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制片人 吴红梅近日,编剧帮采访了《爱上你治愈我》的制片人吴红梅、编剧莫菲勒,在分享创作历程的同时,她们认为这部剧还可以更好,制片人吴红梅多次提到“筹备时间真的太短了”,在交片的时候音乐总监甚至还打电话询问可不可以再换一段。......以上是《爱上你治愈我》的部分反馈。该剧首度直面都市心理疗愈话题,选用22个真实生活案例揭开人性的脆弱、生活的痛苦,也用这22个案例温暖治愈着被社会、生活、情感所压迫,在绝望中嘶吼的灵魂。也许你看着剧中同样面对窘境的患者,就像看着镜子撕开自己的伤疤,但《爱上你治愈我》会真诚地告诉你,世界一直在默默关怀着伤痕累累的你。“我们一直踩着那一脚宽的桥小心渡河,凸显专业性,不想跳进描述精神病的世界。”也许是人们接收到了编剧莫菲勒和创作团队的以诚相待,也许人们在剧中找到了共鸣,《爱上你治愈我》在上线之初便登顶微博电视剧话题榜榜首,上线后,连续两周蝉联豆瓣口碑榜第九,这个榜上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1)

文丨十一

“一口气看到第四集,心中只有两个字:吹爆!首先,国内很少见的心理精神题材,本剧的编剧把握的很好。第三集的创业者心理压力源于母亲的过高苛求和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可,第四集的整容者的病态心理源于心底对自己的不喜欢、不认可与不接受,这些案例非常写实,治疗过程很令人动容。其次,主线分成亲情线和爱情线,个人更喜欢本剧温情脉脉的亲情线,爱情线虽是破镜重圆的俗梗,但胜在颜值高。最后,从演员上看,男女主演们的表演很自然,更有潘虹、金士杰等戏骨坐镇,很满足了。 ”

“1、曹导的摄影没话说,片头的制作,片中大量的景深,构图选择都非常有感觉; 2、心理精神病题材的电视剧内地真的不多,能看出创团的用心,窦骁的魅力功不可没。”

“看了8集,先给三星,会继续追下去。前2集还是在铺陈背景介绍人物关系,节奏偏慢,第3集开始渐入正轨。心理疗愈的题材非常好,案例很真实,涉及很多现代心理疾病,关注社会问题,尤其是共享单车创业者患躁郁症那个案例演技好评,但是案例和剧情结合得不是很流畅,故事讲得太过简单,浮于表面,可以再深入一些的。 更新到15集,四星,剧情埋了很多暗线,主要角色也潜藏着心理问题,慢慢浮出水面,诊疗过程得到了更细致的展现,期待接下来的剧情发展! 更新到22集越来越好看!主角配角演技都很有感染力,颜医生背负了太多苦难……可惜前面开局不太吸引人,题材比较压抑,没多少人看唉......”

......

以上是《爱上你治愈我》的部分反馈。该剧首度直面都市心理疗愈话题,选用22个真实生活案例揭开人性的脆弱、生活的痛苦,也用这22个案例温暖治愈着被社会、生活、情感所压迫,在绝望中嘶吼的灵魂。也许你看着剧中同样面对窘境的患者,就像看着镜子撕开自己的伤疤,但《爱上你治愈我》会真诚地告诉你,世界一直在默默关怀着伤痕累累的你。

“我们一直踩着那一脚宽的桥小心渡河,凸显专业性,不想跳进描述精神病的世界。”也许是人们接收到了编剧莫菲勒和创作团队的以诚相待,也许人们在剧中找到了共鸣,《爱上你治愈我》在上线之初便登顶微博电视剧话题榜榜首,上线后,连续两周蝉联豆瓣口碑榜第九,这个榜上内地剧集仅三部。5月15日,《爱上你治愈我》再次登顶#电视势力榜#第82期热剧短视频榜首。

近日,编剧帮采访了《爱上你治愈我》的制片人吴红梅、编剧莫菲勒,在分享创作历程的同时,她们认为这部剧还可以更好,制片人吴红梅多次提到“筹备时间真的太短了”,在交片的时候音乐总监甚至还打电话询问可不可以再换一段。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2)

制片人 吴红梅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3)

编剧 莫菲勒

筹备周期短

国产类型剧专业化精品化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从剧中男主角颜书仁的表现来看,编剧是否混淆了精神科大夫和心理咨询师两个职业?”“剧作中如何平衡专业性与娱乐性?”“这部剧更像是包裹着职业剧外衣的偶像剧?”不论是观影的“欢乐场”,还是记录文艺生活的各社交平台,评论区、弹幕区向来才是最热闹的,截止发稿日《爱上你治愈我》有着4.1亿微博话题阅读量,174.3万讨论量,除了赞美,观众们对剧中的专业性问题也极其关注。

对于观众的这些反馈,制片人吴红梅直说她的遗憾比观众多百倍。“观众只是很少被安利一部从头到尾都好看的电视剧,我们的感觉就是几年的心血,并没有看见最想要的结局。还应该再多打磨一段时间再开机!”

作为国产剧第一部以精神科、心理咨询为核心元素、创作题材的剧,它幕后的创作故事中还存在着很多个“第一”:这是制片人吴红梅第一次独立操盘项目的处女作,是编剧莫菲勒从小说作者转型编剧之后上线的第一部作品,是演员窦骁、苗苗第一次担纲领衔主演电视剧上线播出的第一部作品。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4)

但面对这么多个“第一次”,吴红梅却是以很大的野心去对待这个项目。她希望能把自己对电视剧创作的理想流程一步步实现。

“我不管市场是怎么样,抢钱的时候也好,低谷期也好,我对待产品的态度是一致的,对待剧作、制作、表演,都有自己的一个理想构画,但是确实太理想化了,和我当时的环境是有不可协调的冲突的。”“比如剧本怎么保障拍摄的完成度,39集剧本导演的拍法能拍出近60集,可是周期需要150天,但是演员只给80天,导演9月份又必须进《长安十二时辰》剧组,就算这些障碍都没有,我也没有那么多预算支撑150天拍摄期,怎么办?他们不删减就无解了。”“比如一场诊疗戏,看起来是一个环境里8分钟的戏,编剧早就考虑了节奏安排上该如何破题,你需要写患者描述的故事,需要写故事触发到医生的某个自己的体验,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变化,不信任到一点点放下拘谨,有细微的动作,写患者的故事还要把场景换到他的生活里去。这样做,戏是不可能会温吞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实现起来却很难,就这一场诊疗戏,应该需要一天的制作周期。所以又得改!”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5)

“但这些遗憾也都是财富,以后再做项目尽量提前解决这些剧本和制作磨合的问题。我们项目剧本3月15日交给导演,6月28日开机,如果只是一般题材的现代剧,也不会有那么多遗憾,但这是心理剧,剧组里很多人对这个题材是陌生的,这种陌生体现在很多细节上,场景布置、演员表演、台词口语化等等。比如剧本里写到咨询师催眠时需要借助两个娃娃,催眠对象从众多娃娃里选择了一个代表小时候的自己,一个代表现在的自己,负责道具的小伙子就疯了,不知道应该买两个什么样的娃娃才能代表一个女人的不同内心诉求。再比如表演,抑郁怎么演?躁郁怎么演?躁狂怎么演?精神分裂怎么演?焦虑怎么演?每一天,导演组都会被演员逼问。他们也是处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除了正常的剧组必须要做的工作进度,还要适当修改剧本,极速熟悉心理学知识,那119天的拍摄日里所有人都尽最大努力付出了,遗憾也是难免的,几乎是每个作品都必然存在的。现在的全剧结构是导演和剪辑团队再创作的结果,在视听语言上有很多剧本团队无法计划的惊喜。”

“当然我必须复盘自己的经验和得失。以后的项目要压缩剧本的长度,确保制作周期,我还是要给观众熬制浓汤!”

心理题材创作难 究竟难在何处?

国内外上线的心理剧大部分都是惊悚悬疑类,而《爱上你治愈我》从创作之初就确定了三个创作原则,第一是以温暖治愈为主,目的是让剧有安慰人心的作用,而不是追求剧作的巧妙;第二是案例尽量广泛一点,选材常见而不注重奇巧,目的在于希望通过这部剧让观众知道心理问题是像感冒发烧一样寻常的病,想要很多看起来一辈子都不会被人发现有心理问题的正常人试着去面对自己的负担,梳理好心里那个沉重的秘密;第三绝不把喜剧桥段放在病患身上。对于创作者来说,写颜书仁的经历选择“复仇”元素比“和解”好写,更容易触发观众的“爆点”,对于心理诊疗过程,“窥视秘密”也比“追求治愈”好写,但是我们选择逆流而上,走了更难走的路。在“故事化”这个起步阶段,编剧团队的选择决定了项目的基因。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6)

心理剧相较其他医疗剧的创作难度大还有一个问题是“可视化”更难,首先治疗过程中大部分心理咨询都是在“谈话治疗”,不会像急诊、外科、儿科等等医疗剧,有动作戏,元素很容易有“惊奇感”,心理剧这个部分很难。其次,中国人对心理问题太陌生了。这部剧很像20年前你在中国看到有部剧全程故事都发生在咖啡馆里,年轻观众可能会有新鲜感,但还有一部分观众上来就会有割裂感,觉得这跟自己没关系。再挑刺一点的会说你“装腔作势”,加上中国人对“精神病”“心理问题”讳莫如深,如何把握分寸,是项目必须做好深度分析之后才能准确做出的选择。没有办法说哪个是最好的,都是创作团队自己的态度使然。比如《催眠大师》,剧作、制作、表演无可挑剔,吴红梅非常欣赏这部电影,但是这个悬疑方向不是这部剧想要的,“我只想告诉更多人,心理问题不可怕,不可耻,很常见,很重要,像身边处处都有一个看不见的燃油罐,你无视它,终有一天它就会爆炸,杀伤力巨大,伤人伤己。

对此莫菲勒透露“我们接触了很多心理学专家,他们接触的案例有一个共同特点,如果你想看到患者从他的困境里出来、病情有起色,治疗周期都是三年起步。”如何在短时间里实现戏剧化、制造冲突、勾连关系,是创作的巨大门槛。

美国心理治疗剧《扪心问诊》,斩获了诸多奖项和空前的口碑。在这部剧里,医患双方会在场景不换的情况下“聊”一整集,女患者聊到伤心点时会情绪宣泄,还会想办法勾引医生。“如果创作者真的想展现心理学行业剧,《扪心问诊》是合理的,也与行业很接近,但中国观众对心理治疗太陌生了,不会有人看你在一个屋子里聊整整40分钟。”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7)

为了塑造颜书仁这一人物,编剧莫菲勒和创作团队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剧本写了很多版本,还曾尝试过侧重娱乐性的创作方向,莫菲勒表示,“我们采访了那么多教授,听了那么多讲座,我还有两个精神科医生的同学,初级错误我们是不可能犯的。”

国内其实没有“心理医生”这个概念,只有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而心理咨询师是不能进医院的,只有本科学医后继续深造过心理学知识的才能被医院录取,并从事心理治疗的工作。编剧组基于这个背景,以及男女主人物关系搭建必需的“校友”关系,精心计算了两人入学时间、读研读博时间以及留学时间。二人成长史的这个表格根据剧本进度调整了大约10稿,虽然在台词中一带而过,但专业的观众一定挑不出两人职业背景的毛病,诸如此类的众多细节在创作之初便有考虑周全。

“比如颜书仁虽然是抑郁症患者,原版剧本中他先在抑郁症的爆发期爆发,后续一定还要有成长,这才是我们写这个人物的目的。原剧本中后1/4职场部分是为颜书仁的成长做铺垫,但后来顺序被调换,那部分戏的功能不再服务于主角颜书仁,而是放在陈沅庚和梁科这两个人物上,整个戏剧性产生了变化,但是我看到最终的效果会觉得颜书仁这个人物不够饱满和准确。” 编剧团队想要让观众看到一个内心真正强大、善良的人,经历了那么多创伤,但是没有被创伤打败,扫除在爱情、职业里,看清伤害的感受,把时间放在爱自己的人、生活、工作上,最后还会为自己珍惜的人“反击”一些事情,但最后成长线等于全部拿掉了。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8)

《爱上你治愈我》不仅要讲述男女主故事,还要展现22个案例,这对掌握剧情推进的节奏有很大挑战。有些网友提出:“案例在精不在多,有些案例叙述得不完整,像包着职业剧外衣的青春偶像剧。”制片人吴红梅从来没有觉得《治愈我》只是“包外衣”,“案例多只是想告诉大家,咱们身边这些事儿不是平常的谈资,老人把瓶瓶罐罐都攒成一堆、家人半夜睡不着觉、朋友被家暴过……他们可能正在生病,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在这个阶段的中国,你没有一定的量,是没有办法科普成功的!”

“我们做得非常写实,也很精细。”创作初期,创作团队就针对“职业剧”这一部分作了大量调研,为此下足了功夫。光阅读的心理书籍有几十本,整理给编剧组科普的文字有20万字,因此后来用相关资料出了一本心理科普书,叫《治愈者》。

莫菲勒认为心理剧就是在描绘患者成长、转变的过程,创作团队对每一个患者都给出可以到达的理想结局,而真实的心理治疗需要更长的时间,如果案例描写过长,在每一场戏里观众只会看到平淡。“虽然没拍深刻,但是至少呈现了很多种不同的状况和会出现的形式,至少我以前的同事会开始反思打他儿子这件事到底对不对。”

医疗题材如何“现实主义

“我喜欢现实主义,我想自己的风格大概是浪漫现实主义。”“生活里每一天都在发生数不清的残酷、惨烈、丑陋,我不是看不见,我只是想换一个视角和态度去面对它。”

在现实主义题材集体回归的当下,《麻醉风暴》《囚犯医生》以及引发热议的《我们与恶的距离》等影视作品,已逐渐脱离单纯的医患关系和医疗救助等戏剧性情节,开始聚焦社会、制度、人性、心理深度探索。同是揭露人性但基调不同的国产剧《爱上你治愈我》也并非是千篇一律的医疗剧,而是精神分析 行业剧 社会剧,并在不断更新换代的情况下做出了本土特色,在人性探索上勇敢迈出艰难一步。

《爱上你治愈我》今晚释出的大结局可以完整拼凑出这样一个故事,姐妹2人被吸毒母亲锁在家里很多天,姐姐饿死了,妹妹后来被收养,远居海外。平时和姐妹二人玩得很好的邻居男主颜书仁在事发的时候和父母外出,回家后发现了惨案结果,更残酷的是男主的父亲被女童父亲以“复仇、迁怒”的名义砍死。很多年后,男主母亲抑郁症期间因不明原因的车祸死亡,成为男主多年的内心症结。编剧采用了先把成年后的被锁女童、男主、女主、男主心理治疗督导这些人物的故事先做交代,再一点点释放前史的方式讲故事,而故事的结局,男主发现母亲死因并非抑郁症自杀,而是为了劝阻一个农妇不要丢弃自己先天颅骨畸形的婴儿时不慎车祸而亡。没有对制度的追问,只有对命运、愤怒、焦灼给出最克制、理性、善意的调色。“我知道观众会喜欢《延禧攻略》,但我更欣赏《如懿传》的创作态度。”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9)

“精神病群体很容易做出喜剧,因为在他们身上有很多细节会令人发笑。”但在创作初期吴红梅就果断放弃这一方向,“但凡会调侃精神病群体的我们都不做,我们的初衷就是要让社会知道,不要有病耻感,要让大家懂得去就医,懂得让身边有问题的人正视自己的问题。”

这样的故事和创作方法,藏在背后的主题是深刻的、隐忍的、善意的,这似乎可以解释《治愈我》在高口碑开局之后一直播出量温吞慢行的状态。对此,吴红梅的解释是,“很遗憾我们的营销推广做得很不够,演员团队也都不喜欢炒作,算是没有宣传经费完全靠自来水口口相传,对现在的结果我已经觉得满意了。所幸这部剧是可以看好几遍的,可以慢热很久,我相信还会有更多观众慢慢聚拢。”

莫菲勒从创作者的角度指出,“有些台剧、韩剧真的很抓人,而本土作品目前最大的课题是医患情感难把握,包括怎样减轻他们的戾气,又能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和互相理解。”

《爱上你治愈我》中很多案例来自80、90一代,她认为筛选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考虑当下的人会面临怎样的心理困境,他们可能会对下一代造成哪些创伤,或是他们的父母辈有过哪些创伤,列出不同的时间线与当下人们会碰到的事情进行结合、改编。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10)

或许是观众在作品中感同身受,“所以这部剧的讨论量大,黑粉少,各平台的评论区几乎没有出现被骂的很重的情况”,吴红梅从制片人的角度认为观众被这部剧的诚意打动。

“有很多过不去的东西,观众替我们圆过去了。比如‘妈宝男’,我个人认为剧中情节对他的刻画还不够;比如躁郁症,其实有些像抑郁症,还有一些细节我们是看得出问题的,包括患者的戏推进得太快,这些都是我们心里的刺,但是我觉得观众还是会被感动,可能感受到了我们是关怀这个群体的。”

“观众给了我们超出想象的包容,这个让我们很感动。”

创作团队用《爱上你治愈我》温暖了观众,观众向创作团队传达了善意,吴红梅表示,以后将会更加珍惜与观众之间这样一种互动的感觉,就是真诚和诚意。

多位大梁主创的处女作 过程中趣味与挑战同在

剧名的好坏对电视剧至关重要,甚至影响一部剧的命运,然而《爱上你治愈我》这个剧名却是临时改的,制片人吴红梅认为这不是最理想的剧名,“我们原来的名字叫《治愈者》,备案的时候没有让用,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办法再去精心打磨一个更好的名字。”

同样,作为该剧的编剧莫菲勒也有些遗憾,“原来的《治愈者》是蛮中性的一个词,但加上前缀后,读起来会有点暖。”

2016年,通过剧本医生樊苏华的介绍,吴红梅和莫菲勒达成合作,莫菲勒辞掉医院的工作后全身心投入到《爱上你治愈我》的创作中。对于这部剧的创作,她还具备了另一个优势——与医生和患者都能够顺畅的进行换位思考。“我从医院辞职转编剧就是一个有挑战性的事情,她(制片人吴红梅)又给我提供了一个更有挑战性的事,一方面这个题材确实没有人做过,另一方面自己有这方面的常识和基础,但其实又很不同,既有趣又有挑战,所以我要做这件事。”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11)

正如前面所说,这部剧是近年来唯一一部以心理咨询为题材的国产电视剧。创作中,在没有借鉴的情况下莫菲勒认为,“情感线有很多优秀的剧可以看,但专业性方面是有一个灵魂在的,拍所有东西都基于人本身,除了极端性质的案例,大部分通过不同情况、不同年龄阶段受到过的创伤的人,会导致你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倾诉、不愿意表现软弱,其实他们的基础都是人类很原本的情感。

“这部剧的行业跨度太大,如果让编剧独自去采访、去收集资料,那么前期的工作时间会更长”,吴红梅借鉴了部分美剧创作模式,用一个团队去找需要用的素材,然后跟编剧共同打磨,进行筛选,大大地缩短了创作周期。“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团队的人每天都在一起,编剧写出一集后就会有科学编剧来‘挑刺’,比如精神科和心理方面有问题,我们立刻就把它拿出来打磨,做修改,再返工给到编剧,编剧再用她的方式,把它跟当集揉在一起。我觉得这个工作模式可以在未来运作得更好。”

《爱上你治愈我》是吴红梅的影视剧处女作,但制片人这一职位对她来说并不陌生,她曾在影视公司工作10年,在传媒行业深耕18年,“算起来15年前就已经是节目和综艺制片人,所以转型影视剧制片人内心不觉得是个什么大事,很正常。”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12)

从创作到拍摄,吴红梅遇到了两次巨大的危机,“第一次是投资方的变化,原定4月15日开机,因为制作目标不统一,联合出品方在2月23日临时撤出50%投资。第二个变化是开机后的6月17日,定好的男主角突然离组,我们临时找了窦骁补位。这两个打击对任何一个项目来说,都会是致命的,但是最终都熬过去了,我们是身负重伤熬到播出,热血未干理想尚在,作品以现在的完成度来讲,它是我们在面对如此巨大波动的情况下去完成的,所以我感激导演组、演员当时没日没夜的努力付出,他们都是敬业的、专业的。所有的瑕疵,都是未来可修补的经验。”

《爱上你治愈我》播出后,编剧莫菲勒对日后的创作有了更大的信心,凭借对心理学和精神科日渐深入了解,配合以往的从医经验以及对情感细节细腻地把控能力,她将会在下部作品的创作中进行更根植于情感的深层挖掘。吴红梅则说,未来的创作,还是会找具备优质的主题和价值观的故事,而自己则会在故事化、影视化的专业上继续探索。“下一次,我不要温吞,我要沸腾。”

责编 | 哈尔滨雪人儿

>>>编剧帮现诚邀特约撰稿人,如果您对编剧行业、影视产业有真知灼见,或想向行业吐露心声、分享心得,亦或擅长影评剧评,都欢迎您微信联系我们:bianjubang002

E N D

往日精彩内容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丨网络大电影编剧

《疯狂的外星人》编剧孙小杭丨编剧个税计算教程

第二届编剧嘉年华丨专访爱奇艺副总裁戴莹

创投新人扶植计划汇总丨围读剧本丨编剧合同

影视宣传、转载联系 ◇ bianjubang002

编剧经纪、剧本经纪业务联系 ◇gangqinshi01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搜狐自媒体 | 百家号 | 微博 | 豆瓣

| 知乎 | 简书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

剧本的优点和不足:好题材败给了戏剧感缺失(1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