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年养猪大王,早年的时候每家都养猪
一九年养猪大王,早年的时候每家都养猪连鬼子都能打,组织起一个小剧团,对他们来说,还真是很容易的事。王宝石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也分河南河北两个小村,在滦河两岸居住,这里的人多数都姓关,少数姓杨。现在想来,那个村当时应该有百十来户,人多,就容易组织些活动,当年和孙永勤一起打鬼子的关姓子弟,多是出于这个村。每天早晨,高音喇叭里播放的是中央农业广播大学的课程,教育没有产业化,课可以白听,那时候的明星是张海迪、陈景润、华罗庚。人们每天在《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乐曲中工作、生活。农闲时不用出去打工,正月里也不打麻将和赌博,所以就有人张罗唱戏。
唱戏,是乡土中国的重要内容之一。
只是在一个特定时期,传统的乡土舞台被当做“四旧”而取缔,代之以八大样板戏。
等到传统戏剧恢复演出时,乡村又重新有了活力。
有人总结中国社会最好的时期之一,有上世纪 80 年代初,当时农村分产到户刚一两年,农民能够吃饱肚子,也没有开始拆迁,没有开始向农民要这样和那样的各种费用,城市也没有下岗的,没工作的也开始允许做点小买卖,城乡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人与人之间,包括领导与同志们之间的微笑,都是真诚的。
每天早晨,高音喇叭里播放的是中央农业广播大学的课程,教育没有产业化,课可以白听,那时候的明星是张海迪、陈景润、华罗庚。
人们每天在《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乐曲中工作、生活。
农闲时不用出去打工,正月里也不打麻将和赌博,所以就有人张罗唱戏。
王宝石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也分河南河北两个小村,在滦河两岸居住,这里的人多数都姓关,少数姓杨。现在想来,那个村当时应该有百十来户,人多,就容易组织些活动,当年和孙永勤一起打鬼子的关姓子弟,多是出于这个村。
连鬼子都能打,组织起一个小剧团,对他们来说,还真是很容易的事。
那一年的正月初三,第一次去王宝石看戏,我们一帮孩子是从水库的冰面上走过,再翻过一道山梁,过了臭水湖(村名),再走过一次冰面,才到演戏的地方的,一路上可以看见各个方向的山路上、冰面上三三两两的来看戏的人,穿的花花绿绿的,很有过年的感觉。
离老远就听到锣鼓家伙声,开演了。
戏台很简陋,台下挤满了人,那天先演的是评剧《秦香莲》,扮演秦香莲的是我们村一个哥哥的他老姨,当年有40多岁了吧,当时我觉得那么老了还上台,因为在以前看见过这个人,很普通的,脸上都有了皱纹,穿的也灰土土的,可在台上一装扮,象是换了一个人,领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跪在被陈世美派来追杀她们的韩琪面前,咿咿呀呀的一唱,居然把武将韩琪给唱死了,还真有点意思。
王宝石河南有一个小伙子,长得白白的,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叫啥,据说是搬家搬走了,他在戏里演一个不学好的少爷,上来摇着扇子要去酒馆,唱:
“一边走来一边晃, 前面来到一品香 … … ”,(一品香是饭馆的名字)
台下有一个小伙子估计和他不对付,故意给他捣乱,听他刚唱完第一句,就喊:“唱的什么破玩意欧,下去”。
台上这位也不含糊,一边唱,一边和台下的对付:“那也比你唱得好”。
于是这段就成这样了:
台上:一边走来一边晃(伴奏声)
台下:唱的什么破玩意欧,下去。
台上:那也比你唱的好,(唱)前面来到一品香……
大家就都笑。
大东北系列小沈阳等人的火爆,也是靠着台上台下的互动。
农村的冬天中午不吃饭,中午稍事休息,就又接着唱,在那个小剧台下,我看过《茶瓶记》、《小借年》、《卷席筒》、《墙头记》,还有很多记不上名字的。
农村正月唱戏还有其他功能,一般来说是走亲戚的最好的理由,那时交通不方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农村春种秋收非常忙,一般没特殊情况,也就是正月这几天,能放下手里的活计,肯去看看心里非常惦记的亲人们。
还有的就是借唱戏时搞对象、相亲。
本家有一个哥哥,那年当兵刚回来,人给介绍一个对象,还没正式见面,女方提出说要先看看,让我这个哥哥看戏时去戏台下面等着,这个哥哥就去了,回头媒人问:“对女方啥态度呀”?我大伯说话了:“我们的人在戏台下让你们看了,你们的人头巾围的严严实实的,三四个姑娘在一起,嘁嘁喳喳的,我们也没看着姑娘什么模样哇”。
大家还是笑,后来这门亲事还真成了。
我看戏也有了别的内容,不是相亲哈。
第二天,我又要去看戏,母亲把我叫住,递给我一个麻袋和20块钱,说“王宝石河南xx家有小猪,抓俩来”,
我哭笑不得,我哪会抓猪呀,再者,最关键的是,一个半大小伙子,抓俩猪回来,人也笑话呀。但也没办法,于是我拿上冰车,这次不能爬山梁了,要划冰车绕水库走,大约比爬山多一个小时的路。
上午看了一出戏,心里装着抓猪的事,也没看好,看戏快散了,急忙忙的跑到河对面,打听到了有老母猪的那人家,忐忑的走了进去,
一进门,嘿,院子中间站着的正是昨天唱一品香的小伙子,今天没化妆,看起来比我也就大三两岁,不知什么原因,他今天没去唱戏,看我进来,问:“是买猪吗”?
我说:“是,买俩”。
他说:“来,我给你抓俩大个儿的”。
那时的小猪论个儿卖,不论斤称,不像现在,论斤卖,有缺德的往小猪肚子里灌水泥,买回来很快就死了的。
抓完猪,装到麻袋里,小猪子吱哇乱叫,他说:“兄弟芳龄几何呀?”
我当时上初中,心想,嘿,怎么平时说话也是戏词呀,本想说“小弟… …”
后来一想,还是算了吧,老老实实告诉了他。
我问他:“你不是在戏台上吗?怎么今天没戏呀?”
他说:“咳,我不是也着急呢吗,本来今天有戏,可我妈让我在家等着买猪的来”。
我心里想,这俩妈呦。
那时自己做的的冰车是平的,冬天离宫里出租的矮的那种,得两个腿蹁到一起,坐在上面,我把装着两个小猪的麻袋放在腿上,划着冰车往回走,开始,小猪还哼哼着乱登扎,走了一会后,都老实了,我停下来,打开麻袋一看,原来这两只小猪躺在我腿上,热热乎乎的,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