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什么被称作财神?一个财神的自我修养
关羽为什么被称作财神?一个财神的自我修养总的来说,关羽不失为一位符合传统儒家道德标准的武将。但类似关羽这样的武将在汉代以前的历史上不乏其人,就是与关羽同时代的魏蜀吴三国阵营中,也可以找到许多类似的人物。所以,单纯从历史上看,关羽并不是一位非常显眼的人物。南朝梁时道士陶弘景编撰《真灵位业图》,书中将800多位道教神仙组成一座金字塔,最底一层为原来俗世中著名的帝王将相,其中有刘备、曹操、诸葛亮、司马懿,甚至有徐庶,但却没有关羽。可见,直到南北朝时期,关羽在世人心目中只是一个普通的历史人物,并没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更不是什么神仙。关羽是个性格丰富的历史人物,他身上有突出的优点,例如武勇过人、号称“万人敌”,曾立下赫赫战功,他对刘备忠心耿耿,对曹操有情有义,等等。同时,他也有突出的缺点,大概是早年流落江湖的缘故,关羽身上有很重的江湖侠客气质,一方面,他爱憎分明,快意恩仇,在另一方面,则是意气用事,不计后果,不顾大局。如果关羽只是一介江湖人
赖正直 时拾史事
财神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主管财运的神。财神并非只有一位,而是有好多个,甚至还有“四面八方一个中”的说法,即“四面财神”:比干(东)、范蠡(南)、关公(西)、赵公明(北);“八方财神”: 端木赐(西南)、李诡祖(东北)、管仲(东南)、白圭(西北);还有一个“中财神”:王亥(商朝王子,被尊为商业始祖)。
在这些财神中,王亥、比干、李诡祖、管仲、白圭是治国理财有方的官员,范蠡、端木赐(子贡)曾经做生意发过大财,赵公明的原型是汉代修道成仙的道士,成仙后专司除瘟禳灾、护佑买卖公平,这几位被奉为财神,都很好理解。唯有关羽,一员武将,被尊为武神不足为奇,但尊为财神就不免让人一脸懵逼。虽然关羽也曾主政荆州,但没听说关羽过在管理荆州财政方面有何过人之处,也没有历史资料表明关羽做过生意、从事过商业贸易活动(有民间传说说关羽早年卖过红枣、绿豆之类的,但终究是个小贩,并没有发财)。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把跟“财”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羽奉为财神呢?
一、关羽的生前与死后关羽,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因事亡命至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遇到刘备招募乡勇,投奔刘备帐下,与张飞一同成为刘备心腹。《三国志·关羽传》称:“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这是说三人感情很好,如同兄弟一般。历史上可没有“桃园结义”这码事,那是后人从“恩若兄弟”这句话里演义出来的故事。
以上是《三国志·关羽传》的基本内容。斩颜良、封金挂印、弃曹奔刘、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水淹七军、大意失荆州这些典故大体是《三国志》记载的历史事实。至于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桥段则是后世戏曲小说编撰的故事。但不得不承认这些故事编得都非常靠谱,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简直让人傻傻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关羽死后被追谥为“壮缪侯”。这个谥号是“美谥”还是“恶谥”,历来有所争议。按照《尚书·逸周书·谥法解》,“威德刚武曰壮;赫围克服曰壮;死于原野曰壮;胜敌克乱曰壮;好力致勇曰壮;屡行征伐曰壮;武而不遂曰壮;武德刚毅曰壮;非礼弗履曰壮。”对关羽大概是取“武而不遂”的意思,这是一个带有惋惜性质的字眼,不算美,也不算恶,可以说是有所保留的肯定评价。
问题主要在于“缪”字。按照《谥法解》,“名与实爽曰缪;伤人蔽贤曰缪;蔽仁伤善曰缪”,关羽当然没有“伤人蔽贤、蔽仁伤善”的劣迹,但即使是取“名与实爽”之义,也是不太光彩的。但是有人提出,“缪”与“穆”是通假字,“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贤德信修曰穆;德政应和曰穆;敬和在位曰穆;德化肃和曰穆;圣敬有仪曰穆;粹德深远曰穆;肃容持敬曰穆;容仪肃敬曰穆”,都是好的意思。《左传》就经常把“穆”写为“缪”,而《左传》是关羽爱读的书,以“缪”代“穆”,正是表彰关羽深明《春秋》大义。就算后一种观点成立,那“壮缪”也是一个以褒为主、褒贬参半的评价。中国历来认为死者为大,谥号一般都有所溢美,在谥号中公然出现不那么美好的字眼,就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了。可见,在关羽死后,蜀汉集团中有很多人对他是不满的,为了平衡各方的意见,最后蜀汉朝廷给关羽确定了这么一个显得有点奇怪的谥号。
关羽是个性格丰富的历史人物,他身上有突出的优点,例如武勇过人、号称“万人敌”,曾立下赫赫战功,他对刘备忠心耿耿,对曹操有情有义,等等。同时,他也有突出的缺点,大概是早年流落江湖的缘故,关羽身上有很重的江湖侠客气质,一方面,他爱憎分明,快意恩仇,在另一方面,则是意气用事,不计后果,不顾大局。如果关羽只是一介江湖人士,如此作风不失为一代豪侠,但他是统帅千军、主政一方的大将,这样处事为他埋下了诸多隐患。关羽确实很有本事,但这也导致他刚愎自用,目中无人。而且由于出身卑微,那些世家大族的士大夫们不大看得起他,他也看不起士大夫,在他死后未能得到一个光荣的谥号,大概与此有关(拟定谥号的权力,恰恰掌握在士大夫手里)。
总的来说,关羽不失为一位符合传统儒家道德标准的武将。但类似关羽这样的武将在汉代以前的历史上不乏其人,就是与关羽同时代的魏蜀吴三国阵营中,也可以找到许多类似的人物。所以,单纯从历史上看,关羽并不是一位非常显眼的人物。南朝梁时道士陶弘景编撰《真灵位业图》,书中将800多位道教神仙组成一座金字塔,最底一层为原来俗世中著名的帝王将相,其中有刘备、曹操、诸葛亮、司马懿,甚至有徐庶,但却没有关羽。可见,直到南北朝时期,关羽在世人心目中只是一个普通的历史人物,并没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更不是什么神仙。
二、关羽的神格化
关羽成神,最早始于佛教。今湖北省当阳市城西30里外的玉泉寺,传说是关羽殒身之地。玉泉寺为隋朝天台宗开山始祖智顗大和尚所建,寺中有专门供奉伽蓝神关羽的“显烈庙”,该寺藏有《重修玉泉寺关庙记》,记载了智顗路过此地时遇到关羽的灵魂,称愿以此地为功德之所,使魂魄有归,化为神灵护佑一方。智顗遂组织人力在此修建玉泉寺,并上表隋炀帝,奏请将关羽尊为伽蓝神。
关羽和宗教联系起来后,就开始有好事者在关羽身上附会一些鬼怪灵异的故事。唐人笔记《云溪友议》、《北梦琐言》等都记载有“关三郎”的传说,称“关三郎”会率鬼兵入城,不敬神的人将遭到毒虫作祟、寒热战栗等惩罚,这里的“关三郎”即关羽(也有说是关羽的第三子关索),他的形象类似阴间鬼将,倒是很符合佛教伽蓝神的身份。
但在唐朝,关羽作为神的地位并未得到国家的承认。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将姜子牙封为武成王,将太公庙升格为武庙,与祭祀孔子的文庙并列,同时模仿文庙中的“孔门十哲”,在武庙中配祀十位名将:孙武、吴起、司马穰苴、乐毅、白起、韩信、张良、诸葛亮、李靖、李勣。当时也有人提出关羽作为候选人,但主事者认为关羽是“败军之将”,配祀武庙不吉。这说明唐朝时关羽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虽比南北朝时期已大大提高,但仍不具有任何特殊之处,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关羽信仰”还没有产生。
关羽作为神的地位得到国家承认并且地位不断上升,始于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三年(970年)下诏选出古今忠臣义士32人加以表彰并在墓所派专人祭祀,其中就有关羽。宋神宗时,传说在宋军远征交趾时关羽曾显圣帮助宋军,因此政府出资在玉泉寺内加建专门的显烈庙,后来宋哲宗还亲自题写“显烈”二字作为显烈庙的匾额。从此,关羽成为护佑宋朝军队的“军神”,地位不断上升。到崇宁元年(1102年),宋徽宗封关羽为“忠惠公”,大观二年(1108年)加封“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再加封“义勇武安王”,宋徽宗还亲自为玉泉寺显烈庙题写“神勇”二字的匾额。
关羽的地位为什么在宋朝开始发生巨大变化?有那么几个原因。
(一)晋商的推动
网红的出现,多有推手在幕后运作,像关羽这种有官方背景的网红,少不了大金主的支持。支持关羽的大金主,就是他的河东郡老乡——晋商。河东有盐池,历来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产盐地,当地土壤贫瘠,几乎无法耕种,全靠经商贩盐谋利。晋商自古以来就有,但其出名则是在宋朝之后。在北宋初年攻打北汉和辽国时,晋商为宋军提供了经济支持,从此晋商取得了和政府最高层的密切联系,开始走上全国的政治舞台。宋朝时盐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宋徽宗时河东盐池因洪水而减产,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复盐池,至崇宁四年修复完毕,为此宋徽宗还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可见盐池对于宋朝财政的重要性。而盐池的生产和经营,主要是靠晋商。
晋商的政治经济地位提高后,又进一步扩展其文化影响力,措施之一就是推崇作为山西文化代言人的关羽,并出资赞助文人编写关羽故事的杂剧、戏曲、话本,组织各种演出,形成“关羽文化”。同时在唐代流行的“关三郎”、“关将军”的鬼故事的基础上,编出关羽具有神力的传奇故事。例如上面提到的宋徽宗崇宁年间修复盐池后,当地就流传盐池遭洪水是蚩尤作祟,皇帝请龙虎山张天师召来神将关羽,打败蚩尤,才使盐池得以修复。为此当地人还编写了《关云长大破蚩尤》的剧本,剧本的序言中描绘了关羽打败蚩尤的神迹:“未几,一美髯武人现于空中,受命而去。忽一日,大风晦暗,白昼如夜,阴云四起,雷奔电走,似有金戈铁马之声,闻空中叫噪。如此五日,方云收雾散,天晴日朗,盐池水如故。”关羽不再是个吓人的阴间鬼将,而是护国佑民的天神,形象更加高大上了。
(二)三国故事的普及
宋朝时,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城市扩大,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娱乐活动也变得多样化。除了晋商赞助的文人以外,也有其他作者极力从精彩纷呈的三国故事中挖掘灵感,出现了多种关于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的作品。今存最早的专讲三国的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等就出现于这一时期。到了明朝,由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流行,三国故事就更加普及,人人都能说上几个三国典故了。三国故事的普及,使人们对关羽的武功和忠义有了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塑造关羽的形象。
(三)蜀汉取得正统地位
陈寿编写《三国志》,是以魏为正统的,直到北宋末年,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仍以魏为正统。但在北宋时,情况已经出现了变化,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描绘“巷中小儿”听三国评书的情形:“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在北宋时,虽然官方仍坚持魏的正统地位,但在民间已出现“拥刘反曹”的意识。到了南宋,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中批评了司马光以魏为正统的做法,提倡以蜀汉为正统,随着朱子学成为官方指导思想,蜀汉取得了正统的历史地位。这一情况自然也有利于将关羽塑造为高大上的正面人物,甚至造成神仙。
(四)国家政治道义的需要
关羽成神,最直接的原因是统治者的册封和宣扬。关羽身上所具备的勇猛、忠义、好读儒家经典等特征,都非常符合统治者对人民的道义要求,因此,出于政治需要,一旦有人开了个头,历代统治者就停不下来,不得不对关羽大加推崇,直至清朝末年推崇至无以复加的地步。
关羽封号 |
册封者(年号) |
忠惠公 |
宋徽宗(崇宁) |
武安王 |
宋徽宗(大观) |
义勇武安王 |
宋徽宗(宣和) |
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
宋孝宗(淳熙) |
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
元文宗(天历) |
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 |
明宪宗(成化) |
协天护国忠义大帝 |
明神宗(万历) |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
明神宗(万历) |
忠义神武灵祐关圣大帝 |
清高宗(乾隆) |
忠义神武灵祐仁勇关圣大帝 |
清仁宗(嘉庆) |
忠义神武灵祐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
清宣宗(道光) |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
清德宗(光绪) |
从上表可见,关羽封号从明朝开始出现了“显灵”、“协天”等字眼,直至万历皇帝夸张至极的“三界伏魔大帝”。这表明关羽至少从明朝开始就成了官方祭祀的神仙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关羽取代了姜子牙,成为武庙中供奉的主神,也就是“武神”。
三、关羽为何变成财神关羽在成为武神之后,人们觉得光是勇武忠义还不足以评价伟大的关羽,又继续在关羽身上添附各种神通,甚至变成了财神。
(一)关羽的晋商背景
首先赋予关羽财神地位的,毫无疑问是其背后最大的投资者晋商。晋商的势力在明清两朝发展迅速,在皇太极时期,清朝政府就开始招抚晋商从事贸易,顺治时期将晋商范永斗召为内务府皇商,赐产张家口,负责关内外往来贸易,在清朝入关后平定南明的战争中,清军得到晋商的大力支持,晋商的势力一度达到顶峰。而晋商的精神偶像关羽,也随着晋商地位的上升而水涨船高。最早,关羽对于晋商的意义是作为盐池的保护神,在晋商的业务范围扩展后,关羽保佑的范围也不再仅仅限于盐池,而是对一切能够发财的事物都能加以保佑。
(二)道教与佛教的竞争
在中国历史上,佛道两教一直存在或明或暗的竞争。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确立的道教神仙体系中,并没有关羽。直到隋朝,关羽被佛教看中,将关羽尊为伽蓝神。这时,道教人士马上意识到没给关羽封神是个失误。就在湖北的玉泉寺将关羽尊为伽蓝神不久之后,山西解县就有道教人士请求地方政府按照道教风格重修当地的关羽庙。至今,解州关帝庙仍是道教全真派圣地。道教与佛教不同,主张现世报,发财也是现世报的重要内容。因此道教拥有阵容庞大的财神体系,而人气极高的关羽,也被吸收进了财神团队,成为赵公明的同事,担当着“武财神”的角色。
(三)民间关羽信仰的泛化
在政府、宗教、商人三方面的推动下,加上三国题材的戏剧在明清时期深受群众喜爱,关羽早已成为超越特定地域的信仰,成为全国各地广大老百姓普遍敬奉的神。有的偏远小县,连县衙都没有,但却一定有文庙和武庙(即关帝庙),可见这种信仰之普及。要知道,中国人民历来都是非常现实的,要让中国人民信仰关羽,就必须让关羽拥有现实的神通,而中国人普遍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之一,就是发财。关羽所具有的保佑财运亨通的神力,无疑是关帝信仰遍布中华大地的重要原因。
(四)海外华人社团的尊崇
早期的晋商在业务扩展之后,需要到外地长期经营,这些身在异乡的晋商,就以关帝庙为据点,使关帝庙成为团结同乡,与外人打交道的场所。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必须有基本的诚信。由于关羽所具有的忠义精神特质,使得关帝庙具有非常适于商人开展活动的气氛。当关帝庙成为商人活动的场所之后,关羽自然也就成了保佑商人生意兴隆的财神。这种风气还被华商带到了海外,很多地方的唐人街、中华街,都有关帝庙,这些关帝庙就是当地华人相互联络、举办各种公共活动的场所。日本横滨的中华街,据说最早就是一位商人抱着一尊关羽的小木像建起一座小庙,并以此小庙为中心发展成为通衢大街的。早期海外华人多以经商为主,因此他们经常烧香跪拜、祈祷好运的关帝庙,也被理所当然地看作是财神庙。
清朝灭亡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且孙中山、蒋介石都是基督徒,官方的关帝信仰被废止。但作为民间信仰,人们仍将关羽视为武神和财神,直至今日。
参考资料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日】渡边义浩:《关羽:神化的〈三国志〉英雄》,李晓倩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
郭素媛:《关羽崇拜与关羽形象的演变及诠释》,《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靳进:《荆州民间信仰与关羽崇拜的形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搜索historytalking 关注
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
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
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
时拾史事读者群号 3042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