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昌哥儿究竟有没有死:知否中被亲妈拖累死
知否中昌哥儿究竟有没有死:知否中被亲妈拖累死其一:曼娘勾结小秦氏、余方氏,让昌哥过继给已故的余嫣红。就是为了争夺顾家的财产,不让明兰和她生的孩子有好日子过。昌哥很有用,曼娘三番五次作妖都是拿昌哥为由头。在古代一个下九流的戏子遇上侯门嫡子,只有一个女儿是巩固不了其地位的。所以,朱曼娘有目的的要了昌哥——一个男丁分量很重。他是曼娘最强的武器和后盾,女儿蓉姐可以还给他们父亲顾廷烨教养,儿子却只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写了曼娘,就不得不写《知否》中最最可怜的孩子——昌哥。
老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是昌哥有的却只有可怜。
有爹有妈却落得比孤儿还不如,最终被亲妈拖累死,可以说是整个《知否》命运最悲惨的人物。
01 他是母亲最好的棋子昌哥,是母亲故意要的孩子。
在古代一个下九流的戏子遇上侯门嫡子,只有一个女儿是巩固不了其地位的。
所以,朱曼娘有目的的要了昌哥——一个男丁分量很重。
他是曼娘最强的武器和后盾,女儿蓉姐可以还给他们父亲顾廷烨教养,儿子却只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昌哥很有用,曼娘三番五次作妖都是拿昌哥为由头。
其一:曼娘勾结小秦氏、余方氏,让昌哥过继给已故的余嫣红。就是为了争夺顾家的财产,不让明兰和她生的孩子有好日子过。
其二:曼娘总拿昌哥姐弟说话,明明是她自己想和顾廷烨藕断丝连,想借助顾二助她做第二个“琉璃夫人”。
偏偏拿孩子说话,嘴上说着“不忍他们姐弟分离”,却狠心把“没用”的女儿送入顾家恶心明兰,自己带着昌哥时不时出来添堵,不管顾二对她说多狠的话,做多无情的事,她总能拿昌哥说事。
“我是不好,可昌哥儿到底是你的亲骨肉呀。你忍心叫他流落在外?”
“二郎有了嫡子,便不要可怜的昌哥儿了吗?你忘了,他小时候,你也抱过他,亲过他的呀!”
顾廷烨曾经好言好语要过昌哥,朱曼娘说自己不想再嫁人,昌哥是她唯一的依靠,没了昌哥自己活不了。
于是,顾廷烨把昌哥留给了她。
朱曼娘没有昌哥,就实现不了自己成为琉璃夫人的愿望,昌哥对她来说是最重要的筹码和棋子。
所以她宁可冒险带着昌哥几千里辗转奔赴边关,路上不知道吃多少苦,遇多少灾民,最终身体本来虚弱的昌哥一命呜呼。
曼娘根本不爱昌哥儿,儿子不过是一枚棋子,自是该怎么用就怎么用;
昌哥的出生,是计谋。昌哥的存在,是棋子。
在身体上,朱曼娘不曾好好养他,让他强健。
在教育上,更不曾上心,以至于昌哥七八岁了话都说不囫囵,八九岁上下还是个瘦弱苍白的孩子。
曼娘只教给他如何去挣,如何去恨,如何乖乖做一枚棋子。
这是一位野心勃勃母亲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昌哥之悲竟然源自不爱他的母亲。
02 他是父亲不爱的孩子昌哥的亲生父亲爱他吗?电视剧里是爱的,可是看完原著,我的结论是:不爱的。
昌哥是豪门贵公子曾经堕落的有力证据,两个孩子根本不在他的计划内,甚至是他不想要的。
正因为这俩孩子,顾廷烨才成了京城有名的浪荡子,成了各家最不像的女婿。
不爱是肯定的,顾二从来就没打算让昌哥入顾家的族谱,他就是见不得光的孩子。
但是好在顾廷烨有责任心。因自己从小没亲娘看护,所以才一直被算计,他一直觉得曼娘再坏也会疼惜孩子,所以同意曼娘自己带昌哥。只是他低估了曼娘的坏,曼娘对昌哥更多的是利用。
这世上,并非所有女子都有资格为人母的。
明兰嫁过来之前,顾二向要昌哥,朱曼娘抵死不给。
于是“好父亲”给了昌哥良田百亩,让他长于乡野,左右都是农夫小贩的孩子,没有得力的师傅打基础,没有出色的先生点拨,只教他些寻常的经济学问。
不准昌哥以顾氏子孙自居,彻底断了昌哥其他发展方向,最好平庸一生。
昌哥慢慢长大,而顾廷烨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最爱女人生的孩子。
他对昌哥的感情越来越淡,甚至在明兰孩子出生后还多了许多防备。
原因很简单,顾二自小饱受兄弟相残,大哥顾廷昱时刻防备他、栽赃陷害他,让老顾侯没少打他,自己和父亲关系一直处于冰点。
昌哥呢,曼娘教他仇恨,教他报复,教他跟顾廷烨时时提及生母,教他怎么跟嫡出弟弟们“相处”。
顾廷烨爱屋及乌,将明兰生的孩子看得比眼珠子还重。因为八九岁的昌哥已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性子也定了一半,顾二说什么都不允许昌哥和自己生活在一起。于是他非但未将昌哥儿写入族谱,还找郑大将军和段成潜陪同作保,到宗人府出具了文书,言明他的确有个外室之子,不过是年少妄为,其母卑贱,顾廷烨不堪宗族受辱,已将母子二人做了妥善安排,让他们衣食无忧。
但昌哥儿将来不得以顾氏子孙自居,也不能分到侯府和父亲的半分产业——类似于提早逐出家门。
顾廷烨承认自己是偏心的!
他能给明兰生的孩子父爱、金尊玉贵养着、找师傅习文练武最终是人中龙凤。
给昌哥的只是可以让他心安的安排,衣食无忧,平庸一生。
03 继母对他,只有防备顾廷烨不愿明兰管昌哥的事,是心疼自己的妻子。
明兰自己更是不愿和昌哥有任何关系,对昌哥是避之不及。自是恨不得永远不要接手这烫手山芋,一切相关昌哥儿之事能躲就躲。
昌哥被曼娘带到了京城,城卫抓到了他们,那时候顾廷烨正正边关打仗,明兰不愿意管昌哥的事,于是交给别人处理。结果就是曼娘截走了昌哥,被一路带到了边关,最终累死了他。
昌哥被截之后,明兰心里曾内疚过,原因并不是担心昌哥会颠沛流离而是“近来我愈发瞻前顾后,总怕自己行事不好,将来报应到孩子身上。”
华兰劝她:“似你这般心慈手软的,见这个也可怜,见那个也不忍,屋里还不乱作一团了。自古以来是冤有头债有主,那昌哥自有爹娘,该你什么事了!”
“妹夫既不叫你沾手,你乐得推开好了。难不成你真要把那哥儿接进府来?!”
本来还有些内疚的明兰,立刻说
“那可不成!可怜归可怜,做娘的自要先护着自己骨肉,哪个敢伤及危及我孩儿,我非跟他拼命不可!”
昌哥对明兰来说不过是丈夫和别人的孩子。
这孩子放在跟前时刻提醒自己丈夫的那些过往。
并且这孩子还是个不定时炸弹,需要她时刻防备着,以防伤害到了自己的孩子。
即使自己养了,也喂不熟的那种,不过是白费功夫。
精明如明兰,怎么会给自己找这么个大麻烦。有点狠,却也是人之常情,无可指责。正如华兰说的,他有自己的亲生父母,一个没血缘关系的后妈最好不管。
04 昌哥式悲剧 是父母责任昌哥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改变命运,可是一次又一次都错过了。最后的机会是常嬷嬷提出自己可以养昌哥。这是很好的机会,常嬷嬷恐怕是整个知否里,为数不多真心对昌哥好的人。
可是仍有妄念的朱曼娘拒绝了。
蓉姐曾问做母亲的不都想着儿女好吗!为何……为何……难道她非要毁了弟弟才罢休吗!
朱曼娘,只想自己,从来没有为昌哥想过。
很多夫妻在婚姻里闹,离婚时候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
带孩子的那个人慢慢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对方的影子,于是对对方的恨都转嫁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恶语相向,让孩子生活在满是戾气之中。
真心为孩子好的母亲会为了孩子,再痛恨对方,再水火不容,也会克制自己,放下,放开。给孩子更多弥补,即使家庭破碎而爱不少半分。因为孩子的未来有很多可能性,不能因为当下而毁了孩子未来的无数可能。
明兰曾总结曼娘对昌哥,要么早点放开,要么自己好好和儿子过日子。
可是她选择纠缠不清,这就相当于离婚没离干净,遭殃的还是孩子。
孩子对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人尤其信赖,可是他的母亲却传输了太多太多负面的东西。曼娘把自己的妄念、对明兰的恨,都输给了昌哥,小小年纪的他本该有快乐无忧的童年,却早早夭折。
我们总说,孩子是无辜的,不该受上辈人恩怨影响,更不该为上辈人仇恨买单。
曼娘如果教昌哥向上向善,顾廷烨不会那么顾忌他,明兰也不会如此“狠心”避开他。
身为父亲的顾廷烨,也没有完全做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是简单的物质满足就够。
昌哥就像父母离婚后的孩子一样: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尴尬,满是无奈。
昌哥出生不由自己,活成什么样更不由自己,母亲利用他,父亲不爱他。小小年纪的他却成了一场男女感情中的牺牲品,何其无辜,何其可怜。成年人的世界很残酷,可是这种残酷不该由一个孩子承担。
王家小山原创,昌哥的悲剧主要源自谁?你认为的呢?
《知否》“蜘蛛精”曼娘:男人不敢娶,要钱要命还死缠烂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