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特点,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特点,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从笼统到细致 从外部到内部 3.5-4岁,发生转折的年龄 5岁,已能进行自我评价 从亲信到独立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因素
① 自我评价
3岁,不明显
3.5-4岁,发生转折的年龄
5岁,已能进行自我评价
从亲信到独立
从外部到内部
从笼统到细致
从主观到客观
从道德
②自我体验(情绪体验)
3岁,能产生
自尊
最值得重视
儿童时期自尊对未来学业成就、对生活满意和幸福感相联系
3岁左右萌芽
③ 自我控制
3-4岁,不明显
4-5岁,转折年龄
5-6岁,有一定控制能力
科普认为发展5阶段
控制与系统组织
孕晚期到出生3个月
依从
9-12个月
冲动控制
2岁
自我控制
2岁对成人要求进行反应
3-4岁,利用外部语言自动调节
6岁转换为内部语言的调节
自我调节
3岁
经典实验范式
延迟满足范式
道德认知的发展
⑴品德三成分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⑵ 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皮亚杰
第一个系统研究
研究方法
临床谈话法
观点
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
三阶段
①前道德判断阶段
模糊了解事情的原因
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
既不是道德,也不是非道德
②他律道德(道德实在论阶段)——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给予的
极端评定是非态度,非好即坏
公正就是服从权威
判断行为好坏,不考虑主观动机,完全根据行为结果
③ 自律道德(道德相对论阶段)
规则是可变的
依据主观动机判断行为好坏
幼儿晚期向自律阶段转化
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
方法
两难故事法
生病偷药
三水平六阶段
第一水平(1、2阶段)前习俗水平 具体结果
第一阶段 服从与惩罚定向 结果
第二阶段 天真的利己主义
第二水平(3、4阶段)习俗水平 10-13 期望
第三阶段 好孩子定向
第四阶段 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
第三水平(5、6阶段)后习俗水平 自觉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定向
第六阶段 普通的伦理原则
攻击行为
最早出现在婴儿期
定义
侵犯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包括
身体、言语的攻击,侵犯他人权利
工具性攻击(财物或权利)
敌意性攻击(人的身体、感情、自尊等)
理论(产生攻击的原因)
精分理论
死亡本能的攻击产生的根源
生态学理论
攻击本能是进化的结果
新行为主义
挫折导致攻击行为
Berkowitz修正为,攻击者的经验、内部情绪状态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习得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强调认知在攻击行为中的作用
发展
童年中期很少
性别差异
2-2.5岁,表现出性别差异
反击男孩是女孩的2倍
影响攻击行为的社会因素
所生活的文化
家庭的情绪氛围
大众传播媒介,游戏
亲社会行为
定义
任何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
又称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分类
自主的利他行为
初于对他人的关心
规范的利他行为
动机是期待个人报偿或避免批评
理论
社会生物学观点
族内适宜性
来自遗传
精分理论
良好的亲子关系,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规范理论
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
性别认同定义
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性别理解
性别角色认同
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同伴关系
定义
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作用
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再次,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最后,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社会技能训练
同伴交往不良的干预方法中,最早采用、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方法包括
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技能训练
塑造行为和解决问题的训练
方式
介绍、模仿、行为练习(或表演)
反馈、积极强化和有关的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