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影像集,影像收藏恰到好时机
年代影像集,影像收藏恰到好时机GIOVANNI GASTEL,《宝丽来Oro 1》,1997,作品由Photo 12 Galerie提供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平台、中国唯一专注于艺术影像的艺术博览会,“影像上海”在短短几年中便构建起一个关于艺术影像媒介最为权威和活跃的交流平台,同时对亚洲影像艺术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本年的“影像上海”刚刚落幕,在此梳理摄影收藏市场的发展、厘清摄影作品的收藏价值,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ROBERT CAPA,《隆尚赛场的观众》,1952,作品由王津元(复星艺术中心)提供再出发:摄影收藏迎来新的机遇邱家和
策划:张玉、王雪茹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摘要:近期的收藏圈热点事件之一,当属刚结束不久的第四届的“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Shanghai,以下简称“影像上海”)。从2014年在并不明朗的市场环境中落地上海,再经历了2015-2016年市场低迷期的洗礼,2017年的“影像上海”以更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引发了包括画廊、藏家、美术馆、媒体和观众在内的多方关注。“影像收藏”的话题有多火,从“影像上海”展览期间,上海接连开幕的十余个摄影主题展中便可一窥究竟。本期艺术财富以“影像上海”为切入点,与读者共同探讨影像收藏的那些事。
【编者按】
近期的收藏圈热点事件之一,当属刚结束不久的第四届的“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Shanghai,以下简称“影像上海”)。从2014年在并不明朗的市场环境中落地上海,再经历了2015-2016年市场低迷期的洗礼,2017年的“影像上海”以更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引发了包括画廊、藏家、美术馆、媒体和观众在内的多方关注。“影像收藏”的话题有多火,从“影像上海”展览期间,上海接连开幕的十余个摄影主题展中便可一窥究竟。本期艺术财富以“影像上海”为切入点,与读者共同探讨影像收藏的那些事。
ROBERT CAPA,《隆尚赛场的观众》,1952,作品由王津元(复星艺术中心)提供
再出发:摄影收藏迎来新的机遇
邱家和
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平台、中国唯一专注于艺术影像的艺术博览会,“影像上海”在短短几年中便构建起一个关于艺术影像媒介最为权威和活跃的交流平台,同时对亚洲影像艺术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本年的“影像上海”刚刚落幕,在此梳理摄影收藏市场的发展、厘清摄影作品的收藏价值,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
GIOVANNI GASTEL,《宝丽来Oro 1》,1997,作品由Photo 12 Galerie提供
“影像上海”捷报频传
从2008年摄影收藏市场受到冲击至今,经过激烈的市场洗牌,近几年影像收藏市场有了再度活跃的迹象:影像拍卖市场成交额重回高点、国家美术馆入藏摄影……
克里斯多夫·菲利普斯,在全球摄影界大名鼎鼎的策展人,现在是“影像上海”的常客。他表示,随着新一代极具禀赋的摄影师和专业摄影画廊的崛起,中国摄影又缓慢地进入了外国收藏家的视野。
经过4年的发酵,刚结束不久的第四届“影像上海”已逐渐成为了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平台,对于有志于开拓中国摄影市场的国际画廊而言,这里无疑是最佳的前哨站。今年“影像上海”来自16个国家、28个地区的50家参展画廊市场势头强劲,捷报频传。在开幕夜上,诸多画廊都有成交,连续参加四次“影像上海”的泰吉轩画廊今年售出了10多件当代摄影作品,如奥蒙德·吉利的作品《唇》、安塞尔·亚当斯的作品《月升》、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作品《自拍像》,画廊艺术总监卢骁说:“今年所售出的作品有一半是被国内的新藏家买走的,国内新藏家的体量增长很快。”他表示经过三年的市场培育,目前中国影像一级市场潜力巨大。
SARA OSCAR,《舒适岛(太平洋解决方案)》,作品由ACP提供
菲利普斯指出:“基于前几年累积的经验,第四届‘影像上海’已渐趋成熟。在博览会上能看到欧美地区一流的藏家及策展人,似乎每个人都在计划着对中国摄影进行收藏。”世界闻名的玛格南图片社的工作人员则表示:“这是我们第四次参加‘影像上海’,它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平台,让我们得以与藏家建立联系,也打开了与中国市场的长期合作之门。”
影像,瞬间如同被引爆了一般。这个艺博会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市场销售,以其为中心,各大机构也在艺博会期间举办摄影艺术家的展览,以提高公众对摄影的认知度与参与度,如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为摄影“老将”张海儿举办了个展“缪斯:张海儿”,余德耀美术馆则选择为“新人”鸣锣开道,举办了“秦一峰展”……由此可见,以“影像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影像的一级市场正由稚嫩慢慢转向成熟。
JR,《JR在罗浮宫,倒金字塔》 作品由王津元(复星艺术中心)提供
回顾:拍卖市场渐趋稳定
菲利普斯提醒我们:回溯中国摄影收藏的发展历程,第一个冲击波来自纽约。
2004年6月,当时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担任策展人的菲利普斯与美术史学者巫鸿联手策划的“在现实和未来之间——中国新摄影与录像”展,展出了来自中国的60位年轻艺术家的130件摄影和录像作品,这个在西方开创先例的影像大展成为中国影像收藏市场的起爆点。菲利普斯在“影像上海”的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外国收藏者的角度来看,中国摄影在1990年代中期至2005年为全盛时期。这些年间,中国摄影非常有创造力,想象奇谲,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因此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都开始购入中国摄影作品。”
LILLIAN BASSMAN,《束腰外衣》,1955,作品由CAMERA WORK(柏林)和Lillian Bassman Estate提供
受此影响,摄影作品一度成为国内市场热点,尤其是那些参加纽约大展的所谓“观念摄影”作品,更是炙手可热,有的作品成交纪录高达六位数。一些大拍卖公司相继开设了摄影或影像艺术专场拍卖。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涨得快也跌得快,这股热潮没有维持多久就退潮了。在那次摄影热退潮的当年,各家拍卖公司的摄影专场都停拍了,只有北京华辰拍卖从2006年坚持至今。北京华辰拍卖常务副总李欣说“从2010年开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各个门类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萎缩,但唯独摄影市场逆势上扬,市场规模以快速平稳的势头递增,传递出积极的市场信号。”如李欣主编的《影像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一书中统计的,华辰影像从首拍130件拍品,到今天每场超过300件;成交总额从首拍的250万元增加到每场750万元;十多年来共交易作品上万件,总成交额上亿元。
鸟头 《欢迎再次来到鸟头的世界》,2016,作品由香格纳画廊提供
不过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中国摄影市场在2014年达到新一轮高峰之后,随即便遭遇了2015年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经济形势整体放缓等大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2015年的摄影二级市场成交额相对同比减少了50%以上。但不同于上一周期危机之后的一蹶不振,市场在2016年迅速回暖,总计成交额达4143.64万元,回复至2014年成交额的67.01%,至2017年9月成交额已达3081.89万元,延续了2016年的反弹势头。
谈到影像拍卖市场形势回暖的原因,李欣认为,除了国际国内文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关键还是在于各阶层对摄影收藏价值的共识正在逐步形成,不少收藏者对影像收藏的未来也充满信心。这种总体性的文化认同,也许是推动影响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
HARRY CALLAHAN,《芝加哥1951》,作品由Robert Mann画廊(纽约)提供
如何进行影像收藏
对于上述影像拍卖市场的乐观形势、艺博会画廊的销售佳绩,以及关注影像收藏的机构和观众数量的增多,业内的很多行家认为,影像收藏正“恰逢其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之一荣荣认为,此时影像作品价格较低,是培养摄影藏家的一个好时机。澳大利亚当代摄影中心馆长纳奥米·卡斯也持类似的观点,“影像收藏入门的门槛相对较低,所以将其视为收藏生涯的开端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那么,对于普通影像艺术爱好者而言,什么样的作品值得收藏?又该如何收藏?
陈维,《帘布后的偶像》,2009,作品由郑志刚(K11艺术基金会)提供
中国摄影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大理国际影会艺术总监鲍利辉称,首先,首先需要了解摄影收藏是珍贵“影像艺术品原作”,在数码影像时代,那些有版数限制的原作,不仅保留有影像信息,还保存和承载着很多摄影历史、文化和艺术,以及影像科学技术的信息。
任航,《无题》,2014,作品由金杜艺术中心(北京)提供
其次,收藏者要掌握最基本的摄影史知识。自1844年摄影术传到中国至今,在摄影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诞生过的代表性摄影师的作品都值得大家收藏,如最早把摄影术带到中国的于勒·埃及尔,目前他的大部分作品收藏在博物馆,仅有极少数作品在市场流通;1858年最早在上海开设照相馆的李阁朗;1860年随英法联军来到中国的费利茨·比托和杜宾(现在他们作品的行情已经达8-10万元人民币/张);1869-1872年在中国游摄的约翰·汤姆逊;1870-1889年在北京活跃的托马斯·查尔德等。到了20世纪,中国的摄影师将传统的中国画审美和摄影术的结合,诞生了不少摄影名家,如郎静山、陈万里、刘半农、吴中行、张印泉、陈传霖、卢施福、刘旭仓、金石声等,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中很受青睐,如在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郎静山的《东西横贯路》便拍出了81.28万港元。此外,还有很多重要的照相馆拍得出的作品值得关注,如公泰、宜昌、宝记、同兴等。
张克纯,《山水之间系列(People drink tea by the river)》,2013,作品由邵忠(现代传播集团)提供
第三,藏家在掌握一定的影像史知识后,在实际操作时,首先应先关注名家名作。如许多摄影师都拍摄过毛泽东,有关毛泽东的照片,都具有史料价值,都值得存档。其中侯波所拍的毛泽东则有所不同,摄影评论家刘树勇曾为侯波做了学术定位:“侯波拍的毛主席照片,奠定了红色共产党的领袖形象的视觉表达模式。”通过侯波的照片,研究者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独特的摄影文化的发展脉络,还可以在艺术层面讨论摄影,讨论作品的价值。因此,不同摄影师拍摄的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在艺术价值和市场上价格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别。
Scarlett Hooft Graafland,《盐之变》,2004,作品由Flowers Gal
第四,要注重辨别影像作品的版本。和版画一样,越早的版本价值越高,同样的照片,当时洗印和过了十数年后洗印的肯定价格不同。此外,照片的洗印形式也很重要,暗房制作和数码打印肯定不在同一个价格水平上,如一张齐白石的画,原作和木版水印,尺寸相同、颜色相同,价格肯定差着好几个数量级。用某位前辈的话说,没过水的照片就没有灵魂。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产业委员会主任王达军表示,与其他艺术品收藏动辄百万元、千万元的门槛来说,目前的影像艺术品市场令人充满期待。不过,与任何投资一样,艺术品投资市场也有风险。对影像艺术领域感兴趣的收藏者,在关注艺术品价格本身的同时,更应该去探索每一幅影像作品背后的历史、时代背景和语境,作者经历以及有关摄影技术技法的科学技术含量,真正读懂影像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在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为自己的财富增添砝码。
彭韫,《梅丽莎小姐和鱼先生在下午2:31》影片静帧,2013,作品由Vanguard Gallery(上海)提供
影像收藏众家谈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国内影像收藏亟需学术支持
虽然影像有一定的可复制性,但其却有严格的版数限制,经过历史的沉淀,现在已经有影像资料已经绝版。摄影作品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图片,它凭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的记录意义,成为了一个艺术的门类。在西方艺术史中,摄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要篇章,目前西方几乎所有重要的美术机构在注重举办摄影展览的同时也在系统地收藏摄影艺术品。而中国对摄影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虽然目前可供选择的有关可以呈现与数理的中国的摄影历史的影像作品特别多,但我国现在仍没有专门书写摄影领域的书籍、艺术史专著也没有对应的篇章。因此只要有人把梳理影像史基础工作做到位,不仅可以填补研究空白,还可以为中国摄影收藏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持。
Fito Segrera,《知感:消失的记忆》,作品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提供
李欣(北京华辰影像部经理):影像市场这块蛋糕需要继续做大
影像跟其他拍卖门类相比价格很低,有时候甚至一张画的成交价就是影像部全年的成交额。2008年的时候,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并受到整个拍卖市场的压力,华辰影像曾经停拍过一次,但是由于客户的要求,我们又把影像重新放到拍卖版块,因为做拍卖不仅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有一份文化职责。影像艺术品对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的影像艺术品市场正在崛起,但是对于近亿影像爱好者的巨大需求来说,市场的供给还远远不够,影像市场这块蛋糕需要继续做大。目前,影像艺术品市场上的专业人才、市场的经营者、历史的挖掘者,包括公共机构的管理者都很缺乏。
MAROESJKA LAVIGNE,《四只长颈鹿,纳米比亚》,作品由Robert Mann画廊提供
罗勇(河南全视摄影画廊创始人):缺乏完整体系与群众基础
作为民营画廊的经营者,我们在发掘与购藏经典作品过程中,除了缺乏资金支持等自身的困难外,还常常会面临两个难以突破的瓶颈:第一,影像艺术品没有国家专业的权威机构的认可,目前国内许多博物馆都没有完整的影像收藏体系。第二,大众对摄影的认可度不够。大多时候,影像都是在小圈子里传播,缺乏大的社会收藏环境,群众基础较为薄弱。对于我们做影像艺术品收藏和销售的机构来说,缺乏这两点很难做到一个高度。如果解决了这两大问题,影像艺术品市场收藏的春天也就来了。(王雪茹/整理)
Brigitte Spiegeler,《Madrigale di Cardinale Pietro Bembo》,2017。作品由ArtCN gallery(上海)提供
2013—2017年国内摄影拍卖市场成交TOP10
1.杜修贤1950~1990年作《杜修贤摄影代表作品集》(68张),成交价:241.5万元,2016年北京华辰秋拍
2.陈长芬《叠翠》,成交价:126.5万元,2013北京瀚海秋拍
3.清晚期《八卦叠阵图式册》,成交价:92万元,2016年保利华谊秋拍
4.胡适《摄泰戈尔像》,成交价:86.25万元,2013年上海工美春拍
5.袁克忠组织整理 1945至1950年间中国重大事件影像簿未刊稿二十册,成交价85.1万元,2017年西泠春拍
6.吴印咸《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成交价:80.5万元,2015年华辰秋拍
7.清东陵图、清西陵图,成交价74.75万元,2013年北京保利秋拍
8.吴印咸《东北地区代表作》(394张),成交价:74.75万元,2014年北京华辰秋拍
9.周恩来、邓颖超 题赠钟赤兵合影,成交价:74.75万元,2014年西泠春拍
10.王天德《数码系列》,成交价71.3万元,2014年上海明轩秋拍
HAROLD EGERTON,《子弹穿透苹果》,1964,作品由泰吉轩(北京)提供
摄影观展地图
听我说——中瑞当代摄影中的新叙事
时间:2017年6月19日至17日
地点:OCAT上海馆
中国当代摄影40年(1976-2017)——三影堂10周年特展
时间:2017年6月28日至10月15日
地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时代的印迹”《老照片》二十周年纪念展
时间:2017年8月20日至 11月20日
地点:越众历史影像馆
尘:木格个展
时间:2017年9月2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七月JULY
缪斯:张海儿
时间:2017年9月7日至10月29日
地点:上海摄影中心
“制景”——大卫·拉切贝尔影像作品个展
时间:2017年9月9日至10月31日
地点:艺术门
“家庭影像”:第二届宁波国际摄影周
时间:2017年9月9至9月17日
地点: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
荣荣&映里,《北京六里屯 NO.1》,2003,作品由邵忠(现代传播集团)提供
陈晓云,《陈先生的黄昏》,2007,作品由周大为(Cc 基金会)提供
蒋鹏奕,《分解 No. 5》,2017,作品由Blindspot Gallery(香港)提供
蒋鹏奕,《幽暗之爱 17.33》,2013,作品由王津元(复星艺术中心)提供
Roman Signer,《上海装置》,作品由Galeries Stephan Witschi(瑞士)提供
ALBERT WATSON,《水母鱼缸》系列,三联幅,2010。作品由CAMERA WORK(柏林)提供
此文章为原创,任何个人或机构在未经过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引用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用于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我同意后方可操作。
本文章来自中国美术报APP
中国美术报网址:http://www.zgmsb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