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读王阳明心学第九辑感悟:读王阳明全书3

读王阳明心学第九辑感悟:读王阳明全书3可评叛有功的王阳明却陷入了困境之中,咋回事?继续往下看:战到7月26日清晨,宁王被活捉,这场准备了10多年的战争,王阳明只用了42天便给收拾了。这一天王阳明正好奉命前往福建处理兵变,免受了宁王胁迫。当宁王叛军围攻安庆时,老王同志做了一个冒险决定——攻占南昌,想用围魏救赵这一招来解安庆之围,同时解除南京的危险。南昌是宁王的基地老巢,宁王得知南昌被占,赶紧赶了回来,7月25日,双方决战,老王同志使了一计,命人升起一块写着“宁王已擒,我军毋得纵杀”的大白布,宁王军队不知是诈,阵脚大乱。

读王阳明心学第九辑感悟:读王阳明全书3(1)

话说王阳明在赣州巡抚任上,真是一生的高光时刻,平匪患、办书院,可谓文治武功,鳌头独占!

但一场闹剧正悄悄向他走来:

9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6月14日,宁王朱宸濠生日的第二天,扣押了前来祝寿的官员,以太后名义胁迫他们一起反叛朝廷。

这一天王阳明正好奉命前往福建处理兵变,免受了宁王胁迫。

当宁王叛军围攻安庆时,老王同志做了一个冒险决定——攻占南昌,想用围魏救赵这一招来解安庆之围,同时解除南京的危险。

南昌是宁王的基地老巢,宁王得知南昌被占,赶紧赶了回来,7月25日,双方决战,老王同志使了一计,命人升起一块写着“宁王已擒,我军毋得纵杀”的大白布,宁王军队不知是诈,阵脚大乱。

读王阳明心学第九辑感悟:读王阳明全书3(2)

战到7月26日清晨,宁王被活捉,这场准备了10多年的战争,王阳明只用了42天便给收拾了。

可评叛有功的王阳明却陷入了困境之中,咋回事?继续往下看:

10

原来,明武宗朱厚照是个出了名的爱胡闹的皇帝,放着皇帝尊号不受用,偏偏喜欢打打杀杀,还自封了个大将军名号,组织了一批太监成立了所谓的“中军”,有事没事的就在皇城内操练着玩。

当宁王反叛的消息传来,他便要 “御驾亲征”,满足一下杀打的快感。

其实在他出京师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叛乱已平的捷报,按理应班师回朝,可正闹在兴头上的武宗那肯罢休,在亲信唆使下,借口要扫清余党,就是不肯回师。

这时的老王同志,终于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这次打交道的对手是皇帝,不是匪患,也不是宁王,该如何是好?

当时与武宗出师的有张忠、张永两太监,张忠已先行带着大部队前往南昌,让已押解宁王至杭州的王阳明赶往南昌,释放宁王,让皇帝亲自抓获。

为皇帝打前站的张永却到了浙江,相比于张忠,王阳明觉得张永还算正直,所以并没听张忠的话,而把宁王交给了张永,张永的官比张忠大,自己应该没事了。

11月26日,皇帝一行来到了南京,玩的是“嗨”极了,一住就是10个月。张忠也来到了南京,少不了在皇帝耳旁嘀咕王阳明的坏话,好在有张永为他兜着,没有多大事儿。

深知皇帝心意的张永为了解开这个扣儿,捎口信让王阳明重新上一捷疏,把平定宁王叛乱的事儿归功于皇帝,老王同志知道张永是为自己好,也就照作了,皇帝兴奋不已,在南京举行了盛大的收俘仪式,这才班师回朝。

读王阳明心学第九辑感悟:读王阳明全书3(3)

第二年,武宗病逝,世宗也就是嘉庆皇帝即位,对早有大名的王阳明很有兴趣,本想宣他进京,由于官场挤进,王阳明最终只接到了南京兵部尚书的任命,后又封了个没待遇的“新建伯”,不久,父亲病逝,他在家守孝三年,嫉妒他的朝廷当权者才松了一口气。

11

守孝这三年,王阳明门下弟子越来越多,1523年的科举会试,他的心学竟被作为考題,当然当权者是想批判老王同志的学说,不料适得其反,这等于让心学大白于天下,作了极好的宣扬,王阳明甚至被请到稽山书院讲学,一时弟子天南海北赶来,人满为患,可谓桃李满天下!

1527年6月,他安闲地讲学生活再次被打断,朝廷命他即刻前往广西处理当地土司矛盾。

9月7日老王同志出发的前夜,弟子王畿、钱德洪为老师的四句教争执不下,还来找王阳明请教,这就是有名的“天泉证道”。

啥内容?这四句教其实是老王同志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读王阳明心学第九辑感悟:读王阳明全书3(4)

当然啦,王阳明听了二弟子的理解,认为都没错,因为四句教言本是一体,不可分割,后二人根据各自理解,成了心学的两个流派。

话说这头,还真是老王出马,一个顶俩!没有他摆不平的事儿:

王阳明了解清了广西由土司矛盾演变成兵变的事件后,没有武力征剿,而是上书朝廷采取以抚代剿的方式解决,最终这起历时3年之久,牵扯4省之兵的叛乱,老王同志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震动了朝野。秘诀在哪儿呢?

王阳明认为,这起矛盾导致四省起兵,本来是不得已的事情,他处处站在民众立场,替他们着想,所以达到了招抚的目的。

这也正是他那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真实例子,只有处处为他们着想,破了心中贼,才能招抚他们,破山中贼。

读王阳明心学第九辑感悟:读王阳明全书3(5)

接着,他继续坚持“到啥山唱啥歌”,仅用一月多时间,平灭了让朝廷头痛多年的断藤峡、八寨闹事,经过这些操劳,王阳明本来虚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

随着病情恶化,王阳明报告朝廷请人接替自己,便启程回乡,1529年1月9日途经江西南安时精神比前略好,弟子俯身问他有何交代,他微笑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说完,离开了人世。

12

王阳明去世也逃不了厄运,被人弹劾“撤离职守、蔑视朝廷”,学说也被称之“伪学邪说”,直到世宗嘉庆死后,1567年隆庆皇帝在位时才平反昭雪,这时已过去了38年。

但正如他临终那句“我心光明,亦复何言”,他一生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天人,止无愧于心,在“致良知”的人生道路上,为后世之心燃起了光明的火把,成为“百世之师”,又有啥遗憾?啥再说的呢?

斯人逝去几百年,其心光照数万世,比肩者能有几人?

说到这儿,我们就把他心学第三个核心思想——致良知,再聊聊:

读王阳明心学第九辑感悟:读王阳明全书3(6)

什么是良知呢?在王阳明看来,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对善恶的区分,这个区分就是良知。

他强调良知是每个人生来就具有的,是永远存在的,不需后天学习,是我们的本心,也是为人的根本,联系我们前面的“心即是理”,其实良知就是天理。

那为何要 “致良知”呢?

在王阳明看来,人在现实生活中为人做事时本来都有自己内心的一个良知,但事实上常常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如各种欲望及外物的引诱等等,人的这个本心即良知就会被掩盖,所以要通过“致”来回归本心,回到良知上来,才能做一个遵循天理道德的、真正的人。

说到这儿,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理论体系就说完了,即三点:

①心即是理;②知行合一;③致良知。

当然,要详细理解他的心学思想,那就要去读读《传习录》啦,那是他关于心学的语录总汇,由其弟子徐爱整理,王德峰教授认为那是中国人人人应该读的一本书,你有兴趣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