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美国历次发起贸易战(与苏联脱钩后我们熬了二十年)

美国历次发起贸易战(与苏联脱钩后我们熬了二十年)既然走了捷径,就要付出代价,长达二十年的危机,就是当年“全盘苏化”的代价。吃下苏联送来的这枚“十全大补丸”,虽然见效很快,但也意味着“全盘苏化”,图纸是人家画的,技术骨干是人家指派的,上下游供应链都潜入了苏联体系。那次危机,持续了整整二十年。从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可以看出,既要追求发展速度、又要保持独立自主,这是一项难度逆天的任务。三年抗美援朝,我们付出惨烈代价赢得了苏联的信任,这才收获了156个工业项目的支援,如果没有苏联的帮助,想把这套东西搞清楚,至少也得花个三五十年。

抗美援朝结束后,新中国得到了苏联的大量工业技术支持,仅仅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就走完了西方两百年的工业进度条。

在短短五年时间内,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战机歼5实现量产,第一款国产汽车解放CA10驶出车间,鞍钢一家的钢产量就超过了民国时期全国钢产量峰值……

美国历次发起贸易战(与苏联脱钩后我们熬了二十年)(1)

正当所有人都欢欣鼓舞,以为很快就能赶超欧洲列强时,赫鲁晓夫抛出了“三和路线”,强令中国组建“联合舰队”(说是联合舰队,但当时中国哪有能力造军舰),并计划在咱们的领土建设长波电台,企图让新中国成为苏联争霸全球的附庸。

一时间,形势急转直下,从1958年开始,新中国就陷入了危机,数千万毕业生无业可就,只能到农村去插队。

那次危机,持续了整整二十年。

从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可以看出,既要追求发展速度、又要保持独立自主,这是一项难度逆天的任务。

三年抗美援朝,我们付出惨烈代价赢得了苏联的信任,这才收获了156个工业项目的支援,如果没有苏联的帮助,想把这套东西搞清楚,至少也得花个三五十年。

美国历次发起贸易战(与苏联脱钩后我们熬了二十年)(2)

吃下苏联送来的这枚“十全大补丸”,虽然见效很快,但也意味着“全盘苏化”,图纸是人家画的,技术骨干是人家指派的,上下游供应链都潜入了苏联体系。

既然走了捷径,就要付出代价,长达二十年的危机,就是当年“全盘苏化”的代价。

有人会说:我们难道不能硬气点吗?自己摸索不行吗?

真不行,就算你有那个决心和毅力,这个世界也不会给你摸索的机会。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开进海峡,鸭绿江和台海同时风声鹤唳,这可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如果不靠着苏联这棵大树快速成长起来、在三五年之内造出趁手的坦克飞机大炮,新中国就将永远处于战火的威胁中,还谈什么发展呢?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因为武器落后、军队也打不过侵略者,导致长期成为列强薅羊毛的对象,好不容易攒了点家底,甲午战争一下子就被日本给薅光了;辛辛苦苦回了几年血,八国联军过来直接撸干净;张作霖呕心沥血经营东北,一个九一八事变又被日本抢完了……

这样的教训太惨痛了。

所以,建国后有一句话非常流行:“中国人就是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

美国历次发起贸易战(与苏联脱钩后我们熬了二十年)(3)

就比如越战时美军不敢跨越北纬17°线,难道真的是因为怕了周总理发出的警告?

还不是因为咱们已经有了完整的重工业体系,核武器也取得了突破,美国人在陆地上已经不是解放军的对手了。

当年“全盘苏化”,我们是没有选择的,这就如同在奄奄一息时碰到豺狼,你也只能先吃下大力丸,虽然伤身体,但起码能先保命。

这种以透支健康为代价的高速发展,后边一般都跟着漫长的危机。

一方面,工业硬件虽然可以复制和移植,但真的把生产线开起来,还需要大量的基建配套和人才培养体系。

这相当于别人送给你一架飞机,你还得建停机坪、买油料、找驾驶员,这些投入对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而言,负担实在太重了。

而且,由于苏联援助的基本都是重工业,产品没法市场化,全靠财政支持,整个六七十年代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因为仅有的财政都拿去夯实重工业基础去了:

搞农业合作化,是为了把农村资源集中起来发展重工业;

推进大小三线建设,是为了把重工业成果从边境复制到内陆,增强国防安全;

全国大搞基建、修水库,是为了给重工业产品增加点用武之地……

那二十年,为了消化苏联先进的重工业技术,我们算是拼尽了全力,也吃尽了苦头,最终才能成为二战后第一个拥有完备工业体系的发展中国家。

美国历次发起贸易战(与苏联脱钩后我们熬了二十年)(4)

另一方面,苏联把核心技术移植过来,人家也是带着条件的。

一开始,苏联人想的是把新中国武装起来、用以牵制美国在亚太的扩张;后来,赫鲁晓夫得寸进尺,想在中国沿海搞“联合舰队”,这已经是赤裸裸地侵害主权的行为了。

因为这件事,中苏矛盾激化,最终反目成仇,让新中国陷入了被美苏同时孤立的窘境。

可见,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旦采用了别人的体系来发展自己,就必须得承受一系列的后遗症。

改革开放后、中国嵌入世界产业分工,开始接收西方制造业转移,资本、技术、甚至是文化,都大量套用了西方模式,虽然效果非常好,但该有的副作用、一点也不会少。

你用了人家的资本,就难免会滋生一批代理人,这些人地位很高、又对国籍看得很淡,一旦中美发生实质性冲突、他们是否靠得住,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你用了人家的技术,难免就会在人家设计的框架里转圈圈,永远都是一个跟随者的角色,还非常容易被卡脖子;就算做出了技术突破,别人联合抵制、你始终无法获得国外市场,这也挺尴尬;

你用了人家的消费主义文化,就得承受消费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低生育、贫富分化、投机盛行……这些社会问题西方自己也搞不定,只能通过高福利去安抚人心,这无疑又是对咱们的巨大考验。

当然,无论是50年代与苏联合作还是改开后与美国合作,我们选择的道路都是无比正确的。毕竟新中国刚成立时,发展进度足足落后欧美上百年,但今天,这差距很快就要被抹平了。

让一个超级大国掏心掏肺帮助自己,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捕捉到了稍纵即逝的两次机会,可以说是满分操作。

但捷径的尽头往往是代价,走的捷径越多,最终的代价也会越大,这一点,我们也应该要做好心理准备。

美国历次发起贸易战(与苏联脱钩后我们熬了二十年)(5)

与苏联合作,我们愉快了七八年,苦了将近二十年,最终掌握了全套现代工业体系;这次与美国合作,从改革开放到贸易战爆发,我们愉快了足足三四十年,顺利成长为世界工厂。

大力丸效果越是明显,副作用也就越大;后边的苦日子,恐怕会相当漫长。

这个类比并不严谨,但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很多人认为这次危机要不到几年就过去了,我个人认为这种看法太乐观了。

十年八年是奇迹,二三十年是幸运,三五十年是基操。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调整心态。很多时候大家觉得危机很严重,并不是形势本身有多糟,而是因为前面那三十多年实在太香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中国改开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各种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国运,放眼世界近现代历史,仅此一例、没法复制。

你昨天运气爆棚中了五百万,总不可能指望天天都能挣五百万。

狂飙突进是幸运,平平淡淡才是真。

美国历次发起贸易战(与苏联脱钩后我们熬了二十年)(6)

当然,即使不去对比,危机也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房子车子教育,结婚生病养老,方方面面压力巨大,轻描淡写说一句“看开点就好”,那也是自欺欺人。

所以,躺平是不能躺平的,这世界永远只有老大有躺平的资格,其他人躺平,结果就注定是被踩成一堆烂泥。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奋斗精神是不能丢的。

很多时候,你惨的时候对手更惨,战胜危机的办法并不一定是治愈危机本身、而是熬死对手。上世纪八十年代,勋章日列夫时期的苏联如日中天,美国刚走出越战泥潭、深陷危机,谁能想到仅仅十年后苏联就解体了呢?

美国人以为起码要熬个二三十年,没想到只过了十年就迎来了好日子。

天佑中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