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参多吗?山东海参总产量全国第一
山东海参多吗?山东海参总产量全国第一他介绍 多年来 山东海参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青烟威三市 随着东参西养的逐步兴起 山东海参规模扩展的空间也转移至黄三角。“不管是学界还是企业、养殖户 数十年来为了山东海参的发展都付出很多努力和汗水 如今在技术和产业上都做到了行业领先。”1994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生物专业的李成林 投身于海参育种、苗种扩散、增养殖技术领域已20多年。李成林介绍 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 去年全国海参总产量17.5万吨 其中山东达到9.6万吨 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 苗种产量也占到全国60%以上。“这9.6万吨海参 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能达到160亿元。”李成林说 海参是我国目前海水养殖产业中单品种产值最大的一种 以山东为例 每年山东海参以占渔业不足3%的产量 创造了山东渔业超过20%的产值。养殖规模比辽宁少40多万亩 总产量为何做到最高呢?对此 李成林认为山东在新技术和新模式上做得比较好。他介绍 山东海参的育苗、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阿凤 钟建军 张菁 王震 于涵 稿件统筹 张琪
从全国来看 山东海参以约126万亩总养殖规模排名全国第二 但总产量却排名第一。2019年 山东海参以9.6万吨的总产量 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3% 苗种产量也占到全国60%以上。
在山东 海参以占渔业不到3%的产量 创造了超过20%的产值。
“山东海参总养殖规模约126万亩 仅次于辽宁的170余万亩 位于国内第二 但总产量却排第一。”7月20日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刺参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成林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成林介绍 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 去年全国海参总产量17.5万吨 其中山东达到9.6万吨 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 苗种产量也占到全国60%以上。
“这9.6万吨海参 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能达到160亿元。”李成林说 海参是我国目前海水养殖产业中单品种产值最大的一种 以山东为例 每年山东海参以占渔业不足3%的产量 创造了山东渔业超过20%的产值。
养殖规模比辽宁少40多万亩 总产量为何做到最高呢?对此 李成林认为山东在新技术和新模式上做得比较好。他介绍 山东海参的育苗、增殖养护等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做 90年代实现突破性提升;到2005年左右 山东形成了以刺参产业为代表的第五次产业浪潮 在行业内可以说起到技术示范和产业引领的作用。
“不管是学界还是企业、养殖户 数十年来为了山东海参的发展都付出很多努力和汗水 如今在技术和产业上都做到了行业领先。”1994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生物专业的李成林 投身于海参育种、苗种扩散、增养殖技术领域已20多年。
他介绍 多年来 山东海参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青烟威三市 随着东参西养的逐步兴起 山东海参规模扩展的空间也转移至黄三角。
探产区之威海海里放养 带着“身份证”游向全国
作为海参养殖的一种重要方式 底播养殖有何玄机?近日 记者来到威海西霞口一处海参养殖海域进行了深入探访。这里采取的是“零干预”的放养模式 让海参“乘风破浪”地长大。
西霞口海珍品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田树地站在大堤的尽头 指着身后的大海向记者介绍 “这儿就是我们的养殖基地。”
与想象中的养殖池不同 这里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海域 在这1万多亩的海域里 生长着二三十万斤威海刺参 它们的生长状态与野生海参非常接近。在威海 这种养殖模式占比非常高 生态养殖、有机养殖已经成为威海海参养殖行业的一张名片。
2019年 威海刺参养殖面积达到33.3万亩 年鲜参总产量3.4万吨 约占全省的35% 全国的20% 实现产值68亿元 荣成市的养殖数据在全市格外亮眼。荣成海参养殖面积21万多亩 其中围堰养殖海参5.2万亩 虾池养殖海参1.5万亩 底播增殖海参15万多亩。2019年 荣成海参产量2.9万吨 产值60亿元。就此来看 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底播养殖模式对整个行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可见一斑。
底播养殖指在适宜养殖的海域按一定密度投放一定规格的海参苗种 使之在海底自然生长、不断增殖的一种海产品养殖方式。在西霞口海参养殖海域 第一年投放野生海参苗后 就依托优质海域进行自然放养 不再干预。每年四月份 由人工将自然繁殖的海参苗由浅水区搬运到深水区 海参生长4到5年后则开始捕捞。
由于自然环境下海洋的风浪、水流与砂石相互作用 这片海域出产的海参刺短而紧凑。为抵御风浪的席卷和温度的细微变化 海参们需要紧紧吸附在礁石上 这让它们的吸盘粗壮而有力。所有细节一点点叠加 让每一头海参都积累了充足的营养 成就了厚实筋道的口感。
这样出产的鲜海参比一般海参每斤贵出30-60元 按照30斤左右鲜海参可制作1斤干海参来计算 有机海参的干制品比同类轻轻松松贵出千元。贵有贵的道理 这里的海参不愁销路 每年两季的捕捞时节都引得不少消费者订购。
2019年 威海3.4万吨海参在大海里放养 自然环境下生长的优质海参 带着“身份证”游向国内外美食爱好者的餐桌。
探产区之烟台海参养殖近九成在“海洋牧场”
烟台是全国重点渔区和优势水产品主产区 水清、滩净、岸绿、湾美 盛产众多名优水产品 其中尤以“烟台海参”更为突出。据悉 烟台海参养殖方式为绿色天然为主。全市海参养殖面积59.6万亩 其中海洋牧场底播增殖53.55万亩 占89.86%。
据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谭孝介绍 除了底播增殖外 其次是围堰养殖3.6万亩 占6.03%;池塘养殖约2万亩 只占3.36%;网箱等其他养殖方式0.45万亩 仅占0.75%。
烟台海参苗种产业领先全国。全市育苗水体近220万立方米 年出苗量达到244.8亿头 约占全省(345.7亿头)70.8% 占全国(562亿头)43.6%;苗种产值达20亿元 占整个烟台市水产苗种业产值的72.4% 是全国最大的刺参苗种繁育基地。2012年蓬莱市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刺参苗种之乡”荣誉称号 “崆峒岛1号”“安源1号”多刺海参等先后被农业部原良种委员会审定批准为新品种。
烟台海参参体饱满、色黑刺多、肉糯滑爽 口感极佳。当地持续多年组织开展苗种和产品兽药残留专项整治 养殖环节专项抽检200个以上 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1%以上。建立了烟台市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 百余户企业海参产品实现了质量可追溯。
烟台池塘养殖海参如何清理养殖池?7月21日上午 记者来到位于烟台市高新区的烟台东耀水产有限公司进行实地探访。该公司总经理于维鸿介绍 千亩养殖基地里有12个池塘养殖海参 池塘底下是泥沙 不需要定期翻挖暴晒消毒 “我们不使用违禁药品 而是使用多种益生菌进行海藻的防控和改善水环境。”
“我们这些池塘都是连着的 要定时定期往池子里补充海水。池底是泥沙 根本无法单独抽干一个池塘。”在养殖池旁 于维鸿说 只能使用成本高一些的益生菌来控制海藻、改善水环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