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关于米芾有趣的故事:宋韵桐乡米芾与崇福

关于米芾有趣的故事:宋韵桐乡米芾与崇福那么,小小的一块县学碑,何以能同时请动沈括、米芾呢?沈括的文章,米芾的书法,融合在一块碑刻中,放眼全国,也许是绝无仅有的一道宋韵。米芾与崇福镇,缘分不浅,这里且从崇德县学说起。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崇德知县吴伯举创办了县学,这是桐乡历史上第一所公办学校,大概位置在现在太平弄一带。县学造好以后,吴伯举请沈括写了一篇《崇德县学记》,书写这篇文章的人,就是米芾。沈括,跟米芾一样,都是北宋重量级人物,流量超亿。他发明的词汇“石油”,时过一千年,还是网红词。

文 | 郁震宏

关于米芾有趣的故事:宋韵桐乡米芾与崇福(1)

米芾(1051—1107)书法

宋韵崇福,米芾是绕不开的人物。

米芾是一代奇人,才华横溢,脑回路特别奇怪,从不走寻常路,堪称北宋中国的“尼采”。百度“米芾”,超一亿条,流量惊人,至今还是网红,我小时知道他,叫他“米市”,或者“米沛”。

米芾与崇福镇,缘分不浅,这里且从崇德县学说起。

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崇德知县吴伯举创办了县学,这是桐乡历史上第一所公办学校,大概位置在现在太平弄一带。县学造好以后,吴伯举请沈括写了一篇《崇德县学记》,书写这篇文章的人,就是米芾。

沈括,跟米芾一样,都是北宋重量级人物,流量超亿。他发明的词汇“石油”,时过一千年,还是网红词。

沈括的文章,米芾的书法,融合在一块碑刻中,放眼全国,也许是绝无仅有的一道宋韵。

那么,小小的一块县学碑,何以能同时请动沈括、米芾呢?

说来也巧,不早不迟,崇德县学建成之时,沈括正在秀州(今嘉兴)担任团练副使,崇德是秀州的属县,请领导写篇文章,也在情理之中,何况沈括当时早已文名天下。

关键是米芾。元丰八年(1085),他正在杭州做观察推官,次年离职,前往苏州,参加了一场小型文化秀。杭州到苏州,沿运河走,崇福、秀州是必经之路,这就为米芾誊写《崇德县学记》提供了充分的“作案时间”。这篇文章的创作、誊写在公元1086年,正是米芾前往苏州之时,与此同时,沈括就在秀州做官。

其实,米芾对崇福并不陌生,因为他的朋友圈里就有一位崇福人。

这个崇福人,叫王衷,字秉忱,又字天诱,是北宋末年著名的收藏家,尤精于砚台鉴定,经常于米芾讨论切磋,王衷藏有一方澄泥砚台,上等精品,可惜不知年代。米芾看了,说:这是孙思邈用过的。这就是米芾式的脑回路。

王衷的藏品中,有一份唐代书法家徐浩写的《朱巨川告身》,这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顶级精品。米芾曾经亲眼见过,忍不住告诉了王晋卿,王晋卿特别喜欢,通过米芾介绍,王衷把《朱巨川告身》转让给了王晋卿,转让价是韩干的两幅画。换句话说,一千年前,崇福镇上,曾经拥有徐浩的字、韩干的画。

这个王晋卿,也是不得了的人物,这里就不介绍了,读过《水浒传》的朋友,应该都熟悉他。《水浒》第二回,写高俅投奔苏东坡,苏东坡做个顺水人情:荐他去驸马王晋卿府里,做个亲随。人都唤他做“小王都太尉”,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

说到徐浩的《朱巨川告身》,不得不说颜真卿的《朱巨川告身》,这是书法史上的双璧。颜真卿写的《朱巨川告身》,本来也收藏在崇福人朱灌园家里,米芾到崇福镇,见了这副字,爱如潮水,咬咬牙,用一根金梭买了下来,后来写文章,说王衷收藏的那副徐浩《朱巨川告身》质量不高,我买的这副真好。

不知王晋卿翻了他的朋友圈,会作何感想?

这就是米芾式的脑回路,一个可爱的灵魂。

--END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