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桥横千年:汩汩泉水穿城蜿蜒而过
悠悠古桥横千年:汩汩泉水穿城蜿蜒而过鹊华桥就是七桥之一,它位于大明湖的南岸,名称源于北郊的鹊华二山。以前,鹊华桥在济南的名气最大,因为它不仅沟通了旧时最著名的两处水景——大明湖和百花洲,而且它西靠文庙和贡院,文人荟萃。据说,当时有不少文人才子或春风得志或仕途失意时,都常邀三五知己,从百花洲前雇一叶小舟,从鹊华桥下穿过,泛舟明湖,留下了不少赞美鹊华桥的佳句。如清人任宏远曾有《鹊华桥诗》:“舟系绿杨堤,鹊华桥上望;齐州九点烟,了了明湖上。”孙熊兆也有诗云:“虹桥跨绿水,桥上见华鹊”。足见昔日鹊华桥及周围景色之美。明湖泛舟,渔舟唱晚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而从大明湖乘船返回百花洲,景色顿为收敛,鹊华桥岸边瓦舍青青,垂柳拂岸的庭园气氛让文人们从刚才放歌纵情的浪漫中,又回到小桥流水人家的现实中了。说到大明湖,济南人无人不知“七桥风月”。说到“七桥风月”,又要提到北宋时期曾任齐州知州的曾巩。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的一个夜晚,曾巩避开竭力
原标题:汩汩泉水穿城过 几处流水几处桥
旧时的济南,汩汩泉水汇聚而成的流水穿城而过,在老城区内流淌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巷。几处流水几处桥,小桥自然也就成了这些街巷不可或缺的部分。原来,在济南老城区以桥命名的街巷就有大板桥街、小板桥街、曾家桥街、鹊华桥街,可以看出一弯小桥对于这个北方城市的重要性。
济南的古桥究竟源于何时,共有多少,恐怕是没有确切的答案的。
《春秋·桓公十八年》记载,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泺”就是泺水,今天趵突泉下游大板桥水巷。鲁桓公自然不会与齐襄公相会于泺水这条河流之上,而应该相会于泺水之上的桥上,这便是济南最早的桥梁“广会桥”的传说,迄今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
据清朝末年统计,当时济南共有石桥六十余座,木桥二十余座,而同时期湖荡成群,水网如织而著称的上海老城区仅有桥梁三十余座。这足见当时济南的水巷之密,桥梁之多。
济南老城区泉水成溪,水巷纵横,老济南的居民们就在水巷两岸架以巨大的青石板,一条小桥就成了两岸往来的通渠。这些小桥质朴、亲切,连桥的名字也与泉水、街巷有着密切的联系,像是王府池子下游的起凤桥,趵突泉边的广会桥。也有随着城市建设消失复又重建的古桥,像是曾经连接大明湖和百花洲的鹊华桥。
“七桥风月”之鹊华桥
说到大明湖,济南人无人不知“七桥风月”。说到“七桥风月”,又要提到北宋时期曾任齐州知州的曾巩。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的一个夜晚,曾巩避开竭力挽留他的济南父老百姓,悄然踏上了赴任襄州知州的路程,怀着对济南恋恋不舍的心情,他写下了《离齐州后五首》,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所谓的西湖即大明湖,“七桥风月”是指当时建在湖畔的七座桥。
鹊华桥就是七桥之一,它位于大明湖的南岸,名称源于北郊的鹊华二山。以前,鹊华桥在济南的名气最大,因为它不仅沟通了旧时最著名的两处水景——大明湖和百花洲,而且它西靠文庙和贡院,文人荟萃。据说,当时有不少文人才子或春风得志或仕途失意时,都常邀三五知己,从百花洲前雇一叶小舟,从鹊华桥下穿过,泛舟明湖,留下了不少赞美鹊华桥的佳句。如清人任宏远曾有《鹊华桥诗》:“舟系绿杨堤,鹊华桥上望;齐州九点烟,了了明湖上。”孙熊兆也有诗云:“虹桥跨绿水,桥上见华鹊”。足见昔日鹊华桥及周围景色之美。明湖泛舟,渔舟唱晚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而从大明湖乘船返回百花洲,景色顿为收敛,鹊华桥岸边瓦舍青青,垂柳拂岸的庭园气氛让文人们从刚才放歌纵情的浪漫中,又回到小桥流水人家的现实中了。
1946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将桥西的贡院改为粮库,省立图书馆改为军火库,因鹊华桥坡陡难行,遂将古桥拆毁,改建成木板平桥。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木桥改为钢筋水泥平板桥。上世纪80年代,大明湖路拓宽,桥再次改建,已完全看不出原来桥的痕迹。
新建的大明湖公园新区保留了鹊华桥。新建的鹊华桥坐落在大明湖公园东南门鹊华路的南端,在“众泉汇流”牌坊旁边,就见一座古朴淡雅的汉白玉石拱桥犹如一条薄薄的飘带横卧在碧波之上,轻柔雅致,端庄秀丽,似长虹饮涧、初云出月,这就是新建的鹊华桥。
今天,走在壮观秀丽的新鹊华桥上,老济南人总算感到了些许慰藉。不过周边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已无法重现当年的鹊华秋色。今人们只能立足桥上,遥想曾经的鹊华桥和鹊华烟雨了。
芙蓉街北首的府学文庙中,有一座精巧的泮桥。这座建在古代学宫里的桥梁,却没有多少交通的作用,而是封建礼制科举考试的体现。旧时,学子入学称为“入泮”,泮桥也叫状元桥、跨鳌桥,意为跨过这座桥科举应试之时就能独占鳌头。
泮桥
泮桥是过去文庙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棂星门之后,大成殿之前,横跨于泮池之上。与熙熙攘攘的芙蓉街相比,文庙显得安静多了。泮桥是五孔石桥,长约20米,宽约4米,横跨于半圆形的泮池之上,桥身比例匀称,形态舒展优美,是济南古桥中的佼佼者。泮桥栏杆、护板上的雕刻也极为生动,每根望柱柱头上都雕刻着流畅的莲花图案,栏板上主要是各种云纹和如意纹图案。其中一块栏板上刻有一只奔鹿,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旧时读书人踏上泮桥就像是进入了高等学府,宋代又尊崇儒学,因此府学文庙的泮桥修得如此精美也就不足为奇了。
旧时桥下泮池之水是由芙蓉街诸泉汇聚而成,后又经半壁街而汇入百花洲,泉水终年不绝。那时泮桥岸边松柏参天,碧水环绕,的确是个读书求学的风雅之处。
起凤桥
就在离泮桥不远的起凤桥街,还有一座寓意金榜高中的小桥,叫起凤桥。
有人说,起凤桥是济南城内最小的桥,却是最有故事的一座桥。从曲水亭街一直往南,沿着曲水逆水而上,一边是青瓦花脊的老屋,一边是绿藻飘摇的清泉,过腾蛟泉西拐,远远便望见一个漂亮的砖雕月亮门,旁边宽约两米的石桥便是起凤桥。石桥长约三米,乍看外表普通,踩在光滑如镜的青石板上,却能感受到岁月的(砺。几百年过去,泉水依旧,石桥依旧,这里还能找寻得到清泉、石桥、人家的诗意风情。
传说,乾隆和刘墉曾经走在济南府的云路街上,刘墉触景生情,回想当年经过此地去文庙拜见孔子的情景,兴致颇高:“皇上请看,那座桥是顺治爷年间修的,叫‘青云桥’,意为平步青云,桥那边的牌坊坊额上写着‘腾蛟起凤’,臣就是从这桥走过去,中了举人,又考中进士,殿试中了状元的。”后来,乾隆下旨把青云桥改成起凤桥,云路街改为起凤桥街。据称清顺治年间,起凤桥头确曾建有一座“腾蛟起凤”牌坊。起凤桥紧邻贡院及文庙,古代赶考秀才前来祭拜孔子必经石桥,拜孔子,入府学,“腾蛟起凤”成为对他们攀青云之路的祝福。
“起凤桥上石板宽,腾蛟泉下溪流长”。汩汩泉水日夜不停在起凤桥下长流,和石桥一起,绵延不息传承着对学子的美好祝福。
广会桥
广会桥,也就是济南市民俗称的大板桥,位于旧城西南隅的趵突泉水巷之内,连接着旧时的剪子巷。广会桥的来历相传是春秋时鲁桓公与齐襄公相会“于泺”之地,因而在广会桥不远的石桥上还嵌有一块年代久远的“会桥”石碑。明崇祯六年(1633年),《历城·建置》有“广会桥在趵突泉下流”的记叙,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历城县志·山水考》所载:“泺水……平时东流恒微皆有桥,旧以木为之,名大板桥,即旧志之广会桥也。”虽然没有桥的建造年代,不过这时候广会桥已经与大板桥通称。此后,在老百姓中大板桥的俗称逐渐取代了广会桥,这一带的街巷从那时起也沿用了“大板桥街”的名称。
旧时的广会桥究竟是什么形制,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出。现存的广会桥确为清同治年间所重修,桥长约八米,宽约四米,为一孔石拱桥,桥的栏杆、抱鼓石上都有精细的雕刻。清同治年间重修广会桥后立有石碑,不过碑身字迹大多已经模糊。
旧时,广会桥曾经为往来交通之要道,闹市的趵突泉水巷的水流也比现在多多了。在清末府城墙还未辟进出城的坤顺门之前,城里人到趵突泉,必须出西门,途经广会桥才能抵达。而西南关的人进城,这桥也是必经之地。据记载,1877年济南城增开坤顺门后,城外的大板桥街和马跑泉街一带渐成了商业之地,那时大板桥以东的街段是集中卖小百货和妇女用品的地方;西段主要是做纸盒子的小铺。在桥的北侧有一座两层的鸽笼式尖顶小楼,墙体是砖石砌成。
站在此桥下游的小板桥北望,石砌的水巷蜿蜒曲折,两岸的民居高低错落,清澈的泉水从两岸民居的窗户下湍湍流过,广会桥横跨水上,清澈的泉水映衬着洁白的桥身。小桥流水,垂柳人家,加上手工业和小商铺,形成了一幅济南特有的赛江南的市井风情。明代济南诗人王象春对这里有诗赞誉:“一曲溪流一板桥,浣衣石面汲泉瓢。家家屋后停织女,树底横舟手自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