像是立体的三个面粘合在一起,翻动起来很顺手。翻翻页这样的互动能够给小读者很直观的体验,并且这样有趣的方式也可以让他们很乐于反复阅读,提高小读者观察力,并且互动效果更好更投入。

小一和小二肚皮贴肚皮拼合在一起,成为像方方一样的模样,但头顶顶着一只鞋子,张牙舞爪的做出搞怪的动作,把方方吓得一路跑开,帽子都丢了,身后黄色的轨迹看出方方被惊吓的程度。

正方形“方方”是一只有着放射状花纹的粉色小狮子,他跑得飞快,活泼好动。在书中,你很难看到他老实地坐着,这是方方喜欢的皮球和方块吗?

【第6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10)

原文:他俩背靠背,扮个假中尖儿,乐翻了真中尖儿。他俩一个直立,一个倒立,假四边儿拉着真四边儿,到处乱窜!

解析:

在黄昏中,小一和小二又背靠背组合在一起,扮出中尖儿的模样,没有吓住中尖儿,反而把中尖儿乐翻了,头着地喊着“哎呀呀!”。

晚上到来,在桌子的另一个角落,他俩一个直立,一个倒立,组成一个假四边儿,拉着真四边儿,到处乱窜!他们彼此高兴地发出“哈!哈!……”的笑声,真四边儿更是乐得横着身体,可见小一和小二是多么的调皮了。沿着地毯花边当轨道行驶的小火车,与真假四边儿乱串的行动正好吻合着。

小读者可以看到调皮的小一和小二用了三个画面是如何从清晨折腾到黄昏再到夜晚的,他俩肚皮贴肚皮,扮个假方方,吓跑了真方方;他俩背靠背,扮个假中尖儿,乐翻了真中尖儿;他俩一个直立,一个倒立,假四边儿拉着真四边儿,到处乱窜!这样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大画面,只是分成三部分展示从白天到黄昏再到夜晚的变化,而主题也是从戏弄方方到中尖儿再到骚扰四边儿。

他们俩很有创意和精力,以至非常得意,嘲笑、恫吓、捉弄他人让他们很得意。背景从白色到橙色再到蓝色变化,都在桌下的一个地毯上。

我们看到作者把空间构建、图形的分解组合、整体与局部等知识点悄悄藏在故事里,故事发展的过程也是七巧板构建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的延展。

【第7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11)

原文:这对儿小双胞胎得意极了,认为自己特别棒,本领大过其他人!“那,也包括大一、大二吗?” “当然啦!我们和大一、大二ー个样儿,他们会的,我们全都会。” “只是……”

解析:

戏弄了方方、中尖儿和四边儿,他们觉得很得意,认为自己特别棒,本领大过其他人!是否有点自不量力,狂妄自大了呢?这来源于他们和方方、中尖儿及四边儿的过招,且赢得了胜利。这样他们又打上了大一、大二的主意。这句蓝色的对话是小一还是小二呢?应该是小一,这才是主角吗?

他们一起吃饭,都揽过一碗米饭和蔬菜,小大和小二与大一和大二的饭量和身材都不在一个档次上,颗粒的米饭仔细才能看到;攀爬中脱鞋的姿势也是迟了一步,还险些着地;骑车的动作也是如出一辙,只是大巫见小巫了。

从吃饭到攀爬再到户外骑车,他们做着同样的动作,只是没有大一和大二吃得多,爬得快,骑得嗨。只因他们个小,不能做得更好。

一只小猫在房顶俯瞰,一只铅笔画出了林立的房子,一个小朋友也把头探出窗外看他们的比赛。

在绘图上,作者采用了平面构图的方式来绘制七个小木块,小读者可以直观地看清组合图形的结构,可以一边读故事感受七个小精灵的欢乐与悲伤,一边用七巧板的实物来演示,在不知不觉中体会了七巧板空间构思的精妙。而如果采用立体、侧景或俯视等角度构图,则很难准确表达七巧板的图形特点,同时也难以实现对照图画进行实物构建并体会图形空间感的目的。所以,这既是一本读给孩子“听”的书,也是一本陪伴孩子“玩”的书,更是一本和爸爸妈妈一起“学”的书。

【第8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12)

原文:为了变大,变强壮,小双胞胎找来了方方,“比比谁高!”叫来了四边儿,“比比谁壮!”他们和中尖儿手拉手,“看看谁的力气大!”

解析:

他们很聪明,和大一与大二比起来,动作他们都会做,只是他们本领不够大,盖不过大一和大二。为了变大、变壮,小双胞胎找来了方方,和方方拼在一起来和大一和大二比高低,一把尺子见了分晓。为此他们举手欢呼跳跃,而大一却灰头丧气。

他们又与四方儿拼合在一起和大二比谁壮,大二坐在地上举起西瓜,而组合却站起身奋力举起了更大的西瓜,还配以西红柿、香蕉和葡萄的组合。

他们又与中尖儿手拉手,和大一大二来看看谁的力气大,在桌下的跑道上他们压到了大一和大二。手铃和沙锤及气球都在观展,让小一和小二扬眉吐气,乐翻了天。

这个小双胞胎很会联合,靠联合的力量战胜了单打独斗的大一和大二。这里的大一和大二哪里出了问题呢?是太自信了吗?

在七个小木块的基本形状的基础上,作者突出了“七巧板”作为个体时的特色,每个小主角身上的设计元素也使用了很多的几何图案,为了让大家的主色都更突出,都设计了独特的配饰和花纹。给两个大三角形和中三角形都穿上了交领服装,两个小三角形则穿上了盘扣服,蓝色的平行四边形穿着硬挺的立领款式,做到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手脚和道具则用灰色线条表现,这样的线面结合不会影响读者对七个形状的辨识。

【第9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13)

原文:大一和大二难过地离开了。“他们出门去,咱们自个儿玩!啦啦啦……啦啦啦……”五个小木块儿得意扬扬地唱起来。

解析:

大一和大二难过地离开了,而五个小木块儿组合却得意扬扬地唱起来。他们的唱词“他们出门去,咱们自个儿玩!啦啦啦……啦啦啦……”完全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更多的是顾及自己,有点幸灾乐祸的意味。

表情不同,背景也不同。前者忧伤的蓝色让阴沉的内心充满了水滴般的眼泪,后者活力的黄色高挂着胜利的气球。对比气氛很强烈。

双方向着反方向行走,分道扬镳。他们手拉着飘扬的气球,挥舞着大手,空中飞舞着彩带,而大一和大二则连接阴沉的云端,擦拭着眼泪,空中飘落着如眼泪般的水珠,就像是他们流下的伤心泪。七个好朋友由此产生了裂痕。

这只灰猫打着雨伞,徜徉在雨水中,是否是给大一和大二站队鸣不平呢?出镜率很高的小猫咪、小气球、小摇铃、小火车……是不是恰好就是小朋友家中那只可爱的宠物猫和到处撒落的玩具、文具呢?

我们看到每一个小块儿在作者笔下都成了有生命的个体,他们可以演绎出很多七个好朋友在一起的有趣的场景,可以通过故事告诉孩子解构和组合的原理,还可以通过游戏和故事传达友谊和真情,奇妙的是,所有这些还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故事。

黄色给人愉快、充满希望和活力,由于此色过于浮夸,被认为轻薄、冷淡,是否又暗示着危机的到来呢?

【第10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14)

原文:他们去跳舞,可是——“漂亮的裙子哪儿去了?”

解析:

小一和小二与大一和大二的较量,与中尖儿、四边儿和方方的戏弄,是花了一番小心思的,也是他们智慧和调皮的体现,弱小的小一和小二让好朋友都刮目相看。

但问题来了,他们去跳舞,但裙子不见了。这是他们之前玩过的游戏吗?他们在重温一段美好的记忆吗?两个白色虚线勾落的大一和大二没有出现。

小猫咪摇动小摇铃助阵,音乐响起,高台四周闪烁着灯光,只不过多为灰色、淡黄,为了突出此刻的心情吗?尽管他们的组合很有激情地舞动着腰身,双手握有沙锤,狂甩的把帽子丢下,巨大的灯光下但没有漂亮的裙子,看到自身没有漂亮裙子表情也显得很尴尬。灯光也是开通了一半,是否暗示缺少另一半呢?

自然缺少了漂亮的裙子,舞蹈也就黯然失色了。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大一和大二的重要性。

【第11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15)

原文:他们去开小车,可是——“怎么只有轱辘了?”

解析:

他们又去开车,一辆只有轱辘没有底盘的汽车,在公路上会出现怎样的事故呢?手握方向盘的补位,展现他们五个高光笑脸的时刻。

上坡速度慢还稳稳地前行,可下坡速度一块就散架了,汽车冒了烟、冒出火花。轱辘出现失衡,他们都被摔了出去,人仰马翻,惊慌失措,而小猫咪驾驶的汽车则超了过去,惊讶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本来小猫咪开始跟随时还眯着眼睛,一付无精打采的样子,跟在后面,没想到超越。

看来缺少了大一和大二,原来好好的游戏都玩不成了。

“小汽车”行走的轨道是地毯上的花纹,采用局部的特写,让小读者看到了一个上坡的弯道。

【第12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16)

原文:那就,飞起来——“啊……吧唧!”

解析:

既然不能跳舞,也不能开车,那就像小鸟一样飞起来吧!

一个没有了翅膀的飞行器,从桌子上重重地栽到地上,脑袋被撞得火冒金星,叫苦不迭。小猫咪躲在桌腿旁,偷偷看到了这一幕,而小火车却在地毯上安稳运行。

这三辆车厢与之前完全相同,只是颜色的深浅不同,就像是小读者的玩具车。

本书的绘图方法采用数字媒材的方式,更好得复制与粘贴,来体现小精灵的一致性。只是表情的变化,花费了更多的手段与精力。

目前主流关于七巧板的图书,多采用图谱方式罗列七巧板的各种组合,沿袭传统以“教”和“学”为重点,而《七个好朋友》则是在描绘“七巧板”作为个体之间的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把七巧板的组合巧妙而充满逻辑地串联在一起,这也是本书的独特之处。

【第13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17)

原文:还是游泳吧——呀!尾巴不见了……“救命啊!”

解析:

这几个游戏都做不成了,他们还没有清醒过来,没找到问题的根源,却又选择了游泳。他们拼成鱼的形状,想象着自己像水中的各类鱼一样,能自由游动。

这是一个放大的想象中的镜头,也是他们记忆中的场面。他们从上角进入,原来是在一个容器中游泳啊!

模拟着水底的世界,两条小鱼们看到没有尾巴的他们被沉入水中喝水的样子很吃惊。这下不是好玩的,生命都受到危险,大声呼喊“救命啊!”

看到水里鱼的尾巴可是千奇百怪的,小读者看到不同的鱼类,重点在不同的尾巴,尾巴起到推进器和稳定器的作用。而没有了尾巴的他们,在一个容器中不能如鱼得水那样,只能直呼救命。

从不能再优雅的跳舞,到开车缺了轱辘险些出事故,再到飞行中没有翅膀重重地摔下来,最后游泳险些丧命,一次比一次危险,只是因为缺少了大一和大二的参与。他们幡然醒悟了吗?

【第14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18)

原文:“原来,没有了大一和大二,我们什么也玩儿不了,只能是——‘残缺的一角’。”

解析:

经过四次游戏活动,他们彻底明白了“没有了大一和大二,我们什么也玩不了,只能是残缺的一角。”

一个全黑色的画面,代表他们彻底陷入了绝望中。夜深人静时他们开始思索,他们的过往和自己的行动。显然此时的他们很失落,也产生了强烈的反省。想念着曾经一起玩耍的过去,是否对自己的过错而深深自责呢!

他们推开窗户,来找寻大一和大二。想到原来七个好朋友做的游戏,拔萝卜、农夫与蛇、龟兔赛跑、乌鸦喝水,做的非常完美,只是此时他们什么也做不成,而发出哎的叹息声。夜空中闪烁的游戏,出现在环衬中。

这是一个关于七个好朋友形影不离的故事,也是一个“小不点”欺负“大家伙”的有趣个案,故事表现了孩童间最单纯、最朴素的友谊,它用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向我们阐释了友情的真谛,也诠释了团结、合作的精神,还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肯定自己的同时,还需要学会承认他人的优秀。”

【第15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19)

原文:“出发!”五个小木块儿找到了大一和大二。

解析:

最后他们在气球的帮助下,又出发了。像只小鸟,飞行在蓝天。

他们找到了在树下乘凉的大一和大二,他们躲在大树的背后,是否有些惭愧而不好意思呢?

一上一下,放低了姿态,不再趾高气扬。看到了两只小蝴蝶,一高一低,尾随着他们,是否也暗示不同呢?

粗壮的大树扎根沃土,基础牢固,挺拔的身姿暗含着如何做事。 棕色经常被人联想到泥土、自然和简朴等事物和情境,给人一种非常可靠和有益健康的感觉。而大一和大二坐在大树根上,是否暗示这一点呢?

蓝色的天空可以看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已经豁达而明晰,也代表着他们内心七上八下的忧郁,

又代表他们孩子般的内心与纯洁。

【第16画面】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20)

原文:七个好朋友高高兴兴地抱在一块儿。

解析:

七个小精灵曾经就像好朋友一样共同生活、一起玩耍,其间因为最小的一对双胞胎调皮自大,欺负并赶走了一对大双胞胎,后来他们认识到错误,最终七个好朋友和好如初。

回归到七巧板的盒子中,暗含着他们彼此没有间隙得重新团结在一起。

小火车第三次出现,也在气球的牵引下沿着轨道行驶着,暗示七巧板兄弟抱在一块儿,也会走的更远。这才是七个好朋友应该有的样子。

【后环】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21)

解析:

七个小木块儿紧密抱团的布局,一个益智的游戏,组成一个长方形。没有了精灵般的存在,恢复为七巧板原有的样子。

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七个小精灵的背景色,就像太阳的七色光组成一个完整的明亮的色谱而温暖着万物,给我们带来能量,是太阳赐予的礼物,我们带着七彩梦想走向未来。

虽然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白色光,正是他们的组合才形成了白色的光芒,但这七种光的波长并不同,他们会经过棱镜发生折射,但每种光的折射角度有不同,最后白光会发生色散,而形成七色光。组合在一起才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与光芒。

而我们要做平凡之路上的“七色光”,要团结在一起,这样会走得更远,而不是耍聪明,跌倒在前进的路上。

【附赠】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22)

解析:

随书附赠的纸质七巧板,正面是本书的七个主角形象,背面则是空白,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七巧板。你也可以边读故事边用七巧板实物演示书中的全部情境哦!

七巧板先是宋朝的燕几图→演化成明朝的蝶翅几→再者清初到现代的七巧板。

七巧板本来的面目是“燕几图”,燕几的意思是招呼客人宾宴用的案几。在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他非常喜欢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所以家里的家具也“颇具特色”。有一天,他家里请客,请客的桌子是他设计的6张小桌子拼成的“宴几”,宴会的时候,可以根据客人的多寡调整位置,后来又增加了一件小几,分开组合,变化无穷,相当实用有趣。后来人们把它改成7张桌子拼成,这样可以根据吃饭的人数的不同而变换不同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非常方便。

后来,明朝严澄依照“燕几图”的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而组成的。人们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被人们拼为“七巧图”、“智慧板”。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

现代的七巧板就是在“燕几图”与“蝶翅几”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出来的。因此,从家具演变成今天的几何图形益智游戏。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

【封&底】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23)

解析:

一本充满童趣的、富有哲思与情感的图画书,同时又是一本培养和锻炼孩子空间思维能力的七巧板学习的“教材”。让简单的木块有了生命和情感。

封面和封底是一张整个画作,在封底中他们还在涂鸦呢!七个好朋友组合成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形象,拿起蜡笔在墙上涂涂画画,画了房子、孩子和小动物,勾画着自己的内心的想法。他仿佛也在悄悄地观察着阅读这本书的你们,要把你们画进他们的故事里呢!

“七巧板”虽然已有千年的历史沿袭,但它的运用与推广一直沿用最传统的方式——拼图,市场上以七巧板为主题的图画书更是稀缺。在本书中,中国传统益智玩具“七巧板”化身为七个可爱的小精灵,演绎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纸上舞台剧,展现了千变万化的奇妙创意,也阐述了友谊的真谛。小读者读到这本书时,可以与故事同步,用手中的七巧板和《七个好朋友》一道演绎一场属于孩子的纸上儿童剧,在故事中品味快乐,在玩耍中收获智慧,在探索中构筑梦想!

类似以七巧板为母版的图画书《七巧板猫咪》,讲述了一个孩子偶然得到了一盒拼图,有人告诉他这盒子里的七块小板子能够拼出上千种不同的东西!他将信将疑,于是就拼了一个猫咪,为了让猫咪有个家,他又拼了一个房子,不想猫咪孤单,便又拼了一个小狗给猫咪当伙伴……随着故事的开展,这七块小板子就如同戏台上的木偶,配合着剧情的开展,随时变幻着各式姿态。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24)

四、作者信息

希和,本名岑白希,有趣的“80后”妈妈,育有儿子当当,居住在一座有山的城市。喜欢看童书、养多肉,趁着带娃之机重温快乐童年。将与绘本的相遇视为自己人生的一大幸事,想要一直畅游其中。

早秋丸,本名赵媛媛,“90后”新锐插画家。自写自绘的处女作《掰玉米的下午》获得第二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铜奖。作品注重构图和镜头对画面气氛的烘托,富有情感张力。著有图画书《去掰玉米的下午》《七个好朋友》。

七巧板的变化形式: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25)

说明:本文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不可转载和移作它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