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和故宫的区别(紫禁城里过大年)
紫禁城和故宫的区别(紫禁城里过大年)但因主题先行,加之文字上的忌讳,他们多是「带着镣铐跳舞」,只能有限地发挥创造力。给宫中撰拟春联,并不适合翰林们大施拳脚,露出全身的本事。乾隆皇帝的代笔之臣,除张照外,前有于敏中,后有董邦达之子董诰。这些翰林奉命书写对联时,一般都会从乾隆皇帝的御制诗中集出句来,组合成对联;只有在年前书写春联时,才会发挥创造性,自己编些吉祥的话,一一写出来。过年期间,皇帝和各级官员也要休息,也要放年假。为此,要举办专门的封印仪式,把办公用的玺印封存起来,表示开始放假,不再办公。在清代,封印仪式一般在腊月二十左右。到正月,再选吉日举办开印仪式,恢复正常办公。封印期间若遇紧急公务怎么办?各级官府都会准备一些预先盖好印章的公文用纸,叫预印空白,以备不时之需。 写 春 联
文 | 明清家具研习社
千百年来,过年的活动丰富多彩,不论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过年都要有新面貌、新气象。在这「一年连双岁」的时刻,皇帝与百姓一样,借穿衣、吃饭及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表达过年的欢娱心情。
清人绘 万国来朝图轴(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封 印
过年期间,皇帝和各级官员也要休息,也要放年假。为此,要举办专门的封印仪式,把办公用的玺印封存起来,表示开始放假,不再办公。
在清代,封印仪式一般在腊月二十左右。到正月,再选吉日举办开印仪式,恢复正常办公。封印期间若遇紧急公务怎么办?各级官府都会准备一些预先盖好印章的公文用纸,叫预印空白,以备不时之需。
写 春 联
乾隆皇帝的代笔之臣,除张照外,前有于敏中,后有董邦达之子董诰。这些翰林奉命书写对联时,一般都会从乾隆皇帝的御制诗中集出句来,组合成对联;只有在年前书写春联时,才会发挥创造性,自己编些吉祥的话,一一写出来。
但因主题先行,加之文字上的忌讳,他们多是「带着镣铐跳舞」,只能有限地发挥创造力。给宫中撰拟春联,并不适合翰林们大施拳脚,露出全身的本事。
还有一些字数较少的“春条”,可以随处张贴,内容多为吉祥词汇:
贴 门 神
春节的时候,你家贴门神吗?明清两代,宫里的门神可不是“贴”的,而是装裱成框以后挂起来。
腰上挎着箭囊,手里拿着大锤的叫武门神,也叫将军门神,相传是唐朝的两员大将“白脸秦琼,黑脸敬德”;也有文门神,或称天官门神,还有仙姑门神、童子门神,都有祈求家人平安幸福的寓意。
摆 盆 景
如今,过年的时候,家里常会摆放水仙、兰花之类的花卉,以烘托节日气氛。在古代,清宫里不仅会摆放真花,还会摆放用金银、玉石、珊瑚等珍贵材料制作的花卉盆景。
这里的梅花珊瑚盆景,盆由银镀金累丝制成,镶嵌米珠、翡翠、碧玺、红宝石等;景用珊瑚、珍珠、红宝石、蓝宝石等制成,共用珍珠、宝石300余颗。
祭 灶
祭灶,是中国人流传极广的一项传统习俗。
传说祭灶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的善恶作为,以定来年奖惩;直到除夕,又回归人间。
坤宁宫 煮肉大锅及神牌 神牌上标明所供者即为「司命灶君」
清宫于腊月二十三日在坤宁宫祭灶,不同于民间祭灶后焚烧旧神像并在除夕再张贴新神像的传统,宫中使用木质灶王牌位,故仅焚祭品。
清光绪 灶王神像
清宣统 灶王神像
唱 戏
乾隆皇帝当政之时,在年前有一项独特的活动——祭灶唱戏。
据《竹叶亭杂记》记载,每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要在坤宁宫祭灶,此时要在宫中正炕上安设鼓、板。皇后先到,随后乾隆皇帝驾到,亲自坐在炕上打鼓拍板,唱一曲《访贤》。
执事官等听皇帝唱完,便焚化钱粮,请驾还宫。嘉庆皇帝之后,这一项活动就不再举行了,炕上也不再安设鼓板,大约因为这并非是开国之初就有的礼仪。
坤宁宫内祭灶处
在那个没有电视、网络的时代,紫禁城中的帝后们新年期间必然的消遣,就是观剧——看大戏。
新年期间为帝后演出的剧目,必然是热闹、吉祥的。皇帝值此新春之际,耳畔萦绕丝竹管乐、弋调昆腔,自是一乐。忙碌了一年,皇帝也要放纵一下,听一听「靡靡之音」,享受一番「平民的乐趣」。
新年演剧,不但可以兼作外事活动,更能成为一种具有政治意义的庆典。
据载,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正月新年,因为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天下一统,皇帝发下帑金一千两,在地安门搭设高台,命演出《目连》,活虎、活象、真马登台。「三织造」各献蟒袍、玉带、珠凤冠、鱼鳞甲,全部以黄金、白银做成。
清 红色缎盘金绣彩云花卉暗八仙金龙纹 加官蟒
清 红色缎盘金绣彩云花卉暗八仙金龙纹 加官蟒(局部)
清 拼香色蓝色缎长方形格 目连衣
清 拼香色蓝色缎长方形格 目连衣(局部)
皇帝登台抛钱,施舍京城穷苦百姓,彩灯烟火,昼夜不绝。
穿吉服
到了三十晚上,皇帝一家男女老幼都要沐浴更衣,迎接新时、新刻、新年。皇帝自然是这个大家庭的主要人物,过新年、穿新衣,还要有一套礼仪制度。
清人绘 弘历冬朝服像
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时令节日及寿诞、筵宴等为喜庆吉祥场合,皇帝要穿吉服——龙袍。
其实,清代皇帝的龙袍是一幅集苍龙星座、阴阳五行和日、月、星辰等于一体的形象化和符号化的完美图案,凸显了天、地、人的责任、权力和等级,是中华民族重视「礼」的体现。
大 享 礼
每年这个时候,皇帝都要亲诣奉先殿祭祀。正祭日即正月初一,大享祭祀(即大享礼仪式)正式开始,分为迎神、三献和送神三段,其中三献是最重要的内容。
在整个大享礼过程中,皇帝共要献酒三次,行三跪九拜大礼五次,可谓十分隆重。
清 金漆木质 高宗神牌
清 金漆木质 圣祖神牌
吃 饺 子
清宫新年的第一餐要吃饺子,皇帝对此极为重视。饺子形状近似元宝,元旦时吃饺子有收获财宝的喜庆意义。此外在包完饺子之后,子时一到,立刻将饺子下锅煮熟,取「岁更交子」之意。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御茶膳房》档案记载,清嘉庆四年,嘉庆皇帝吃饺子时,用的是木胎黑地描金漆的大吉宝案。
宝案面四周绘葫芦万代花纹,正中分别书「一人有庆」、「万国咸宁」、「甲子重新」、「吉祥如意」等吉语。包饺子吃为节日增添了浓浓的欢愉气氛。
清代早期宫廷讲究吃素馅饺子,辞旧迎新瞻拜礼仪之后,皇帝就要到乾清宫东侧的昭仁殿东小屋吃煮饺子。
到了清代晚期,光绪皇帝吃饺子改在养心殿,饺子馅也由素馅变成各种肉馅。慈禧太后更是独出心裁,除夕夜邀各王府福晋、格格们到宫中一齐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一大早再坐在一起吃饺子,讲究个热闹。
发 红 包
吃完饭就该发红包了,在清朝时期皇帝的「红包」除了赐「福」字,赏「家祭」银子,还会赏荷包。
清「岁岁平安」荷包及内装元宝、金钱、玉等
新春之年,皇帝会赏给军机大臣、皇子皇孙、后宫嫔妃乃至总管太监、首领等人精绣辞岁荷包一个,包内一般放有一个五钱银锞子。
皇帝除了发红包,也会收到红包——太后会赏赐皇帝一个极为精致的荷包,荷包上绣「岁岁平安」四字,内装五分重的金银钱、金银锞、金银八宝各一个,荷包口上还插有一个长约两寸的小型金如意,上刻「连年如意」字样的吉祥话。
清嘉庆 红色缎口满纳福寿双钱纹鸡心荷包
清道光 红青色缎绣腰圆荷包
五福闹新春
清代皇帝在每年新春都会动笔写福字,称“开笔书福”。
皇帝用专门的“赐福苍生”笔在龙笺上书写福字,其中第一张一定贴在乾清宫,之后所写的福字会贴在其他宫殿,或是赏赐大臣和外藩。这五个福字分别由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皇帝亲笔书写。
年节时分,无论皇家贵胄还是黎民百姓,都要欢欢喜喜、快快乐乐,为新的一年奠定喜庆祥和的基础。关于过年的讲究,你们那里都有哪些呢?
- END -
微信搜索关注:明清家具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