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为什么是美国盟友?美国核心盟友沙特
沙特为什么是美国盟友?美国核心盟友沙特可以说,沙特和美国双方有着坚不可摧的互利“壁垒”。沙特能为美国带去无尽的石油资源;而美国则可以为沙特提供军事装备,甚至是派军队保护沙特的国家安全。为了巩固自己在阿拉伯国家中的地位,沙特傍上了美国这条“大腿”。自从一九三二年,沙特建国以来,沙、美两国就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双方更是缔结了几百份的盟约,每次新一任的美国总统当选之后,出访的首选地,总少不了沙特。
沙特阿拉伯,这个濒临阿拉伯半岛的热带国家,凭借着惊人的石油储量在世界上享有着无尽的财富。
沙特日产石油量能达到一千三百万桶,而中国的石油日产量还不到沙特的三分之一。
《时代》杂志不止一次地将沙特称作“石油王国”!
但是,沙特因为地处军事、宗教的敏感区——中东,所以连年遭受武装袭击,和周边的国家发生军事冲突也是司空见惯的小事。
为了巩固自己在阿拉伯国家中的地位,沙特傍上了美国这条“大腿”。
自从一九三二年,沙特建国以来,沙、美两国就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
双方更是缔结了几百份的盟约,每次新一任的美国总统当选之后,出访的首选地,总少不了沙特。
沙特能为美国带去无尽的石油资源;而美国则可以为沙特提供军事装备,甚至是派军队保护沙特的国家安全。
可以说,沙特和美国双方有着坚不可摧的互利“壁垒”。
然而,在近些年,沙特却是频频向中国示好,不仅将大型的基建工程交给中国企业,还从中国进口大量的武器、飞机……
那么,沙特为什么选择向中国示好?是沙、美两国产生矛盾?还是沙特决心“弃暗投明”呢?
且看下文细细分解。
一、沙特与美国的蜜月期其实,沙特和美国两国交好时间十分之久。
可以说,两国的友谊从沙特发现石油的那一刻就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沙特家族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奇袭利雅得在1932年,击溃了拉希德家族,成功使得沙特复国。
但是,那个时候的沙特十分贫穷——沙特人并没有发现自己脚下所蕴含的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是通过农业来勉强谋生,沙特也只能在战乱纷纷的中东蜷缩着。
直到1938年,沙特的钻井一路狂钻一千五百米,发现了含量丰富的深井油。
从此,沙特的油田一块接一块地被发现,好像雨后的春笋一般,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沙特的经济也因此得到了腾飞般的发展。
短短几年间,沙特境内探明的石油储量就达到了一百多亿吨,石油开采量稳步上升。
沙特从一个一穷二白的部落式国家,拥有了成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的潜力。
然而,一边是沙特自身实力衰微的国力,一边是群狼环伺的穆斯林国家。
深深明白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沙特马上摆清了自己的定位——单凭自己的实力几乎不可能守得住这无尽的石油宝藏。
要想能维护好国家的安全,守住手里的石油,就必须借助其他大国的力量。
(沙特石油公司的大型炼油厂)
而迫切希望建立世界霸主地位,对石油资源充满渴望的美国,几乎迫不及待地向沙特伸出了橄榄枝。
沙特这个基于获得大国庇佑的“石油王国”,对美国的一切要求几乎是完全应允。
就这样,原本远隔大洋的两个国家竟然成功地“手牵手”,走到了一起。
那时候,沙特的工业化建设刚刚起步,美国则是为沙特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而且,美国主动帮助沙特从其他国家引入先进的石油开采设备,用以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
沙特则是向美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石油——每天的清晨,在沙特的达曼港口,都有着货轮起航,穿过大洋向美国运送石油。
这番景象,自打第一天开始,便是几十年如一日,几乎从未间断。
看来,捧着金饭碗的沙特并没有被财富冲昏头脑。
面对着身边一点就炸的“火药桶”,完美地认清了自己的位置。
(沙特港口夜景)
而且,和沙特交好的美国成功地打入了中东地区的内部,美国距离自己成为“世界警察”,称霸全球的野心又近了一步。
同时,沙特的战略价值也被美国运用地得心应手——沙特的一旁是世界航海运输业的关键口,苏伊士运河;一旁是西欧各国的“海上生命线”,霍尔木兹海峡。
作为沙特的好盟友,美国自然不会放过向沙特驻军的机会。
而驻扎沙特的美军,正是负责扼守着苏伊士运河和霍尔木兹海峡这两处关键的通航航道。
通过帮助沙特把守这两处“咽喉要道”,美国每年可以额外地从沙特获取数亿桶石油。
折合美金,便是帮助美国省下了几十亿的美金。
在美国和沙特双方看来:如此合作,自然是一本万利。
因此,两国的合作关系自然是蒸蒸日上!
随着石油的大量出口,经济飞速发展,外汇积累丰厚的沙特逐渐有了更大的野心——沙特将目光对准了自己的死对头——伊朗。
(伊朗、沙特、也门三国地理位置图)
而沙特和伊朗的一次次冲突,帮助美国不断地渗入中东地区,大施拳脚。
二、支持沙特打击伊朗,伊拉克战争助沙特重返伊斯兰教之主在伊斯兰教的世界里,逊尼派和什叶派是其中的两大教派,双方攻伐千年之久。
坐拥着圣城麦加的沙特,是由逊尼派穆斯林所统治的。
得到美国扶持的沙特日渐狂妄,自诩为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但是,伊朗的国教乃是逊尼派的死对头什叶派。所以,伊朗对自称为伊斯兰世界老大的沙特十分不满。
两国从最初的唇枪舌战,逐渐演变成了流血冲突。
每次圣城麦加朝圣的时候,逊尼派和什叶派前去朝拜的圣徒都会因为冲突而死伤惨重。
伊朗在1797年,突然改变过去的“亲美”路线,开始坚决地“反美”。
(伊朗国内屡屡爆发反美游行)
深知伊朗不会甘于居于自己之下的沙特,抓住伊朗“反美”的契机,开始求援于自己的老大哥——美国。
垂涎插手中东事务已久的美国迅速发兵沙特,并且给沙特空军配备了两百多架美国自主研发的F-15战斗机。
不仅如此,美国还宣布数条针对伊朗的制裁禁令,对伊朗的经济、军事进行全方位的打击。
军事实力的差距使得伊朗最终没敢挑起与沙特的战争,“狐假虎威”的沙特又是出兵,又是提供战机的美国感恩戴德。
没过多久,沙特就放任美国插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国际石油定价权,并且协助美国建立石油和美金挂钩的金融体系。
沙特一举帮助美国,建立了属于美国自己的结算霸权体系。
沙特还为美军进驻其他阿拉伯国家大开绿灯,协助美国在卡塔尔、科威特、巴林驻军,帮美国圆“世界警察”的梦。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总部大楼)
除此之外,财大气粗的沙特开始频频地从美国军方手中购置大量的武器。
一是为了向“世界警察”美国交了保护费,二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军事力量,谋求称霸中东。
自此之后,美国每任总统上任之后,都会选择率先访问沙特——这不仅仅是为了稳定沙特人的心,也是为了从沙特人手里捞一大笔军事订单。
用《纽约时报》的话来说,那就是:“沙特和美国进入了合作的崭新阶段”。
(繁华的沙特阿拉伯)
但是,在国际社会的关系中,既不存在永恒的敌人,也不存在永恒的朋友,只存在永恒的利益。
即使双方有着几十年的亲密合作,双方的信任也有可能在朝夕之间瓦解。
特朗普任期内,美国和沙特两国依然有着亲密的关系。
但是,在特朗普下台后,沙特和美国的关系便产生了不可弥补的裂痕。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美国违背自己的外交原则,贸然干涉沙特的内政。
三、小萨尔曼上任成导火索,特朗普下台沙美关系进入冰点其实,在特朗普上台之前,美国并不会插手沙特的政治斗争。
(特朗普)
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沙特都把对方当作自己的朋友,在两者之间保持着绝对的中立。
所以,无论是哪一党派执掌美国,沙、美双方都能和和睦睦。
但是,这一外交原则却是终止于特朗普时代,双方的关系一落千丈。
究其原因,这是和沙特内部政权的更迭密切相关的。
沙特国王老萨勒曼在2017年6月,废黜了时任王储纳伊夫,改立自己的儿子小萨尔曼——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为王储。
沙特沿袭了六十年的“兄终弟及”,就此画上了句号。
对于老萨尔曼的决定,沙特举国哗然,纷纷加以指责,认为小萨尔曼上任是“名不正言不顺”。
但是,小萨尔曼经历了残酷的竞争,才从自己七个兄弟中脱颖而出,并非善类。
年仅34岁的他在成了沙特的实际掌权人后,就囚禁了两百多名高官政要。其中,包括着近50名沙特王子。
小萨尔曼对那些曾批评自己的人也是毫不留情。
曾在《华盛顿邮报》上尖锐批评小萨尔曼的卡舒吉,在沙特驻土耳其大使馆里惨遭谋杀。
欧美媒体均把矛头指向了小萨尔曼,认为是小萨勒曼暗中布置杀手,谋害了卡舒吉。
小萨尔曼成了“暴君”的代名词,沙特的国际形象也是一落千丈。
(小萨尔曼)
为了弥补这样的损失,小萨尔曼频频向特朗普政府示好,通过签订金额高达4500亿美元的军事订单来获取美国的支持。
而小萨尔曼本人,更是和特朗普的驸马爷库什纳关系匪浅。
在小萨尔曼挥金如土的攻势下,特朗普主动为沙特站台,驳斥西方媒体对小萨尔曼的指责。
但是,此时的小萨尔曼已经犯了大忌——他与身为共和党的特朗普有了过深的捆绑关系。
这使得美国民主党对沙特十分不满。
自从2020年末特朗普连任失败,民主党的拜登将要入主白宫后,沙特的苦日子就到来了。
美国不仅向沙特的敌人胡塞武装提供武器援助,还一举否认了自己对于沙特军事联盟的支持。
拜登上台后,更是落井下石,宣布调查卡舒吉遇害案,并且认定小萨尔曼与卡舒吉的死有着紧密的关系。
(拜登)
美国还发表声明,声称拜登政府将重新评估沙、美关系,双边关系将进入“校准期”。
这表明,拜登在逼小萨尔曼低头。
只要小萨尔曼有半点反抗,那么沙特的主人也许就不是他了。
小萨尔曼醒悟了,沙特人民醒悟了,谁能在阿拉伯半岛成为霸主,并不取决于他们自己,而是取决于美国。
自特朗普下台,拜登政府上台之后,沙美关系进入了冰点。
小萨尔曼领导的沙特站在了国运的“十字路口”,沙特国内媒体频频发问:
“是继续向美国政府低头,还是另谋其他方略呢?”
中国,成了小萨尔曼的庇护目标。
四、沙特与中国的渊源其实,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与沙特有着贸易往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最早在1991年,向中国出口了第一桶石油。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了阿美公司的最大客户。
实际上,促成中、沙石油贸易往来的,是1987年的一次导弹交易。
而也正是这次导弹交易,使得中沙两国逐步建立起了联系。
当时,伊朗和伊拉克主导的“两伊战争”正打得热火朝天,沙特的油轮屡屡被伊朗故意击沉,处在夹缝中的沙特艰难自保。
(持续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为中东带去无尽的硝烟)
沙特纵然有着无尽的石油资源,但是如果连国家安全都保护不好,那么开采出的石油也就成了“为他人做的嫁衣”。
沙特将目光瞄向了拥有着远程导弹的国家——美国、苏联和中国。
苏联和美国冷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沙特自然不会想到苏联。
于是,沙特主动向美国提出了购买远程导弹的请求。
但是,美国为了扶持以色列,坚决地拒绝了沙特的请求。
沙特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够购买射程达到120公里的“长矛”弹道导弹。
但是这一请求,依然被白宫回绝。
沙特不得不将目光对准了中国。
1987年的某一天,中方代表和时任沙特防空军司令的苏尔坦亲王在香港秘密见面。
双方做了万全的保密措施,在谈判的房间里,双方几乎都是贴着耳朵说话。
在苏尔坦阅读中方的文件时,甚至躲在了可以屏蔽电子眼的被子里。
在第一次报价时,中方代表报价“一亿”的时候,指的是人民币。
但是苏尔坦习惯性地当成了美元,并一口气答应了下来。
最终,双方一口价成交——一亿美元一枚“东风-3”导弹,共计35亿美元。
(东风导弹系列中的DF-17)
这是对双方互惠互利的一次交易。
那时候的中国一穷二白,全国外汇储备不过21亿美元。
与沙特的导弹交易,被中国的军事观察员称为“雪中送炭”。
这次导弹交易,使得沙特建立起了对中国的信任。
翌年一月,沙特外交大臣首次访问中国;在两年后,中沙宣布建交。
在“两伊战争”大获全胜的伊拉克在1990年,入侵科威特。
十万大军就驻扎在沙特的国境线上。
危急时刻,沙特打开了“东风-3”导弹发射井,伊拉克最终不战自退。
沙特官媒喜不自胜,纷纷要求沙特政府继续加购中国的弹道导弹。
最终,在短短十年间,沙特从中国共计购入了130枚“东风-3”弹道导弹。
随之的是,中沙关系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而在美、沙关系恶化后,中国和沙特更是迎来了相互促进发展的关键时期。
五、“一带一路”倡议利好沙特示好中国,中沙疫情期间互利互助随着奥巴马政府频频支持以色列,甚至打压沙特的石油贸易,一直忍气吞声的沙特也在重新评估自身和美国的关系,转而谋求新的发展之道。
(中国、沙特政要进行交流)
老萨尔曼在2017年访华时,将沙特推行的“2030愿景”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接。中沙双方共计签署了650亿美元的订单。
同年,为了向中国示好,沙特将“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安排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中沙两国在文化交流上也踏上了新台阶。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发展,沙特更是频频向中国示好。
沙方主动开放大量的港口供中国货轮进港,并且积极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
中国向沙特大量出口电子产品等其他消费品,在能源领域、建筑领域、互联网领域达成了一系列的新合作。
在军事领域方面,在2014年和2017年,尝到甜头的沙特分别从中国购买了24架翼龙-1无人侦查攻击机和300架彩虹-4无人侦查攻击机,既装备了军队力量,也达成了向中国示好的目的。
在中国国内爆发疫情后,沙特国王小萨尔曼第一时间向中国领导人进行电话交流,表达慰问和支持。
而医疗器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的沙特向中国累计捐赠口罩1000多万只,沙特甚至直接与国际上的医疗公司司签订采购合同,将物资发往中国……
如此善行善举使得《人民日报》表示:“沙特人民为中国的抗疫工作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全球疫情爆发后,沙特日确诊量飙升。
中国选择投桃报李,帮助沙特建造核算检测实验室,并向沙特免费捐赠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
(中沙签署疫情互助备忘录)
除此之外,生性狠辣的小萨尔曼还不忘在疫情中踩上美国一脚。
在全球疫情严重、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小萨尔曼大打石油价格战。
在美国大力开采页岩油准备提振经济时,沙特大幅下调油价,全球石油市场陷入暴跌的惨境。美国股市的道琼斯工业指数,更是创下了单日最大跌幅。
从表面上看起来,沙特与中国越走越近,沙特与美国则是渐行渐远。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民主党派的打压真的会使得沙特放弃自己这个几十年的“大腿”吗?
五、沙特向中国示好的内在隐情其实,沙特向中国示好,也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
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多次宣布制裁沙特,并且支持袭击沙特的胡塞武装,强行干预沙特内政。
敢怒而不敢言的沙特只能暗中寻求新的出路。
中国作为不断成长的世界大国,在斡旋中东局势方面倾注了十分巨大的力量,赢得了包括沙特在内等阿拉伯国家的一致认可。
(中东战乱不休)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也为沙特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在与沙特的合作中,强调着“合作”、“倾听”、“对话”,倡导“结伴而不结盟”的理念。中国爱好和平、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断然不会干涉中东地区的内政。
但是,由于美国、欧洲各国奉行的是传统安全观。
这就导致着中东局势难以见到和平的希望。不止的战乱使得沙特不敢轻易失去美国这个世界霸主的支持。
尽管沙特和美国已经貌合神离,但是几十年的合作关系成了两国最深的羁绊。
沙特无法不顾及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美国也无法失去沙特的石油供给,更放弃不了自己在中东地区的桥头堡。
沙特向中国示好,倒颇有“狡兔三窟”的味道。
沙特舍不下美国的力量,也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皆是处于国家的利益考量。
在未来,中国和沙特会建立越来越多的合作,但是沙特几乎不会背弃美国。
结语:
沙特纵然拥有着无尽的石油资源,但是逃离不了超级大国的掌控。这是世界上诸多国家的悲哀。
唯有自身的国力真正强大起来,才不需要看别的国家的脸色,才能靠自己震慑一方,守护和平。
生在中国,何其幸也!
参考资料:
《整体对接:论中国与沙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孙德刚 阿拉伯世界研究
《沙特石油决策机制及其对美沙能源安全关系的影响》 孙霞 国际关系研究
《美国与沙特关系恶化的表现与原因》 蒋君 《当代世界》
编辑:清源
责编:Th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