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北山经第三卷:解读山海经卷二之
山海经北山经第三卷:解读山海经卷二之郭璞注:徇,谓周行也。滴川案:郭注不确。此处应通巡,作巡行。巜尚书.泰誓》云:“王乃徇师而誓。”滴川案:神英招,火《图赞》云:“槐山之山,英招是主。巡游四海,抚翼云舞。实惟帝囿,是谓玄圃。”郭璞注:藏犹隐者。滴川案:琅玕,狼甘两音。琅玕似玉、非玉,应为半玉化、半硅化之石,此石乃今之钟乳石也。滴川案:平圃,种植果蔬的园地。《诗.豳风.七月》云:“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穆,禾麻菽麦。”
原文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赢母。其上多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崑崙,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毗。槐鬼离仑居之,鹰、鹯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博。爰有瑶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壮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鬼,见则有邑有兵。
释
滴川案:赢母,赢通螺,音罗,即螺蛳、田螺。
郭璞注:藏犹隐者。
滴川案:琅玕,狼甘两音。琅玕似玉、非玉,应为半玉化、半硅化之石,此石乃今之钟乳石也。
滴川案:平圃,种植果蔬的园地。《诗.豳风.七月》云:“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穆,禾麻菽麦。”
滴川案:神英招,火《图赞》云:“槐山之山,英招是主。巡游四海,抚翼云舞。实惟帝囿,是谓玄圃。”
郭璞注:徇,谓周行也。滴川案:郭注不确。此处应通巡,作巡行。巜尚书.泰誓》云:“王乃徇师而誓。”
郝懿行注:榴,疑此经榴当作㨨。《庄子》云:“挈水若抽。”抽即㨨字。
吴任臣注:后稷有二,一是炎帝柱,一为舜之臣弃。
郭璞注:榣木,大木也。
杨慎注:若,巜国语》曰:“榣木不生花”,是也。巜尸子》曰:“大木之有奇,灵者为若木。”几木大至百圆,年沥干战,皆有奇灵,不独扶桑,得称若木耳。《爻》曰:“食若木者为仁人。”
郭璞注:槐鬼离仑,离仑,其山神各。
滴川案:鹰,亦称苍鹰。喙锐有钩,四趾有钩爪,善飞,性凶猛。《诗经.大雅.大明》云:“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滴川案:鹯音粘,鹞鹰类,猛禽之属也,亦称鷐风。《淮南子.主术训》云:“是故圣人得志而在上位,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譬犹雀之见鹯,而鼠之遇狸也,亦必无余命也。”
杨慎注:成亦重也。《尔雅》云:“在成曰,英也。穷鬼居之,各在一博。”
滴川案:穷鬼,山鬼名穷,居槐江之山,古称穷子、穷鬼,明清后亦称穷神。穷鬼者,始为人也。
郭璞注:搏,犹胁也。言群鬼各以类聚处山四胁。有穷,其总号耳。摶一作抟。
吴任臣注:洛洛,陶潜《读山海经》诗:“迢递槐江岭
,是谓玄圃丘。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亭拿明玕照,落落清瑶流。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滴川案:天神,《抱朴子.仙药》云:“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上古多天神,天神非一神也。此天神居于槐江之山,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郭璞注:勃皇未详。
白话文
泰器山向西三百二十里是槐江山。丘时河发源于此,向北流进泑水河。河中有很多螺蛳。山上也有很多黑色的半玛瑙、雄黄,还有隐含黄金、玉石、珠玉等的漂亮石头。山的南面山坡上有很多粟米大小的丹砂,北面山坡有纹彩的黄金和白银。这里是天帝的园子,由天上的小神仙英招主管。上古的神好像都净化不完整,英招是人脸马身,身上有老虎一样的斑纹还长着鸟一样的翅膀。英招官衔不大但自由,可以在四海之内溜哒,闲着也用他抽水一样的破嗓子嚎一下。
槐江山向南可眺望昆仑山,那里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神气壮观。向两是大泽湖,传说后稷葬于大泽。也有传说是后稷死后葬在那里后突然就变成了大泽。(关于后稷的传说另论。)大泽里有许多玉石,它的北边岸上也有许多充满灵气的大树。向北可看见诸毗山,据说山神离仑住在那里,与他相邻的还有鹞鹰。向东相望的是层峦叠嶂的恒山,有一个叫穷鬼的山鬼在那里居住,他们一个北一个东,各占了一个山头。槐江岭还有一条瑶水河,河水清澈,流水叮咚。槐江山还住着另外一个天神,样子像牛,八条腿两条马尾,他的叫声象勃皇,这个神仙可不是什么好鸟,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爆发战争。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立删。文中图片与文字无实质性关联。)