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古槐树,博兴境内的宗教及渊源
博兴古槐树,博兴境内的宗教及渊源【基督教】传入博兴县的基督教分为三派:浸礼会派、真耶稣教会派和灵恩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基督教堂被查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督教活动得到恢复,逐步走向正常。博兴县基督教老官教会【天主教】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前后,河北省枣强县一带天主教民30余人,为谋生迁来博兴县刘寨村定居。通过亲戚关系将天主教传至董杨村。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天主教又从桓台县传入高庙李村(当时叫邱李村,属原蒲台县,今属博兴县庞家镇),多年在县境北部活动,发展迟缓。清朝末年,外国传教士来博兴县立堂传教,建立高庙李和董杨两个堂区。这两个堂区,统为博兴县天主教活动区域。至1945年境内有信仰天主教的村庄42个592户,男教徒1528名,女教徒1623名,共3151名。高庙李天主教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中共博兴县委统战部于1963年10月召开了宗教人土会议,与会人员共同制定了服从共产党的领导,遵守政策、法令
博兴县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于东汉末年传入,发展于两晋南北朝,鼎盛于隋朝,唐末始衰,明清仍有活动,民国期间基本绝迹。天主、基督两教,自清初先后由外国传教土传入,是他国殖民主义赖以在中国进行政治、济和文化侵略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博兴县人民政府贯彻中央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实施“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方针号召爱教必先爱国,宗教活动由秘密转向公开。“文化大革命”中教堂被占用,公开的宗教活动被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政府进一步落实宗教政策,退回被占用的教堂,宗教活动恢复正常,全县的天主教徒主要分布在小清河以北;基督教徒主要分布在小清河以南地区。
【佛教】博兴县佛教的传播始于东汉末年。从出土文物看,自南北朝至唐代是县内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县境内所有寺院,均为此时所建。据清康熙五十八年《博兴县志》记载,县境内寺庵有27处,分布全县。主要有:兴国寺又名文八佛寺、普济寺、石佛寺、文殊寺、罗汉寺、三教寺、鼎溉寺、相国寺、申家寺、泰山行宫(5处)、准提庵、毗卢阁、白衣观音阁(2处),另外,还有多个村庄建有寺院。这些寺庵,都曾住过僧尼。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与道教争斗思想互相渗透,互有盛衰。唐末武宗灭佛,博兴县有许多寺院被拆除,僧尼多数还俗。自此,佛教开始衰败。民国时期,寺庵已全无,只有其遗迹和丈八佛尚存,但佛教思想影响至今尚有。
兴国寺
【道教】东汉末年,博兴县即有道教活动。金元以后,道教分为“正一”和“全真”两派,博兴县道徒金代为全真派,元代多为“正一”派。后来佛、道两教互相排斥,思想互相吸收,逐步脱离原来的教义,把自然现象人格化当神供奉,把历史名人也塑像当神供奉,逐步发展成为多神教。据清康熙五十八年《博兴县志》载,境内建有庙、观38处;主要有:城隍庙、三皇庙、药王庙、东岳庙(2处)、真武庙、三官庙(4处)、大王庙、娘娘庙、三义庙(2处)、梓童庙、关帝庙(7处)、狱神庙、龙王庙、东镇庙、石婆婆庙、八蜡庙、玉皇阁。当时各庙内均有道教徒居住。民国期间,道教逐步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庙观已无存,道徒绝迹。
【天主教】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前后,河北省枣强县一带天主教民30余人,为谋生迁来博兴县刘寨村定居。通过亲戚关系将天主教传至董杨村。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天主教又从桓台县传入高庙李村(当时叫邱李村,属原蒲台县,今属博兴县庞家镇),多年在县境北部活动,发展迟缓。清朝末年,外国传教士来博兴县立堂传教,建立高庙李和董杨两个堂区。这两个堂区,统为博兴县天主教活动区域。至1945年境内有信仰天主教的村庄42个592户,男教徒1528名,女教徒1623名,共3151名。
高庙李天主教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中共博兴县委统战部于1963年10月召开了宗教人土会议,与会人员共同制定了服从共产党的领导,遵守政策、法令,活动不影响生产;不给少儿“领洗”:不干涉婚姻:不体罚教徒;不“跳灵舞”;不“赶鬼治病”;不诈骗钱财等5项规则,至此天主教活动正常。“文化大革命”10年,博兴县所有教堂被查封,有的连同财产被没收,教会会长和教徒遭到揪斗,天主教活动被停止。十ー届三中全会之后,天主教活动得到逐步恢复。
博兴县基督教老官教会
【基督教】传入博兴县的基督教分为三派:浸礼会派、真耶稣教会派和灵恩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基督教堂被查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督教活动得到恢复,逐步走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