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抗疫一线晋级绿色通道:济南抗疫社会面
济南抗疫一线晋级绿色通道:济南抗疫社会面在抗疫中,泉城的医务工作者、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街道居委会的工作者,还有无数的志愿者都穿上防护服,成为了成千上万个“大白”,成为了古代名医“扁鹊”式的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就拿做核酸来说,这些“大白”夜晚三四点就出门,清晨五点就开始。到了晚上十点才结束,有的到了凌晨。为了保证第二天五点开始,就不回家睡在办公室。等等、等等……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这就是后来中医的四诊法——望闻问切。当时扁鹊的叫法是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扁鹊对擅长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扁鹊还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并用中药治疗各类疾病,尤其是治愈了一些传染病。因此,扁鹊被尊为医祖。抗疫中把神医扁鹊作为核酸贴纸形象,也就寓意着中医医术能够战胜新冠病毒。隋大业年间,秦琼在隋朝将领帐下做一名武官。秦琼母亲去世时,这个将领派人前去吊唁,军
据5月6日的新闻报道,前期疫情较为集中的济南市近日新增感染者数量大幅下降,均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社区传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持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巩固防控成果。
济南实现抗疫社会面“动态清零”,得益于中华文化培育并弘扬的,由泉城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呈现出的团结奋战、同心协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爱国爱民、无私奉献,追求美好、实现梦想的精神、品质、境界和理想。这些都是中华文化滋养培育出来的,是齐鲁大地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这里,就从“核酸贴纸”这个侧面领略一番。
从济南新冠疫情发现以后,4月下旬开始的济南部分区域一轮一轮核酸检测有条不紊地进行。济南一些街道社区进行核酸采样时,创新式地设计使用了中华文化的济南古人形象作为贴纸符号。一张张萌趣核酸贴纸,虽增强了参与核酸检测的热情,但主要是作为进出社区的有效凭证。做核酸,领贴纸,成为市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趵突泉街道设计辛弃疾贴纸,腊山街道推出辛弃疾和神医扁鹊贴纸,匡山街道有门神秦琼贴纸。之后,根据市里安排,世博动漫集团共同推出名人系列贴纸分别是“门神秦琼”“神医扁鹊”和“豪放稼轩”“才女清照”,济南人称为“济南抗疫天团”。
这种精神从核酸贴纸“门神秦琼”形象就可以看出。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也就是现在的济南人,秦琼是隋末唐初名将。门神是中国历来信仰群体最多的神祇之一。民间流传最多的武将门神,当属开唐名将秦琼和敬德。这次核酸贴纸把秦琼选进来,就正如市民们说得好:“门神秦琼把大门,病毒休想进的来!”
隋大业年间,秦琼在隋朝将领帐下做一名武官。秦琼母亲去世时,这个将领派人前去吊唁,军士们对此感到奇怪就问将军:“士兵死亡和家中有丧事的很多,将军为何只吊唁秦叔宝的家人呢?”将军回答道:“此人骁勇彪悍,又有志向气节,将来必能自己取得富贵,怎能当做卑微之人对待呢?”后来,秦琼为唐李世民帐下作战,为大唐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抗疫中,泉城济南的每个人都参与到抗疫防疫中来,见面的问候就是“做核酸了吗”“排队的人不多,赶快去做吧”。每天每个人都把做核酸取样作为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这就像每家每户的贴了“门神秦琼”,把邪恶的病毒阻挡在门外。期间,山东大学中心校区被检测出疫情,政府和学校当机立断,全市上下联动,连夜把13000名大学生转运市外方仓进行完全隔离,不出24小时就在全市竖起了强有力的坚不可摧的防病毒墙。
传说和古书上记载,扁鹊是济南人,在济南有药山,有扁鹊墓。从核酸贴纸“神医扁鹊”形象就可以看出,扁鹊奠定了祖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司马迁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易也。”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说他是“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这就是后来中医的四诊法——望闻问切。当时扁鹊的叫法是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扁鹊对擅长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扁鹊还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并用中药治疗各类疾病,尤其是治愈了一些传染病。因此,扁鹊被尊为医祖。抗疫中把神医扁鹊作为核酸贴纸形象,也就寓意着中医医术能够战胜新冠病毒。
在抗疫中,泉城的医务工作者、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街道居委会的工作者,还有无数的志愿者都穿上防护服,成为了成千上万个“大白”,成为了古代名医“扁鹊”式的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就拿做核酸来说,这些“大白”夜晚三四点就出门,清晨五点就开始。到了晚上十点才结束,有的到了凌晨。为了保证第二天五点开始,就不回家睡在办公室。等等、等等……
这种品质从核酸贴纸“豪放稼轩”形象就可以领略到。“豪放稼轩”就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爱国爱民的英雄。辛弃疾也是济南人。说实在的,济南人不知道辛弃疾这个名字的有一些,但没人不知道“稼轩”的,“稼轩祠”“济南稼轩小学”“稼轩初级中学”“稼轩学校”“稼轩文旅城”“稼轩酒店”……。稼轩是辛弃疾的号,把“弃疾”作为核酸纸贴的形象,也寓意着弃除疾病、铲灭疫情的含义。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我国南宋著名词人,在文学史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代表作品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有600余首诗词存世。诗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
在抗疫中,泉城人民都秉承了辛弃疾的血气方刚、爱国情怀和战斗精神。全市先后有百余个小区实行静态管理,基层干部和志愿者深夜二三点接到通知,二话不说,奔赴现场和工作岗位开展工作,争分夺秒,突击在前,一夜之间就完成封闭管理。等等、等等……辛弃疾的祠响彻耳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种理想从核酸贴纸“才女清照”形象就可以领略到。在济南人眼中,李清照就是美丽、活波的才女,是美好生活的写照和象征。济南把最后一轮四次核酸检测的贴纸形象定为“才女清照”,其用意明了,就是预示着经过五轮十五次的核酸检测和全方位抗疫,能够达到社会面“动态清零”的目标。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李清照出生后在济南章丘,她少女时代是在济南的趵突泉边和大明湖畔度过的。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看着李清照这么欢快的时光,我们不由得认为她的少女时代活泼、快乐、无所顾忌、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生活。
在抗疫中,泉城人民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不畏惧不退缩,团结一心,听从指挥,协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论是封控区,还是管控区、防范区,不管是严密隔离,还是安心居家,都自觉按照静态管理的要求去做。公园商场、大街小巷都四处静悄悄,几乎都看不到人群活动。目标就是一个就是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这一目标终于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