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互联网用工平台准入门槛低,灵活用工还是规避责任---谈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及

互联网用工平台准入门槛低,灵活用工还是规避责任---谈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及互联网平台企业声称要提高服务质量,更应该承担起企业责任,有尊严有快乐的提供服务,把灵活用工当做正式工一样对待。然而踩在传统行业的身上攫取利润,甩掉成本给其他企业主体,蛋糕并未做大,产业供应链并未改进,却推诿责任、逃避税务、脱离监管、规避风险,号称轻资产运营,请问你们的价值观体现在哪里?“灵活用工”---实质上是劳动者与服务企业之间签订的无固定工作场所和固定工作时间的非全日制劳动合同,责任主体在企业。企业和政府也应该设计一种面向离散型团体、非全职劳动者的新型社会保障产品,这是一个隐性需求,一如电商行业创新出运费险、订单险一样。在中国,这两年企业对灵活用工的使用越来越大,年轻的80后、90后也乐意接受这种自由灵活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在新经济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中。比如说滴滴,最大的无车出租车公司,它有上千万的司机,还有像美团外卖,它有270万骑手,达达配送等等,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几乎都是灵活用工

互联网用工平台准入门槛低,灵活用工还是规避责任---谈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及(1)

从“劳务派遣”到“灵活用工”

传统企业为降低人工成本,创造出“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从服务业蔓延到电子大厂,从“临时性辅助性可替代性”用工变成降本增效改制上市的普遍做法,但逐步纳入了法律监管之内。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企业的涌现,“灵活用工”又被创造出来了。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在《关于我国灵活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中,将灵活就业人员划分为:1)自营劳动者: 包括自我雇佣者(自谋职业)和以个人身份从事职业活动的自由职业者等。2)家庭帮工:即那些帮助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3)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主要是指非全时工、季节工、劳务承包工、劳务派遣工、家庭小时工等一般劳动者。

在上海外服集团《2017灵活用工业务现状与趋势报告》中,将“灵活用工”定义为,指劳务派遣、业务外包及非全日制等三类用工方式。

据CIETT(民间职介国际同盟)数据显示,全球人力资源市场收入构成中,灵活用工占比高达70%,市场规模近3万亿人民币。2017年,日本“灵活用工”在人力资源行业中占比已到42%,美国紧随其后,占比32%。而中国的“灵活用工”的构成仅占到人力资源行业的9%,与日本和美国相比差距较大,在“灵活用工”雇佣方面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从2013年以来这方面成增长趋势,且态势良好,2015-2017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走势上升明显,超过20%。

在中国,这两年企业对灵活用工的使用越来越大,年轻的80后、90后也乐意接受这种自由灵活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在新经济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中。比如说滴滴,最大的无车出租车公司,它有上千万的司机,还有像美团外卖,它有270万骑手,达达配送等等,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几乎都是灵活用工。还有像同城配送、物流平台、直播、代驾、外卖、家政保洁等,也都有大量灵活用工。

一方面,灵活用工它有非常大的价值,是一种创新式的用工关系,它在生产力、成本、财税、管理方面有很大的价值。另一方面,灵活用工这样一种新生的事物,它本身所蕴含的法律风险就是非常大的,并没有被现行的《劳动合同法》,甚至《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所规制。

互联网用工平台准入门槛低,灵活用工还是规避责任---谈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及(2)

为企业创造价值,却无从获得利益和风险分担

灵活用工们为互联网企业创造了价值,却无从分享利益,互联网企业不用承担用工们的招聘、管理、工资、税务、保险及法律风险,“合理合法地”调动无数的社会劳动力为之服务,而合规合法缴纳社保提供吃住的工厂却招不到大量的熟练工人,暂且不说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依存的关系。有人就说了,互联网平台有激励机制,多劳多得,正式员工有996上下班概念、社保、奖金、期权、旅游福利等,而灵活用工们只有拿身体,拿违章,甚至拿生命来换取比正式员工更少的利益。

“灵活用工”---实质上是劳动者与服务企业之间签订的无固定工作场所和固定工作时间的非全日制劳动合同,责任主体在企业。企业和政府也应该设计一种面向离散型团体、非全职劳动者的新型社会保障产品,这是一个隐性需求,一如电商行业创新出运费险、订单险一样。

互联网平台企业声称要提高服务质量,更应该承担起企业责任,有尊严有快乐的提供服务,把灵活用工当做正式工一样对待。然而踩在传统行业的身上攫取利润,甩掉成本给其他企业主体,蛋糕并未做大,产业供应链并未改进,却推诿责任、逃避税务、脱离监管、规避风险,号称轻资产运营,请问你们的价值观体现在哪里?

互联网用工平台准入门槛低,灵活用工还是规避责任---谈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及(3)

京东刘强东一直在多种场合怼阿里天猫博眼球,业务创新也是跟随阿里亦步亦趋,马云表态,阿里巴巴培养出无数个京东。然而有一点值得敬佩,刘强东为一线快递员当做正式员工一样购买社会保险,改善住宿生活条件,最近又承诺,抚养遭遇不幸员工的子女到22岁,岗位有分工,责任无差别。

一贯低调的顺丰王卫,听闻北京车主掌掴顺丰快递员,总裁震怒为员工撑腰,给钱调解也不妥协,后邀请该员工上市敲钟,归属感和尊严对企业员工也不可缺。

滴滴司机出车出力,为生活疲劳驾驶而猝死,滴滴外包客服对受害女性的冷漠,美团外卖骑手撕心哭喊车餐被盗,为送餐而违章,为差评而杀人,还有无数的快递员们,他们的付出和回报,或者说利益和风险成比例么?

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员工关爱和社会责任在哪里?

看着滴血的利润,扪心自问,你们的良心痛么?

互联网用工平台准入门槛低,灵活用工还是规避责任---谈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及(4)

互联网企业的“原罪”--量全社会之利润,结互联网之欢心

灵活用工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也降低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太膨胀了,不说VC估值虚高,对传统企业颐气指使,动不动“二选一”站队,从传统中介变成互联网黄牛,类金融模式敛财,逃避法律监管,实质上对行业供应链究竟改变了多少?难道是披着互联网的外衣薅全社会的羊毛,蛋糕并没有变大,量全社会之利润,结互联网之欢心?

网上曾流传的《细数中国互联网企业9大原罪》,应该再加上两条---恶化商业生态,榨取传统行业利润和人力成本,以及游走在政府监管和冲击法律的边缘。国家政府放宽对新经济行业的扼制,特别是互联网O2O服务领域,譬如单车网约车外卖,岗位外包管控,逃避开票税务,扰乱交通秩序,恶化餐饮质量,推诿平台责任,但不是无底线的让步,起码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还是要坚守的。

北京海淀法院对一送件员因工伤诉某物流平台案,判决书中有句话——“互联网企业不能够因为其采用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经营方式,而不承担原本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与社会责任。”

这几年互联网平台企业事故频发,这是偶然也是必然,望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且行且珍惜,合规合法经营,让员工无差别,有尊严有快乐的服务。


互联网行业交流,请私信拉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