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金句逐句讲解:道德经弘扬的大道远超越西方人
道德经金句逐句讲解:道德经弘扬的大道远超越西方人
《道德经》曰:“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而西方人崇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不错,丛林法则属于自然法则之一,自然法则当然也是造物者的作品,但人类之所以文明就在于能够超越自然法则,可以蔑视丛林法则,“抑强扶弱,爱护孤寡”、“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是德性法则,也是爱的法则,唯得道圣人可为。造物者不仅创造自然法则,既有各类制约奴役自然世界万事万物的必然因果律,也有残酷无情的丛林竞争生存法则;同时,造物者又创造了德性法则,弃绝相残以呈!而是提倡居下不争、和谐共生。可见两个造物者互相矛盾,针锋相对!我想,前面那个造物者造物造自然法则;后面那个造物者造德性法则造爱的法则造自由神性法则,这个造物者不该叫造物者而应该比如叫“神性者”,前者在自然世界,后者在自由世界;前者是肉身主导的人,后者是灵性主导的人;前者感性,后者理性;前者在此岸,后者在彼岸。可见《道德经》既讲此岸世界之道,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同时讲彼岸世界之道,如上面提到的“圣人不弃人”。最终《道德经》落脚点是弘扬彼岸世界之道,贬斥此岸世界的自然法则的!比如其中心概念之一的“无为”价值观,这层次的“道”就是给人以自由给人以尊严,是要成全上天的爱的大道、和谐共生的大道,而不是残人以呈的动物性的丛林法则,人类如果崇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物性丛林竞争生存法则,则人类就堕落为与动物无异的野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